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放蕩不羈的心念,猶如脫了韁的野馬
沒有馴師的調伏,將隨萬法之緣而造化
「修心七要」是馴伏之鞭,且看其如何教化難馴之本心?
《當野馬遇見馴師》是由邱陽.創巴仁波切根據切喀瓦‧耶喜‧多傑(Chekawa Yeshe Dorje)的《修心七要根本法本》所講述的法要。《修心七要根本法本》總攝五十九條口訣,簡潔扼要地傳授大乘佛教的見地與實修法則。修習這些口訣,行者能夠在上座期間作觀修,也能夠於日常生活的不同對境而修心,轉煩惱成菩提,並轉逆境為道用。這些口訣能很實際、很札實地調伏我執,而培養柔軟心與慈悲心。
「修心七要」主要在闡揚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發菩提心為成佛之根本,所有十方三世諸佛的成佛之道,即以菩薩道為必經的殊勝之路。也因此,廣發無上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門。
實踐菩薩道在大乘傳統裡,是以六度波羅蜜為依歸,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邱陽.創巴仁波切將五十九句的口訣,以六度波羅蜜為底蘊,鼓勵學生將生活的每一面向和修行結合,不論是座上的靜修或是座下的覺思,都要時時保持覺醒的狀態。用調柔的心懷,學會接納世界,也接納自己,在覺悟道上利益一切的有情。
目錄
致謝
編者前言
引言
第一要
前行:修法的基礎
1.首先修前行。
第二要
正行:修持菩提心
[勝義和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口訣]
2.思諸法如夢。
3.觀無生覺性。
4.空藥亦自解。
5.住賴耶本性。
6.下座修幻兒。
[世俗菩提心口訣]
1.施受交換修。彼二乘呼吸。
2.境毒善各三。
3.諸行修口訣。
4.施受始於己。
第三要
轉惡緣為菩提道
[第三要和忍辱波羅密]
5.罪滿世間時,惡緣變覺道。
6.眾咎皆歸一。
7.思眾皆有恩。
8.觀妄為四身,是無上空護。
9.四行勝方便。
10.現遇合修行。
第四要
使一生的修持發揮大用
[第四要和精進波羅密]
1.總攝心要法,應修習五力。
2.大乘往生法,五力重威儀。
第五要
修心的評估
[第五要和禪定波羅密]
19, 諸法攝一要。
20. 二證取為首。
21. 恆持歡喜心。
22. 散能住即成。
第六要
修心誡
[第六要和智慧波羅密]
23. 恆守三基則。
24. 轉心仍自然。
25. 不應說殘肢。
26. 勿思他人非。
27. 先淨重煩惱。
28. 斷一切果求。
29. 捨棄毒食物。
30. 莫冤冤相報。
31. 不惡語傷人。
32. 不伺機報復。
33. 不可傷其要。
34. 公牛之重擔,勿移母牛上。
35. 不要想爭先。
36. 不另有所圖。
37. 勿使天成魔。
38. 勿求他人苦,為己樂之肢。
第七要
修心的準則
[第七要和下座後的修持]
39. 一心成諸行。
40. 一心正諸錯。
41. 始末修二事。
42. 二境皆應忍。
43. 捨命護二戒。
44. 三難中修行。
45. 取三主要因。
46. 修三不退失。
47. 具三不捨離。
48. 於境不偏修。遍深習要緊。
49. 於怨敵恆修。
50. 不被外緣轉。
51. 今當修要點。
52. 勿作顛倒知。
53. 心不應動搖
54. 應全心修持。
55. 觀察令解脫。
56. 不陷入自憐。
57. 不應生妒心。
58. 不輕現喜怒。
59. 不期待讚揚。
結頌
附錄:《菩薩律儀四十六輕戒》
註解
辭彙表
藏文人名和名相的音譯
參考書目
關於作者
索引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