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反抗的意志
每個時代都有反抗者,激起台灣民主運動史上一頁頁浪漫又激情的篇章。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個時代都有反抗者
他們的意志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美麗島三十五週年‧影像紀念版】
珍貴歷史影像,認識台灣民主歷程的關鍵時刻
每個時代都有反抗者,他們為了爭取自由、追求民主,燃燒生命、挑戰權威,從美麗島、野百合、到太陽花,激起台灣民主運動史上一頁頁浪漫又激情的篇章。一九七○年代的台灣,是最恐怖、也最純真的年代,如今在政壇佔有一席之地的許信良、林義雄、姚嘉文、施明德、陳菊、呂秀蓮、陳婉真、田秋菫、張溫鷹等人,他們曾經擁有相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標,不分省籍、不論統獨,結群而出、患難相助;而雷震、黃信介、余登發、蘇東啟、康寧祥、陳鼓應、陳博文、紀萬生、楊青矗、張俊宏、蘇慶黎、艾琳達、吳哲朗、魏廷朝、陳映真等人,也是不該被歷史遺忘的名字,在他們所有人的同心協力、推波助瀾下,共同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是繼「二二八」事件後讓台灣人民印象最深刻的政治事件,也是台灣民主運動史的轉捩點。當年大逮捕時的風聲鶴唳,電視上一再播放的施明德懸賞通告,以及在軍事法庭上被告慷慨激昂的發言,激盪人心,是七○年代台灣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在《反抗的意志:1977-1979美麗島民主運動影像史》中,我們可以看見民主前輩們的身影,以及他們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的影像也是鼓舞台灣人民竭力撼動一整個大時代的縮影。
二○一四年,適逢美麗島事件三十五週年,也是台灣民主進程中的關鍵重要時刻,時報文化重新推出《歷史的凝結:1977-79台灣民主運動影像史》,經過增訂、重整後,更名為《反抗的意志:1977-1979美麗島民主運動影像史》,收錄十餘篇文章與近五百幅珍貴歷史照片,娓娓道來那個風起雲湧的關鍵時刻,看這些時代的反抗者,如何以其堅定的意志、不畏強權的勇氣,成為社會邁向民主自由的領航旗手;也藉由事件時間軸的敘事與珍貴影像,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場影響台灣民主歷程的重大事件。
目錄
導 讀/在美麗島的旗幟下──陳芳明
新版序/解除恐懼的魔咒──施明德
舊版序/英靈與冤魂
導 論/一念之間存與滅
序 曲/意志的凝聚
第一章/蜂擁的政治參與
第二章/串連與開戰
第三章/凍結的民主熱潮
第四章/政治迫害的救援
第五章/沒有黨名的黨
第六章/萬山不許一溪奔
第七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八章/陰影再現、等待黎明
編後語/煙霧後的真實
附 錄/1977~1979台灣民主運動照片索引表
序/導讀
【新版序】
解除恐懼的魔咒/施明德
太陽花學運的那段日子,嘉君幾乎每天都陪著小板和笳笳在立法院圍牆外,中午才帶她們回家梳洗休息,晚上又趕過去。對兩個十五、六歲的孩子,那是一個很特別的教場。三月二十四日,學生衝佔行政院,她們也在現場承受噴水及警察盾頂、腳踏。中午,我親自開車去接她們回家。
在車上,她們陳述如何遭到警力的驅趕。她們描繪出像電影般的情節,這是孩子的第一次。我問她們在警察持棍盾逼近時,會不會恐懼?會不會害怕?
小板用非常嚴肅又堅決的眼神說:「為什麼會恐懼?為什麼要怕?爸爸,你生而為奴,要反抗主子,反抗統治者,你們才會懼怕。我們生而為自由人,我們在捍衛民主,守護國家,有什麼好怕的。」
一九四五年,台灣史上又一次更替外來統治者。二戰末期,麥克阿瑟元帥的越島戰略,放棄登陸台灣,改而進攻琉球。戰爭結束,並由中國政府軍事佔領台灣。那時,台灣人還夾道歡迎「回歸祖國」。短短一年半,就爆發了二二八事件。軍管政府的暴政,引起抗暴,抗暴招致中國派軍來台鎮壓。
人類歷史上常見的法則:「暴政→抗暴→鎮暴」三部曲,在台灣上演。蔣家政權全面性的鎮壓、清鄉、屠殺。接著蔣介石兵敗來台,立即採行報復性的白色恐怖統治,台灣從此邁入有史以來最顫慄的沉默時代,恐懼成為台灣子民每分每秒必須吸入的空氣成分。
在那段漫長的三十幾年中,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不得不淪為順民,不少人投誠求榮,極少數幸運者出國留學不敢回來。非常、非常少數的反抗者,不是就義於刑場,就是囚禁於泰源監獄和火燒島。蔣氏父子深諳馬基維里的統治術,與其讓人民愛戴,不如讓人民恐懼。
恐懼的人民,不只不敢反抗,更會高聲歌頌統治者的「德政」。遠離那個時代的台灣人,也許不太能體會,但看看今日北韓金正恩的演出,就能聯想、領悟。
恐懼是反抗者的手銬,掙脫它是成為反抗者的初步。恐懼更是統治者的海洛因,他必須不斷對人民施打。
恐懼成為反抗者和統治者的拔河賽。
美麗島軍法大審不只是我們激昂的理想宣傳場所,也是一場「解除魔咒」的儀式,一場與恐懼感拔河的征戰。死神一直待在我身旁,隨時準備帶走我,我想祂知道我已從祂身旁閃避過兩次,我熟悉這種感覺。要睥睨統治者的權威,要鼓舞躲在暗處的朋友,要子子孫孫感到光榮,是我想從臨死的身軀擠出的最後剩餘的價值,我沒有空為自己求活。憲兵押解著我,從押房走到法庭,我一路保持微笑,刻意將一隻手插入口袋中,一派輕鬆。反抗者,必須如此!
獨裁統治集團也不是省油的燈,監獄長官特別為此跑到押房,告訴我:「你這種吊兒郎當的樣子,會給法官和上級很惡劣的印象,認為你不知悔改。出庭時,手不要插進口袋,表情嚴肅點。」施魔者和除魔者終於正面交手了。
接下來的庭訊,除魔者依然笑傲如故。有幾次,站在我兩側的憲兵趨近把我的雙手拉出口袋,我立刻又插入,他們又拉出來。最後,我只好雙手緊緊抓住口袋內的褲管,讓憲兵拉不出來。旁觀的攝影記者會拍到拉拉扯扯,當然不是獨裁政權願意讓人民看到的場面。最後,他們只好任由我傲笑法庭,進行我的除魔儀式。
死神奇怪地又棄我而去,我再度被判終身監禁,重啟我在火燒島一天又一天的監獄鬥爭。在獄中,我們看到,台灣人民正在從二二八事件的恐懼中解放,反抗行動更加飛揚,終於迫使獨裁者蔣經國在垂死之前的半年,宣告解除實施了三十八年的「戒嚴令」。
蔣經國死前,副總統李登輝面見他,椅子仍然只敢坐三分之一,這樣的獨裁者,如今竟然還有人稱讚他是民主創造者!垂死的蔣經國,只是在臨死之前,沒有忘記他年輕的留學國──俄國的歷史教訓:尼古拉二世被滅族的報應。他明智自救的手段,保住了蔣家後代迄今仍能快樂生活於台灣的機會。自由,永遠是反抗者的戰利品,絕對不是掌權者的恩賜物。
美麗島事件已經三十五年了,對我這個誕生在日本時代,躲避過美軍的轟炸,經歷過二二八的血腥,白色恐怖的洗禮,監獄的淬煉,戀人別戀,遺產被佔,同志的出賣,大哥陪我絕食至死,黨的背叛,戰友的貪腐,家人的拋棄……,反抗者回顧滄桑來時路,品嚐了人性的高貴,也碰觸了人性的脆弱,我心沒有恨,我不想恨,我不能恨,因為我還想往前走下去,前面若有不義,也得繼續戰鬥。
人類歷史上的反抗之路,都是崎嶇,充滿考驗與血淚的旅程,不少人在路途中犧牲、奉獻了,更多人半途放棄;幸運走到終點,看到統治者倒下的,也常常嚐不到成功的果實。辛勤的耕耘者,往往被精明的鐮刀派取代。 但是,烈士之血,革命之花,反抗者的意志是國家的基石。反抗者的桂冠,常常只在歷史。
沒有烈士的鮮血,開不出美麗的國花;沒有反抗者的意志,築不起堂皇的國家殿堂。
再版這本影像書,特別感謝「時報出版」的用心。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