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3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電子書】香港,鬱躁的家邦(增修版)

若沒有脈絡性地認識香港歷史,討論香港的未來是危險而不負責任的。
  • 455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沒有歷史的國族,就沒有未來。
香港人:自己歷史自己寫!
香港人在改寫自己的歷史,而且是現在進行式!

***增修版說明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雨傘運動、魚蛋革命之後,是香港人在面對中國政府不願履行「一國兩制」的承諾而發起公民抵抗運動似乎已然失敗的時候。香港人「經濟動物」的特性讓所有外人都以為,現實的香港人肯定會選擇向中共靠攏,更加融入中國。但我們都看錯香港人了。

因為一起發生在台灣的陳同佳殺人案,促使港府計畫修訂《逃犯條例》,進而引發香港人的「反送中運動」一發不可收拾。從2019年6月9日的百萬人上街遊行到10月23日港府正式撤回《逃犯條例》,運動至今仍未結束。香港人每個週末都走上街頭,和鎮暴警察對峙鬥智,堅持「五大訴求,缺一不可」,要求特首林鄭月娥給個交待。最新的發展甚至演變為中大、科大、浸大、理大的陣地戰。這段期間有年輕人以輕生明志,有年輕人被打、被抓、甚至被殺。如此堅定而強烈的抗爭,完全不是百年來香港以及香港人給這個世界的印象。但果真如此嗎?我們確定我們真的了解香港以及香港人嗎?

當我們以「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來警惕自己的時候,我們可曾知道過去的香港又是什麼?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沒有脈絡性地認識香港歷史,那麼討論香港的現在、台灣的未來,都是危險而不負責任的。

***初版說明

對台灣來說,香港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是一個週末就可以輕易來回的採購天堂?是周潤發與狄龍交火的喋血街頭或張國榮與梁朝偉互尬的重慶大樓?是台北大排長龍的添好運港式茶餐廳、好好味冰火波蘿油的原產地?是太陽花運動結束後更為激烈躁進的雨傘運動、魚蛋革命的發生地?還是從大量免團費的自由行到買奶粉、買尿布、進駐產檢中心與坐月子中心的中國因素侵入地?

在1997年7月1日那個改變香港往後五十年命運的時刻之前或之後,我們對香港這個地方、對香港人這群人知道多少呢?翻開書寫香港歷史的著作,大部分都不是由香港人寫的。有英國人殖民史觀的著述,有中國人為中國國族主義服務的論述,香港人在他們的筆下,只是被動配合而面目模糊的一群。

自認為業餘香港研究學者的徐承恩,撰寫《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為的就是要抗衡香港人缺席的主流史觀,並確立香港國族的歷史地位。

本書開宗明義,是要探索香港國族之源流史。而香港國族有三大歷史淵源:

一、百越傳承──香港本為百越之地,其民亦為百越之後人。雖然嶺南於十五世紀起漢化,但百越文化仍存在於漢文化的包裝之下。這種獨特之嶺南文化,使香港一直有異於由北方漢人主導的帝國。

二、西方現代文明──香港位處南中國海海岸,鄰近國際貿易大埠廣州,令世居香港一帶的邊緣族群很早就受到西方文化薰陶。這群西化華人是第一批視香港為家邦的香港人。
源自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於主權移交前已成為香港核心價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大陸遺民──香港在中國之外、處中國之旁,卻未有參與近代中國血腥暴力的國族建構。大批因政局丕變而流亡到香港的滿清遺民、民國遺民選擇定居香港。這些南來避秦的難民到香港尋求自由與幸福,並在隨後的社會發展中初嚐尊嚴的滋味,使他們逐漸把香港視為自己的家邦。

從史前寫到2017年特首選舉前,徐承恩表明無意要「公正持平」地回復歷史的原貌。他認為在香港的處境,歌頌中國帝國主義的歷史書寫實在太多,西方既有的香港史論述亦未能避免東方主義的迷思,令香港人的立場往往被有意無意地忽視。面對不對等的權力,具社會關懷的歷史書寫就不是要追求中立,而是要奮力為歷史中無法自我言說的弱勢者仗義執言。惟有完全站在無權勢的一邊,歷史的真象才有可能於正邪的辯證中逐漸浮現。

徐承恩主張,身為香港人、讀書人,在此亂世中有種責任,都要盡一己之力書寫自己之歷史。而他的立場就是要為備受強欺壓的香港人作辯護士,為屢遭打壓的香港國族說該說的話。

作者

徐承恩

開業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哲學碩士,業餘香港研究學者,研究範疇包括香港歷史、中國邊陲史以及國族主義。著作包括《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與伍子豐、易汶健合著,東寶製作),《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青森文化)及《思索家邦:中國殖民主義狂潮下的香港》(前衛)。

目錄

增修版序
作者序
推薦序一:歷史尋找本土(練乙錚)
推薦序二:高貴的鬱躁(吳叡人)
推薦序三:重蹈蒙古人覆轍的香港民族(楊海英)
推薦序四:陸沉未必由洪水(余杰)

導論 書寫香港人的歷史故事
第一章 細說從頭:嶺南諸族源流考
第二章 是漢?非漢?嶺南陸上族群之形成
第三章 南海的大航海時代:嶺南海洋族群之興起
第四章 當西方遇上東方:洋商、買辦、混血兒
第五章 西學東漸與文化混血兒
第六章 篳路藍縷的香港建政史
第七章 施善與自治:香港民間社會之萌芽
第八章 以港為家:精英本土意識之萌芽
第九章 中華鄰國萬歲:香港與中國國族主義
第十章 同途異路:港粵風雲下的本土意識
第十一章 脆弱的榮景:戰前香港的現代化進程
第十二章 終戰、冷戰與失落的民主
第十三章 大中華文化主義與躁動新一代
第十四章 相遇獅子山下:香港普羅國族意識之奮興
第十五章 被賣的亞細亞孤兒:英屬香港之黃昏
第十六章 六四慘案與民主抗共:高度政治化的後過渡期
第十七章 歡迎中國!新殖民主義與香港人的抗爭
第十八章 再見中國!香港國族主義成長之痛
後記 革命過後
後話 自由與強權的鬥爭
跋 香港國族之魂
增修版跋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80066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24
    • 商品規格
    • 23*1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