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打開生命的16封信

紙本絕版書 Readmoo 電子書
  • 208

內容簡介

打開生命的16封信
給自己一份成長的禮物

從閱讀看見生命的價值
從真實的生活故事開展生命教育



臺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孫效智教授與16位生命教育合格教師,依不同生命教育的主題為內容,以書信方式寫給年輕人。由孫效智教授寫導言,帶領生命教育合格師資群完成全書,展現國內生命教育的專業與傳承。

本書分為三大主旨:我為什麼活著?我該怎樣活著?我又如何能活出應活的生命?各篇書信以真實的生活故事為例,傳達面對生命問題不同的思考方式。

孫效智教授的導言闡述生命教育「人生三問」的精義,16位生命教育合格教師合力完成各單元。每一篇文末穿插四格漫畫、文末提供五點思考,希望學生們能因此了解並面對人生各階段將面臨的功課,同時認識自己所追求的生命意義。

生命的答案,終究必須自己去尋求。由外而內的答案如果不能與由內而外的生命經驗相呼應,那麼,答案即使是適切的,甚至是深刻的,恐怕也終將與我們擦身而過,而無法與我們的生命真正相遇。

以我自己為例,透過人生的各種經驗與思考,我深切相信:人生無常,唯愛永恆;愛是人生的起點,更是人生的終點。這樣的相信是很重要的,它能激發內在的力量,幫助人在日常生活中以真愛的精神來自我期許與自我要求。問題是,理性的認知與認同並不足夠,還需要情意的調和與靈性的提升,才能竟其全功。

知與行之間的關係更是相互為用的,知之愈深,行之愈篤;行之愈篤,知之愈深。真知與力行之間具有一種良性循環,使得越明白的,越能去力行;而越能去力行的,也越能有真切的明白。
── 孫效智

目錄

序 人生若白駒過隙何以安頓(李嗣涔)
導言 人生三問(孫效智)

我為什麼活著?
第一封信 人生意義的追求(陳海珊)
第二封信 幸福祕笈(黃同展)
第三封信 有一種交託,只是相信!(胡敏華)
第四封信 「信」就可以了嗎?(周淑梅)
第五封信 人為什麼活著?(劉桂光)
第六封信 你怕死嗎?(何軒盛)

我該怎樣活著?
第七封信 勇敢談戀愛(陳炯堯)
第八封信 青澀的愛情性福嗎?──「性福」的必要條件(劉心儀)
第九封信 我們結婚吧?!(林葙葙)
第十封信 天使與魔鬼(林麗雲)
第十一封信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李玉美)
第十二封信 我想做一個好人,難嗎?(彭川耘)
第十三封信 活下去?活上去?(姚翰玲)
第十四封信 只要我喜歡,為什麼不可以?!(徐玉青)

我如何能活出應活的生命?
第十五封信 超越自我,登上巔峰(徐茂瑋)

結語
第十六封信 高中生了沒?(游文聰)

序/導讀

人生若白駒過隙何以安頓
──李嗣涔
年輕人身強體健,有著揮霍不完的精力和時間,總以為「生、老、病、死」與己無關,也是遙遠的事。

然而,黃泉路上無老少,一場天災人禍就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命運。過去十年921大地震、88水災兩次重創台灣,許多家庭一夕間家破人亡,甚至全村活埋。這些血淋淋的事實讓安居樂業的我們,著著實實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原來人的身家性命是如此脆弱,面對自然,是如此渺小!老天爺不見得按照「壽終正寢」的劇本演出,人生無常的事實教我們明白,不但人人會死,而且隨時都可以死。那麼,我們究竟「為何而活?應該如何生活?又如何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對於人生中必修且無法重來的「生命學分」,如果我們能早一點知道,早一點加以探究,不是比較能做出充足的準備,而活出生死無憾的精彩人生嗎?

如果年輕人能提早探索生命真相,想清楚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而能多做一些自己不會後悔的事,甚至是饒益自己、也造福大家的事,這不是很好嗎?

基於這樣的信念,本校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與台灣生命教育學會兩個單位共同與聯經出版公司合作,規劃出版「生命講堂」系列書籍,以淺顯豐富的內容,打造一套以青年為對象的好書。本人樂觀其成,並予以深切的祝福!

《打開生命的16封信》為此系列的第一本,以生命教育三大領域「人生與宗教的省思」、「生命實踐的省思」、「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為主軸,區分為七個議題,用書信的方式,介紹生命教育的理念。孫效智教授寫導言,闡述「人生三問」,為全書的總綱,亦為探索生命課題的最基本提問。繼而由2位高中校長與14位生命教育教師撰寫各單元:人能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要怎麼找?人需要宗教嗎?怎麼樣才不迷信?人都會死,但能否超克死亡(不是長生不死)?怎樣的人可以「善終」?想愛又怕受傷害,怎麼樣的愛才是真愛?性與愛的關係如何?你要不要結婚?為什麼要道德?做好人,難嗎?多元化的現代還要普遍的價值觀嗎?科技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嗎?可以增進幸福而沒有副作用?科技該不該受道德規範呢?人要怎樣才能達到內有統整的自我,外有知行的合一?16封信分別談論這些問題,不是要給滿意的答案,而是要引起動機,提醒年輕人什麼是人生道路上應該思維、探究的問題。

寫作的老師們都是生命教育的第一線老師,長期與年輕人接觸,了解新世代人們的心態與需求,因此能將生硬抽象的理論轉化為說理不說教的內容,並藉著有趣的故事、生活中的省思來切入青年的經驗,貼近他們的生活,從而激發大家省思生命課題的興趣,提升生命的智慧。

這樣一本深入淺出、探究生命意義、尋求心靈安頓的好書,值得大家一讀,我慎重推薦给各位。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8348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1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