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
不是現代人冷漠,而是人類天生明哲保身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為什麼人們面對暴行卻不願挺身制止?
道德勇氣並非與生俱來,無所作為才是人性!
2011年,中國佛山市一名兩歲的小女孩被車輾過,在她倒地流血的十七分鐘內,至少十八個行人路過,卻無人伸出援手。
1964年,美國紐約市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上被歹徒持刀攻擊,期間總共有三十八位目擊者聽到呼救。
有人開窗查看、有人從窗台大聲呼喝,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暴行,甚至沒有人報警,凱蒂最後被刺身亡。
許多暴行、慘案發生的當下,並不是沒有目擊者,但大多數的人選擇保持沈默、無所作為。
本書作者凱瑟琳・山德森教授,從心理學、腦科學、生物學、經濟學等不同角度,探究惡行發生當下,這群「良善之人」為何冷眼旁觀,
這樣的行為又如何成為暴行背後的隱形推手,以及怎麼鼓舞人群採取應對行動。
本書的前半部說明導致好人作惡的情境與心理因素(第一章),而這些因素會造成一種更常見的現象,就是我們面對他人惡行時的沉默無為(第二到五章)。
接下來,在中小學校園霸凌(第六章)、大學性騷擾(第七章)、職場不當行為(第八章)這些特定的現實情境中,這些因素會如何克制旁觀者的行動。
最後,本書檢視有些人更容易挺身反抗他人的原因,以及我們能從這些反叛勇者身上學到什麼(第九章),並在末章做策略探討,使我們能在別人亟需救援時更勇於發聲、採取行動。
挺身而出、做對的事情,其實並不容易。
本書能夠使讀者了解有哪些阻礙導致人們袖手旁觀,並提供在個人生活中抗拒這類壓力的實用策略,
克服生理與心理上的機制,進而找到破解「無所作為」的最後防線。
目錄
第一篇:好人默不吭聲
第1章:禽獸的迷思
第2章:誰該負責?
第3章:模稜兩可之惡
第4章:伸出援手的高昂代價
第5章:社群的力量
第二篇:霸凌與坐視旁觀
第6章:中小學篇:起身對抗惡霸
第7章:大學篇:減少性騷擾
第8章:職場篇:扶植倫理行為
第三篇:學習挺身行動
第9章:理解何謂「道德反抗軍」
第10章:成為反抗的勇者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