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書街舊事

短短的一條路上曾聚集了上百家的書店...
  • 19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清治時稱府前街,一九二六年改稱本町通。

短短的一條路上曾聚集了上百家的書店,立足書街五十年的他,看盡圖書零售和出版業的風華與衰頹……

廁身一眾上海幫之間,從書店裡的一介小學徒成為擁有一家出版社的發行人,黃開禮看盡了重慶南路書街的繁華,回首往事,他將自己的經歷與見聞娓娓道來,帶領讀者重回充滿油墨味和書香的那段歲月。

作者

黃開禮

一九三六年生。十六歲時,正逢倉皇遷臺之大陸政商貴冑搶進重慶南路,因緣際會進入上海人經營的書店當學徒。有幸參與並見證重南書街自百廢待舉至百花齊放的美好年代。

個人從一無所有,到五十歲擁有門市大樓,至六十七歲結束事業,半生勞苦,因書而貴,與書街半世紀的興衰同步。於是回憶舊時光,將書街榮華歲月化為文字,與讀者同享。

心岱

鹿港人。十七歲到臺北求學,即以散文與小說的發表,成為知名作家。目前已出版著作六十多本。

一九七四年,她投入人文與自然兩大系列的報導文學,是臺灣為環境保育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呼籲催生的第一代作家。曾蟬聯兩屆時報文學獎首獎。一九九二年,擔任「時報出版公司」副總編輯,二○○八年退休,回歸專事寫作。

目錄

蔡衍榮序 重南書街的時代見證者
心岱序 每個人都是一本小說
自序 把缺憾還諸天地

之1 不歸路
之2 金磚歲月
之3 書街榮景
之4 井底之蛙
之5 時間最貴
之6 生命中的浮水印
之7 誠懇的人不怕低頭
之8 三十而立
之9 一萬元的羞辱
之10 打造正文書局
之11 戰國時代的單打獨鬥
之12 一日千里的出版盛世
之13 重慶南路的一匹孤狼
之14 開放動盪的事業顛峰
之15 世上沒有千年的老闆
之16 渴望一朵小花
之17 漫漫長路(完結篇)
之18 篇後語

附錄 重慶南路書街紀事

序/導讀

自序

2014年初秋,我意外接到作家心岱的來電,有著特殊海口音的鹿港腔,瞬間觸動了久違的記憶,多少年了?她在電話一端回答:四十五年,快半世紀了。

確實,她指的就是我們認識的時候,1972年,我成立「正文書局」,當時聘僱一位編輯名叫葉春暉,由他負責接洽作家與約稿,心岱的著作,就這樣編入叢書,與正文結了緣。

我生於1936年(民國26年),是台北人,歷經日治時代、二戰空襲、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接收、大陸淪陷、國軍撤退、、、而連結了我成為出版商的契機。十六歲進入「國華書店」(大中國圖書公司前身)當學徒,從扛書的苦力、清掃的奴僕做起的我,雖然三年出師,十年已獨當一面,統攬公司所有業務,卻一直待了二十年後才請辭,白手起家自營出版業。

可以說,這二十年是為了磨一劍,練就功夫,出山比試輸贏;也可說,這二十年只為了等待一個有故事的人生,然後揮灑一番、狂笑一聲。

在30、40年代,經營書店門市兼出版業,是當時普遍的型態,但書籍畢竟與其他產品不同,它帶動社會的思維激盪,給予學子求知的滿足,讓民眾接觸新知的機會;與書為伍四十多個年頭的我,有幸在那個思想被嚴密監控的年代,參與文化開放的角力,這對純粹是商人背景的我,多少感染了儒家士為先的觀念,對於做生意,我學到的不是錙銖必較,而是懷仁為上,這使我一直把恭敬謙卑作為事業經營的方針。

與心岱重逢,恍如隔世,我們皆已退休,談起前塵往事,那些艱辛奮鬥的血淚都化作甘霖,點點滴滴縈繞心頭;「正文書局」在這半世紀中的起落,引她關懷,因而提議我書寫傳記計畫,力勸我留給子孫一本書,其價值勝過房產金錢。我大半生與書籍打交道,卻沒想過老來親自登場,用文字見證歷史洪流中的一瞬。我沒有相當學歷,更無高深學問,憑的是苦幹精神與誠信風格,這些舊時代的人情義理,拿到當今,想必還是普世價值吧。

兩年來,我面對作家,一五一十侃侃而談,彷彿潛入記憶深海,探訪沈睡幽靈;走入時光隧道,喚醒昔時歲月;回溯其實需要勇氣,那是創傷再度撕裂,也是情緒雀躍、平靜的時刻,但更多的是我也認同面對它,並整理它,生命才會翻開新的下一頁。

 

回顧成長的經歷、事業的挑戰、相關人事物的細節,還有家庭、婚姻、孝親、兒女、、、記憶之河沉浮的、、、我,一個在上海幫裡討生活的台灣仔,我,也是睡在書堆上做夢的王子。我,曾是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孤狼,我,也曾是坐擁書城的富豪、、、。我,終歸站上事業的浪頭了,遺憾的是,我60年堅苦奮鬥打拼的成果,卻沒能傳承給家人接棒,本來父傳子是天經地義,但受新教育長大的兒子,對出版及書店的經營毫無興趣,家業對他來說「太沈重」,他要走自己的路,使我在痛心扼腕之餘,決定告別大半生相依為命的重慶南路。

三間門市陸續的熄燈、龐雜的出版脈絡之終結、庫存書的清理,員工的資遣安排,耗繁的這些收尾工作,也花了幾年才全部完成,所以總的來說,閒雲野鶴般的隱退生活,還是在這十年間,時值百歲母親過世,這也給我對擁有「一片天」的省思,曾經我驕傲於自我的成就,希望這些前人種樹的餘蔭可以留給晚輩享福,可是,舊時代的觀念已經無法與新世界接軌。

不過,無論新人類有怎樣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理念,「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仍然是千古不變得原則,苦中作樂、苦後甘甜,這是我想給年輕人的鼓勵。

感謝作家心岱的代筆,使這本書有了可讀、美好的句點。

心岱序 每個人都是一本小說

「正文書局」在1972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小說「母親的畫像」,兩年後,接著出版我的第一本散文「萱草集」,可以說日後能成為作家,處女作的出版是最直接的支撐。當年我是文壇「新人」,以投稿報刊雜誌的作品發表,被讀者所認識,有了書的出版,就像一張履歷表,讓我信心加倍的往前邁進。

於是我面見了出版社的發行人黃開禮,從此與他結了友誼之緣。後來「正文書局」多次轉型,出版類型龐雜而多廣,從文史哲到教科書、工具書、電腦、字詞典等等,那個年代的出版事業,除了印書生產外,大都志在「門市經營」,黃先生也不例外,他是第一代學徒出身的台灣人,師從大陸淪陷來台的上海商人。由於當時省籍觀念對立,台灣人要在外省幫裡討生活,倍受宰制與艱辛,雖說「學徒」,其實並無老師教導,一切都要自己察言觀色,身兼打雜小弟與東家奴僕的身分,漫漫等待「出脫」的一天。

 

黃開禮在這種環境下苦熬成婆,從苦力少年成長為入行伙計,為東家奉獻二十年的風華歲月,才請辭自覓新領地,「正文書局」就是他創業的第一塊招牌,往後的二十年,隨著台灣政局的穩定、經濟起飛、他的事業也在一片榮景的社會中風起雲湧。

日治時代台北商業心臟的街道是現今稱為「衡陽路」的「榮町通」,而直通總督府的「本町通」也就是光復後打造成書街的「重慶南路」,1915年,在這兩條街道的十字交叉口,有一棟規模宏偉的「新高堂書店」,這家由日本商人所經營的三層樓書店,除了獨家進口日本內地的書藉雜誌外,更配合總督府的圖書思想審查,壟斷了公小學校的教科書之販售。

戰後,這個地標迅速被接收改成「東方出版社」,以出版兒童讀物與字典為重點,協助政府推行去日本化的「國語」政策;除此之外,可以說二戰前後,台灣的出版業一片沙漠,接著,大陸淪陷,上海人以地利之便,看準了這塊處女地,來台大量進口或翻印大陸的出版品,這期間,最早在重慶南路下樁布局的「國華書店」,後來擴大營業,更名為「大中國圖書公司」,是五十、六十年代學子心中書店的第一名,然而,沒有人知道百廢待興的當時,這條已然成形的「書街」,正是上海幫發跡的天下,所謂「幫」,就是一種封閉生態,當時上海幫絕對不雇用「外省人」,尤其歧視台灣本地人,可是就這麼「天意」,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黃開禮來到「國華書店」,從此苦力為生、與書為伴,突破了「上海幫」佔據書街的鐵律,在歷史洪流中締造了血淚傳奇。大環境牽引著個人命運的起落,回顧黃開禮先生的人生或事業,都是單憑己力對抗強勢、孤軍作戰的「孤狼」型,他個性孤傲不群、行事特立獨斷,這種「強人」釋來自童年「一無所有」的人格養成。他自嘲從小追求「活下去」,為了試煉自我能耐,奮鬥不懈、日以繼夜,追求著「不敗」,但經歷了這一切後,才發覺凡事再怎麼成功,若漠視「一朵小花」的價值也是枉然,這使他選擇在事業顛峰期了然隱退,學習放下一切的幸福。

 

每個人都是一本小說,黃開禮的故事橫跨20年代至今21世紀,超過了八十年歲月,其中除了強烈的勵志性外,更多的是讓我們重溫戰後的台灣景況,在那個物質與精神都匱乏的時代,人是怎樣存活的,從小學徒到大老闆,他的奮鬥人生記錄了台灣社會文化史的抽樣與縮影。

從「文壇新人」到「資深作家」的我,無論作品有多少,都永遠感念「正文書局」出版的兩本處女作,有此機會因代筆的緣故,讓我走進舊時代的叢林,摸索背景與發端,把「小個人」融入「大社會」鳥瞰,格外能在歷史長河中感受「人生故事」的價值;「有故事可說」,是「求同」的科技時代最難能可貴的,願與大家分享這老靈魂的傳奇。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6985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