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城市自然小偵探

  • 338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然小偵探,
自然探險無須遠求,
整個城市就是我們的自然教室。
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
永無止盡的好奇心,
自己試著發掘自然現象背後可能的答案,
可貴的學習就此完成。
讓我們跟著田園老師所提供的都市自然入門線索,
一一破解大自然的秘密。


為什麼我們要認識大自然?
相信這是很多都會人的第一個疑問。
認識自然其實是在了解「人」的定位,學習如何扮演好「人」的角色,最終可以回饋環境,並發自內心的尊重大自然。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認識自然?
除了知識上的學習之外,參加生態導覽或是生態旅遊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是一門沒有成績的學科,也不是非要成為某個自然領域的專家。認識自然最重要的目的是,讓我們願意親近自然,感受環境一草一木之美,並與各種生命互動。

那是什麼動物?牠正在做什麼?牠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自己的發現和疑問,才是最珍貴的部分,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驅使我們挖掘答案,而學習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發生,一旦知道了就不會忘記!而且很容易和大自然交朋友。
我們不一定要到荒郊野外才能開始自然觀察,公園、綠地或郊區附近,生活周圍就有各式各樣的自然生命,不需要刻意死記學術名詞,可以很輕鬆的觀察,想怎麼看就可以怎樣看。
大自然從不吝惜與我們分享,任何發現都能帶給我們莫大的樂趣,親身體驗是我們認識自然的最好方式,別忘了,我們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

本書特色

以走訪城市裡的大自然為起點,
提供尋找動物的線索,
包括葉片、花朵或樹木上,各種動物所留下的蛛絲馬跡,
以追根究底的精神,
鼓勵讀者一起尋覓答案,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城市自然小偵探沒有標準答案,
也無須背誦陌生而冗長的生物名稱,或是理解艱深的學術理論,
只要走入自然,
發揮偵探般明察秋毫的眼力,
仔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撫觸花草樹木,
嗅聞每一絲漂浮的氣味,
大自然自會有豐厚的禮物回饋於熱愛自然的人。

作者

羅友徹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學系學士、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碩士。畢業後任職於台北市私立薇閣學校田園教學中心,擔任自然專業教師,致力於環境及生態教育的推廣工作,熱衷以體驗式教學的課程活動,陪伴孩子及學員認識自然、喜歡自然。『城市自然小偵探─田園老師的校外自然課』(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是他的第一本書。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Chapter 1  走訪大自然
多樣的生命
動物在哪裡?
尋找動物的線索──葉痕
尋找動物的線索──訪花
尋找動物的線索──樹木印痕
尋找動物的線索──排遺
尋找動物的線索──聲音地圖
觀察動物從「看」開始
觀察動物的長相
觀察動物的體色
觀察動物的部位及構造

Chapter 2  覓食
動物吃什麼?
食葉
啜飲
獵殺

Chapter 3  運動
動物如何移動?
游泳
步行
跳躍
飛行
爬行

Chapter 4  生存遊戲
掠食者與獵物
防身術
偽裝
有毒動物
擬態

Chapter 5  動物棲地
多樣化的棲息環境
黑夜使者的蝙蝠
黑暗之神的貓頭鷹
夜之奏鳴曲的樹蛙
空中精靈的蝴蝶
致謝及參考書目

序/導讀

作者序

羅友徹(本書作者)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下午常和鄰居們玩在一起,打打躲避球、玩紅綠燈或是木頭人,偶爾會玩捉迷藏,但捉迷藏需要2或3個人當鬼,因為住家附近有許多樹叢非常好躲,鬼需要隊友才有機會找出所有的人。沒和鄰居玩的時候,看見蚱蜢在草地上跳來跳去就會抓來玩,記憶中抓到的蚱蜢頭上有兩個開岔的造型,有的身體是綠色,而有些蚱蜢的顏色跟乾掉的草一樣。

或許是因為小時候愛玩,假日一定要跟家人去爬山,到山上挖竹筍、摘柚子、採桂花、抓溪蝦,美其名是在山上幫外婆的農忙,其實我們小孩子就是在玩。長大之後,生物自然而然成為我的興趣,也是我拿手的學科之一,在取得森林學系以及昆蟲學系的學位之後,選擇自然生態的推廣教育工作。

常聽上一代的人提及他們抓螢火蟲的往事,或是放學牽牛吃草的過往,因為工作的關係,這些故事特別能引起我的共鳴,可惜的是,原本接近土地是很自然的事情,接近自然曾幾何時成為這個世代的歷史回憶?大人能認同大自然的美,是因為我們曾經生活在自然裡,但是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說,父母們大多忙於工作,只能給孩子安排安親與才藝學習,於是,生態成為自然科學的章節之一,接觸自然這件事,幾乎不會在孩子的生活經驗裡出現。

「我們為什麼要認識大自然?」認識自然其實是在了解人的定位,學習如何扮演好人的角色,最終可以回饋環境,並發自內心的尊重大自然。如何認識自然?除了課業的學習之外,參加生態導覽或是生態旅遊也是不錯的選擇。生態教學的工作經驗告訴我,這是一門沒有成績的學科,也不是非得要成為專家不可,認識自然最重要的,是我們願意接近自然,感受環境並與生命互動。

猶記得小時候頭上有著兩根分岔的蚱蜢,長大之後才知道牠叫做負蝗,是平地常見的昆蟲。不可否認的,我對生物的興趣來自於小時候玩的經驗,好奇心讓我想要知道這個小東西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柑橘樹上有甲蟲?黑黑的身體上有著橘紅色的翅鞘,這可是紅圓翅鍬形蟲在吸樹汁。自己的發現往往最為珍貴,想知道這是什麼?牠在做什麼?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驅使我們挖掘答案,學習就在這樣的過程中發生,而且知道了就不容易忘記!

這本書是我體驗自然的經驗分享,希望讀者願意與我一起走進自然。我們不一定要到荒郊野嶺才能開始觀察,公園、綠地或郊區,生活周圍就有許多的自然事物,我們也不需要特意去記學術名詞,可以很輕鬆的觀察,想怎麼看就可以怎樣看。大自然從不吝惜與我們分享,任何發現都能帶給我們知的樂趣,體驗將會是我們認識自然的好方式,別忘了,我們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摘自《城市自然小偵探》作者序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79246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