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博物館
El museu perdut
走進「失物博物館」一同面對生命中的各種不捨與永恆。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這裡不是一般的博物館,
這裡靜靜收藏著世界上所有的失物──
那是誰的頭髮、誰的時間,又是誰的告別?
走進「失物博物館」
一同面對生命中的各種不捨與永恆。
1995年,有個小女孩掉了一隻左手手套。
她找啊找,發現了一個地方,
結果所有不見的東西都在找這裡──「失物博物館」。
這裡有非常多層樓,
裡面是一間間讓人驚嘆連連的展覽廳,
滿滿的都是你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的東西。
像是爸爸的頭髮、各式各樣的水壺,
也可能是失去的耐心、在等待中流逝的時間,
也有可能是走失的狗、漸漸看不清楚的視力……,
有些東西,永遠不該遺失,比如希望;
有些東西,遺失了最好就別再回來,比如戰爭;
有些東西,即使遺失了,也永遠不會被遺忘……
得獎紀錄
✷ 入圍 2023年義大利波隆納兒童書展
✷ 榮獲 2024 年Junceda Award 獎——小說類兒童圖書
✷ 入選西班牙兒童和青少年圖書協會獎——2023 年西班牙最佳加泰羅尼亞圖書編輯
✷ 入圍 2024 年 Atrapallibres 獎
✷ 大加那利島圖書館(Insular Library of Gran Canaria)頒發的 2021 年國際圖畫書獎特別獎
推薦人 (依首字筆畫順序)
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藍依勤|繪本星球212-7版主
名人推薦
穿梭在《失物博物館》,喚起「失去」時刻的同情共感
文/繪本星球212-7版主-藍依勤
讀完瑪麗娜‧沙耶茲的《失物博物館》,我的腦袋裡面第一個浮現的景象是很多年前曾去過一次的臺北捷運遺失物中心。印象中是一間不大的辦公室,有很多的櫃子、抽屜和紙箱,裡面裝滿了各種從平凡無奇到令人詫異的物品,如果以收藏品的角度來看待,這裡絕對稱得上是一座小型的失物博物館。我報上遺失物的類別和特徵,一邊好奇觀察那些不知能否回到主人身邊的東西,一邊殷殷期盼服務人員在查找後能給我好消息,可惜我的失物還沒「入館」。日子久遠,現在我已經毫無記憶當時心急如焚找的東西究竟是什麼了,換句話說,我不只「弄丟」了有形的物件,連無形的記憶也「遺忘」了。
這兩種性質不同的「失去」,都被沙耶茲當成《失物博物館》的其中一部分展示。沙耶茲以她的插畫和文字創造了一個超現實的空間,專門收藏每個人在生活中丟失的東西——無論形體的有無,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失去」這個世界的大門。這座博物館不僅展示了在生命當中遺失的物品、感情、時間和經歷,也帶領讀者重溫這些失去所附加的情感和回憶。
正式進入故事前,有這麼一段前言:「1995年,有個小女孩掉了一隻左手手套。她找啊找,發現了一個地方,存放著所有不見的東西,滿滿的都是你那些以為再也不會見到的東西。」以年紀和名字來看(瑪麗娜‧沙耶茲出生於1988年),這位常常丟三落四的小主角瑪麗娜,正是作者瑪麗娜‧沙耶茲本人。故事並未交代瑪麗娜如何發現或為什麼要前往這座奇特的博物館,讀者幾乎是有些猝不及防地就跟著母女倆的腳步進入館內,穿梭於各種關於「失去」的奇特展廳。
她們所走的參觀路徑從最具物理性和生活感的物品開始,如:單隻手套、水壺,逐漸進展到更為抽象與更具情感性的概念,如:時間、耐心、能力,展示主題的變化反映了我們生活中「失去」的多樣性,如果試著以「lost」這個英文字理解這種多樣性,它所包含的複雜意義就有遺失的、迷途/迷惘的、逝去的、錯過的、浪費掉的、失敗的、過世的、被破壞的、難以理解的、失去控制的等。展廳裡的物品看似靜靜被動接收觀眾/讀者的視線,但它們進一步隱喻的是那些我們難以觸及或無法重獲的某一部分情感、回憶或生活,將時光在觀看的那個當下拉回那些「失去」的時刻,激起個人或是集體層次上的同情共感。
沙耶茲以博物館作為故事場景是相當聰明的選擇,博物館原就是系統性收藏與展出豐富館藏的場所,她以「失物」做為展覽切入點,藉由文圖策展,邀請讀者以逛展的心情參與。文字兼具瑪麗娜觀展的感受與展廳的說明之用,圖像則是讀者和瑪麗娜一同觀看的展品,在既是閱讀也是參觀的過程中,對以各種形體出現的「失去」產生更多思考與回應,詮釋「失去」這個概念與各種象徵符號。比如在「失去的頭髮」展廳裡,她這樣描述:「光是1981年,就有一億五千七百萬人掉頭髮,變成禿頭。」我查不到沙耶茲選擇這個年份的理由,但若細想這句話,也許會在心裡泛起漣漪,究竟是自然掉髮、生病,又或是其他原因?而看到「失去耐心廳」正中央那個未完成的巨大魔術方塊、左上角糾結成一團的耳機線、繞了頁面一大圈的長長鞋帶,是不是會覺得既視感強烈,深感共鳴它們確實會讓人急速失去耐心?而失去耐心的原因又是什麼?在一個接一個的展廳中漫步,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也跟著冒出來:我們是主動失去,還是被迫失去?伴隨失去的是鬆了一口氣,還是更為執著的念念不忘?我們意識到自己曾經失去了什麼嗎?我們不想失去或害怕失去的又是什麼?有什麼是我們永遠不會失去的嗎?
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一邊欣賞各種失物,一邊看著瑪麗娜在好奇、熱情和疑惑之間不斷變換的表情,直到最後進入情緒最為濃稠的展廳——那些從生命中退場的摯愛肖像,還有那些讓人有時失去自我的質疑與茫然。失去有大有小,有輕有重,失去有時確實痛楚難忍,但失去也會帶來新的改變,而且具有正向意味的改變。
《失物博物館》巧妙結合失落、情感、時間、死亡和自我等多重主題,以輕盈而幽默的方式呈現「失去」這一普遍卻能刻骨銘心的經驗。再怎麼謹慎小心或是不願面對,我們總是會不斷不斷失去。也許我們不一定能立刻直視它或接納它,但它們以及我們賦予其上的情感,可能就在失物博物館裡,耐心等待我們造訪喔。
文/繪本星球212-7版主-藍依勤
讀完瑪麗娜‧沙耶茲的《失物博物館》,我的腦袋裡面第一個浮現的景象是很多年前曾去過一次的臺北捷運遺失物中心。印象中是一間不大的辦公室,有很多的櫃子、抽屜和紙箱,裡面裝滿了各種從平凡無奇到令人詫異的物品,如果以收藏品的角度來看待,這裡絕對稱得上是一座小型的失物博物館。我報上遺失物的類別和特徵,一邊好奇觀察那些不知能否回到主人身邊的東西,一邊殷殷期盼服務人員在查找後能給我好消息,可惜我的失物還沒「入館」。日子久遠,現在我已經毫無記憶當時心急如焚找的東西究竟是什麼了,換句話說,我不只「弄丟」了有形的物件,連無形的記憶也「遺忘」了。
這兩種性質不同的「失去」,都被沙耶茲當成《失物博物館》的其中一部分展示。沙耶茲以她的插畫和文字創造了一個超現實的空間,專門收藏每個人在生活中丟失的東西——無論形體的有無,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失去」這個世界的大門。這座博物館不僅展示了在生命當中遺失的物品、感情、時間和經歷,也帶領讀者重溫這些失去所附加的情感和回憶。
正式進入故事前,有這麼一段前言:「1995年,有個小女孩掉了一隻左手手套。她找啊找,發現了一個地方,存放著所有不見的東西,滿滿的都是你那些以為再也不會見到的東西。」以年紀和名字來看(瑪麗娜‧沙耶茲出生於1988年),這位常常丟三落四的小主角瑪麗娜,正是作者瑪麗娜‧沙耶茲本人。故事並未交代瑪麗娜如何發現或為什麼要前往這座奇特的博物館,讀者幾乎是有些猝不及防地就跟著母女倆的腳步進入館內,穿梭於各種關於「失去」的奇特展廳。
她們所走的參觀路徑從最具物理性和生活感的物品開始,如:單隻手套、水壺,逐漸進展到更為抽象與更具情感性的概念,如:時間、耐心、能力,展示主題的變化反映了我們生活中「失去」的多樣性,如果試著以「lost」這個英文字理解這種多樣性,它所包含的複雜意義就有遺失的、迷途/迷惘的、逝去的、錯過的、浪費掉的、失敗的、過世的、被破壞的、難以理解的、失去控制的等。展廳裡的物品看似靜靜被動接收觀眾/讀者的視線,但它們進一步隱喻的是那些我們難以觸及或無法重獲的某一部分情感、回憶或生活,將時光在觀看的那個當下拉回那些「失去」的時刻,激起個人或是集體層次上的同情共感。
沙耶茲以博物館作為故事場景是相當聰明的選擇,博物館原就是系統性收藏與展出豐富館藏的場所,她以「失物」做為展覽切入點,藉由文圖策展,邀請讀者以逛展的心情參與。文字兼具瑪麗娜觀展的感受與展廳的說明之用,圖像則是讀者和瑪麗娜一同觀看的展品,在既是閱讀也是參觀的過程中,對以各種形體出現的「失去」產生更多思考與回應,詮釋「失去」這個概念與各種象徵符號。比如在「失去的頭髮」展廳裡,她這樣描述:「光是1981年,就有一億五千七百萬人掉頭髮,變成禿頭。」我查不到沙耶茲選擇這個年份的理由,但若細想這句話,也許會在心裡泛起漣漪,究竟是自然掉髮、生病,又或是其他原因?而看到「失去耐心廳」正中央那個未完成的巨大魔術方塊、左上角糾結成一團的耳機線、繞了頁面一大圈的長長鞋帶,是不是會覺得既視感強烈,深感共鳴它們確實會讓人急速失去耐心?而失去耐心的原因又是什麼?在一個接一個的展廳中漫步,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也跟著冒出來:我們是主動失去,還是被迫失去?伴隨失去的是鬆了一口氣,還是更為執著的念念不忘?我們意識到自己曾經失去了什麼嗎?我們不想失去或害怕失去的又是什麼?有什麼是我們永遠不會失去的嗎?
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一邊欣賞各種失物,一邊看著瑪麗娜在好奇、熱情和疑惑之間不斷變換的表情,直到最後進入情緒最為濃稠的展廳——那些從生命中退場的摯愛肖像,還有那些讓人有時失去自我的質疑與茫然。失去有大有小,有輕有重,失去有時確實痛楚難忍,但失去也會帶來新的改變,而且具有正向意味的改變。
《失物博物館》巧妙結合失落、情感、時間、死亡和自我等多重主題,以輕盈而幽默的方式呈現「失去」這一普遍卻能刻骨銘心的經驗。再怎麼謹慎小心或是不願面對,我們總是會不斷不斷失去。也許我們不一定能立刻直視它或接納它,但它們以及我們賦予其上的情感,可能就在失物博物館裡,耐心等待我們造訪喔。
編輯推薦
即便不斷失去,仍擁有恆久不變的事物
張佑旭(親子天下資深童書編輯)
我總是丟三落四,從補習費到摺疊傘,尋找遺失物成了日常。因此,當我看到《失物博物館》,忍不住發笑——原來,像我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失物博物館裡館藏豐富,有某人頭上掉落的頭髮、左手手套、單隻襪子……,收藏了那些我們以為早已消失的物品,也存放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失去,隨著參觀展覽廳的順序,從有形的物體,漸漸變成了無形的失去。現實與奇幻交織,每一間展廳都彷彿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像是在「失去耐心廳」裡,創作者巧妙的用了具象的裝置藝術來表示人們帶去的耐心,裡面有長達96公里未綁好的鞋帶、看不完的雜誌……。這也符合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總是分身乏術,耐心也變得稀缺。想想以前一首歌的前奏都有可能長達90秒,現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忍住不快轉呢?這個展覽廳也像是在考驗讀者對耐心的挑戰。
除了對耐心的詮釋,博物館也幽默地呈現了我們流失的時間。「浪費的時間地道」裡面充滿了各種讓人會心一笑的浪費,像是賴床時間總共是5555分鐘、等廁所的時間是220小時……,這些數據讓人會心一笑,也讓我們重新審視日常中的時間流失。這座博物館不只是遺失物件的陳列館,更是人生經歷的縮影,引導我們思考失去的本質。
從實物的遺失到生命的缺憾,在「失物博物館」中不僅是羅列各種遺失物,也探討人們必經的事──失去。或許,有些失去是必然的,有些促使我們改變,而有些則讓我們學會珍惜當下,明白此刻的可貴。透過創作者的層次分明、深淺並重,卻又充滿趣味的敘事手法,在「失去」的議題上,更好的帶領讀者,或是家長接住孩子面對失去的情緒,了解到失去不一定是負面或是令人遺憾,在尋找遺失物的過程中,重新思考「失去」的真正意義。
當然,也不能錯過創作者瑪麗娜.沙耶茲極具特色的插畫風格,他說自己塗色永遠會超出線外,但正是這種自由奔放的筆觸,賦予畫面豐富的想像力,使整座博物館更加生動迷人。憑藉其獨特的圖像敘事,本書榮獲 2024 年 Junceda Award 小說類兒童圖書獎,並入圍波隆那兒童書展等多項大獎,值得細細品味。
最後,書中留下了一絲溫暖的希望:「有一些東西永遠不會改變,就像太陽每天都會升起。」即使在不斷失去的過程中,我們仍然擁有一些恆久不變的事物——愛、信念,以及對未來的期待。這樣的結尾,不僅為這場奇幻之旅畫下圓滿句點,也讓讀者在回味之間,獲得一絲安慰與力量。
張佑旭(親子天下資深童書編輯)
我總是丟三落四,從補習費到摺疊傘,尋找遺失物成了日常。因此,當我看到《失物博物館》,忍不住發笑——原來,像我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失物博物館裡館藏豐富,有某人頭上掉落的頭髮、左手手套、單隻襪子……,收藏了那些我們以為早已消失的物品,也存放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失去,隨著參觀展覽廳的順序,從有形的物體,漸漸變成了無形的失去。現實與奇幻交織,每一間展廳都彷彿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像是在「失去耐心廳」裡,創作者巧妙的用了具象的裝置藝術來表示人們帶去的耐心,裡面有長達96公里未綁好的鞋帶、看不完的雜誌……。這也符合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總是分身乏術,耐心也變得稀缺。想想以前一首歌的前奏都有可能長達90秒,現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忍住不快轉呢?這個展覽廳也像是在考驗讀者對耐心的挑戰。
除了對耐心的詮釋,博物館也幽默地呈現了我們流失的時間。「浪費的時間地道」裡面充滿了各種讓人會心一笑的浪費,像是賴床時間總共是5555分鐘、等廁所的時間是220小時……,這些數據讓人會心一笑,也讓我們重新審視日常中的時間流失。這座博物館不只是遺失物件的陳列館,更是人生經歷的縮影,引導我們思考失去的本質。
從實物的遺失到生命的缺憾,在「失物博物館」中不僅是羅列各種遺失物,也探討人們必經的事──失去。或許,有些失去是必然的,有些促使我們改變,而有些則讓我們學會珍惜當下,明白此刻的可貴。透過創作者的層次分明、深淺並重,卻又充滿趣味的敘事手法,在「失去」的議題上,更好的帶領讀者,或是家長接住孩子面對失去的情緒,了解到失去不一定是負面或是令人遺憾,在尋找遺失物的過程中,重新思考「失去」的真正意義。
當然,也不能錯過創作者瑪麗娜.沙耶茲極具特色的插畫風格,他說自己塗色永遠會超出線外,但正是這種自由奔放的筆觸,賦予畫面豐富的想像力,使整座博物館更加生動迷人。憑藉其獨特的圖像敘事,本書榮獲 2024 年 Junceda Award 小說類兒童圖書獎,並入圍波隆那兒童書展等多項大獎,值得細細品味。
最後,書中留下了一絲溫暖的希望:「有一些東西永遠不會改變,就像太陽每天都會升起。」即使在不斷失去的過程中,我們仍然擁有一些恆久不變的事物——愛、信念,以及對未來的期待。這樣的結尾,不僅為這場奇幻之旅畫下圓滿句點,也讓讀者在回味之間,獲得一絲安慰與力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