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聖經:讀經藝術13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長銷經典!全新翻譯!
★譯自原文最新版★
★參考書目大升級★
我想要認真研讀聖經,可是常常卡關,誰來救救我?
別擔心,國際知名新約學者戈登‧費依和舊約教授道格拉斯‧史都華,連袂用這本《如何閱讀聖經:讀經藝術13課》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從基礎培養個人研經能力,並且學會判斷怎樣才是合理的經文解釋,避開各種錯讀與濫用。
首先,兩位作者指出,聖經具有雙重性,既是「神的話」,有萬古常新的永恆性,但同時也是「人的話」──是神透過歷史上某時某地的人所述說記載的,因此具有歷史性。這兩種性質之間本來就有張力;而經文產生的時代,當時的人很容易接收理解的意義,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其實需要各種工具的輔助,才能夠跨越漫長的歷史鴻溝與社會、文化隔閡,找出正確的經文意思──這就是解經。有了合理的解經,才能有合宜的釋經──在今日生活中應用經文。
本書頭兩章,先為讀者打基本功,指出最重要的解經與釋經原則。從第三章到最後一章,則將聖經66卷書分成十種文類:1.書信;2.舊約敘事;3.使徒行傳;4.福音書;5.比喻;6.律法書;7.先知書;8.詩篇;9.智慧書;10.啟示錄。本書最大特色,就是強調:不同的聖經文類,就要運用不同的讀法,才不會讀錯讀歪。作者會先說明一個文類的特色,以及由此而生的解經要領;然後以某段經文作實例,一步步示範如何解讀經文的歷史背景與文句脈絡;解經對了,再談釋經。經過這樣的訓練,你會發現,原來有些書卷最好一口氣讀完,有些書卷卻適合「少量多餐」;用讀書信的方式去讀智慧書,彷彿拿叉子喝湯。一本聖經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讀,正確運用不同讀法,才能讀出不同的境界與滋味!
書末還有附錄,教你聰明挑選聖經工具書,並提供適合不同程度讀者的參考書目。無論自學還是備課,擁有這本《如何閱讀聖經》,就像擁有一位親切又老練的師友在旁指點迷津,你的研經能力必將大大提升!
這部作品對讀者最大的幫助,正在於其中提出的諸多基本概念,諸如書信的應時性質、敘事的是與不是、福音書的性質、耶穌教導與比喻的特性、舊約律法是摩西之約的一部分、先知的信息是建基在摩西之約之上、詩篇何以能成為上帝向人說話的聖經、智慧傳統的特性與限制等。讀者若能正確掌握、充分消化這些基本概念,不僅可避免失控的釋經,亦能從對同一段聖經的諸多解釋中,判斷出何者偏頗、何者適切。──台灣聖經公會《研讀本》系列總編輯∕彭國瑋牧師
目錄
推薦序:成為聖經健身房終身會員∕莊信德 7
推薦序:避免釋經錯誤的必要基礎∕彭國瑋 9
推薦序:超越傳統界線的聖經識讀∕董家驊 10
聖經譯本與註釋書系列縮略語表 13
第四版序 15
第三版序 16
初版序 19
第一章 引言:詮釋的必要/23
第二章 基本工具:好的聖經譯本/41
第三章 書信:學著根據上下文來思考/67
第四章 書信:詮釋的問題/87
第五章 舊約敘事:恰當的用法/107
第六章 使徒行傳:歷史先例的問題/129
第七章 四福音:一個故事,許多層面/151
第八章 比喻:你抓到重點了嗎?/177
第九章 律法書:以色列的盟約條款/193
第十章 先知書:在以色列施行盟約/215
第十一章 詩篇:以色列的禱告、我們的禱告/243
第十二章 智慧書:彼時與此刻/267
第十三章 啟示錄:審判與盼望的圖象/295
附錄:如何評估及使用註釋書/315
經文索引/334
人名索引/346
序/導讀
推薦序
超越傳統界線的聖經識讀
董家驊牧師(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我們生活在充滿大量碎片式資訊的時代,人們可以透過網路隨時隨地獲取各種資訊,甚至透過 AI 獲取整理好的信息,與此同時,人們也面臨資訊過載的問題。近年「聖經文盲」成為美國基督徒中愈來愈普遍的問題,在美國宣稱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實際上閱讀聖經的頻率不斷在下降,對聖經內容的認識也愈來愈薄弱。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華人教會中,近年我與許多神學院老師和訓練宣教士的教練聊天時,也聽到許多人感慨,今天的基督徒,包括有心唸神學投入牧養和宣教的基督徒,對聖經不熟的程度讓人驚訝!
面對「聖經文盲」日益嚴重,校園出版社此時重新翻譯和出版《如何閱讀聖經:讀經藝術13課》與《聖經導覽手冊:逐卷讀經的藝術》這兩本書,非常切合教會此時的需要。華人教會早期受基要傳統和敬虔傳統的影響,接著在二十世紀末經歷靈恩運動的衝擊,近年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基督徒更是開始關注公共議題,這是華人教會普遍的現況。我相信這兩本書的出版,必定能幫助接受不同傳統影響和塑造的基督徒,回到上帝的話語;既不是全盤放棄影響塑造我們的傳統,也不是不加思索的接受,而是不斷更新變化!這兩本書同時也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嚮導,帶領我們在閱讀理解聖經時,能見樹又見林,並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讀者解說,同時認真對待不同的文體。如果你來自基要傳統(fundamentalism tradition):這傳統的美好之處在於看重和持守上帝的話語,不讓時代的風氣影響我們對聖經的重視。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某種框架來詮釋聖經,包括基要主義的傳統本身,也是帶著特定的框架,講求按字面意思解釋聖經。然而聖經是以不同體裁和風格寫成,包含大量的敘事、詩歌和天啟文學。這兩本書幫助我們能更平衡地閱讀和理解聖經,同時更敞開自己,讓聖經來更新我們,而不是只偏重一些特定的教義或觀點!福音不只是一套理論,更是一個敘事,是關於這世界最真實的故事,是揭露世界真相和上帝拯救作為的故事!如果你來自敬虔傳統(pietism tradition):這傳統的寶貴在於提醒我們信仰不只是持守一套教義,而是與三一上帝有深刻且個人的相遇,並透過各樣屬靈操練,深化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和經歷。然而我們有時也可能淪為過度主觀,這兩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不只滿足於對經文主觀感性的體驗,也帶領我們欣賞聖經文本的多樣性,使我們能夠見樹又見林,不只懂得欣賞每株樹木的獨特與美麗,也能看見每棵樹在整片森林中的位置,使我們對個別經文能有更豐富的體會。如果你來自五旬節/靈恩傳統(Pentecostal/charismatic tradition,本書的作者之一戈登‧費依正是來自這個傳統):這傳統的重要在於提醒我們上帝今日的臨在和行動,在一個高度世俗化的時代中,見證我們所敬拜的上帝今天仍舊積極地參與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彰顯勝過死亡、救贖罪惡的權勢,和醫治破碎生命的大能。然而有時一不小心,我們敬拜的對象變成神蹟奇事,而非施行神蹟奇事的上帝,並錯過上帝要透過神蹟奇事傳達的信息!這兩本書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聖經在不同時代和文化背景下所要傳達的信息,不隨己意把自己的想法或經驗套用在聖經文本上,而是透過聖經更整全地認識和擁抱聖靈的工作!
最後,如果你來自看重公共議題和社會公義的基督教傳統:這傳統提醒我們,上帝的福音不只關乎個人的得救和私人的信仰經歷,也關乎公共生活的更新和整體受造世界的救贖。然而一不注意,我們會看重議題更甚於受到議題影響的人們,追求自己的議程更甚於最終恢復醫治和好的目的。最終我們的困境是,我們在追求的公義是「誰的公義」?這兩本書帶領我們回到整全的救恩歷史,使我們不只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公義,公義又該如何實踐,更重要的是認識那位真實的公義者,並反過來按著聖經省察與塑造我們自己對公義的認識和追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