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飛越戰火的女孩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美國紐伯瑞文學獎銀獎
美國奧德賽最佳兒童與青少年有聲書獎
美國施耐德家族好書獎
美國喬塞特.法蘭克文學獎
美國《華爾街日報》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柯克思書評》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號角》雜誌年度童書
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童書
紐伯瑞文學獎,是新經典的代名詞,
讓我們在歷史的洪流中,看見劃時代的觀點。
這是眾聲喧嘩的時代中,一束最純粹的聲音──
訴說小女孩在大時代裡的戰亂中,
如何勇敢掙脫身心束縛,
一一贏得屬於她自己的大小戰役。
曾經,我們聆聽波瀾壯闊的戰爭事蹟,
英雄人物的偉大事蹟歷歷在目,
舞台背景般的大眾群像卻總是面貌模糊。
此時此刻,當你翻開這本書,
會傳來一個清晰的獨特嗓音,
這個不曾在歷史留下紀錄的小女孩,
在身體障礙與家暴陰影下,
高唱著自己的勇氣之歌,
在深不可測的黑夜,綻放璀璨的光。
她的堅毅與果敢,
不亞於任何一個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
她的成長故事,
卻比任何一本偉人傳記更激勵人心。
一步步,引領讀者重回敘事的起點;
一聲聲,喚醒最原始的閱讀渴望。
在迫害中尋找希望,從苦難中破繭而出,
從此成為更勇敢的人。
如果說《安妮日記》是在密室裡捕捉光的幻影,
雅達則展現自黑暗牢籠裡逃脫,奔向陽光的勇氣!
二次大戰爆發前的夏天,倫敦到處人心惶惶,空氣中的恐慌正在蔓延。
故事從這個佇立窗邊的十歲小女孩雅達說起,因為天生變形的右腳,她被軟禁在家;由於對世界的嚮往,她忍受痛楚與屈辱,教自己站立,並偷偷練習走路。
戰爭一觸即發,數十萬兒童紛紛疏散到鄉間避難,被迫離開家人。
雅達的生存之戰出現轉機,她決心帶著弟弟,從施暴的母親身邊逃離。
英國對德國宣戰,國家戰爭部的海報上寫著:「你的勇氣,你的積極,你的決心,是我們凱旋的關鍵。」
雅達認為應該是「我們的勇氣,我們的積極,我們的決心,是我們凱旋的關鍵。」對她而言,有比戰爭更可怕的事,但她獨自戰鬥,直到遇見堅定不移的盟友──雅達的監護人蘇珊說:「我要為她而戰。」從未有人這麼做過。
敦克爾克大撤退時,三十三萬英軍獲救。首相邱吉爾發表演說,說這是他們「最美好的時光」。
雅達無法想像一艘艘載滿傷兵的船與「美好」有何關聯,但她在恐懼中變得堅強,甚至在危急時伸出援手。她是否能扭轉命運,戰勝汙名?
倫敦大轟炸期間,德軍奪走無數條人命,許多家庭支離破碎。
雅達在空襲第一夜,解開身世之謎。她勇敢面對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拄著柺杖,一步步走向重生之路。
序/導讀
作品賞析
一場輝煌的光榮戰役◎游鎮維佛光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對大多數人來說,生命是一連串的挑戰,但對肢障的孩子來說,更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這本小說的主角雅達,天生患有內翻足,幼時卻錯失了矯治良機,媽媽深深以她的殘疾為恥,限制她的行動,剝奪她與社會互動和受教育的機會,常對她進行語言和肢體暴力,對此她即使心中驚惶恐懼,仍然默默抵抗。作者把雅達的故事時空,設在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國社會裡,似乎比喻雅達因他人偏見而鎮日處於備戰狀態的日常遭遇,如同當時納粹以種族優越主義所挑起的全球戰火,德軍所到之處,人們無不奮起為生存而戰。
當時倫敦市的大人將孩子送到鄉村以躲避空襲,雅達拉著弟弟傑米混入人群,逃離了夢魘般的生活。初到鄉下,他們因外表不討喜,被送到施蘇珊的家裡接受她的照顧,此安排卻為雙方開啟了生命新契機,也是「相互治療」的開始。在此之前,施蘇珊沉浸在失去好友的哀傷裡,忽略自己和他人,雅達他們的到來,讓她漸漸重新建立與他人的聯繫。雅達在這裡擁有了人生第一副枴杖,從此行動不再受限,得到不一樣的生活體驗,不僅學習了新的語詞,也從多元微妙的人際互動中獲得全新的感受。
然而雅達從禁錮走向開放人生的心理復健過程並不順遂,即使在蘇珊照拂下,她獲得身心滋養之後,仍不自主的受到過去陰影的影響,認為自己不配接受如此美好的衣食,也常以為自己錯做事,會被狠狠責罵或挨打。隨著戰事吃緊,村民陸續撤離,雅達深怕再度被遺棄,不肯承認自己真實感受,以暴怒的防衛姿態隱藏她脆弱受創的心。在作者生動刻劃的心理掙扎中,我們可以看到雅達急欲擺脫過去的同時,還得與過去奮戰;蘇珊不只要與艱苦的戰時搏鬥,也要為雅達而戰,此行為蘊含英國政府和人民在敦克爾克大撤退時,面對德軍追擊,仍不放棄一兵一卒,傾全力救助的可貴情操。雅達就算行動不便,受人歧視,仍然無懼的為國家盡心,付出自己的棉薄之力。
作者從雅達的觀點書寫她的故事,委婉控訴一些人對肢障者的一切,理所當然的貼上負面標籤,以錯誤的方式對待。這說明殘疾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看待它的不當態度。有趣的是,作者也讓我們看到,雅達認為小馬天生就會跳過石牆,卻不知小馬需要被教導學習。以上表明,我們對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有待學習與再教育,不應以想當然耳的態度來面對。
小說結尾,雅達和弟弟與蘇珊重逢,雖然他們心目中真正的家毀於空襲,而二次大戰仍持續著,雅達與自己殘疾的戰爭也還沒結束,但他們有彼此的扶持與照顧,想必能在未來為自己贏得一場輝煌的光榮戰役。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