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

少一點物慾,換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興趣;拋棄追求名利的舊觀念,擁抱自由生活的幸福。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6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都市上班,在悠閒的鄉間過生活
少一點物慾,換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興趣
不替公司賣命,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人脈
拋棄追求名利的舊觀念,擁抱自由生活的幸福
其實,我們都很想試試看……

用質物來感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從物質獲得的滿足只能維持瞬間,但從經驗,以及從經歷所得到的知識,卻會留一輩子。

為何北歐各國的「幸福指數」居於世界排行的前幾名呢?
生活富裕的日本為何又只居於第81名呢?

為了找出答案,作者本田直之前往「幸福排行榜」前幾名的北歐各國,採訪當地民眾,他發現,唯有拋開物質至上主義的傳統價值觀,改而追求工作、居住、生活上的自由,才能達到真正的快樂。

本書特色

1. 工作在都市,生活在鄉間的「雙城市生活」:
平日住在市中心的小套房,然後在郊外買價格不太高的度假屋或周末別墅。即使每一間房子都很樸素,但這種生活模式卻讓人在精神方面變得很充實。

2. 利用科技之便,做一個不受空間限制的「游牧上班族」:
不必隨時都待在公司,可以在咖啡廳工作,只要能夠連上網路,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夏天可以跟夥伴一起邊休假邊工作。可以在喜歡的時間做喜歡的工作,這就是一種幸福。

3. 「Less is more」的新價值觀:
過去大家所追求的物質至上主義,讓人們的生活被車子、房子所束縛,也受到物品及場所的制約。我們要設法從制約中解放,自由自在的生活。外表樸實,內在豐富的人生,才能帶給人們真正的滿足。

4. 不同於物質至上主義的「新幸福十條件」:
(1) 樂於工作
(2) 有好朋友,有親密的家人
(3) 經濟穩定
(4) 精神、肉體都很健康
(5) 要有帶刺激感的興趣及生活型態
(6) 時間可以任自己安排
(7) 選擇適合的居住地方
(8) 思考事情的方式是正確的
(9) 把眼光放在未來
(10) 覺得自己有朝目標前進

譯者


張秀慧

多愁善感又很理性的雙魚座。日本國立宇都宮大學日本語學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日文主編,目前從事專職日文翻譯及審書工作,譯有《反擊的智慧》、《積極人生晨起術》、《當親人罹患癌症該怎麼辦?》等。

目錄

Chapter- 1
如果仍抱著舊有的價值觀,那麼幸福不會來

為何要學「草食系人」呢?
從物質感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從加法到減法的時代
北歐的幸福指數成為世界第一的理由
如此富饒的日本,幸福感排行為何在第81名呢?
不是把金錢換成物品,而是把技能轉換成金錢
需要的是「增強能力」及「管理自我」
對常識感到懷疑的人增加,就會變得很難去制約他們了
居住環境是充實自我生活的平台
是否覺得「想買的東西都買得起」呢?
為了能夠自由生活「新幸福」的十個條件。
「工作與生活平衡」→「工作快樂,生活精彩」

Chapter- 2
想自由生活就必須改變的事

從節約到選擇
重要的不是只有金錢,時間也很重要
比起提升社會地位,應該要去追求自由
比起進入一流企業,成為自由工作者更幸福
不是去推銷商品,而是提供意見
比起地位及名聲,更要注重推特論壇
帶著愉快的心去面對辛苦
比起常識,更要重視自己的判斷
比起大眾,更要注重小眾
比起眼前的加薪,更在意個人口碑的提升
從辦公室到虛擬個人辦公室
別只會使用工作語言,要能夠用全球共通語言來溝通
比起短期的大幸福,長期的小確幸更讓人感動
不方便並不會感到辛苦,反而會覺得開心
成長比加薪好
從「量重於質」中逃脫
從他人軸心轉變成自我軸心
改變每天固定的生活模式,去享受變化

Chapter- 3
為了自由生活必須放棄的事情

找出對自己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豐富的薪水及經費是令人感到喜悅的老舊手段
與其決定想做的事,不如決定不去做的事
與其過著擁有很多雜物的生活,不如試著簡單生活
比起持續下去,不如先重新設定吧!
別人是別人,而我就是我
在有限的社會中,評價是毫無意義的
別依賴金錢,而是多下點工夫
不需要太多的設備
有捨,才有得
「只要有時間,總會解決」的想法是錯誤的
運動是能讓自己成長的最佳投資
降低滿足閾值

Chapter- 4
尋找新的生活模式

比起在一間公司工作,最好是有副業
捨棄高級住宅,享受雙城市生活
通貨緊縮的時代,正是轉型為雙城市生活的好時機
與其去討厭,不如把工作及遊戲結合起來
把工作模式及生活模式結合起來
實踐「雙城市生活」的心得
以游牧生活來提高創造性
海外調職、地方調職是新生活模式
別把「喜歡的事情」當作工作
幸福度高比較不容易生病?
「新簡約」的矩陣圖
做出讓「減速生活」也很有趣的選擇

序/導讀

前言

生活富裕的日本人為何不覺得幸福?

近幾年,有許多研究機關都發表了世界各國的「幸福感排行」。譬如,根據二○一○年的蓋洛普調查,日本的幸福排行位居第八十一名。而在排行中,居於前幾名的都是北歐國家(丹麥第一、芬蘭第二、挪威第三、瑞典第四)。

北歐國家的人民,稅金和社會保險占國民租稅負擔率將近六至七成。其實能實際支配的錢並不多,但卻還是在排行榜名列前茅。

反觀日本的國民租稅負擔率,大概只有四成。能夠支配的金錢充足,生活也比較富裕的日本人,為何不覺得幸福呢?我想,那是因為美國的物質至上主義,讓人很難聯想到幸福吧!

開始覺得日本人所追求的「幸福」有點奇怪,大概是在日本經濟再次面臨泡沫化的二○○五年。當時我剛開始過著來回於東京和夏威夷之間的雙城市生活(=在兩個地方生活)。我一直在想,究竟是哪裡不對勁。(順帶一提,我居住的夏威夷州,幸福指數是全美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根據二○一一年蓋洛普「全美幸福指數調查」)。

自二○○七年開始,我嘗試過雙城市生活,而且每年也會去幸褔感排行榜前幾名的紐西蘭或澳洲等國家旅遊。這些經驗讓我有了深刻的體會,那就是如果永遠抱著舊有的價值觀生活,是不可能會得到幸福的。

在夏威夷、紐西蘭以及澳洲等國家,生活簡單似乎就會感到幸福;但物質豐裕的日本人卻不快樂……。我往返於這些國家,更感受到之中的差異。

對我來說,原本就沒想過要擁有很多東西,或是希望能開好車。當開始過雙城市生活時,原以為只有自己才感到不自在,或者夏威夷居民的價值觀只會出現在這裡。但似乎並不是如此。

讓我更確定此想法的,是二○○七年夏天美國的次級貸款風暴。美國在這數十年間,每隔十年就會擴大百分之二十的住宅空間(Spend Shift, John Gerzema & Michael D’Antonio)。滿足了購物慾望的結果,就是家具、家電用品、衣服、飾品或是玩具等大量增加,車子則是越換越大。

只不過,這都是用分期付款(借貸)換來的幸福。當次級貸款出現了漏洞,夢想開始幻滅時,就會什麼都不剩,又或者陷入其中,難以自拔。看起來富裕,內心卻是空洞的,這樣一點也不會快樂。

這樣的生活觀,是來自於假設自己的收入固定,擁有的資產會不斷增值。

而在夏威夷、紐西蘭、澳洲等國,生活這件事本來就很單純,因為他們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四處旅行的生活型態。不會為了物質和金錢忙碌,反而是把重心放在精神、經驗方面。看起來很純樸,實際上卻過得很豐富。我也認同這樣的生活。

「Less is more」是代表時代潮流的關鍵字!

本書的書名「Less is more」是出自於德國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他與柯比意(Le Corbusier)和法蘭克.洛依.萊特(Frank Lloyd Wright)並列為近代建築三大巨匠。當然「Less is more」是針對建築而言的,但「少即是多」應該也是現在社會所追求的重點吧!

從目前最暢銷的商品就能看出端倪。譬如說,iPhone。不需要使用手冊,憑著直覺就能使用,沒有鍵盤和按鈕等多餘的配備,設計及基本功能十分的簡單。過去所謂的暢銷商品,功能非常的多,使用手冊也是厚厚一本,設計更是豪華。而iPhone之所以受到歡迎,絕對是因為符合了時代潮流。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也說過,比起增添設備、裝飾,如何讓設計變簡單,反而最讓人傷透腦筋。這種想法同樣也適用於生活型態上。

像過去那樣拚命工作,拿賺到的錢盡情揮霍的時代,或許因為不需要顧慮太多,所以覺得還不錯。受到廣告、電視宣傳、行銷等的影響,讓我們購買一些不需要的商品,並且相信這就是幸福。

但如果想要過純樸的生活,就必須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與人生。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須用「自己的意志」作出選擇。因為要想出點子幫身邊物品瘦身,所以要追求的,應該是充滿創造力的生活吧!

這原本是日本人最初的想法,但經歷高度經濟成長期,受到物質至上主義的影響,卻慢慢有了變化。

所謂的物質至上主義,換句話說,就是生活除了被車子、房子束縛外,也會受到物品及場所等制約。

我們要設法從制約中解放,自由自在的生活。

為了能享樂人生,「Less is more」這個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如果還是執意追求過去的幸福價值觀,那麼將是一個不快樂的年代。

當然,還是會有人覺得幸福快樂吧。但就算努力工作、購物、升官、年收入增加,仍然不覺得幸福的人逐漸增加,而原因就如一開始所提到的。

前面所舉的次級貸款的例子,雖然發生在美國,但我們卻絕對不能輕忽。薪水降低,公司倒閉等,原本從沒想過的事現在卻變成了可能會發生在所有日本人身上的問題。我想大家要先承認這個事實。

想得到幸福,現在必須要做的事

就像我在二○○五年所感受到的,最近,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想追求流行,購買名牌,擁有高級車及豪宅,不得不花費很長的時間通車,忍受緊繃的人際關係,並且繼續做充滿壓力的工作。

但同時,對物質不感興趣的「草食系」世代出現,也是這波潮流的一部分。另外像我這樣,住在自己喜歡的地方,自由工作,過著雙城市生活,也算是順應了潮流。

不要因為廣告和電視廣告的影響,而刻意去迎合某種類型的生活,而是要去思考,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真正的幸福是什麼?然後由自己來選擇。這才是能否過著幸福人生的重要關鍵。

個人的幸福也是如此,譬如說,就算開創了事業,或是構思了行銷企劃,要是沒有改變幸福的價值觀的話,還是不會成功的。

重要的是,外表看起來樸實,內在卻相當豐富。符合現今的社會狀況,靈活的去改變收入來源,而生活、消費的方式同樣也是。換句話說,要有自由且具流動性的簡單生活模式。

為了更堅定自己的想法,我前往位居幸福排行榜前幾名的丹麥、瑞典及芬蘭等國,採訪二十多位當地居民,詢問他們對幸福的看法。根據採訪內容加上我自己的親身經驗,寫出這本書,告訴讀者想幸福生活所必須具備的想法和行動。

自由生活的「新幸福」十條件為何?
富裕的日本,幸福排行榜的名次為何如此落後呢?
想自由的生活,必須改變的是什麼?
想自由的生活,必須捨棄的又是什麼?
想要有新的生活模式,該如何做呢?

本書將會提出關鍵點及答案。
希望各位能擁有新價值觀,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夏威夷 本田直之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8424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32開13*19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