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三部曲2:這不是我的帽子(新版)
THIS IS NOT MY HAT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帽子三部曲2
這不是我的帽子
一隻小魚偷了大魚的帽子。他心想──大魚在睡覺不會發現、
就算睡醒了,也可能沒發現帽子不見了、
就算發現了,也不會知道是誰偷的……
小魚洋洋得意,卻不知道一隻螃蟹全都看見了……
2013 美國凱迪克金牌獎
一點懸疑、一點警示,再點綴少許幽默的警示寓言,
看似完美的計謀,是否真能瞞天過海?
得獎紀錄
★美國凱迪克金牌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童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童書
★出版者周刊年度選書
★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選書
★《書單雜誌》編輯嚴選推薦書
★《號角雜誌》推薦書
★美國《紐約時報》兒童暢銷書
★美國插畫家協會年度最佳圖畫書銀牌
★美國藍緞帶好書獎
★美國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童書
★聯合童書中心年度選書
★美國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童書
本書特色
★繪本最高榮譽凱迪克獎雙料殊榮的作者最新代表作:自1947年後,唯一奪得金、銀牌雙料殊榮作家雍.卡拉森之代表系列【帽子三部曲】之二部曲。
★顛覆傳統童話故事架構,讓人想一翻再翻,細細探究埋藏在文圖之間的細節伏筆。
★洗鍊的文字,簡潔的圖像,精簡的用色,呈現出形狀和顏色的最大張力。
這不是我的帽子
一隻小魚偷了大魚的帽子。他心想──大魚在睡覺不會發現、
就算睡醒了,也可能沒發現帽子不見了、
就算發現了,也不會知道是誰偷的……
小魚洋洋得意,卻不知道一隻螃蟹全都看見了……
2013 美國凱迪克金牌獎
一點懸疑、一點警示,再點綴少許幽默的警示寓言,
看似完美的計謀,是否真能瞞天過海?
得獎紀錄
★美國凱迪克金牌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童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童書
★出版者周刊年度選書
★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選書
★《書單雜誌》編輯嚴選推薦書
★《號角雜誌》推薦書
★美國《紐約時報》兒童暢銷書
★美國插畫家協會年度最佳圖畫書銀牌
★美國藍緞帶好書獎
★美國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童書
★聯合童書中心年度選書
★美國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童書
本書特色
★繪本最高榮譽凱迪克獎雙料殊榮的作者最新代表作:自1947年後,唯一奪得金、銀牌雙料殊榮作家雍.卡拉森之代表系列【帽子三部曲】之二部曲。
★顛覆傳統童話故事架構,讓人想一翻再翻,細細探究埋藏在文圖之間的細節伏筆。
★洗鍊的文字,簡潔的圖像,精簡的用色,呈現出形狀和顏色的最大張力。
序/導讀
(依姓名筆畫排列)
「慧詰的幽默感和開放式結局是雍.卡拉森的獨特的創作招牌,每次翻開都是一段令人莞爾的故事饗宴。」——金鼎獎繪本作家 林廉恩
「雍.卡拉森式的幽默,讓孩子透過繪本學習察言觀色,學著讀周遭的空氣、也學著讀沒說出來的因果關係。」——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游珮芸
「簡潔的設計裡躍動著幽默與妙不可言的故事元素,變換的色彩呼應角色與故事情節,也讓故事的餘韻久久在讀者心上迴盪。這部作品開創了繪本新的可能,也重新演繹了經典的意義。」——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黃筱茵
「卡拉森運用灰彩度的色系讓讀者沈浸於諧和場景;並用禮貌的語言建造了一個警示的世界。
生存的要件是善良、機警、加上一點運氣。」——作家、繪本評論人 賴嘉綾
雍.卡拉森的帽子三部曲
繪本評論家 張淑瓊/撰文
1.帽子
既然是帽子系列,我們就先來談帽子吧!總是戴著帽子的作者雍·卡拉森選擇以帽子為主題發展似乎很合理。不過,他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談到,使用帽子有視覺上的考量。一方面,動物戴帽子的造型很有趣,再則,以失去帽子尋找帽子的過程,帶動熊主角的情緒比較容易讓孩子理解。當然,他也提到,若設定掉了金錢或是食物,比較容易引發其他複雜的聯想,但是找帽子相對輕巧且容易處理。
從2011年的《我要找回我的帽子》出版至今也超過十年了,帽子系列三本書不同於其他系列繪本,它們各有各的特性。 前兩本《我要找回我的帽子》和《這不是我的帽子》是兩本鏡面呼應的對照組合。第一集掉了帽子的主角大熊,和第二集偷了帽子的逃命小魚,反應了失物者和竊物者各自的心情和觀點。第一集地面上那隻不停焦慮尋找帽子的大熊,似乎默默地為第二集水面下那隻一言不發的大魚代言了帽子被拿走的情緒怒氣。
當然,還有那兩位取走帽子的犯人,不管是絕口不認罪行的兔子,或是對犯行心知肚明的小魚,他們各在故事中有一段值得深思玩味的表述。帽子系列前兩本的許多細節,很值得在共讀中深入聊聊。
2.繪本故事線
從找帽子的熊,到偷帽子的小魚,再到撿到帽子的烏龜們,卡拉森形容自己走向獨立創作的過程,最初相當怯弱。尤其是繪製《我要找回我的帽子》的時候,心中充滿焦慮和不確定,他說他甚至感覺書中的角色似乎也在質疑他:「啊,現在是要我們站這裡嗎?還是要怎樣?」
不過,他畢竟是經過動畫分鏡訓練的專業人士。維基百科上對這個專業的描述是這樣的:「畫分鏡腳本的人以故事圖格的方式來說明影像的構成,將連續畫面以一次運鏡為單位作分解」。 這樣的專業訓練反應在卡拉森的繪本製作上,他的帽子系列很明顯的在翻頁的設計和故事圖像的律動性上,手法都巧妙老練的令人印象深刻。
帽子系列前兩本相當成功,也為卡拉森帶來一些創作的信心。系列第三本《發現一頂帽子》刻意選擇不同的方式表現。雖然《發現一頂帽子》的劇場形式未必廣被讀者接受,不過,我個人最愛這一本。書中透過三幕劇的方式,將兩隻烏龜好朋友面對路邊偶然發現的一頂帽子時,在取捨帽子和顧念友誼之間那種幽微玄妙的心思,在兩隻烏龜緩慢的,微微的身形移動和眼珠移轉中,表現得精確到位。這本書真的非常適合用來和大一點的孩子談人際關係裡的溝通表達和覺察互動,同時,也許當作婚姻諮商的引導書應該也頗適合。
3.動作不多,滿眼是戲
從熟悉的動畫分鏡,轉換到32頁的圖畫書,卡拉森在處理這些定格的角色時,幾乎沒有太多肢體的變化移動,但他確實是位非常會掌握眼神的插畫家。在眼珠瞳仁左右移轉之間,身體位置稍稍變動中,讀者們全然被招喚進入故事裏。卡拉森真的是很能用眼神說故事的創作者,他對創作的想法深厚成熟,透過他對作品的解說會更加清晰。推薦大家去看卡拉森在BookTube Jr.(https://youtu.be/IOAoOTaAKoQ)裡引導現場小讀者看《我要找回我的帽子》的過程,一定更能體會卡拉森作品的魅力。
當然,繪本的頁數確實是種限制,不難發現到了帽子系列第三本,原先繪本書頁的量體已不能承載卡拉森的意念,所以《發現一頂帽子》和接續出版的《天下掉下來的石頭》在頁數運用上都更不受拘束。這兩部作品也跟卡拉森喜歡讀劇有關,他在一次的專訪中提到自己喜歡讀劇,也提到「等待果陀」這齣經典荒誕劇的作者薩繆爾·貝克特。看來卡拉森的帽子第三本就有對戲劇喜好的影響,而到《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時,又更加自在揮灑。
4.當《青蛙和蟾蜍》遇到「等待果陀」
先前知道卡拉森受到童書作家羅北兒的《青蛙和蟾蜍》影響,瞬間有些理解帽子系列前兩本書為何有種隱約熟悉的敘事幽默感。這一次又加上了薩繆爾·貝克特的養分,突然間,似乎更懂藏在《發現一頂帽子》和《天下掉下來的石頭》裡那種若有似無的觀看經驗和找不到句點的懸空結局。我不得不說,創作者的底蘊和養成真是很奇妙的過程,沒有不受閱讀經驗影響的、所謂無菌的原創,但每個閱讀的養分經過優質的創作者消化轉換之後,都會成為寶貴又獨一無二的驚奇。
「慧詰的幽默感和開放式結局是雍.卡拉森的獨特的創作招牌,每次翻開都是一段令人莞爾的故事饗宴。」——金鼎獎繪本作家 林廉恩
「雍.卡拉森式的幽默,讓孩子透過繪本學習察言觀色,學著讀周遭的空氣、也學著讀沒說出來的因果關係。」——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游珮芸
「簡潔的設計裡躍動著幽默與妙不可言的故事元素,變換的色彩呼應角色與故事情節,也讓故事的餘韻久久在讀者心上迴盪。這部作品開創了繪本新的可能,也重新演繹了經典的意義。」——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黃筱茵
「卡拉森運用灰彩度的色系讓讀者沈浸於諧和場景;並用禮貌的語言建造了一個警示的世界。
生存的要件是善良、機警、加上一點運氣。」——作家、繪本評論人 賴嘉綾
雍.卡拉森的帽子三部曲
繪本評論家 張淑瓊/撰文
1.帽子
既然是帽子系列,我們就先來談帽子吧!總是戴著帽子的作者雍·卡拉森選擇以帽子為主題發展似乎很合理。不過,他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談到,使用帽子有視覺上的考量。一方面,動物戴帽子的造型很有趣,再則,以失去帽子尋找帽子的過程,帶動熊主角的情緒比較容易讓孩子理解。當然,他也提到,若設定掉了金錢或是食物,比較容易引發其他複雜的聯想,但是找帽子相對輕巧且容易處理。
從2011年的《我要找回我的帽子》出版至今也超過十年了,帽子系列三本書不同於其他系列繪本,它們各有各的特性。 前兩本《我要找回我的帽子》和《這不是我的帽子》是兩本鏡面呼應的對照組合。第一集掉了帽子的主角大熊,和第二集偷了帽子的逃命小魚,反應了失物者和竊物者各自的心情和觀點。第一集地面上那隻不停焦慮尋找帽子的大熊,似乎默默地為第二集水面下那隻一言不發的大魚代言了帽子被拿走的情緒怒氣。
當然,還有那兩位取走帽子的犯人,不管是絕口不認罪行的兔子,或是對犯行心知肚明的小魚,他們各在故事中有一段值得深思玩味的表述。帽子系列前兩本的許多細節,很值得在共讀中深入聊聊。
2.繪本故事線
從找帽子的熊,到偷帽子的小魚,再到撿到帽子的烏龜們,卡拉森形容自己走向獨立創作的過程,最初相當怯弱。尤其是繪製《我要找回我的帽子》的時候,心中充滿焦慮和不確定,他說他甚至感覺書中的角色似乎也在質疑他:「啊,現在是要我們站這裡嗎?還是要怎樣?」
不過,他畢竟是經過動畫分鏡訓練的專業人士。維基百科上對這個專業的描述是這樣的:「畫分鏡腳本的人以故事圖格的方式來說明影像的構成,將連續畫面以一次運鏡為單位作分解」。 這樣的專業訓練反應在卡拉森的繪本製作上,他的帽子系列很明顯的在翻頁的設計和故事圖像的律動性上,手法都巧妙老練的令人印象深刻。
帽子系列前兩本相當成功,也為卡拉森帶來一些創作的信心。系列第三本《發現一頂帽子》刻意選擇不同的方式表現。雖然《發現一頂帽子》的劇場形式未必廣被讀者接受,不過,我個人最愛這一本。書中透過三幕劇的方式,將兩隻烏龜好朋友面對路邊偶然發現的一頂帽子時,在取捨帽子和顧念友誼之間那種幽微玄妙的心思,在兩隻烏龜緩慢的,微微的身形移動和眼珠移轉中,表現得精確到位。這本書真的非常適合用來和大一點的孩子談人際關係裡的溝通表達和覺察互動,同時,也許當作婚姻諮商的引導書應該也頗適合。
3.動作不多,滿眼是戲
從熟悉的動畫分鏡,轉換到32頁的圖畫書,卡拉森在處理這些定格的角色時,幾乎沒有太多肢體的變化移動,但他確實是位非常會掌握眼神的插畫家。在眼珠瞳仁左右移轉之間,身體位置稍稍變動中,讀者們全然被招喚進入故事裏。卡拉森真的是很能用眼神說故事的創作者,他對創作的想法深厚成熟,透過他對作品的解說會更加清晰。推薦大家去看卡拉森在BookTube Jr.(https://youtu.be/IOAoOTaAKoQ)裡引導現場小讀者看《我要找回我的帽子》的過程,一定更能體會卡拉森作品的魅力。
當然,繪本的頁數確實是種限制,不難發現到了帽子系列第三本,原先繪本書頁的量體已不能承載卡拉森的意念,所以《發現一頂帽子》和接續出版的《天下掉下來的石頭》在頁數運用上都更不受拘束。這兩部作品也跟卡拉森喜歡讀劇有關,他在一次的專訪中提到自己喜歡讀劇,也提到「等待果陀」這齣經典荒誕劇的作者薩繆爾·貝克特。看來卡拉森的帽子第三本就有對戲劇喜好的影響,而到《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時,又更加自在揮灑。
4.當《青蛙和蟾蜍》遇到「等待果陀」
先前知道卡拉森受到童書作家羅北兒的《青蛙和蟾蜍》影響,瞬間有些理解帽子系列前兩本書為何有種隱約熟悉的敘事幽默感。這一次又加上了薩繆爾·貝克特的養分,突然間,似乎更懂藏在《發現一頂帽子》和《天下掉下來的石頭》裡那種若有似無的觀看經驗和找不到句點的懸空結局。我不得不說,創作者的底蘊和養成真是很奇妙的過程,沒有不受閱讀經驗影響的、所謂無菌的原創,但每個閱讀的養分經過優質的創作者消化轉換之後,都會成為寶貴又獨一無二的驚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