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思想30:宗教的現代變貌

  • 23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思想30:宗教的現代變貌》共有「宗教的現代變貌」和「反思1949史觀」兩個專輯:
 

「宗教的現代變貌」專輯,邀集了四篇文章:黃克先探討不同政權對宗教的態度及影響;簡瑛欣考察了台灣民間信仰中祖廟現象的流變;齊偉先探討傳統宗教的道德論述與慈善事業之間的關係;丁仁傑則是從日月明功案例檢視一個膜拜教團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反思1949史觀」專輯,是因楊儒賓的《1949禮讚》一書出版,開拓了另一種歷史觀點,認為1949年的「南渡」既不是外來者的殖民,也非失敗者的逃難;1949把中華文化帶來台灣,一則為台灣提供了建設文化主體性的豐富內容,也為中華文化找到了存續發展的安居之所,三則證明了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傳統)發展現代價值(包括民主)的潛力,四則可望回饋大陸,成為真正的「中國夢」希望所繫。本專輯邀請了多位作者寫下他們的回應。

作者

編者
 

思想編輯委員會

目錄

馬來亞制憲過程與族群糾葛:一個憲政闕失的初步考察(許德發)
讀經者的心事:劉小楓論儒家的革命與共和(劉保禧)
「造反派,真的反了嗎?」:文革「造反」的幻與真(朱學勤)

 

思想訪談
民間行動的力量:梁曉燕先生訪談錄(陳宜中)
保釣、兩岸與理想主義:林孝信先生訪談錄(王智明)
摸索「第三條路線」:追思林孝信(王智明)

 

宗教的現代變貌
宗教的現代變貌(汪宏倫)
兩岸政教關係的發展及新局:過去與未來之間(黃克先)
祖廟在台灣:台灣民間信仰神明祖廟的權威來源與正統性(簡瑛欣)
宗教與慈善的合與分:現代宗教慈善實踐的挑戰(齊偉先)
一個失控的成長團體︰日月明功個案初探(丁仁傑)

 

反思1949史觀
編序(錢永祥)
等待中的禮讚(陳威瑨)
「南移」和「南來」:《1949禮讚》的延伸思考(魏月萍)
雙向內在化的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許紀霖)
1949年符號學(艾皓德)
「1949」意味著什麼?(蔡岳璋)
「民國南渡」的多樣面向:回應楊儒賓教授《1949禮讚》(鄭鴻生)
中華文化的現代性難題:從儒學的雙重性看《1949禮讚》(張道琪)
致讀者

序/導讀

致讀者
 

我們都活在時代之中,但每個人介入時代的大小深淺有別。在這一代的台灣知識人之間,林孝信比多數人都更與時代同脈動。從60年代末期推動科學啟蒙開始,歷經跨華人社群的保釣、台灣的民主運動,以及好幾個陣線上的社會運動,他長期而多方面地介入,呈現了台灣社會數十年來求變的軌跡。幾年前《思想》對他做過一次訪談,但雙方都以為未定之稿尚待後續補充,所以並未立即發表。未料孝信突然去世,雖然還有無數問題有待與他對話商榷,如今也只能起用這篇未定之稿紀念他的未酬壯志。個體生命有限,但人間的進步事業不會停止。這篇訪談留下了孝信對於時代的認識與批判,也記載了他對人間正義的嚮往,相信對於繼起者有積極的意義。
 

本期同時發表梁曉燕女士的訪談,則呈現了另一位在介入之中思考、反省時代的典型人物。二十餘年來,曉燕在中國大陸民間致力於文化、環保、農村教育等議題,同時積極培育民間的自我組織能力,在一個後極權情境中試著催生社會力量。她有關公民社會與民間力量的思考,兼顧政治改革與社會發育,並且對其間的關係有所分解梳理,很值得我們參考。她進一步強調一切努力均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強調「生活」應有的豐富與包容,更反映了一種行動倫理的反思。
 

今年是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五十週年。1966年5月16日,中共發布了《五一六通知》,史家視為文化大革命的正式開端,自此喧騰十年,對中國、對中共都造成了莫大的衝擊,對當時瀰漫世界各地的反抗意識也產生可觀的影響。這場空前的龐大革命實驗的意義(或者說教訓)深遠,不能聽任官方的失憶政策加以掩蓋湮滅。去年底《思想》開始約請作者回顧文革的不同面向,將陸續發表。本期朱學勤談上海文革,即是第一篇。朱學勤先生與夫人當時分別是初、高中學生,從文革初起就捲入浪濤,後來到河南蘭考插隊,對文革有切身的經歷;事後又多與文革造反派交往,對那個時代與其「革命」的政治,有著深刻的反思,請讀者注意。
 

楊儒賓的《1949禮讚》提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台灣史觀,雖然爭議性大,但對於當前幾種主流論述均形同臥榻之側異軍突起的挑戰,其思想解放的意義不可輕估。我們推出「反思1949史觀」專輯,即是想要發揮《思想》的論壇功能,在這個問題上促成健康的爭論。話說回來,台灣的主體性當然並非完全由檯面上的「大」文化力量所組成;無論新儒家、自由主義、國民黨的大中國民族主義,以及地下的左翼與地面的本土意識,都是今日台灣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不過這些組成部分如何競爭傾軋,如何相互滲透與排擠,最後又如何在不得已之下彼此勉強地容忍甚至借鑑,這個過程可能才是台灣歷史最突出的性格所在。一種強調社會集體學習過程的角度,對我們理解台灣的歷史軌跡,是有可觀的意義的。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84733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