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不太乖世代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紙本絕版書 Readmoo 電子書
  • 26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乖與不乖間,還存在著一百萬種選擇,
只有乖乖做自己,是唯一的堅持。
未來的教育該往哪裡走,才能包容光譜上的各種多元可能性?

 

什麼是乖?
什麼是不乖?
你曾經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不太乖」嗎?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為了滿足長輩期待而放棄人生其他不太乖的選擇;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正在猶豫要繼續乖下去,還是放手一搏,
選擇一條不一樣、但是你渴望嘗試的路;
如果你是個不太乖的小孩,
正走在自己的夢想路上,想著要不要堅持下去;

 

沒錯,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這本書承載了眾人不太乖的歷程,
有的很順利,有的有點不順,但都非常熱血,很有幹勁。
歡迎你來這裡,一起不太乖。


【本書前情提要】

 

2015年5月,「不太乖教育節」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集結對教育有想想的團體及單位參展。展覽在年輕朋友與教育界引發大量討論,造成許多迴響,總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參展,在兩日內吸引三萬人次參觀。

 

2016年11月,「不太乖教育節」重量回歸,今年步入第二屆的策展,以「雜學校」為主軸,更深入挖掘教育的不同樣貌及可能性。

 

21世紀是雜食者生存的年代,只擁有一項專業,已不足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多工需求;快速的能力轉換,是斜槓族(Slashie)闖蕩江湖的必備技能。身為新世代的我們,該如何面對新社會型態的挑戰?教育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才能提供孩子與年輕人開創未來的知識及能力?

 

親子天下與不太乖展覽同步,推出《不太乖世代:不是叛逆,更不是反骨,而是堅持乖乖做自己!》一書,介紹各式各樣「不太乖」的人物故事,呈現生物多樣性的面貌,扭轉非黑即白的社會主流價值。除了豐富對不太乖世代的詮釋,更期待帶來「乖 vs.不乖」、「聽話 vs.叛逆」之間更多的討論與思索。


【精采內容】

 

․不太乖焦點人物――蘇仰志

 

蘇仰志何許人也?
他是「不太乖教育節」的旗手、倡議者與創辦人。
他主張透過「展覽」與大眾溝通,
提供對未來不確定的年輕朋友、家長與老師新指引,
介紹教育的各種樣貌。
是怎樣的因緣讓一位學藝術的創作者走上這條教育路呢?
這是蘇仰志的不太乖故事。
 
․不太乖座談會――未來教育各說各話

2016年9月30日下午,
親子天下攝影棚內傳出閃亮的歡笑聲,
幾位在教育界衝鋒陷陣的年輕意見領袖難得齊聚一堂。

 

席間,在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的主持下「盍各言爾志」,
進行了一場暢所欲言、掏心掏肺、相互取暖(咦?)的對談,
談大家的「不太乖」、談對教育的想像、
談成長的歷程,也談對未來的期許。

 

對談內容針鋒相對、精采必然,
為了無法身臨現場的讀者,
編輯室特別在此分享座談會的精華。

 

․不太乖過來人――侯文詠、詹偉雄

 

誰說只有年輕人才能不太乖?
中生代的不太乖分子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大家,
現在的孩子真的太乖了!
並分享與孩子互動、指引成長方向的心得。


․不太乖群像――

 

為了捍衛自己,乖小孩必須做出不太乖的選擇,
請聽聽這些乖小孩「不太乖」的故事。

 

  張志祺×圖文不符|張希慈×城市浪人|林大涵×貝殼放大|
  劉安婷×TFT|台灣吧×大抓周計畫|楊逸帆×學習的理由|
  呂冠緯×均一平台|黃偉翔×技職3.0|許芯瑋×DFC|

 

不太乖教育節 展覽資訊
給孩子一個大膽想像的未來!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成功該如何定義?
如果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教育應該是從1到無限的各種可能。

 

一場史無前例的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即將展開!
聚集國內外最有趣的教育團隊、資源與教學方式,
一次呈現「教」與「學」的多元樣貌,
為自己、為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可能。

 

雜學校 Za Share
時間:2016年11月26日、27日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2ABCD
https://www.facebook.com/zashare.expo/?fref=ts

 

我的未來vs.未來的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aRHqrZ5Jc

作者

蘇仰志
 

奧茲藝術負責人、不太乖教育節創辦人與主辦人。

 

陳慧婷
 

澳洲Monash University 企管碩士,曾任天下雜誌記者、金融研究員、天下雜誌特約主筆,現專事文字工作。

 

《親子天下》編輯群
 

於2008年創刊,為家有0~15歲小孩的家長、中小學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與教養的重要趨勢和實戰建議。創刊來連續得到國內外大獎如金鼎獎、亞洲出版大獎(APA)、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等肯定。記者團隊致力於放眼國外趨勢,聚焦本土學校現場,持續掌握教育與學習的關鍵議題。

目錄

― 最可貴的是,我們都不同  不太乖教育節創辦人 蘇仰志
― 打開認同的寬度  親子天下執行長 何琦瑜

 

Part 1 不太乖焦點人物――蘇仰志
為什麼是我?蘇仰志
我父、我子、我的學生們
地表最有趣教育展
從不太乖到雜學校

 

Part 2 不太乖座談會――未來教育各說各話
明日教育的圖像
夢想背後的現實
爸媽也要不太乖

 

Part 3 不太乖過來人
教育需要一場文化戰爭――侯文詠
組一個集體放牛主義聯盟吧!――詹偉雄

 

Part 4不太乖群像
圖文不符共同創辦人張志祺――只要期望值大於零,就值得一試!
城市浪人創辦人張希慈――整個城市都是我的教室
貝殼放大募資顧問公司創辦人林大涵――被台大退學的青年創業家
《學習的理由》導演楊逸帆――考完試,然後呢?
誠致基金會執行長呂冠緯――我願意做藏鏡老師
TFT為台灣而教與創辦人劉安婷――為台灣而教
台灣吧團隊――看動畫學歷史
技職3.0創辦人黃偉翔――曾看不起自己,辦媒體,希望技職生被尊敬
DFC台灣發起人許芯瑋――做一個魚與熊掌兼得的老師

序/導讀

【序文】最可貴的是,我們都不同 / 蘇仰志
 

「花這麼多力氣一直辦教育展幹嘛?為什麼不把錢捐給沒有營養午餐吃的學校?」 這是最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二○一五年很衝動的創辦了「不太乖教育節」,只是一個起心動念就義無反顧的衝了,而正值創業初期的我,在沒有任何的資源與資金的援助下,帶著公司團隊全心全意投入去做一個沒人做過也沒有收入來源的「免費」大展,就像創作一件藝術作品一樣,並沒想太多所謂的獲利模式。後來也因為龐大的支出與債務造成公司財務上很大的缺口,也差點賠掉了公司的未來。

 

如果我們去回想自己成長歷程,教育這件事就好像空氣一樣,一直在身旁,我們很容易忘記它的存在,但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重要。而現在的我也和很多人一樣,當孩子一出生時,教育這件事跟我的關係突然間變得很不一樣,因為它變成我每天都必須面對的課題,而熱血(雞婆)的我,也開始醞釀更多不太乖的想法與企圖。

 

當初並不只是要做一個展覽而已,而是同時身為孩子們的老師與家長的角色,以我們的專業,還能為台灣的教育做些什麼?同時也思考著,到底這世代與這社會還需要什麼樣的方式,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因為我知道,很多教育的價值觀都來自於整個社會,鬧得沸沸揚揚的教改方案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實原本立意非常好,但演變至今的混亂,其實不只是教育部的問題......根本問題是我們一直以來深信不已的一些「價值」(會念書=有前途/;不會念書=壞孩子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而這些價值其實就是整個社會「教育」我們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影響」下的產物,但這個社會影響與價值又是誰塑造出來的?答案也是我們。

 

我不是教育家,很多教育問題我也還在努力的學習中(包含跟我四歲兒子的近身肉搏)。而教育,不只是教育議題,是社會議題。所以我認為得用解決社會問題的態度與方式面對它。然而所有的社會問題,有著複雜的課題要解決,要改變不僅僅是問題本身。就如同濟貧不是給錢就能解決問題一樣,而是要做「一連串」由下而上的相關設計與改變。

 

第一屆的「不太乖教育節」一開始只希望有一個平台提供更多教育的想像,透過創新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有趣的參與對話,串連國內外非典型教育工作者的力量,冀望可以形成一股運動進而去改變社會價值。後來,也因更多群眾的共識與參與、不同社群對我們有更多的期待,突然發現,原本自己的衝動已成為肩上更多的社會責任。這期間我們也跟不同的產、官、學單位對話,受邀到紐約,香港,新加坡,大陸等地分享,過程一直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試圖找到持續生存與影響力的可能。

 

這一年多來,掙扎了很久。在人力財力資源一樣匱乏的情況,我們決定讓這個力量延續下去,創辦了不太乖教育節2.0的進階版,「雜學校」。延續不太乖教育節的影響力,成為「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希望建構可持續性的教育創新展演平台系統,改變長期台灣社會非黑即白的單一價值體認,以台灣為震央,啟發更多元的可能性,並提出不同面向的未來教育解決方案。

 

教育的主體是人,而每個人生而不同,這也是生物最可貴的資源。上世紀被提出的「生物多樣性」,指的各式各樣生命的延續都相互依賴著複雜、緊密而脆弱的生態與關係,這是永續發展的根本。我們每一個人亦是,如果每一個人都按照目前工業主義式、標準化與量化的教育系統,這真的將會是人類「資源」的可怕浩劫!如果每一個人的天賦可以透過適當的教育路徑、社會價值引導與啟發,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義無反顧的熱愛與夢想,並且也願意為社會盡一份心力,這個社會沒有理由不變好!而除了「乖乖做自己」以外,更要尊重每一個也在乖乖做自己的別人,因為這才是「多元」的根本!

 

謝謝這個世代許多人的努力,讓我們真的開始相信「改變成真」這件事。從二○一四到二○一六年間,這幾年發生很多事,也給足了我們勇氣與力量,從創辦不太乖教育節一直到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的雜學校。因為沒有前例可參照,我們只能勇敢嘗試;因為時間物資的短缺,過程也吃苦當吃補,但我們始終相信,展覽結束後才是真正的開始,而這將註定是個只能往前的旅程,而且同行的人也只會愈來愈多!

 

謝謝一路過程中一起努力的每一個對關注教育並付諸行動的你們,我們會一起跟著大家繼續勇敢前行!因為當教育可以與時俱進的提供更多元的路徑與價值,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時,我們的未來真的可以被想像!

 

「學你想學,學你想成為!」一起在雜學裡,拿回自己人生的選擇權!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37199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