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感覺只是感覺而已,只有當你在意的時候,它才存在;
如果你不在意,它就跟沒發生過一樣。
不要相信你想的所有事情,我們在內心編造出自己以為的故事,並對這假設深信不疑,進而陷入了鬱悶。但事情真的是你想的那樣嗎?你能夠百分之百確定嗎?當你知道自己的想法未必可信,煩惱痛苦的心便能當下釋懷。只要了解心的運作,世界也會跟著轉變。
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説:「事物沒有好壞之分,是思想使其有好壞之別!」
讓我們覺得難過的,是自己這顆心;讓我們覺得愉悅的,也是這顆心。
當你了解這顆心如何讓自己吃盡苦頭,同樣的一顆心也能讓我們離苦得樂,你就自由了。
與其花力氣讓別人喜歡,不如先喜歡自己。這樣你對自己的價值就不是建構在別人身上,也才不會輕易就崩塌。看見自己的價值,就不需要刻意討好人;對自己有信心,就不必依賴別人的肯定和讚美;確定自己夠好,就不會懷疑是否值得被愛;真心喜歡自己,那麼,你就能自在地接受別人不喜歡你。
序/導讀
作者序
你的煩惱和痛苦,都是假的
他經過你的時候臉上沒有笑容,你開始猜想自己是否得罪了他;他沒回你電話,你懷疑他在生你的氣;一句無心的話,惹得你心煩意亂;不足掛齒的小事,氣得你七竅生煙;事情進展不順,你又開始怨這個不對,怪那個人不好,還懷疑有人從中搞鬼……
懷疑生出越多懷疑,生氣越想就越氣,這是頭腦的運作方式。只要我們心裡產生一個想法,我們很容易就相信它。因為相信,我們就認定它是事實。人們所有負面情緒,所有不快樂,都是這麼來的。
當心中浮現一個念頭時,我們往往認同、執著於這個念頭,亦步亦趨地跟著它,最後似乎以它為主宰,甚至沉溺其中,無法自拔。製造問題的是心,如果不從心來解決問題,問題就永遠沒完沒了。
一般人所說的心大概有幾種:以「腦中的思緒」為心,以「意念專注的焦點」為心,以「身心的感受」為心,以「對事情的反應」為心,當我們起心動念時,它們就創造了我們的處境。
所謂的「悟」,就是看到自己內心。感覺煩惱的時候,那壓力,那焦慮不安,是心的產物;感覺痛苦的時候,那悲慘的感受也起源於自心。另一方面,當我們歡喜快樂,幸福得飄飄然時,那喜孜孜的感覺也是生於這顆心。沒有了心,既沒有煩惱也沒有愉悅。
當你不開心時,試試看,如果你沒有負面的心念,可不可能不開心?好,再試試看沒有煩惱的念頭,是否可能感到心煩;再試試是否沒有悲苦的想法就感到悲苦,沒有憤怒的念頭就感覺憤怒?這是不可能的。除了你自己的內心外,沒有任何地方可以生出你的負面情緒。
《一念之轉》中拜倫.凱蒂的睿智之語:如果我相信那些帶給我痛苦的念頭,我就會痛苦;如果我不相信,我就不會痛苦。對每一個人都一樣。因為當我們相信那些負面念頭時,就會引發負面情緒,就會影響我們身處的世界。而當我開始去質疑這些念頭時,一切都轉變了。
人們常會問:「我要如何去除苦惱?要怎麼改善負面情緒?」這就是沒看清。其實,煩惱和痛苦都不是要把它拿掉的東西,而是看清它是「不真實」的,看清那只是你的想法罷了。
負面的是你的想法,而不是你的人生。當你不再「當真」,一場情緒風暴就這麼神奇地煙消雲散。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