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帶孩子認識海洋,探索大海
看見漁人的奮鬥,也看見台灣的漁村文化
太陽快要下山了,漁港卻熱鬧起來,原來是漁民們準備要出海捕鎖管了。他們得在天黑前趕到漁場,但為什麼要在晚上捉鎖管呢?漁民們又有什麼特殊的漁法可以讓漁船豐收回港呢?
鎖管是台灣人最常食用的海鮮之一,又稱做小卷。每年的4-10是台灣漁民捉鎖管的季節。由於鎖管特有的趨光性,捉鎖管也形成了特殊的漁業文化--燈火漁業。在這段期間,每到夜晚海面上就會出現點點漁火,從岸邊看是非常優美浪漫的風景,但每個熾亮的燈火之處,都是漁人努力與大海拚搏的場域,是他們討生活的奮鬥之地。
本書是由本土知名童書作家劉伯樂所創作,製作本書時,作者實地走訪漁村,調查了捉鎖管的漁法、鎖管的生態,並且融入了漁港文化,再加上作者體會到的漁人與家人之間的情感,透過優美的色彩與線條,充滿張力的構圖,讓漁人與海洋拚搏的智慧,以及漁港人生的日常,完整躍然紙上。
透過本書,讀者不僅閱讀了精采的故事、欣賞到優美的圖畫,更認識了台灣這塊島嶼特殊的海洋文化,正如同作者所說:「編繪《捉鎖管》這本書,不在於捉鎖管的技巧,也不是要討論鎖管的生態。台灣人擁有海洋的宿命,我們生而為大海子民,探索大海、認識海洋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
※本書隨書附贈知識小折頁,深入介紹台灣北部捉鎖管的漁業活動,認識台灣特有的海洋文化。
本書特色
1、認識漁村文化與漁民生活的最佳圖書。
2、隨書附贈知識小折頁,深入認識台灣海洋文化。
序/導讀
作者的話
文∕劉伯樂
小時候,生活在窮家的我,偶爾也有機會嚐到美味食物。那是媽媽從菜市場買回來,用鹽醃過的「鎖管仔」。只要稍微清洗,用薑絲墊底鋪在小盤上,灑一些蔥末,也可以加點豆豉,蒸一下就可以上菜。當時只知道「鎖管仔」好吃、好鹹又好下飯,有時候吃到一嘴都是黑墨,還可以吐著黑舌頭出來嚇人。但從來不知道「鎖管仔」是什麼東西?究竟是從哪裡來?怎麼會長成這模樣?只約略知道鎖管是從海裡來的。也有人說鎖管就是小卷,和魷魚、章魚……一樣是一種產自海洋的「魚」。可是怎麼看都不像魚,手、足觸鬚都長在頭上,要怎麼游水?會「走」路嗎?
因為家鄉近山遠海,我們從來沒有海的印象,從來無法想像海裡的世界。海洋到底是什麼樣子?海裡怎會有這麼奇怪的生物?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多次去漁港和捕魚的老船長聊天,他告訴我捕捉鎖管的技巧,談到了人類和海洋的密切關係,瞭解漁民生活和漁村文化。更讓我驚奇的「發現」台灣四週竟然都是海。原來我的家鄉離海那麼近,原來我們都是海洋的子民。
編繪《捉鎖管》這本書,不在於捉鎖管的技巧,也不是要討論鎖管的生態。台灣人擁有海洋的宿命,我們生而為大海子民,探索大海、認識海洋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