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機智白賊闖通關
內容簡介
【嬉遊民間故事集】──遵循古法,全新釀造!
智慧的百寶箱,永恆的傳家寶。
新時代.新經典,傳奇再現!
改編自經典民間故事,透過現代新視角,
將幻想的、引人發笑的原典,化成各具特色的現代故事。
引領孩子品嚐充滿奇幻的、機智的、捧腹的絕妙好滋味,
自在悠遊穿梭在古典與現代之間。
白賊七說白賊,白賊是什麼?謊話一籮筐。
機智白賊博創意,謊話錦囊解難關,難關一關一關過一關。
有戶人家生了七個孩子,最小的男孩叫「阿七」。由於父母很早就過世,阿七和叔叔嬸嬸住在一起。阿七很聰明,腦筋動得很快,也非常會說話,每件事都被他說得像真的一樣,大家管叫他「白賊七」。
這天,阿七跟著叔叔到城裡工作,休息時走到菜市場,無意間聽到攤販得意的聊著如何販賣黑心菜,阿七覺得這些人太可惡了,決定給他們一點教訓。他搖搖手中的錢袋告訴攤販,家中即將舉辦生日宴,需要一百桌的食材,然而等攤販到了阿七家,大家才知道被騙了。生氣的叔叔把阿七關進倉庫閉關反省,機智的阿七藉口身上的背心是件寶衣,用來換取叔叔身上既輕又保暖的棉襖以及一千元大鈔。而貪婪的叔叔穿了阿七口中所謂的寶衣,卻冷的直打哆嗦,叔叔氣炸了,要把錢要回來,阿七只好出門籌錢。路上遇到一名惡霸正欺負著一老一小,阿七又急中生智,幫老人家討回公道並好好教訓了行徑囂張的惡霸。故事在一連串的機智行動中展開……。
本書特色
1.暢銷書系閱讀123之全新風貌─「嬉戲民間故事集」系列:
閱讀123的子系列,新題材、新畫風,給予孩子無窮的閱讀樂趣,吸引孩子繼續讀下去。
2.現代兒童必讀的新經典:
民間故事具有高度的文藝價值,巧妙融合「奇幻」與「現實」,是最適合給兒童欣賞的文學藝術作品。每個孩子都應細細品嘗,屬於我們的經典之美。
3.新視角詮釋舊經典,讓經典展現新生命:
系列保留經典故事恆久之美的骨架,另為故事增添現代元素,以現代觀點詮釋古老故事,讓傳統故事重現新生命,更加親近這一代的兒童。
4.四書四主題,一邊看故事,一邊汲取人生智慧。
《奇幻蛇郎與紅花》:以奇幻展現人生際遇,體會善惡果報。
《機智白賊闖通關》:運用創意與機智,解決眼前困境。
《一個傻蛋賣香屁》:以滑稽美學,體會手足之情彌足珍貴。
《黑洞裡的神祕烏金》:以無比勇氣,追逐人生夢想。
5.兒童文學界大師林文寶,親自參與監修,強力推薦!
以最嚴謹的四大寫作標準,創造新民間故事時代:
不變(從傳統故事中選取主要的故事骨架)
變(融入可引起孩子興趣的角色和情節)
可讀性(文字兼具文學性與趣味性)
時代性(故事安排,情節轉折貼近現代孩子)。
6.現代感的動畫圖像,猶如將古厝翻新,展現十足動感與活力:
邀集動畫界獲獎無數的插畫家跨刀演出,一幅幅畫翻來猶如欣賞一場動感十足的動畫電影。
智慧的百寶箱,永恆的傳家寶。
新時代.新經典,傳奇再現!
改編自經典民間故事,透過現代新視角,
將幻想的、引人發笑的原典,化成各具特色的現代故事。
引領孩子品嚐充滿奇幻的、機智的、捧腹的絕妙好滋味,
自在悠遊穿梭在古典與現代之間。
白賊七說白賊,白賊是什麼?謊話一籮筐。
機智白賊博創意,謊話錦囊解難關,難關一關一關過一關。
有戶人家生了七個孩子,最小的男孩叫「阿七」。由於父母很早就過世,阿七和叔叔嬸嬸住在一起。阿七很聰明,腦筋動得很快,也非常會說話,每件事都被他說得像真的一樣,大家管叫他「白賊七」。
這天,阿七跟著叔叔到城裡工作,休息時走到菜市場,無意間聽到攤販得意的聊著如何販賣黑心菜,阿七覺得這些人太可惡了,決定給他們一點教訓。他搖搖手中的錢袋告訴攤販,家中即將舉辦生日宴,需要一百桌的食材,然而等攤販到了阿七家,大家才知道被騙了。生氣的叔叔把阿七關進倉庫閉關反省,機智的阿七藉口身上的背心是件寶衣,用來換取叔叔身上既輕又保暖的棉襖以及一千元大鈔。而貪婪的叔叔穿了阿七口中所謂的寶衣,卻冷的直打哆嗦,叔叔氣炸了,要把錢要回來,阿七只好出門籌錢。路上遇到一名惡霸正欺負著一老一小,阿七又急中生智,幫老人家討回公道並好好教訓了行徑囂張的惡霸。故事在一連串的機智行動中展開……。
本書特色
1.暢銷書系閱讀123之全新風貌─「嬉戲民間故事集」系列:
閱讀123的子系列,新題材、新畫風,給予孩子無窮的閱讀樂趣,吸引孩子繼續讀下去。
2.現代兒童必讀的新經典:
民間故事具有高度的文藝價值,巧妙融合「奇幻」與「現實」,是最適合給兒童欣賞的文學藝術作品。每個孩子都應細細品嘗,屬於我們的經典之美。
3.新視角詮釋舊經典,讓經典展現新生命:
系列保留經典故事恆久之美的骨架,另為故事增添現代元素,以現代觀點詮釋古老故事,讓傳統故事重現新生命,更加親近這一代的兒童。
4.四書四主題,一邊看故事,一邊汲取人生智慧。
《奇幻蛇郎與紅花》:以奇幻展現人生際遇,體會善惡果報。
《機智白賊闖通關》:運用創意與機智,解決眼前困境。
《一個傻蛋賣香屁》:以滑稽美學,體會手足之情彌足珍貴。
《黑洞裡的神祕烏金》:以無比勇氣,追逐人生夢想。
5.兒童文學界大師林文寶,親自參與監修,強力推薦!
以最嚴謹的四大寫作標準,創造新民間故事時代:
不變(從傳統故事中選取主要的故事骨架)
變(融入可引起孩子興趣的角色和情節)
可讀性(文字兼具文學性與趣味性)
時代性(故事安排,情節轉折貼近現代孩子)。
6.現代感的動畫圖像,猶如將古厝翻新,展現十足動感與活力:
邀集動畫界獲獎無數的插畫家跨刀演出,一幅幅畫翻來猶如欣賞一場動感十足的動畫電影。
序/導讀
專家推薦
民間故事的價值 文∕傅林統(資深兒童文學作家)
雖然許多成人在長大之後,把民間故事拋之腦後,但相信他們在童年時代都曾讀過或聽過一些民間故事。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再也沒有比民間故事更能吸引兒童興趣的其他類型故事了,原因是故事能活到幾百年、幾千年,一定有它永恆不朽的生命力。
民間故事是全民的鏡子
司馬光編修的《資治通鑑》,被形容為「帝王的鏡子」,那麼凝聚一個民族幾千年流傳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儼然也是「全民的鏡子」。目前兒童文學裡的故事類型縱然很多,但民間故事自有它一再被改寫或再創作的價值。
自然調和的立足點
目前風行於讀者之間的故事,大別之有兩大取向,一為「奇幻取向」,一為「現實取向」,兩大類各有所偏所執,唯有民間故事不偏不倚,具有調和的作用。甚至有許多奇幻故事淵源於民間故事;許多現實故事仿效民間故事的趣味性表現手法。
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我們在日常的談話中,不時的會引用無數的民間故事,譬如:「那簡直是蛇郎君的寫照啊!」、「這不是跟李田螺一樣善有善報嗎?」、「這傢伙比白賊七更狡猾哩!」、「那不正是灰故娘嗎?」、「他宰了下金蛋的母鵝!」、「這不是桃太郎的化身嗎?」、「喔!他像極了藍鬍子!」
這些例子不勝枚舉!事實證明民間故事具有很高的價值,也證明民間故事跟生活息息相關,不應該讓現代的孩子與此「文化大河」隔離。
精練的語言
民間故事的語言,因為口傳所以十分精練,鏗鏘有力,毫無累贅,且帶有韻味和詩意。民間故事是採取了兒童最容易了解的,浪漫的,冒險的形式,更包含了美麗的意象,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很適合給兒童欣賞的藝術作品。
川流著永恆的真理
民間故事從久遠的祖先一代代傳下來,故事中脈脈流動著祖先的精神。在永垂不朽的民間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它所標榜的真理,跟歷代聖哲所提示的真知灼見是相同的。
高明的文學技巧
民間故事在構成上有高明的技巧。這些故事雖然多數採取老套的「圓滿結局形式」,可是給讀者的卻是濃厚的、新鮮的興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原因在於民間故事以一貫性的語言強調它的主題,並且在因果上賦以調和的關聯。
民間故事具有普遍的魅力,因此後來的文學家就不斷的加以改寫,不過這些作品如果只是用平凡的語言改變了面貌,那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我們應該在改寫的故事中,保存那該保存的先民的文化特質,改變該改變的時代的、環境的偏失和執著。更重要的是,在使兒童品嘗文學的甜美滋味之餘,也能發展他們無限伸展的思維和想像力。
民間故事像春雨,像甘霖,滋潤著我們的文化田土,安慰著我們脆弱的心,鼓舞著稚嫩的幼苗,我們該不斷用心企劃、改寫、出版,提供兒童更值得閱讀的民間故事啊!
總監的話
我們的歷史和記憶 文∕林文寶(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印刷術發達前的口傳故事
民間故事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個類別。最初,在印刷術發達以前,民間故事是以口耳代代相傳,而非書寫的方式流傳。
在遙遠的口傳時代,庶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口說故事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休閒與娛樂的方式之一。這些口傳故事是以通稱的人物、虛擬的內容來表達庶民的情感或者願望。除了是日常生活中的休閒與娛樂外,也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這些故事有著庶民的共同歷史與記憶,也是族群的文化基因。
印刷術發達後的書寫故事
在印刷術發達後的文字書寫時期,一些民俗學家將這些民間的口傳故事收集而成民間故事集子。這些故事的主題大約涵蓋了: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間寓言和民間笑話。故事中蘊含該地或該國家人民的生活、情感、思想觀念等,等於是一個民族的縮影,可以從中窺探特有的民族特性。
而民間故事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視,最大的功臣當推「貝洛」(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和格林兄弟—─「雅各」(Jacob Ludwig Karl Grimm, 1785~1863)與「威廉」(Wilhelm Karl Grimm, 1786~1857)。貝洛採集有《鵝媽媽的故事》,呈現出的不造作、明朗的氛圍,充分展現法國人敏捷的思考與機智的反應。格林兄弟在1812~1814年發表德國民間故事採集紀錄《兒童和家庭故事集》,從此開啟了民間故事科學性的採集新紀元,世界各地紛紛興起採集當地民間故事的熱潮。
民間故事的「變」與「不變」
每當人類往前邁出一大步,就會回頭重新審視這些舊有的口傳故事,讓它對新的處境說話;後世將口傳故事的原典,依照當下所處的時代,加以衍伸以及改寫。不過我們同時也發現,從古到今,人性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雖然古代社會和現代差別大得難以想像,但他們所創造的故事仍是可直達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恐懼。
這些流傳了上千上百年的故事,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得以延續不斷?它必然具有某種特殊的吸引力,讓人們即使在多不勝數的新題材的故事環繞之下,仍舊不減損絲毫魅力而廣受歡迎。我認為,除了它獨特的寫作特性,如:具有濃厚的戲劇性、突出的性格表現、主題明確等因素外,最重要在於它「變」與「不變」的特質。
所謂「變」,民間故事由於是口耳相傳,在流傳過程中,難免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異、遺忘或省略,但決不是永遠的在變動之中而無從捉摸。民間故事之所以能夠成為傳統,歸因於其穩定不變的一面;否則若只有「變」而無「不變」,則故事便無傳統可循。或說故事在流傳中自然就融合出一個普遍為百姓接受的標準模式。
舊瓶裡的新酒
至於改寫給兒童的民間故事,除考慮變與不變的本質之外,更應關注其可讀性與時代性。天下雜誌所推出的【嬉遊民間故事集】,便是以此四項原則,為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披上新裝──1.「不變」:從傳統故事中選取主要的故事骨架。2.「變」:融入可引起孩子興趣的角色和情節。3.「可讀性」:文字兼具文學性與趣味性。4.「時代性」:故事安排,情節轉折貼近現代孩子。由此讓故事兼具永恆的傳統之美以及鮮活的現代動感。
而民間故事究竟可以為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學習?以此四書為例,它能讓孩子一邊看故事,一邊吸取主角的人生智慧。《奇幻蛇郎與紅花》以奇幻展現人生際遇,體會善惡果報;《機智白賊闖通關》引導孩子運用創意和機智,解決眼前困境;《一個傻蛋賣香屁》則以滑稽美學,讓孩子體會手足之情彌足珍貴;而《黑洞裡的神秘烏金》以勇氣追逐人生夢想,並了解愛物惜物、行善積德,福報將至的意義。
在教育或學習的過程中,民間故事將讓孩子擁有我們共同的歷史與記憶,因為那是我們族群共同的文化基因。
民間故事的價值 文∕傅林統(資深兒童文學作家)
雖然許多成人在長大之後,把民間故事拋之腦後,但相信他們在童年時代都曾讀過或聽過一些民間故事。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再也沒有比民間故事更能吸引兒童興趣的其他類型故事了,原因是故事能活到幾百年、幾千年,一定有它永恆不朽的生命力。
民間故事是全民的鏡子
司馬光編修的《資治通鑑》,被形容為「帝王的鏡子」,那麼凝聚一個民族幾千年流傳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儼然也是「全民的鏡子」。目前兒童文學裡的故事類型縱然很多,但民間故事自有它一再被改寫或再創作的價值。
自然調和的立足點
目前風行於讀者之間的故事,大別之有兩大取向,一為「奇幻取向」,一為「現實取向」,兩大類各有所偏所執,唯有民間故事不偏不倚,具有調和的作用。甚至有許多奇幻故事淵源於民間故事;許多現實故事仿效民間故事的趣味性表現手法。
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我們在日常的談話中,不時的會引用無數的民間故事,譬如:「那簡直是蛇郎君的寫照啊!」、「這不是跟李田螺一樣善有善報嗎?」、「這傢伙比白賊七更狡猾哩!」、「那不正是灰故娘嗎?」、「他宰了下金蛋的母鵝!」、「這不是桃太郎的化身嗎?」、「喔!他像極了藍鬍子!」
這些例子不勝枚舉!事實證明民間故事具有很高的價值,也證明民間故事跟生活息息相關,不應該讓現代的孩子與此「文化大河」隔離。
精練的語言
民間故事的語言,因為口傳所以十分精練,鏗鏘有力,毫無累贅,且帶有韻味和詩意。民間故事是採取了兒童最容易了解的,浪漫的,冒險的形式,更包含了美麗的意象,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很適合給兒童欣賞的藝術作品。
川流著永恆的真理
民間故事從久遠的祖先一代代傳下來,故事中脈脈流動著祖先的精神。在永垂不朽的民間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它所標榜的真理,跟歷代聖哲所提示的真知灼見是相同的。
高明的文學技巧
民間故事在構成上有高明的技巧。這些故事雖然多數採取老套的「圓滿結局形式」,可是給讀者的卻是濃厚的、新鮮的興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原因在於民間故事以一貫性的語言強調它的主題,並且在因果上賦以調和的關聯。
民間故事具有普遍的魅力,因此後來的文學家就不斷的加以改寫,不過這些作品如果只是用平凡的語言改變了面貌,那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我們應該在改寫的故事中,保存那該保存的先民的文化特質,改變該改變的時代的、環境的偏失和執著。更重要的是,在使兒童品嘗文學的甜美滋味之餘,也能發展他們無限伸展的思維和想像力。
民間故事像春雨,像甘霖,滋潤著我們的文化田土,安慰著我們脆弱的心,鼓舞著稚嫩的幼苗,我們該不斷用心企劃、改寫、出版,提供兒童更值得閱讀的民間故事啊!
總監的話
我們的歷史和記憶 文∕林文寶(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印刷術發達前的口傳故事
民間故事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個類別。最初,在印刷術發達以前,民間故事是以口耳代代相傳,而非書寫的方式流傳。
在遙遠的口傳時代,庶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口說故事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休閒與娛樂的方式之一。這些口傳故事是以通稱的人物、虛擬的內容來表達庶民的情感或者願望。除了是日常生活中的休閒與娛樂外,也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這些故事有著庶民的共同歷史與記憶,也是族群的文化基因。
印刷術發達後的書寫故事
在印刷術發達後的文字書寫時期,一些民俗學家將這些民間的口傳故事收集而成民間故事集子。這些故事的主題大約涵蓋了: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間寓言和民間笑話。故事中蘊含該地或該國家人民的生活、情感、思想觀念等,等於是一個民族的縮影,可以從中窺探特有的民族特性。
而民間故事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視,最大的功臣當推「貝洛」(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和格林兄弟—─「雅各」(Jacob Ludwig Karl Grimm, 1785~1863)與「威廉」(Wilhelm Karl Grimm, 1786~1857)。貝洛採集有《鵝媽媽的故事》,呈現出的不造作、明朗的氛圍,充分展現法國人敏捷的思考與機智的反應。格林兄弟在1812~1814年發表德國民間故事採集紀錄《兒童和家庭故事集》,從此開啟了民間故事科學性的採集新紀元,世界各地紛紛興起採集當地民間故事的熱潮。
民間故事的「變」與「不變」
每當人類往前邁出一大步,就會回頭重新審視這些舊有的口傳故事,讓它對新的處境說話;後世將口傳故事的原典,依照當下所處的時代,加以衍伸以及改寫。不過我們同時也發現,從古到今,人性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雖然古代社會和現代差別大得難以想像,但他們所創造的故事仍是可直達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恐懼。
這些流傳了上千上百年的故事,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得以延續不斷?它必然具有某種特殊的吸引力,讓人們即使在多不勝數的新題材的故事環繞之下,仍舊不減損絲毫魅力而廣受歡迎。我認為,除了它獨特的寫作特性,如:具有濃厚的戲劇性、突出的性格表現、主題明確等因素外,最重要在於它「變」與「不變」的特質。
所謂「變」,民間故事由於是口耳相傳,在流傳過程中,難免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異、遺忘或省略,但決不是永遠的在變動之中而無從捉摸。民間故事之所以能夠成為傳統,歸因於其穩定不變的一面;否則若只有「變」而無「不變」,則故事便無傳統可循。或說故事在流傳中自然就融合出一個普遍為百姓接受的標準模式。
舊瓶裡的新酒
至於改寫給兒童的民間故事,除考慮變與不變的本質之外,更應關注其可讀性與時代性。天下雜誌所推出的【嬉遊民間故事集】,便是以此四項原則,為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披上新裝──1.「不變」:從傳統故事中選取主要的故事骨架。2.「變」:融入可引起孩子興趣的角色和情節。3.「可讀性」:文字兼具文學性與趣味性。4.「時代性」:故事安排,情節轉折貼近現代孩子。由此讓故事兼具永恆的傳統之美以及鮮活的現代動感。
而民間故事究竟可以為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學習?以此四書為例,它能讓孩子一邊看故事,一邊吸取主角的人生智慧。《奇幻蛇郎與紅花》以奇幻展現人生際遇,體會善惡果報;《機智白賊闖通關》引導孩子運用創意和機智,解決眼前困境;《一個傻蛋賣香屁》則以滑稽美學,讓孩子體會手足之情彌足珍貴;而《黑洞裡的神秘烏金》以勇氣追逐人生夢想,並了解愛物惜物、行善積德,福報將至的意義。
在教育或學習的過程中,民間故事將讓孩子擁有我們共同的歷史與記憶,因為那是我們族群共同的文化基因。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