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我香港,我街道
54位跨世代香港作家共同書寫香港街道,以文學留住記憶中的香港。內容簡介
54位跨世代香港作家共同書寫香港街道
以文學留住記憶中的香港
用文字守住自己的街道
胡晴舫、張曼娟專文推薦
本書源自香港文學館歷時三年的「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劃,收錄五十四位香港作家書寫香港街道的文章,內容依地區劃分為港島、九龍、新界三章,文類涵蓋小說、散文、詩,不僅寫街道故事,更寫香港的歷史、集體記憶與常民生活,建構出一個風貌繁複的香港,讓讀者得以深入認識這座城市的表象與內裡。
作家跨世代、作品跨文類,能讀到台灣讀者熟悉的作家西西以細緻工筆描繪居住多年的土瓜灣道,作家韓麗珠寫童年記憶而勾勒出昔日香港社區樣貌,也可讀到作家鄧小樺、鍾耀華描寫反送中運動的香港街道催淚彈布袋彈胡椒槍齊發的實況與感受。
本書作者(依文章順序排列):顏純鈎、崑南、劉偉成、關天林、黃怡、蔡炎培、方太初、鍾國強、呂永佳、伍淑賢、何秀萍、曹疏影、黃燦然、蘇苑姍、王良和、梁璇筠、陳滅、陳慧、黃裕邦、鄧小宇、韓麗珠、謝傲霜、西西、唐睿、鄭政恆、陳麗娟、池荒懸、胡燕青、余婉蘭、鄧小樺、查映嵐、葉輝、王樂儀、梁莉姿、陳苑珊、陳曦靜、李維怡、廖偉棠、袁兆昌、馬國明、劉綺華、麥樹堅、鄧阿藍、可洛、洪曉嫻、陳德錦、淮遠、王証恒、周漢輝、張婉雯、樊善標、盧勁池、鍾耀華、李智良。
本書作者年齡由八十多歲至二十多歲,風格各異,有現代主義者如崑南,平白天然如西西,傳統古雅文風如陳德錦,概念跳脫如黃裕邦,考究如劉偉成,奇詭如廖偉棠,多變如關天林,九十後青年作者如王証恒、王樂儀、梁莉姿特別能呈現出他們的生存狀態;部分人如葉輝、鍾國強、胡燕青等早有累積大量地方書寫的經驗,也有池荒懸、李智良等以抽象、「非地方」的概念性先鋒作品。能讀到鄧小宇、何秀萍、韓麗珠、袁兆昌等著名作者不常提起的昔日記憶;也可以在伍淑賢、張婉雯、可洛、劉綺華等的小說中,進入香港平民紛繁的生活甘苦。
目錄
=推薦序 我的香港門牌/張曼娟
推薦序 如果香港不屬於任何人——#myhongkong/胡晴舫
編者序 我街道,我香港/鄧小樺
Ⅰ港島
桃花依舊笑春風──莊士敦道生活點滴/顏純鈎
思念縱橫 景物滄桑——憶皇后大道西/崑南
原來我們還在玩「天下太平」/劉偉成
維多利亞的囚徒/關天林
根深/黃怡
石板街/蔡炎培
越過鐵絲網去看海/方太初
由禮頓道到加路連山道/鍾國強
白沙道/呂永佳
浣紗/伍淑賢
那個下午我給舊居寫信——致大坑 兼誌《那個下午我在舊居燒信》三十週年/何秀萍
渣華道/曹疏影
濱海街/黃燦然
車程/蘇苑姍
瀑布灣道/王良和
鴨腿米粉/梁璇筠
香港的婦女/陳滅
Ⅱ九龍
不是流金其實是鏽/陳慧
我愛你愛你愛你不顧一切(半自動書寫)/黃裕邦
馬頭圍道——我童年世界的全部/鄧小宇
舊時藍田/韓麗珠
四重世界/謝傲霜
土瓜灣道/西西
躑躅彩虹/唐睿
窩打老道,彼得盧道/鄭政恆
窩打老,的道/陳麗娟
榆樹街/池荒懸
Glee Path/胡燕青
月亮破裂/余婉蘭
輓歌:我的公共的菜街/鄧小樺
夢迴塘尾道/查映嵐
懸崖上的月華街/葉輝
Haunting /王樂儀
鼠/梁莉姿
男人街/陳苑珊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