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教育現場篇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016年全新改版上市
學校教育導入商管人士盛讚的《與成功有約》7個習慣
世界的教育部長羅賓森爵士、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教授、品克
都感動推薦的「自我領導力教育」奇蹟,每天都在校園發生!
新世界充滿機會與挑戰,孩子的未來無法預測,而他們身處的現在一旦逝去無法重來。幫助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你要怎麼掌握這唯一的機會?《與成功有約》柯維博士以7個習慣帶領你,為孩子打造領導力,讓孩子擁有在未來勝出的能力!
現在,自我領導力教育的風潮正往全世界蔓延開來,全新版本收錄更多更動人的自我領導力教育奇蹟案例與實踐方法,就要為全世界每一個年輕孩子的生命帶來改變!
目錄
【來自各方的推薦】
【感動推薦】
7個習慣讓教育不一樣 嚴長壽
我看到台灣教育的新希望 陳藹玲
7個習慣打造未來的領袖 洪蘭
領導力教育對台灣教改的可能啟示 周祝瑛
看見教育的生機 鄭端容
自我領導力教育就是解答 柯沛寧
追念與致敬
第一章 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第二章 一切如何開始,以及為什麼會開始?
第三章 教導7個習慣
第四章 打造領導力文化
第五章 實現學校目標
第六章 7個習慣帶回家
第七章 帶領社區一起來
第八章 挺進中學與大學
第九章 活力永續
第十章 不忘初衷
誌謝
後記
保長國小的故事─—台灣第一所推行自我領導力教育的公立學校
附錄:中英名詞對照表
序/導讀
推薦序
7個習慣讓教育不一樣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過去這六、七年歲月,我正式離開職場、投入公益。原本只希望靠著自己探索和學習,運用以前在觀光與文化產業的經驗,協助弱勢偏鄕打造一個可預見的未來,沒想到,我卻從一開始單純的產業輔導,逐步走向台灣(尤其是偏鄉)的核心問題──教育。更沒想到,原來是教育門外漢的我,居然將餘生全部投注在教育改革上。
抱著油煎火燎的心情,2011年我出版了《教育應該不一様》,分享自己在教育現場的第一手觀察。但是書出來了,問題並未解決。
因為隨著時間挪移,這幾年來,全世界的教育也同時面臨了革命性的改變。包括科技的快速進步、線上學習的廣泛開放等,幾乎顛覆了從工業革命以來的傳統教學理念,也讓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台灣教育問題的急迫性。
可是回到教育現場第一線,看到的,依然是無奈的教育夥伴。他們不僅無法改變環境,甚至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抱守成規。還有一個最新的領悟則是,科技與線上學習或許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與速度,卻無法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生活紀律及與人相處、合作的能力。這些議題相形之下更重要,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最終關鍵,但是老師不會教、學校也不會考。
無獨有偶的,最近,《紐約時報》大篇幅報導美國杜克大學及賓州大學為期二十多年的追蹤研究,印證了我的觀察:幼兒時期能否具備「與同儕合作的能力」、「體諒對方感受的能力」、「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決定他們成年後的成敗。然而,即使以《紐約時報》的影響力,也只能反應問題,無法從根本改變教育。
此時此刻,看到柯維博士生前和夥伴出版的《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更能深刻體會到,他將攸關職場成功的「7個習慣」轉化為教育理念的苦心。
尤其令人興奮的是,柯維的教育理念,在台灣已經落實為具體的行動。一群對改變台灣教育現狀深具使命感的熱血份子所成立的社會企業──沛徳國際教育機構,近兩年正在台灣許多角落積極推展以「7個習慣」為核心的「自我領導力教育」。公益平台數次邀請沛德團隊到花東舉辦訓練講座,每一場都獲得非常正面的回響。
在我個人最近的參訪活動中,也到新北市汐止的保長國小,親自見證了這所學校經過近兩年推動後的成果。保長國小是一所城市邊緣的偏遠小學,弱勢家庭比例偏高,課業一向不是他們的驕傲。但是,當見到一個個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充滿自信地引領訪客認識他們的學校、侃侃而談7個習慣的概念和實踐,我心中無限感動。
除了對校長、老師及沛德團隊表達敬意,我在現場也特別表示,在今天這個時代,偏鄕代表的不是地理的隔絕,偏鄉是你用什麼方式、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它的心理距離。
事實上,《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這本書,以及正在教育現場努力「翻轉」的夥伴,正以實際行動,向自己、也向政府證明,教育可以不一樣。
我看到台灣教育的新希望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不論是推廣生命教育、媒體素養、呼籲親師尋找孩子的天賦,富邦文教基金會過去27年來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青少年。但最近幾年我們發現,等到青少年時期才給予協助,似乎晚了。尤其現在的孩子,自小就接觸到各種複雜資訊,社會化得早,心性也比較早熟,若能從小(其實最好是幼兒起)就開始關心他們的發展,一定可以給予更深刻的幫助。
十二年國教已讓師生、家長面對教改議題就有點聞之色變的現在,做為民間組織的我們該如何有效又有系統地提供協助,而不會一廂情願的熱心,反而造成學校及孩子更大的負擔?研究多時但尚未有結論時,恰巧碰到了Ginger(沛德國際教育機構資深顧問姜雪影)。Ginger當時剛獲選為公視董事,特別邀請也曾擔任公視第一、二屆董事的我聊聊。隨後在她的引介下和Patrick(沛德國際教育機構執行長柯沛寧)見面。Patrick在台東均一中小學及臺北復興中小學都曾任教職。他們神采飛揚地跟我分享了「自我領導力教育」(The Leader in Me,TLIM)運用在學校現場的願景。我早已拜讀過柯維博士的書,也知道這套領導力訓練在企業人才的培養上非常普遍且成功,唯獨不知道它已經被運用在小學教育上,而且效果顯著!
在為台灣教育奮力一搏的共同目標下,富邦基金會決定和沛德成為合作夥伴!
說實在的,一開始合作難免還是有一點不確定,覺得自我領導力教育的7個習慣培育系統裡,好像有不少口號、標準,這讓一向強調鼓勵年輕孩子有更多創意、表達自己想法的基金會團隊擔心,這會不會變成刻板的公式,反而把孩子框住了?會不會讓孩子被規範太多,變成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樣子?
經過兩年實際推行,前往保長國小(台灣第一所推行TLIM的公立小學)參觀孩子的學習成果之後,我們很開心的發現,之前的擔心真是多餘了。保長國小位於新北市汐止,是一所只有154個學生的偏遠小學。參觀當天,看到孩子們的眼睛炯炯有神,臉上帶著羞澀笑容,但卻又充滿自信、應對進退自然有禮,就連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對著陌生的大人都可以落落大方、清楚介紹自己的作業、活動和教室裡的一切!我們也感受到校長、老師的熱誠,以及他們對孩子打從心底的關心和引以為傲。更教人服氣的是,7個好習慣的培養看似品德教育的內容,卻讓所有孩子的課業成績大幅提升!原本數學、國語、英文各科成績都遠低於新北市平均值的保長,如今竟然大幅逆勢成長、甚至超越平均值!
事實證明,自我領導力教育提供了一個模式,能夠有效讓師生運用共同的語言、建立共識。也就是說,7個好習慣及相關的工具、方法,可以讓真正要傳達給孩子的價值觀內化,而後在教室內外,甚至帶到家庭和社區中實踐。這個過程一定是非常辛苦,若沒有校長的支持、老師的熱忱,根本不可能完成。然而,一旦堅持做下去,它的效果也是驚人的!
自我領導力教育,讓我看到了台灣教育的新希望。希望保長國小的經驗可以說服更多的學校、教育機構,甚至是台灣的師培體系,一起投入「自我領導力教育」的行列,共同開創台灣人才培育的新頁!
7個習慣打造未來的領袖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看了這本書,才知道為什麼台灣教改二十年,越改孩子越辛苦。原來我們忙著改制度、廢聯考,卻忘了改變教育的內涵和父母的心態。本質未改,只改外表形狀,當然是徒勞無功了。
其實,制度是人在操作的。制度改了,人的觀念沒改,大家去鑽制度的漏洞(中國人真是天下最聰明的民族,只要有漏洞,沒有不發現的),新制就比舊制更糟糕了。我們應該了解,科技進步的太快,當學生畢業出來進社會時,他所學的東西已經過時了。比如說過去大家熱衷於投資辦公大樓,現在智慧型手機一出來,大家在家裡辦公、在雲端會面,辦公大樓乏人問津,只好改為單身旅舍(rooming house)。但是不管二十一世紀資訊如何爆炸、文明如何進步,只要是人的社會,這本書中所講的7個習慣還是人類社會運作的核心。
書中說要訓練學生「主動積極」。幾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是主動積極的人,他們不會坐在家中抱怨政府虧欠他們、老闆只給22k的薪水,而是出去創造自己的機會。抱怨是個最可怕的習慣,它像騎木馬,你一直坐在上面,但不會前進一步。當你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抱怨別人時,怎麼有時間去解決眼前的難題呢?自怨自艾也是我們在臨床上看到陷入憂鬱症深淵最快的一個方法。現在我們跟學生說:下雨了,把傘打開就好,再抱怨別的都無濟於事。我出國時,父親囑咐我:天下事不能盡如你意,遇到了,換個角度想,可能會看到轉機。好比說,明明是塊大石頭,你頂在頭上,就會被它害到滅頂,把它踩在腳底下,卻能幫助你爬出來。
在學校裡,我們要教可以用到的知識,尤其是生活的知識。孩子必須了解,凡事取決於心態。當你自立自強時,別人會敬佩你,就會來幫助你,最後力量匯齊了,你就成功了。因此訓練孩子主動積極去尋找機會、解決問題是學校第一個要教的做事態度,也是學生出社會後成敗的關鍵。
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是訓練學生計畫好了再去做,謀定而後動。因為人生不能逆轉,時光過去了也追不回來。常常看到年輕人不懂人情世事,誤入歧途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但是因為人無法未卜先知,有時迂迴的路不可避免,但這也沒有關係,任何路,只要好好的走,都能學到東西。我是先念了法律系,後來才轉去念認知神經科學,我也曾後悔浪費了四年時光念法律。但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發現法律系給我的邏輯訓練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幫助我避開了很多陷阱。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在里德學院就讀時,曾去旁聽了一門「Calligraphy」(書法課)。沒有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