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裝的藝術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一顆令人目眩神迷的炸彈! ✶
炸開眼界,炸爛偏見
「只要社會完好無缺,變裝就會存在,抱持異見。」
———— ◐ 了解變裝簡史必備的知識類圖文書 ◐ ————
敢曝,敢言,敢做,敢當。美麗而挑釁。
「假髮從未看起來如此高,眼影也從未如此過分。」
「唯有像這樣美麗而廣博的書,才能向變裝歷史致敬。」
✶ 「寶貝,看看我。聽我這張吐不出象牙的狗嘴。你以為我有想過要進入主流嗎?」─── 邦尼女士(Lady Bunny)
✶ 「我希望更批判、更龐克和更政治性的聲音,能進佔變裝的中心。變裝的我希望總有一天,能不只被視為膚淺的飾品。」─── 水晶・拉斯穆森(Crystal Rasmussen)
✶ 「變裝個體將在經常被強行安置的地下空間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並把自己擴散至總是為異性戀身體所預留的日常空間。」─── 流汗媽咪(Sweatmother)
✶ 「謹記我們的力量不只來自對嘴,更來自發聲。」 ─── 潑婦(The Vixen)
變裝,一門戲耍性別的藝術,掙脫了怎樣才像男人、才像女人、才像人的枷鎖。在《魯保羅變裝秀》將變裝文化推向全球的焦點之前,變裝已存在數千年的歷史:變裝存在於西方的古希臘默劇和莎劇的舞台上,也存在於東方的歌舞伎和京劇的魅力之中,在南印度與奧圖曼帝國的傳統舞蹈中,也蘊含著變裝的元素。
一直以來,儘管變裝普遍在舞台上能被接受,在街上卻並非如此,世界各地多少都有打壓街頭變裝者的黑歷史。曾經,多數的酷兒和變裝者廣受暴力和嘲笑,只因他們勇於活著,如今社會逐漸明白,酷兒不只是喜劇和娛樂,他們更是有血有肉的人,厭倦了不被善待。
在迷人的假髮、亮片和睫毛膏之外,本書揭開了「變裝」和戲劇、電影、性別、政治與時尚的交匯,繽紛奪目的插畫分別由三位酷兒藝術家操刀,顏色對撞,表情浮誇,意圖奔放,每一頁都刺激著視覺,洋溢著多元又令人激賞的敢曝之美,引燃人人心中的變裝魂。
▎究竟,變裝表演者在爵士時代與三色堇熱潮時期,分別使出哪些渾身解數,各自獨領風騷?
▎在革命性的石牆暴動之後,又是哪些關鍵人物持續倡議,讓變裝與酷兒文化有機會在電影、電視、實境秀、MV中遍地開花,更在夜店、派對、選美、雜誌、遊行中耀眼騷動?
▎紐約哈林區的舞廳場景,以及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開普敦莫菲文化,為何標誌著酷兒的韌性和群體精神?
▎有哪些機構與組織,為有色酷兒與變裝者提供庇護的空間與爭光的平台?
▎酷兒身懷哪些共同焦慮,之間又有哪些內鬨與分歧?在選美會的幕後,埋藏哪些秘辛與明爭暗鬥?
▎當酷兒們的風采不再埋沒於地下舞廳,面對主流與商業化,將如何滲透、抗衡或對話?
▎大衛・鮑伊、魯保羅、史托米・德拉維利、水晶・拉貝加等人,這些酷兒傳奇分別帶來什麼樣的爆棚魅力與號召力?
✶〖裸背精裝〗・〖全書螢光粉特別色印製〗・〖點綴燙金〗
✶ LGBTQIA+ 、平權、藝術、時尚、流行文化研究必珍藏
目錄
✶〔引言〕
✶〔表演的藝術〕
● 默劇
● 莎士比亞劇場
● 馬甲
● 歌舞伎劇場
● 卡達卡利舞
● 科札克與贊益
● 京劇
● 輕鬆歌舞雜劇
● 童話劇
● 變裝國王崛起
● 易服的罪名
✶ 〔華麗的藝術〕
● 朱利安・艾爾汀和伯特・薩瓦
● 婆的幻想
● 芭爾貝
● 葛蕾蒂斯・艾伯塔・賓利
● 喬瑟芬・貝克
● 寶塚歌劇團
● 銀幕上的變裝
● 三色堇熱潮
● 珠寶盒歌舞秀
✶ 〔抗爭的藝術〕
● 庫柏甜甜圈暴動
● 石牆暴動
● 石牆英雌
● 令人驚嘆的莫菲
● 《皇后》
● 拉貝加之家
✶ 〔怪咖的藝術〕
● 沃荷與皇后
● 叛逆的迪斯可
● 蒂凡與約翰・華特斯
● 入侵松林
● 《窈窕淑男》與《火炬三部曲》
● 丹尼・拉魯
● 完美造型
✶ 〔魅力的藝術〕
● 哈林舞廳場景
● 比賽項目有⋯⋯
● 魯保羅
● 邦尼女士與變裝嘉年華
● 視覺系
● 蒂芬妮環球小姐
● 對嘴傳奇:麗普辛卡
● 夜店小子
● 阿曼達・萊波雷與大衛・拉夏培爾
● 莫・B・迪克與卡薩諾瓦之夜
● 酷兒實驗劇場
● 電影中的變裝
✶ 〔影響力的藝術〕
● 《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 布勒特兄弟與德古拉
● 屬於大家的變裝
● 佔領全球
● 變裝字典
● 爭取權利
● 變裝:過去與現在
✶ 〔變裝的未來〕
● 書目
● 索引
● 貢獻者
序/導讀
【引言】
易服(cross-dressing)已有數百年歷史,它被稱為「變裝」(drag)卻要等到一八七〇年印在英國《雷諾週報》(Reynold’s Newspaper)上的一則邀請:「我們都要變裝出席,男人要穿女人的服裝。」如今,變裝則是世界上最迷人、搞笑和叛逆的藝術形式之一。變裝不但著手於推翻社會常規,也為我們周遭的世界帶來歡樂。每天,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埋首於服裝箱中,利用華麗的服裝和化妝,變出超凡的另我(alter-egos),教人目眩和驚嘆。如此刺激、解放和酷兒(queer)絕倫,難怪變裝迅速地成為了全球現象。
在這本書中,我們會在假髮和亮片之外,看見那源遠流長又引人入勝的變裝歷史。從這段歷史中,各章截取並概述變裝的一個主要元素。
首先,讓我們回到古希臘的體育館和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從中追認劇場為變裝的前身,繼而進入爵士時代,一探摩登女郎(flappers)和卡巴萊(cabaret)表演者的地下世界。接著,我們再來思考一九六〇年代的變裝政治和變裝在一九七〇年代漸被接納。最後,我們將細察變裝於近年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的現象。
變裝走過了好幾個世紀,經歷無數演變。這本書中的每位藝術家對變裝文化都有莫大的貢獻。用來稱呼他們的代詞都經過小心選擇(有些在變裝時會使用不同的代詞),而酷兒一詞在書中也不只是指涉各LGBTQ+身分的傘形總稱,它也是「激進」和「叛亂」的同義詞,變裝符合這兩個描述。因此,上至英國童話劇中的滑稽大嬸(pantomime dame)和歌舞伎(kabuki)女王,下至前衛的夜店小子(club kids),都該是時候向變裝傳奇致敬,並探索變裝是如何成為今天這眾所皆知、閃閃惹人愛的酷兒現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