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決策的兩難

優秀的領導者如何思考而引導出行動,比領導者做了什麼更重要!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66

出版情報

通膨微利時代,不要想「極小化價格」,要想「極大化滿足」!

2024/04/25 最早認識羅傑‧馬丁,是讀了他的《責任感病毒》。當時他就發現,很多企業裡從上到下,員工們都罹患了這種管理病,也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負起責任,導致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要嘛太過不負責任,要嘛過度負責任。讓人覺得不負責任的,往往挫折連連、一事無成,而那些過度負責任的,到最後疲於奔命、精疲力竭,決定一走了之。無論哪一種,都是企業很大的損失。 在書中,馬丁教授展現了他的特長:一方面深具學理知識,另一方面對企業實況有獨到的觀察。雖然他沒有博士學位,但卻能當上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院長,還靠著非學院派的理論「整合思維」(integrative thinking),在2017年拿下「Thinkers 50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管理思想家」榜首。在這之前,只有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和破壞式創新始祖克里斯汀生獲此殊榮。 這也是為什麼,無論在美國或亞洲馬丁都有廣大讀者的原因。他在《哈佛商業評論》以及台灣《EMBA》雜誌上的專欄,長期受到讀者歡迎,於是當我們在國際版權清單上,看到這本《A New Way to Think》的出版訊息時,第一時間就找了書稿來看。 果然,沒有讓人失望!這本書集結了他多年來陸續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備受肯定的好文,共有十四堂課,分別針對當前企業心中最大的痛點,一一破解。 比方說,整本書開宗明義,就提醒企業不要搞錯了競爭的對象。很多企業都誤以為,A公司是跟B公司競爭,例如Toyota是跟Honda競爭,波音是跟空中巴士在競爭。但是馬丁教授說,錯了,真正在競爭的是產品跟服務,是Camry跟Accord在競爭,是B737跟A320在競爭等等,把焦點放在終端產品跟服務,你才能打動你的消費者。 還有,很多企業想盡辦法要打造出完美的、讓消費者心動的產品,但馬丁說,如果可以提供完美產品當然很好,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打造出讓消費者「習慣」的產品。消費者「比你想像的更懶惰、更不喜歡思考、更不喜歡新的刺激」,消費者想要的是讓他熟悉、讓他習慣、讓他不經思考就能信任的產品。所謂「忠誠」的顧客,說穿了其實就是「習慣」你家產品或服務的顧客。 難怪《獲利世代》的作者奧斯瓦爾德、海爾創辦人張瑞敏等大師級人物都具名大推這本書。因為類似的醒腦金句,書中還有很多,例如面對通膨時代,他說「不要想極小化價格,要極大化滿足」,面對股東,「要把顧客擺在股東之前,才能真正創造股東價值」,聘請員工「不要因為他們的經驗,而是看他們展現的態度」等等。有沒有一種很「豁然開朗」的FU?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世界愈來愈複雜,最佳決策不是靠更精密的做取捨,
而是需要一套方法,整合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首度揭露頂尖人士決策背後不自覺的心智習慣,人人可學。
Thinkers50 TOP1管理大師 決策思維經典之作
《紐約時報》《TIME》《金融時報》重點推薦


「上千本書在探討優秀執行長為什麼厲害,只有這本書真正解答這個問題。」──葛拉威爾,暢銷作家

本書作者羅傑‧馬丁以策略思考見長。企業與管理學界一片強調執行力、研究策略、大談該做什麼,但是實際成功的案例卻有限。馬丁提出了不同的思考:更關鍵的是怎麼想。優秀的領導者如何思考而引導出行動,比領導者做了什麼更重要!

從思維切入,馬丁不只提出整合性思維,更率先提出設計思考,回應不同時代的思考痛點,長年盤踞Thinkers50全球管理大師排行的第一名。

複製的策略不會贏,仿效的執行力不到位。
了解最強者行動前如何思考的過程,
才能找出自己獨有的勝出之道!

一般人經常陷入非A即B、涉及愈廣愈難取捨的困境,但是馬丁發現許多頂尖人士不但能突破選擇僵局、甚至能在複雜中創造出更好的選項。他訪談從旅館服務、零售消費品、到表演藝術等不同領域五十多位頂尖人士,拆解他們在面對困難問題時背後的思考過程,發現他們都有類似的思考習慣與思維模式,也就是能夠融合對立的觀點、找出兼具兩者優勢的整合思維。

馬丁發現這些擅長整合思維的頂尖者的思考習慣不同:
․不怕複雜、拒絕簡化。
․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找出沒有人看見的新可能。
․碰到不同的觀點不用怕,矛盾就是新的施力點。

馬丁進一步將整合思維拆解成步驟,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的盲點,創造新選項:
․考量重點:面對問題第一步是界定範圍,明確列出所有影響因素。
․因果關係:思考重點之間的各種關聯,描繪出關係地圖。
․決策架構:找出因果關係,才能確立問題的架構,決定該採取什麼解決途徑。
․解決方案:找不到最佳方法時,隨時可以回到前面步驟,重新衡量決策過程的每一步。

*原書名為《別在夾縫中決策》

作者

羅傑‧馬丁

羅傑‧馬丁(Roger Martin)是Thinkers50排名世界第一的管理思想家。曾任加拿大多倫多羅特曼管理學院(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院長,獲Poets & Quants票選為全球年度院長。馬丁是暢銷作家,文章常見於《哈佛商業評論》等國際媒體。他也是多家國際企業CEO資深顧問。馬丁畢業於哈佛商學院。

譯者

馮克芸

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新聞所、清華大學中語系,譯有《尋找你的幸福城市》、《情感行銷的符碼》、《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等十餘本書。

目錄

推薦序 超越兩難的關鍵思維/黃永仁、黃男州
推薦序 翻轉思維前,先學會如何思考/馬敏元
中文新版作者序 在超競爭世界創造優勢的路徑

1.選擇,對立,創造力:用整合思維解決複雜難題
2.拒絕退而求其次:跳脫二選一的取捨困境
3.釐清對立現實,找出創新方案:運用整合思維,保持選項開放
4.與複雜共舞:當簡化與專業化無法解決問題
5.描繪心智運作的地圖:觀點、工具、經驗構成個人知識系統
6.觀點決定視野:明辨現實與想像,對立就能變成機會
7.思考的升級:善用認知工具化解衝突,整合思維連點成線
8.以經驗深化優勢:用過去開創未來,不斷創造更佳決策

致謝
參考文獻

序/導讀

【推薦序─】 超越兩難的關鍵思維
玉山金控董事長/黃永仁
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Opportunity.”

策略與執行猶如雄鷹的雙翼,精準的決策加上有效的執行,才能展翅高飛,翱翔於寬廣的天際。處在超競爭的世界裡,前瞻未來的策略是贏得勝利的基石,兼具速度與準度的執行力則是邁向成功的關鍵。然而在策略上,企業時常面對決策的兩難困境,陷入取捨的進退維谷,如何能夠真正突破困境,擬定出創新且清晰的策略,兼容並蓄不同決策的優點,同時降低缺點與風險,便成為企業經營最重要的課題。

2017年Thinkers50全球五十大管理思想家榮獲第一名的羅傑・馬丁(Roger Martin)教授藉由深入研究成功領導者面臨艱難決策的行為與心態,提出「整合思維」(integrative thinking)是突破的關鍵。具有整合思維的領導者總是保持開放心態,願意將更多因素納入決策的考量重點,勇於探究各項因素之間複雜的因果關係,擬定決策架構時能同時掌握問題的全貌與細節。最重要的是,整合思維者不會輕易妥協、落入二擇一的取捨困境,而是從每個選項中找出最具優勢的創新解決方案。

分析玉山的發展歷程,在綜合績效能夠有快速的成長及不錯的表現,高度呼應馬丁教授所強調的整合思維,在關鍵的時刻,努力創造更好的決策。舉玉山的重大決策為例,2012年,玉山第三個十年的開始,玉山內部討論凝聚出兩個策略方向,一是持續深耕銀行業務,提升專業服務及業務規模;另一是擴展金融版圖,投資或併購證券及保險業務。經過多次激盪,我們認為應該還有更好的選擇,決心找到更好的方案。

因此,透過重新思考玉山長遠發展的關鍵要素,並深入研究亞洲崛起、科技發展及顧客需求改變的大趨勢,我們體認到想要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資源應該從以業務為主調整成以顧客為核心的配置,擬定出「深耕台灣、布局亞洲、成為金融創新的領航者」三大策略主軸。在台灣業務持續成長的同時,建構完整的亞洲金融平台,提供顧客優質的跨境金融服務,並且運用科技的力量,取得數位金融領先的地位。不侷限於過去成功的經驗,打造跨產業、跨國界、跨虛實的創新經營模式,不僅組織能力獲得提升,人才也得到多元發展的機會。

此外,馬丁教授認為,現代商業對簡化及專業化的偏好,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因為專業化讓人忽視整體,簡化帶來假性輕鬆,不要採取簡化及專業化,以問題原本的複雜度來思考解決方案時,就有可能出現突破,如同彼得‧杜拉克強調:「沒有財務決策、稅務決策或行銷決策,所有的決策都是經營決策。」我們認為透過團隊擴展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是建構整合思維的最佳方式。因此,玉山非常重視團隊合作的文化,舉行重要決策會議時,一定會邀請不同部門、不同專業、不同世代的玉山人共同參與,多元開放傾聽各種意見,凝聚團隊的共識。

面對快速、複雜、多變、不安的環境,不論是個人、企業、社會或國家,決策的兩難將成為新常態,建立「觀點、工具、經驗」相互引導與回饋的正向循環,在對立中找到更多機會,在複雜中勇於挑戰現狀,包容矛盾的想法,不陷入to be, or not to be的兩難問題,才能以整合思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推薦序二】 翻轉思維前,先學會如何思考
成大藝術中心藝術長/馬敏元


近年來,無論從企業談創新到組織談改造、教育談變革時,都特別重視改變思考模式。一般來說,大家都認同「思考」很重要,也常直覺地聯想到「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或是最近相當流行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等等。然而,什麼是「思考」?如何讓人擁有好的思維與思考模式?它如何學?或是如何教?

在此,我想先提一下「思考」二字。依漢字造字原意來解釋的話,「思」這個字,心上有田。然而「思」字上面的田不是田,根據篆文,「思」字上半部的「田」原為「囟」,即頭蓋骨,指頭腦;下半部「心」是心靈感受,合起來意指用腦與用心的交互作用。而「考」的話,則是將象徵時間累積知識的「老」字加上一勾,成了「考」表示知識延續與延伸,演繹知識之意。「思考」綜合起來,即是意指:「理性用腦與感性用心」的交互作用下的「思」,將既有知識演繹「考」出另一知識成果的活動。

本書作者羅傑.馬丁教授,花了超過三十年的時間研究,歸納出成功領導者們的共通模式,提出整合思維的概念。書中八個章節中,有「思」亦有「考」,提供讀者自我訓練與學習「思考」的能力。本書前半部透過真實案例的說明,讓讀者理解對立現實下,如何面對兩難困境,跳脫二選一的限制,從看見「對立想法」,到「與複雜共舞」的面對問題現況之「思」的能力。以及在後半部的章節中,逐步提供讀者建構個人知識系統,從生成性推理(generative reasoning)及因果模型(causal modeling),到引導出「觀點、工具、經驗」知識系統,提供了我們「考」的工具與學習模型。

本書之文章案例生動易懂,見解卓越,讓讀者理解到整合思維者靠著容納對立想法的特質,進而創造出耀眼的成績,是具影響力的暢銷書。時常面臨兩難與對立困境的你我,本書提供了不妥協於二選一的對立選項,尋求新可能的心法,非常值得一讀與珍藏。

【自序】
中文新版作者序 在超競爭世界創造優勢的路徑


最近,樂高集團總裁納斯托普(Jorgen Vig Knudstorp)接受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訪談中被問到,哪一本商業書影響他最深?納斯托普的回答是《決策的兩難》這本書。我很開心。我從1991年開始研究高成就領導者如何思考,從那時候開始,整合思維就是我自己非常有興趣的議題,反覆鑽研。到近三十年後,書中的洞見仍能啟發世界上有影響力的企業領導者。

三十年前一開始時,我是想找出成功領導者的「行動」背後有什麼共通的模式,但是很快就發現行不通,因為這些成功領導者的行為背後,實際上並沒有單一模式可循。當我繼續深入研究,意外發現這些成功領導者的「思考」背後有一致的模式,他們能夠同時思考、衡量兩個互相對立的觀點,不會陷入不是A就B、只能二選一的困境,反而是能創造出全新方法、兼具兩個選項的優勢。這個思考過程,就是我所謂的「整合思維」。

自從十二年前出版《決策的兩難》之後,有三件事讓我更堅信整合思維的價值。

第一,《決策的兩難》提出的思維模式,在今天的經濟中愈來愈重要。過去十年來,大多數國家、大部分產業面對的競爭都愈來愈激烈。企業如果選擇大家都熟悉的策略,生存的壓力就愈大,因為競爭對手複製跟進的速度愈來愈快,產業就開始商品化。因此,提出整合對力選項的創新解決方案的能力變得更加重要。例如,某企業可能面臨必須在投資創新或是投資提升顧客服務兩者間做出取捨,但是,除非企業能找出既兼顧創新、又能提升顧客服務的新方法,否則就很可能不敵競爭而消失。

當然,中國200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已經成為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強權。中國的崛起造成競爭加速、加劇,中國以外的企業必須加速找到競爭優勢。但即使是中國企業本身也需要運用整合思維,隨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各產業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也需要創造新的策略才能找到傳統製造成本以外的競爭優勢。

同時,我也對台灣的企業競爭力感到印象深刻。我在2000年初期曾擔任一家大型北美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公司的董事,競爭對手是當時規模小很多的台灣ODM公司。那家北美公司的經營團隊原先並沒有把台灣競爭者放在眼裡,認為台灣小公司不可能同時既做設計、生產製造又符合成本。但是,那家台灣企業克服了這個乍看之下只能二選一的兩難,那家北美公司也因此敬畏台灣企業的創新能力。無論是製造或其他領域的台灣企業,如今都面臨更嚴峻的全球競爭,必須不斷運用整合思維,才能夠持續以小搏大制勝。

第二個發現,整合思維愈早開始愈好。我在研究之初假設企業領導者或是MBA學生等經驗較豐富的成人,才需要整合思維,其實是個錯誤。我與同事後來發現,連五歲的兒童都可以學會整合思維所需的認知工具與技巧,而且對孩子們的發展也很有幫助。這真是令人驚喜與振奮的發現!這讓我了解到,到MBA才教整合思維太慢了。如果學生進入研究所之後才接觸整合思維,他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養成的思維模式會讓他們愈來愈偏離整合思維。所以,我和同事成立了非營利的I-Think計畫,專門在中小學教育系統推廣整合思維。我非常高興能投入這個計畫,因為年輕世代就是我們的未來。

第三,整合思維可以自我練習。我收到許多讀者回饋,希望有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整合思維的方法。在本書出版後的十年間,我和同事持續研究整合思維這個主題,我們發現面對兩難困境到找出創新解決方案有好幾個途徑。根據那些新的研究洞見,我和研究夥伴珍妮佛‧萊爾合寫了延伸續作《創造最佳決策》(Creating Great Choices: A Leader’s Guide to Integr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98442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