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卑南學資料彙編 第五輯 : muketrep ‘ami lra卑南學十年一鑑

  • 9 450
    50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台灣史地原住民文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林娜鈴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卑南族學會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11/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薪火相傳,卑南族群的知識資料庫,卑南學邁入第十年的里程碑!從祭屋出發,向世界發光!

 

【本書簡介】

◎muketrep 'ami lra!卑南學十年,發行《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五輯》了!

◎期待卑南學未來更多的十年,棒棒交接相連到天邊!

◎藉此激發更多族人投入部落書寫,協助建立卑南族群的知識資料,累積族人與世界對話的量能。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

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

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

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

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

協助建立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

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

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本次《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五輯》收錄文章共15篇,

以「文史‧記錄」、「記憶‧技藝」、「土地‧主權」、

「族群‧文學」、「傳統‧祭儀」等五個主題呈現,

論文發表者都是

長年關注、參與卑南族群相關議題的非卑南族籍學者專家族友,

以及部落的族人,族人身分、領域、年齡多元,

每一篇文字都是族人無可替代的生命體現,

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777914.pdf

 

目錄

編輯語

 

1.薪火相傳:編撰部落文史的心路歷程──以Likavung(利嘉)部落為例……………林幸福

2.從祭屋出發──儀式與名字建構下的親族系譜網……………Umasan洪嘉謙

3.卑南族史「中古時期」幾個事件的演義及其影響分析……………林二郎

4.卑南族巴拉冠(palakuwan)青年會所建築調查與研究…………….鄭丞志、陸俊元

5.討論當代部落成員身分的構成與意義──以普悠瑪「越級者」的生命歷程為例……………陸浩宇

6.miyasaur‧她們說──普悠瑪部落婦女除草換工團的當代記述……………然木柔巴高揚

7.捍衛者之心──從三起卡大地布主權受考驗事件談起……………Varasun Ruvaniyaw陳政宗

8.拒絕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受尊重──從反遷葬到追思文化園區看卡大地布的抗爭行動……………林頌恩

9.當卑南族遇見大法官──從釋字第803號解釋談起……………賴俊兆Semaylay i Kakubaw

10.卑南族圖畫書的發展與內容……………賴沛緹

11.卑南族經典部落歌謠採集與活化──我們四年來的看見……………陸浩銘、黃薇蓁

12.初鹿卑南語連謂結構之研究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Mulivelivek Pinuyumayan……………孫秀玉

13.太麻里大王村(Tjavualji)Rahan與Pulingaw祭儀中的族群特色與身分認同……………林和君

14.淺談卑南族大獵祭的狩獵文化意義──大獵祭為什麼獵kulabaw……………張詩怡

15.Puyuma部落巫師祖的安座紀錄……………陳美齡

 

序/導讀

【作者序】

muketrep 'ami lra!卑南學十年!

 

好像祖先早知道我們埋藏心裡長久的想要一樣,第五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在疫情層層制約下,被一路引領回歸部落場域舉行。先前幾屆選擇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東大學等處舉行兩年一度的文化盛宴,第五屆選擇回到部落辦理,這也是推動小組一直想要嘗試的方式。

在部落活動中心辦理研討會,延續著作者發表研究成果的莊嚴慎重,並增添族人易於就近的可親。研討會當日,卡大地布活動中心會場內外幾無虛席,連同透過視訊與會者,始終維持逾百人關注聆聽,著實令籌備小組成員感動安慰、疲勞盡除。非常感謝第五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所有參與者。

muketrep 'ami lra!卑南學十年!

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五輯收錄文章共15篇,以「文史‧記錄」、「記憶‧技藝」、「土地‧主權」、「族群‧文學」、「傳統‧祭儀」五個主題呈現。本次論文發表者有長年關注、參與卑南族群相關議題的非卑南族籍學者專家族友,也有分別來自Likavung (利嘉)、Kasavakan(建和)、Tamalakaw(泰安)、Puyuma(普悠瑪)、Katratripulr (卡大地布)、Pinaski(下賓朗)、Mulivelivek(初鹿)、Papulu(巴布麓)八個部落的族人。族人身分有作家、法學專家、退休教職員、文化工作者、文健站照服員、研究生、民意代表等不同領域,年齡從二十來歲的青年到年逾七十的長者。其中,雖有深諳文字掌握之專家,卻也不乏受內在熱誠、使命所驅使,想為自己部落的曾經與現在貢獻一己之力,慨然應允提筆參與書寫的部落族人,每一篇文字都是作者無可替代的生命體現,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卑南學十年,累積出版卑南族群相關文章共78篇。作者具卑南族身分者32人,文章累計49篇(含跨族別共筆文章6篇);無卑南族身分作者計27人,文章合計29篇(未含與族人共筆6篇)。卑南族十部落目前已有八個部落在「卑南學」這個平台受到族人及族友以專文關注探討。期待藉由卑南學資料彙編的出版,激發更多族人投入部落書寫,協助建立卑南族群的知識資料,厚植族人與世界對話的量能。

muketrep 'ami lra!卑南學十年!

這十年間,不只卑南學,排灣學、阿美學、泰雅學等,也都各自形成族群研究的深耕效應。卑南學得以持續推動,要非常感謝歷年來許多願意貢獻個人心力的族人及族友,特別要感謝從點火、起灶開始,一直陪伴照顧卑南學爐火的巴代老師,以及陳文德老師始終對卑南學推動事務的關懷與支持;感謝卑南學歷屆推動小組工作伙伴協助及顧問群不吝指導。

第五屆卑南學研討會及論文集得以接續完成,除了感謝呂宏文、鄭丞志在covid-19疫情艱難期間的堅定帶領及配合執行,同時也要對美齡、頌恩、瓊儀、秀珍等推動委員戮力以赴,以及卑學會理監事鼎力支持表達感激。

期待「卑南學」未來更多的十年!棒棒交接相連到天邊!

 

林娜鈴 Seze Pakawyan Katadrepan

(第五屆卑南學研討會召集人、第五輯卑南學資料彙編主編)

 

試閱

薪火相傳:編撰部落文史的心路歷程  以Likavung(利嘉)部落為例

林幸福  國小退休校長

 

摘 要

每個部落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她的血液命脈,文化不僅使部落得以延續,更不斷增進族群的生命活力,為重拾先民累積之智慧永續發揚傳承下去,保存部落文化宜速進行,有系統的做部落資源調查與記錄,以搶救保存即將湮滅不為人知的部落人文、歷史文化,以建立部落資源資料庫。

撰寫部落文史基於感恩的心,同時響應文化部推動紀錄文史口述蒐錄大行動,鼓勵部落族人自己口述生命史,彙集成部落文史記憶庫,上傳到雲端資料庫保存,與人分享。另一方面感念部落耆老親恩,耆老口述歷史用文筆紀錄部落史,基於真正瞭解自己部落文化的耆老碩彥大多年邁日漸凋零,為能儘早尋回部落文化的根,彌補部落文獻史料不足,必須靠其口述歷史、田野調查、整理紀錄,因此部落文史的蒐集編纂為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傳承部落文化除了從部落做資源調查外,Likavung(利嘉)部落早在民國95 年創辦〈呂家望社區報〉的出刊,從無到有,靠著一群熱愛自己鄉土的傻瓜們,自立自強、自助人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每月定期出刊〈呂家望社區報〉,除了報導社區、部落資訊外,每期有部落文史的介紹,包含歳時祭儀活動及人物特寫……等。部落族人歷經多年來的田野調查、耆老訪談、邀請專家學者前來指導,完成利嘉部落文史紀錄,多年來一路走來有甘有苦。

前年(2019)在「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發展協會」的協助與贊助下,我們以《利嘉部落文史紀錄》出刊,本書得以大家一起分享利嘉部落文史紀錄。本書分成〈歷史篇〉、〈社會篇〉、〈祭儀篇〉、〈人物篇〉。〈歷史篇〉主要介紹部落各時期重要事件及部落起源傳說、部落地名的由來與演變;〈社會篇〉介紹部落傳統組織、現代組織;〈祭儀篇〉介紹部落歳時祭儀與傳統信仰;〈人物篇〉報導部落族人一生的奉獻豐功偉業。

 

 

從祭屋出發  儀式與名字建構下的親族系譜網

Umasan 洪嘉謙

 

摘要

karuma’an,祭屋,譯「真正的家」,是Kasavakan 卑南族人傳統信仰的祭祀中心,也是親族關係連接的軸心。

部落青年自組調查小組將過去參與記錄部落祭祀及祭屋之相關研究彙整,結合部落祭典前祭屋分工祭祀儀式之調查、訪談梳理出祭祀儀式與祭屋關係,確定祭屋的存在與工作儀式為過去的部落形態保留了部分記憶,牽動著部落信仰文化、親屬關係的連結,守護部落傳統分工模式,儼然為部落歷史脈絡的中樞核心。

隨著時代進步、多元文化交流,與2、30 年前的部落祭祀相關文史調查相比較,發現近半數的祭屋運作雖已消逝,但現今持續有功能運作的祭屋依舊堅守著祭祀工作,並藉由繼承者來維繫著系統下的親屬關係。

從祭屋系統中的祭祀繼承者牽出族譜網絡,發現原來不同「漢姓」的我們都在同一網絡下,是留著同樣祖先的血。循著祭屋的線絲,連結到那一些我們遺忘的祖先的名字,確認了那一些說不清卻很親的親屬關係。

 

 

卑南族巴拉冠(palakuwan)青年會所建築調查與研究

鄭丞志、陸俊元

 

摘要

卑南族傳統上有著組織緊密地會所制度, 使得在能在臺東平原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重要的訓練場所就是巴拉冠(palakuwan)青年會所,現今卑南族八個大部落都有屬於自己的會所建築,每棟外觀看起來相似,但又不盡相同,希望透過本調查紀錄建築的樣貌,並研究其中的異同的因素。

透過現場建築測量繪製建築圖面、攝影紀錄、人物訪談、文獻回顧、比較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卑南族巴拉冠(palakuwan)青年會所建築,有系統的調查與研究。

希冀透過本研究做為卑南族傳統建築研究之基礎,並保存傳統建築技術,若將來要替換材料及工法時,還能理解傳統建築的智慧與空間形塑的脈絡。

 

 

miyasaur‧她們說  普悠瑪部落婦女除草換工團的當代記述

然木柔巴高揚  大肚娃文化創意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摘要

這些女性和女性之間,女性和土地之間的深刻連結,這些充滿孕育、守護和感謝的情懷,以及那些屬於女性的知識體系,卻隨著小米文化的式微,小米田迅速的消失,成為記憶。而部落中女性的面孔,也漸趨模糊。

因此,有那麼一群人,在很久很久以後,重新進入了小米田,開始一一找尋、拾起那些散落的記憶,試圖再次拼湊出── miyasaur ──這一個字。

mi ─ ya ─ saur,存有── 要── 一體。

要存在為一體。

 

上揭文字為筆者於109 年,以普悠瑪部落miyasaur(婦女除草換工團)10 年復振歷程作為主題,結合自身進入部落小米場域的經驗,進行報導文學創作,並投稿109 年原住民族文學獎,有幸獲得報導文學組第二名。

然,因文學獎競賽字數限制,筆者未能將調查訪談的所有內容,完整呈現於該篇作品中,深以為憾。因此,筆者盼能繼續之前未完成的故事── 亦即儀式轉變過程,如燒墾、播種、除疏(除草、疏苗)、收割、入倉等── 透過那些女性之間的細語和隱微流動的情感,交叉構建當代情境下,小米田中的普悠瑪部落女性形象,探討這一群在諸多學術研究或文化詮釋中,被排除於「公領域」定義之外的女性,是如何在當代情境中,撿拾起過去的記憶碎片,牽繫起過去、現在乃至於未來的時間,重建她們曾經活躍於其中的「公領域」;並以具文學性的文字,描繪出部落女性那充滿生命力、詩意與獨特語彙的身影。

 

 

當卑南族遇見大法官  從釋字第803 號解釋談起

賴俊兆Semaylay i Kakubaw  巴布麓部落卑南族人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生

 

摘要

卑南族在2021 年大法官審理王光祿、潘志強等釋憲案(釋字第803 號解釋)過程中,著力甚深,包括召開民族議會、提出法庭之友意見書、於大法官行言詞辯論時同步舉行「吟回文化權,唱出正義聲」狩獵文化權釋憲案聲援行動、提出補充意見書、投書媒體、接受專訪等。卑南族的現身(聲),對於釋憲過程及結果產生什麼影響?卑南族與大法官的相遇,在憲法上有何特殊意義?本文描述卑南族於此釋憲過程中的參與,並從實踐及規範層面分析討論。

 

 

卑南族圖畫書的發展與內容

賴沛緹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台灣戰後至2021 年間卑南族圖畫書之發展過程,首先欲探討圖畫書定義及台灣原住民族圖畫書的出版歷程,接著討論相關論文、圖畫書評論書籍,在前述理論和學術基石之下,將卑南族圖畫書作一個全盤的考察,包含出版年代、出版內容、作者繪者,以及深入探討圖畫書中的圖文關係如何展現全書主題。筆者之研究目的為提供未來的卑南族圖畫書出版一些背景考察和圖畫書原理研究之便。

圖畫書定義中外歷來有許多說法,關於名稱,國內常以「圖畫書」、「圖畫故事書」或「繪本」稱之,探究外文來源,英文為「Picture Book」,日文為「繪本」,語意皆為「圖畫」、「書」,故本文將所討論之文本以「圖畫書」稱之。

圖畫書的定義和文圖搭配之理論依據,筆者採用的是日本圖畫書出版先驅松居直(まついただし),以及加拿大兒童文學學者培利‧ 諾德曼(Perry Nodelman)在其著作中的主張。前者主張:「文字+圖畫=帶插畫的書;文字x 圖畫=圖畫書」,這組公式揭示出圖畫書之圖文關係並非相加用以敘述故事,而是相乘後所得到的、對於故事內容能顯現的最大張力;後者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中更認為「圖畫書」是運用文字和圖像一起創造故事的書。

接著筆者依據上述原理,首先將前行研究中所舉出的卑南族圖畫書加以分類歸納,並參考文獻探討中的各種圖畫書分類法,加上筆者考量分圖畫書為五類內容,分別是:族群介紹、田調紀實、神話傳說、師生創作和當代議題創作。

觀察這些圖畫書,首先討論其出版背景、作者群、書寫內容等,取特色鮮明及手法清晰之圖畫書加以詳細考察,檢視圖畫書中的圖像位置相互間的關係,再加以研究圖像與文字整體如何搭配以彰顯故事。

 

 

卑南族經典部落歌謠採集與活化  我們四年來的看見

陸浩銘、黃薇蓁  阿藜漾文創工作室

 

摘要

當我們唱起閩南語歌「望春風、港都夜雨、燒肉粽」、華語歌「何日君再來、榕樹下、路邊野花不要採」、英文歌「Sound Of Silence、Knockin’ On Heaven’s Door、YesterdayOnce More」時,腦袋中浮現的是什麼?會是單純的一首熟悉節奏而已嗎?是否那個年代的記憶也跟著一起浮現上來,是否歌詞所富含的文雅優美也再一次呈現語言的文化底蘊,是否在這些首歌背後的時代故事構成對歷史的理解,只要不斷的傳唱,文化將能以一種貼近生活的形式永存著。

我們為何不用歌曲做為媒介,對於逐漸消逝的卑南族文化、瀕危的卑南族語、及其維護文化的歷史使命感進行連結。一首經典部落歌謠呈現的不只是歌曲,歌曲只是當時社會背景與人為環境下,人們生動故事的一部份,而故事則是文化更為動人的呈現形式。而透過當代的技術進行採集與記錄,透過當代的重新編曲與演繹,透過音樂MV 的拍攝與流傳,我們所希望做到的是,用這個年代的新思維重新詮釋與呈現經典部落歌謠背後的文化,讓族人看見身在部落的我們在影音採集、後製活化的專業,也讓耆老們願意相信我們有能力參與,讓文化的傳承有更多的方式及可能,無須像過去,只能依賴外界的專家或廠商。

文化消亡只在轉瞬間,但傳承卻要漫長的累積,進行歌謠採集的同時,我們也在陪伴與傾聽,努力備份長輩們的文化智慧與記憶。

 

 

 

以上內容節錄自《卑南學資料彙編 第五輯:muketrep ‘ami lra卑南學十年一鑑》◎主編.臺東縣卑南族研究發展學會 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777914.pdf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62697779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68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