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屍體在說話

每一具屍體,都有一個來不及說的故事!
  • 350

內容簡介

活著的人話中有謊言,沉默的屍體不會騙人!
30年法醫生涯,相驗2萬名死者,逾5千具遺體解剖工作,
他用小小的解剖刀,
淡泊地劃出一齣齣耐人深省的死亡悲喜劇……
累計突破70萬冊,深夜打動無數人!


「法醫,其實我是這樣死的。」

有人這樣活著,有人卻那樣離開了,
每一具屍體,都有一個來不及說的故事!

■寒冷冬天裡,老池身上穿著好幾層衣服,卻下半身光溜溜的死在小屋裡,而且陰莖、陰囊、睪丸全都不見了! 
■一艘捕撈鮪魚的漁船捕獲了一隻大青鯊,剖開腹部後,胃裡面竟然有一隻人類的右手!
■一個用小女孩口吻說話的中年婦女,打電話來跟法醫請教──她兩週前殺死她老公,現在屍體乾掉了,有點臭,想問有什麼能消除臭味的藥……
■荒川被發現一具漂流女屍,她口吐泡沫,像是溺死;但頸部有索溝,臉上有瘀血,也有出血點,又像是上吊死的……

人活著的時候,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意見也許還可能找到人認真的傾聽,然而,意外死去、異常死亡的人呢?在嚥下最後一口氣的瞬間,他應該也有話想說,卻從此再也沒人聽到了。
然而,從他不再具有生命力的身體,還是可以聆聽到來不及說出口的話。
法醫,就是專門翻譯、解讀死者想傳達的話語的工作。

層層推理中,伴隨著五味雜陳的人生線索;
絲絲觸動裡,潛伏著法醫獨有的偵查呼吸!

「與其貿然成為臨床醫師為人看診,不如先研究人的問題,即生存的意義乃至死亡為何。」
「從那時起,我就一路埋首法醫之路,等回過神來,已經不想回去當臨床醫生了。」

在畢業、實習甚至通過了國家考試後,一直煩惱不知該選擇那一門專科,最後走上法醫之路的上野監察醫,將自己30年來「每天相驗5、6具屍體是日常」的職業生涯,濃縮成44則真實的故事,以質樸、淡泊又不失風趣的筆法,記錄了死者不為人知的生命片段,為我們呈現一幕幕圍繞著死亡的人間劇場。

雖說命由天定,我依然會因為命運太過殘酷而憤懣難消!
一位三十幾歲的母親倚著一件折好的棉被,懷裡一歲的寶寶正天真、專心地吸著母奶──法醫即將相驗的死者,正是這位年輕媽媽……

這種行徑實在太讓人無言了!!!
家屬要求讓死去的家人戴上人工呼吸器,繼續輸送氧氣,表現出還活著的樣子,然後觀察周遭,確認那個、這個都死了,讓自己的親人成為最後一個死的,以利於繼承遺產……

人生只有一次,必須靠不法行為來活下去真是悲哀……
對外聲稱是誤吞安眠藥而亡,法醫和警察都意識到「誤食」的難度而展開謹慎調查,才讓想隱瞞女兒自殺真相以領保險金的家人自白。

這整起事件,讓我覺得心中極為珍視的東西一下子崩壞了……
婦產科醫師為隱瞞自己的過失,將死者偽裝成盤尼西林(通常是術後為了預防感染而注射)導致休克「病死」,卻因為不合常識,做假不成,反倒被當成「命案」而必須進一步調查!

三代同堂的老人自殺的人數比獨居老人更多,真讓人震驚啊!
老人自殺問題日益嚴重,並不像多數家屬推托說的病痛折磨,法醫研究後,提出真正的癥結在於家庭的冷漠──把老人家視為拖油瓶,而引起了政府的關注……

《屍體在說話》在日本甫出版就橫掃各大書店,雜誌、報紙等媒體更是全面大力推薦,書中的案例曾經拍攝成電視劇,而他本人也親自上日本熱門綜藝節目《中居大師說》現身說法,引起熱烈的迴響!《屍體在說話》至今30年不敗,是法醫學入門的聖經,累計已突破70萬冊!

死者最善辯 !
「我處理的死者,都是活著的……」

作者

上野正彥

1929年生於日本茨城縣。東邦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日本大學醫學部法醫學教室。1959年成為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的法醫,並於1984年就任院長,1989年退休。

30年來致力於解明可疑屍體的死因,負責案件有淺沼稻次郎事件、三河島列車二次衝撞事件、新日本飯店火災、日本航空三五○號班機空難等著名歷史案件。

上野正彥相驗過的屍體數量多達二萬具,並負責超過五千具屍體的解剖工作,堪稱日本法醫之神、當代法醫泰斗。《屍體在說話》是他於監察醫務院退休後出版的第一本書,當中充滿了他身為一名法醫的原點和初心。

至今,上野正彥仍以法醫學評論家、作家等身分活躍於電視節目及報章雜誌。

 

目錄

好評推薦

【Part1】
與死者的對話
吃人肉獵奇事件
失蹤的遺體
親子鑑定
赤坂殉情事件
腹上死
安樂死
死者最善辯
列車事故
死者還活著
死後也要看專業醫師

【Part2】
小小的呼籲
最後時光
遺產繼承人
心不正則劍邪
頭髮
橘子
生命的價值
個體識別
都是保險惹的禍
家庭破裂
醫學與法律

【Part3】
日本女貞
木口小平
鑑識與相驗
愛的貼貼臉
站在死者這一邊的醫學
墮胎
活下去
凶手打來的電話
心臟麻痺
凱倫事件
蒙娜麗莎

【Part4】
生命的餘暉
謊言
了不起的建言
責任
夢中殺人
酒為百藥之長?
酒精依存症
「健康」猝死者的警告
地藏揹法
截然不同的結論
死者也有選擇醫師的權利

後記──上野正彥
文庫本後記──上野正彥
解說:推理小說與法醫學──夏樹靜子

序/導讀

序言

推理小說與法醫學
夏樹靜子,著名推理小說家

十二年間增刷了八十四次!本書一上市便開紅盤,雖然我知道,整體來說,這類法醫學專家寫的散文都很暢銷,但這樣的數字還是太驚人了,累計六十萬冊(註:如今已經突破七十萬冊)。本書不但暢銷,而且長銷,竟能這樣抓住龐大群眾的心,真叫人驚嘆。

不過,開始拜讀後,我便知道本書為何如此大受歡迎了。內容及文字有趣,令人一讀就上癮。原來在我們的社會,每天都發生這樣的事情啊!作者以淡泊中帶著些許幽默的筆觸,描寫出一齣齣繞著死亡的悲喜劇,讀來不禁令人覺得:作者雖是學者,恐怕工作之餘也相當關心社會大小事,令人倍覺親切,尤其是他對死者的敬意、對生者的同情,在在溫暖了讀者的心靈。

例如〈親子鑑定〉這一篇。某公司分店長的守靈之夜,小三帶著一名國小三、四年級的男孩子上門。一邊是聲稱孩子是分店長的私生子而要求分遺產的小三,一邊是主張丈夫罹患無精子症而拒絕對方要求的正宮,兩人繞著親子鑑定的攻防,簡直比小說還要曲折離奇。打官司的結果,法官認同正宮的主張,判定孩子是小三在與分店長交往前,與一名年輕男子珠胎暗結的。

接下來,其實這麼寫也行吧──小三隱匿實情,讓分店長以為孩子是他的親生骨肉而疼愛有加,並且故意在他死後準備假證據,圖謀遺產。

但是,作者的看法並非如此。

小三也在分店長的歡喜與疼愛中逐漸忘卻了小鮮肉,一直將孩子當成是自己與分店長的愛的結晶。……帶著一個不被祝福的私生子,這樣的女人也真是可憐啊!

諸如此類,作者對人的善解隨處可見……本書作者秉持初心,一路與法醫學同步走過近半世紀,直到今天,始終如一。那總是站在弱勢立場的情懷,在在溫暖了讀者的心。

死者也算是(命案的)目擊者。
就跟臨床醫師面對患者時一樣,對我而言,屍體是還活著的人。因為只要用心觀察,沉默的屍體就會主動訴說死亡的狀況。
因此我說,死者最善辯。

我們應該用心傾聽這樣的聲音,維護沉默死者的人權。

★ ★ ★

不消說,對醫師而言,法醫學是一門正確判斷出非自然死亡者死因的學問,但對一個寫推理小說的人而言,哪怕只是片片斷斷,這些知識是為了將殺人現場寫得逼真不出錯,以及──想出詭計以騙過專家眼睛並隱瞞真相的絕佳素材。

本書的〈最後時光〉一篇,一對男女以帶子綁住兩人的身體一同殉情,故事從兩具屍體腐敗程度的差異而對「殉情」一事提出質疑。屍體究竟為死後幾天或者幾小時,是相驗的一大重點,也與嫌犯是否有不在場證明有直接的關聯。

寒流來襲時,在一幢沒有暖氣的大樓一間北向房間中,發現一具遭絞殺的屍體,死者是一名獨居女子。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中,屍體仍會持續腐敗,因此判斷應該是死後四十八小時以上。嫌犯有不在場證明。然而真相是,凶手前一天殺了人,然後在屍體的旁邊點燃瓦斯爐,持續燃燒二十四小時,以宛如盛夏的高溫加速屍體腐敗,待室內溫度下降後,再故意讓人發現。只是,女子三天前買的菊花已經枯萎,此事讓事件露出了破綻。這是一九七五年我寫的短篇小說〈風花之女〉。

提到死亡時間,我想起松本清張的〈誤差〉。再怎樣的驗屍老手,都無法光看屍體就斷定何日何時死亡,只能推定出一個範圍──位於深山裡的溫泉療養旅館中,「銀座一家酒吧的老闆娘」遭到扼殺。一名「喜歡將死後推定時間說得比較久」的特約醫師推定「死後經過時間為四至五小時」,但鎮上一家醫院的院長負責解剖屍體,他判斷是「解剖前五小時」。於是,被害者的死亡時間「兩方的判定之間相差一至兩小時」。

「『唉呀,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習慣,有人喜歡把死後推定時間少說一點,有人喜歡多說一點,會有這種誤差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是,這就會誤導警方的調查方向了。這則短篇非常有清張先生獨具的角度。

關於本書也談到的溺死與凍死的判定、親子鑑定等,我都曾不斷請教老師:「這樣就會被騙嗎?」「如果是這種做法的話會怎樣?」承蒙他們的教導,讓我能不斷在法醫學上作文章。可以說,我在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受到法醫學的恩惠了。

(未完,詳見本書)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89380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