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長日漫漫,往事俯拾可得,有時候,我但願自己從未遇見她……
姊妹情誼是最原始的邪教
十年一度!《GRANTA》雜誌評選美國最佳青年作家之首
一九八九年出生,艾瑪.克萊恩改寫西方文壇全新風景
2016年全美年度最暢銷處女作。
以「曼森殺人魔」事件為藍本,書寫當中女性的渴望與心理暴力
繼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及莎娣.史密斯《白牙》後,「抒情寫實」派的驚豔回眸
首週雙雙登上《紐約時報》及英國暢銷書榜Top5
「艾瑪‧克萊恩的《女孩們》著實令人驚歎。作者認得女孩們的錯亂,不忘女孩們的尊嚴──此不礙於彼,這也是費茲傑羅論小說時,力陳的最高境界。我且以「錯亂的尊嚴」,鄭重推薦此書。」──作家張亦絢,摘錄自推薦序〈攜手重返,曾是天堂的地獄〉,全文收於書中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年度首作獎決選
★風靡英美歐洲,售出超過30國版權,全球書評媒體一致推崇
★「龍紋身的女孩」「魔球」金獎製片史考特.魯丁即將改編電影
那時的我,想要成為一名與眾不同的少女,
能夠自在承接他人目光和需索,
百無聊賴地想要愛人,強大又迫切的愛意就像一顆子彈。
「在這個世上,僅僅身為女孩,就足以妨礙妳相信自己。」
《女孩們》書名所指「那群女孩」,原型正是美國鼎鼎惡名的殺人魔──查爾斯‧曼森身邊,一群青春貌美卻手染鮮血的少女。作者精準刻畫青春期少女的心理,充滿焦慮、憤怒與愛戀。是什麼讓女孩甘願拋棄家庭,留在殘破的棄屋?卻又願意與彼此共享酒精、菸草、食物、服飾,以及男人。未成年少女的集體行動,棄絕世俗的價值、道德的枷鎖;在荒無凋敝的牧場,以羅素為首組成的邪惡團體。他們離經叛道、狂放不羈,充滿神祕的魅力,攫住每顆渴望被愛的少女心。一心渴望建立親密關係,獲得團體歸屬感的伊薇,奮不顧身地撲向風暴,最終她將成為風暴的中心,還是落得滿目瘡痍的下場?
《女孩們》是年僅廿七歲作家艾瑪.克萊恩一鳴驚人處女作,出版當週即衝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新書冠軍。作者選擇這個題材,無意重現凶案上的暴力,反而著墨在這群女孩的容貌、性格及生活細節。女孩們為何出現在這裡?她們怎麼了?有任何跡象暗示即將發生的事件嗎?想要與眾不同,又渴望團體歸屬感,想要被愛,卻被人利用。作者非凡文筆的精準描述與心理層面的深入探討,精確地寫出她們的怒氣與不安,被譽為福婁拜及巴爾札克「抒情寫實」(Lyrical Realism)路線沉寂多時後的一次華麗轉身。這也正是村上春樹書寫《挪威的森林》時的手法,在戀愛與性的常態生活細節下,卻傳神捕捉當時高壓的日本社會。
《女孩們》是一本充滿魔力的小說,描寫令人難忘的女孩群像,以及年輕女孩的心理狀態。 風靡英、美、法國並暢銷全球,授權超過30國海外版權,作者更獲選著名文學《Granta》雜誌十年一度的美國最佳青年小說家,被文壇視為明日之星。
目錄
推薦序 攜手重返,曾是天堂的地獄 張亦絢
第一部
一九六九年
第二部
一九六九年
第三部
一九六九年
第四部
序/導讀
推薦序
攜手重返,曾是天堂的地獄
張亦絢
艾瑪‧克萊恩的《女孩們》著實令人驚歎。
屬於世紀大案的「曼森家族殺人事件」,不知多少作家導演 ,或基於獵奇心態,或本於嚴肅思考,對此磨刀霍霍──然而,介入熱門領域,並不會減輕創作的難度,相反地,它是嚴峻的試煉。小說能比紀實更有意義嗎?虛構能比犯罪事件更值得閱讀嗎?《女孩們》無疑通過了重重考驗,在眾多出版品當中,站穩了「萬夫莫敵」之姿──這本文學小說步伐輕盈,但也絕對沉著。
首先,令人會對克萊恩肅然起敬的,是她極度忠於創作的勇氣──她沒有受到為著名事件全面詮釋的誘惑,眾人最熟悉的「四大魔頭」甚至不是小說的重心。女主角伊薇‧博伊德當時十四歲,殺戮發生的現場,她要沾上邊,都很勉強;小說開始不久,借住友人家中的她,聽到闖入者的女孩人聲──成年的她,這樣想:「但是我不該感到心安──蘇珊和其他人也是女孩,而這一點對誰都沒有好處。」一句話,就點出小說的多重旨趣:伊薇再次「經歷」了多年前的殺戮,只不過現在的她,卻在「另一邊」──
當下的伊薇,恰如死於曼森家族刀下的受害者,不同的是,她比任何人都深有警惕與感觸──因為她,曾情深義重地,緊緊拉過「這一邊」(闖入殺人者)要角,蘇珊的手。
這些設定,在在展現了不凡的視角。故事絕不單純,讀者將受到諸多衝擊──伊薇這個雙重邊緣人,手不染血,未可稱為罪犯;卻也因曼森家族前成員的身份,而難抬頭挺胸──如此的「不重要性」,令人想到高達對「頁緣」一事的說法。書頁的四周都有稱為頁緣的空白區,高達認為它們十分關鍵,因為正是這些「頁緣」保持了每張書頁的秩序及其可讀性。《女孩們》可說擁有強烈的「非正文」特性,它們是對頁緣之事的聚焦,那些難被主線納入的「邊邊」:伊薇偷錢維持「家族」開銷、也附議放浪的性關係──聲名大噪的殺人之事算不到她,「難逃其咎」的情緒一樣未曾停止。沒有一刻,伊薇以「完全的受害者」自視,這一點,雖略有違公道與常識──卻是《女孩們》中,讀來最揪心,也最令人動容處。
伊薇這個角色有如一根不起眼的脫線線頭,克萊恩抽起它,源源不斷地拉扯,最後,某怪物般的社會事件,在我們眼中,越看,越似曾相識......
※※※※
濫殺的曼森家族,很難不說它不是反體制的贗品。不過這也使我想起,某藝術史家,在幾可亂真的偽畫,將要遭毀時的反應,他表示,「冒充之作」應保留,它們是極佳教材,使專家透過比較,更透澈講解真品的藝術手法。
《女孩們》研究「偽物偽反抗」的成就,也深同此理。小說尾聲,克萊恩用「錯亂的尊嚴」形容女孩們,也說出了小說精髓:認得女孩們的錯亂,不忘女孩們的尊嚴──此不礙於彼,這也是費茲傑羅論小說時,力陳的最高境界:一種矛盾總是不相抵消的前往之道。也讓我且以「錯亂的尊嚴」,鄭重推薦此書。
(文長近三千字,此為部分節錄,全文載於書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