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坐禪的力量

紙本絕版書 Readmoo 電子書
  • 338
  • 分類:
    電子書宗教命理佛教禪修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釋心道 追蹤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9/0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心道法師說:「心和平,世界就和平」
所以,來坐禪吧,
禪可以帶你進入「心和平」的境界,
回到快樂的根源
離苦得樂,萬事可解

生活在對立的世界,
我們天天面對著層出不窮的問題與苦難
大到全球國際性的對抗
──民主共產之爭、貧窮剝削之苦、宗教對立之災──
小至個人的生活願望
──人際關係、聚財升官、求福改運──
心道法師說,禪修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問題就是解答的鑰匙,參!」

請跟隨心道法師禪修的次第
逐步進入和諧共生的靈性生命


凡俗之問,靈心之答
引你我進入禪的法門
為什麼要坐禪?
要怎麼找到引領修行的好老師?
宗教和科技有可能相互謀合嗎?
修行者對生命都沒有疑惑嗎?

禪修,是去除外在複雜變化、歸到本來,放開讓我們煩憂、束縛、壓力,和自己徹底和平相處的方法。練習禪修,能夠慢慢回到自己,就像回到家一樣。在這個資訊雜亂的時代,人們渴求讓心靈安定之道,禪就是一個讓我們放鬆自己的良方,可以抒解精神壓力,轉化內心執著,讓身心靈再度充氧。

修行不是逃避當下,更不是棄絕現實;宗教是根基於生活的一步一腳印,是洞察高科技文明的哲理智慧。藉由修行者回應俗世疑慮的一問一答,以淺白精要的方式,體會禪修蘊含的力量。

「我一路看心道法師,他一直就是赤子之心,
是很謙卑、樸實的老實修行人,死心蹋地走修行這一條路。
能有今天,不簡單。」
──星雲大師

作者

釋心道

心道法師,靈鷲山無生道場開山住持和尚。1984年於臺灣東北角福隆創辦靈鷲山,2001年於新北市永和創立世界宗教博物館,2002年於紐約創立國際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

【出生與修行】
俗姓楊,祖籍雲南,1948年生於緬甸臘戌省賴島珊的賴坎村,為遠征軍後裔。4歲時父亡於匪亂,母、妹離散而去,隨姑父流浪務雜活為生;9歲為西南聯軍游擊隊收容,隨軍叢林野戰求生,嘗目睹阿羅漢飛越水潭聖蹟,種下慕道解脫的種子。

13歲隨軍隊撤退至臺灣,始受正規教育;15歲從軍中醫官口中初聞「觀世音菩薩」故事,得《普門品》經書,悲欣交集,以「悟性報觀音」、「真如度眾生」、「吾不成佛誓不休」三誓句刺身。為專志修道脫離軍籍,茹素禪坐,貫徹爾後。25歲時,自幼相依為命的孤雛袍澤猝逝,深感無常,毅然出家。

【宗風與教育】
1973年於佛光山剃度就讀叢林學院,仍勵行禪修,嘗夜不倒單,8個月後隨閉關因緣轉向頭陀行,歷塚間山洞十年餘孤獨實修,驗明心性,體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心道法師的修行以禪為本,主張三乘合一的佛陀本懷,提倡「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禪,以華嚴精神從事跨宗教對話交流。1994年接受緬甸國師烏郭達剌法嗣受名「烏古達剌」;2001年,得寧瑪噶陀派莫扎法王認證為該傳承成就者卻吉多傑轉世,賜號「巴吉多傑」(吉祥金剛);2007年受臨濟本煥長老傳法嗣,法名常妙心道,2013年獲星雲大師傳法嗣,法名心道智達。積極促進南北傳佛教交流,從宗博的交流基礎上,覺醒「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重要,串聯各教派、各宗教的慈悲共識,推動愛地球、愛和平的社會運動;並致力復興那蘭陀的傳承教育,於緬甸臘戌弄曼籌建一所「生命和平大學」,奉獻給全世界。

【獲獎】
‧2005年6月斯里蘭卡頒贈最高佛教榮譽「弘揚佛法貢獻卓越獎」
‧2005年8月印度伊斯蘭組織「宗教交流和諧基金會」(Inter Faith Harmony Foundation )頒贈「穆提拉尼赫魯和平包容和諧獎」(Pt. Motilal Nehru National Award for Peace, Tolerance and Harmony)
‧2006年3月緬甸頒發國家榮譽一級獎章「弘揚佛法卓越貢獻獎」
‧2010年4月緬甸頒發國家一級榮譽「傳授禪修卓越優秀獎」
‧2010年10月美國理解寺評選為全球「跨信仰遠見者」
‧2013年9月   獲頒泰國僧王寺第二屆「佛教卓越貢獻獎」
‧2014年3月   榮獲「緬甸全國上座部佛教最高禪修成就獎」

目錄

採訪側記
豈僅一朝風月,也是萬古長空──訪談心道法師有感 呂政達
前言  未來的未來,請等待 呂政達

第一問    平安是禪
每個人都有禪
寧靜是左右腦的統覺
生死是記憶體的轉換
寂靜修的故事
蛋與指頭的開悟
踢到心就覺悟了
一絲不掛的衣角

第二問    緣起求法
長出菩提心的山
修與教的二位師長
天時地利人和,緣就開了
與大師的一段師徒緣
志同道合的五比丘等

第三問    參出來的志業
從修行體悟而來的願力
窮和尚的大夢
邊走邊學的善財童子
打破溝通藩籬的宗博館
直言無諱的諍友-漢寶德
用愛與和平醞釀出來的社會運動

第四問    生命大學習
緬甸的威脅與機遇
現代取經的聖地
只為保護佛陀的原生文化
全球化文化殖民的隱患
宗教是人道的靈性威德
建立愛地球、愛和平的基地
買武器,不如買食物、辦教育
過乾淨的生活,不要消費主義、不要戰爭
疑惑是學習的開始,一切差異是圓滿
第五問    回歸真心
回歸修行的根本
用修持串連靈氣
寺院館要兼顧聖化與入世
教育即組織、組織即弘法

第六問    從世界看緬甸
回首果敢來時路
用教育改變邊區的命運
學習愛地球的專業

第七問    跨界思考
從世界和平看兩岸共生
宗教生態如星系共生
永續才是共生,共生才有多樣性
四期教育以禪貫串
輪迴是為了找回本來面目
三乘是佛陀的遺產,宗教是慈悲與道德的總合
赤子心共振世界

第八問    羊毛出在羊身上
生命覺醒,從次第到無次第
問題就是解答的鑰匙,參!
集體修行、個別體會
心能轉境、離苦得樂
老師是覺悟的導航
慈悲來自無我,禪是無我

第九問    坐禪的力量
禪的量子
心的開合舒卷
把禪活出來
善惡念都有重量
禪不存有、不存無,在空有之間
禪的治世是和平
禪的律法是因果
禪是心宗,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
一花開五葉是禪的教育方法

第十問    未來式問題後
宗教改革五百年後
靈性與人工智能的對話
從未來五十年看科學與佛法
宇宙是生命的記憶體,一體而多元
人有全知遍智的能力
反觀意識科學種種
禪是真空生妙有的世界
未來式問題後
為幸福解碼
寧靜心運動
從心定義和平

附錄 六個練習

後記 一封邀約信

序/導讀

後記

一封邀約信
心道法師

人的生命像旅行,從有限生命的路,一直旅行下去,旅行到回到自己的家,叫做無限生命的家,旅程當中,人最需要的是愛心,最大的問題在失去信心,生命教育就是為我們啟示愛心、信心。

三十多年來,我反思到一路帶領弟子的經驗談。一路以來,我們也從投入宗博的經歷,找到愛心跟信心。我們是從宗博志業走向,把社會資源滾動起來,把信徒串聯起來護持這個和平的志業,然後才扎根到教育。

我們的思維,一直離不開宗博,也就是從「多元共生、相依相存」的理念發展,再到「愛地球、愛和平」的使命,然後才是不斷扎根「心和平、世界就和平」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一直是宗博的重要價值,透過禪修、四期教育,延伸到大學的和平教育,這一個主軸是貫串的。

生命就像水,緣就是我們的渠道,水在渠道流動,就像生命在緣裡流動,好的緣會讓我們走向祝福,如果沒有弄好渠道,渠道就會改道,流向不好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做善緣、結好緣,把生命渠道整治好,生生世世,人家也會對我們「生命服務生命、生命貢獻生命」。

我是出生在緬甸,從台灣發端,在國際醞釀,現在像鮭魚洄流一樣,回到佛國緬甸,出自感恩,也是為了保護文化,我們在弄曼這個地方已經發展出具體的基地,這是一個生命和平教育園區,等於建立一個完整靈性與科學合一的教育系統,培養具有跨宗教理解的和平種子,這裡有我們收養的貧童孤兒,也會改良開闢有機無毒的農業循環,以慈善、醫療、教育來提升當地的生活,把國際力量串連起來。

我們保護地球,如同愛護自己的家園,有共同的使命,用合作發揮集體的共振力量,要實踐愛與和平地球家的四個守則:

(一)聆聽:安靜地聆聽,聆聽地球的生命、聆聽生命內在的和平。
(二)對話:在心的安靜中,尊重、包容、博愛一切的生命。
(三)交流:讓愛與慈悲的種子,串聯彼此,成為和平的網絡關係。
(四)合作:體認相依相存的必然,互濟共生,呈現多元和諧的生命共同體。

正如在地球上所有神聖而豐富靈性系統,立足更深廣的全球化視野,當我們回歸心的源頭,我們誠懇邀約您一起來分享寧靜的喜悅,由衷發出感恩與慈悲的波羅蜜來修復地球。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79296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