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小時候受的傷,一輩子都難以抹滅,
好不容易長大的我,輕撫著從前的自己說:
「辛苦了,謝謝你熬了過來。」
★超越300萬觀看次數影片《曾經是邊緣人的大人們》
無刪減版暖心訪談集
我們曾經是一群「與其到學校被霸凌,不如選擇去死」的孩子,
如今皆已成為比誰都還要溫暖、勇敢且充滿自信的大人。
希望透過這本書讓你知道,
「我們不是孤單一人,所以別怕,沒有關係。」
▍我們在校園被孤立的記憶 ▍
學校規定營養午餐只能和同班同學一起吃,
我是連排隊領飯的時候,都獨自一人低頭站在最後面,
當大家都在有說有笑地吃飯時,
我一心只想著「希望這段時間可以趕快過去」。
▍我們在校園那些印象深刻的畫面 ▍
我自己最討厭面對的情況,
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叫大家分組的時候,
「你們自己找四個人湊成一組」,
我永遠都是最後一個沒被分進任何組裡的人,
最後,只好加入最後有缺人的那一組。
▍我們對於那些加害者的看法 ▍
坦白說,我這輩子從來沒看過什麼正義的校園流氓。
世界上哪有善良的校園流氓?
流氓就是流氓,善良的人就是善良的人。
會有某某算是「好流氓」想法的人,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被霸凌過。
▍我們被霸凌時,家人的態度 ▍
被霸凌的當時,我認為一切問題都出在自己身上,
再加上,人本來就會對自己的問題難以啟齒,
所以,我完全無法尋求身邊的人或家人幫忙。
❤️❤️❤️❤️❤️
其實孩子的自尊很容易被同學的言語霸凌、
肢體霸凌及周遭同學的輕蔑眼神摧毀,
這也是為什麼對於某些人來說,學生時期是渴望回去的懷念時光,
對被霸凌者來說卻是孤單心寒、殘忍畏懼的記憶。
包含書裡的10名受訪者在內,總共402名受訪者當中,
96%的人皆表示當年被霸凌的記憶對現在造成了很深的影響,
等於是經歷過霸凌的人,大部分都在自尊尚未修復的狀態下已成大人,
而且還伴隨著那些大大小小的陰影。
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或者看待這些陰影呢?
雖然,許多精神科醫師強調,為了克服內心陰影,
最重要的是必須找個人訴說自己的傷痛。
但是,一旦說出:「其實我被同學排擠過,我是班上的邊緣人。」
往往就會使現場氣氛頓時降到冰點,
甚至還會被貼上「失敗者」或者「社會適應不良者」的標籤,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會對這件事情難以啟齒的原因所在。
因此,假如正在閱讀這些文字的你也有被人孤立、排擠的經驗,
或者曾受到難以抹滅的傷害,
希望這本書可以讓你放心地得到溫暖。
❤️❤️❤️❤️❤️
目錄
⊙前言
⊙序言
【女生班】
⊙點名簿
⊙早會時間
◇第一節課◇被孤立的記憶
◇第二節課◇當時的心情
◇第三節課◇加害者與旁觀者
◇第四節課◇家人
⊙午休時間⊙成為邊緣人之前的我
◇第五節課◇成年後的邊緣人
◇第六節課◇我們需要的是
◇第七節課◇我所夢想的未來
【男生班】
⊙點名簿
⊙早會時間
◇第一節課◇被孤立的記憶
◇第二節課◇當時的心情
◇第三節課◇加害者與旁觀者
◇第四節課◇家人
⊙午休時間⊙成為邊緣人之前的我
◇第五節課◇長成大人的邊緣人
◇第六節課◇我們需要的是
◇第七節課◇我所夢想的未來
⊙放學後
多延、敏兒、喜定、奏淵、志永
權培、義鉉、要瑟、成浩、在景
序/導讀
前言
某個炎夏傍晚,我和朋友在電話中聊得正起勁,分享著為什麼會對夏天又愛又恨,對話結束在即,對方突然向我坦承自己其實是校園霸凌「加害者」的事實。
「我記得國中時期班上同學總是特別喜歡找一名同學的麻煩,對她開一些滿嚴重的玩笑,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還一路延續到高中,所以她等於是從國三到高三都慘遭霸凌,但她從來都沒有生氣發飆過,直到某天實在忍無可忍,在課堂上氣到翻桌走人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學校。我本來早就忘了這件事,但是看了妳的影片以後又讓我再次想起那名同學,害我罪惡感很重。」
我不發一語,默默聆聽,於是朋友又補了一句:「其實我對妳也感到很抱歉。」雖然聽到這句話時,我不禁紅了眼眶,但我也不想對她多做苛責,畢竟她是我很珍惜的朋友,於是我簡短地回了一句:「妳當年的玩笑對她來說很可能是一場夢魘。」便草草結束了那通電話。
隨著上傳到YouTube影音平臺上的一系列影片──《曾經是邊緣人的大人們》(왕따였던 어른들)觀看次數破三百萬以後,最令我感到憂心的事情便是影片中的受訪者很可能會像我一樣面臨如此尷尬又想逃避的窘境,而這也是錄製完影片後和所有受訪者一起去聚餐時聊到的話題。
一名受訪者表示,影片播出之後,好巧不巧就遇見了當年那名加害者,有些加害者甚至傳簡訊問他:「你在影片裡提到的那個人該不會是我吧?」也有人是傳訊息給他,向他道歉。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惡劣的社群網站將我們的影片擅自盜走,並在該網站以「邊緣人的特徵」作為標題重新刊登,底下甚至充斥著各種炫耀自己是如何霸凌別人的網友留言。
後來我向那些受訪者致歉,總覺得是自己沒能保護好他們,結果他們搖頭表示,只有極少數人如此而已,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留言都還是滿溫馨的,奏淵小姐還笑著說,她特地將那些善意的留言列印出來貼於床頭,作為安慰與鼓勵;有些受訪者甚至表示,自己看完影片底下的網友留言以後哭到無法自拔,因為他們看見很多人也正在遭受校園霸凌,網友們紛紛留言講述自己是如何度過每一天、這些影片對他們多麼有幫助等。影片中的這些受訪者其實很想要告訴網友和學生:「我們再也不是孤單一人,所以別怕,沒有關係。」他們都是曾經痛恨自己到想要親手了結生命的人,如今皆已成為比誰都還要溫暖、勇敢、充滿自信的大人。
礙於網路媒體特性,我們只能將這些不容易聽到的寶貴故事剪輯成精華呈現,所以公開在youtube上的影片長度只有短短二十幾分鐘,然而,實際上的訪談時數卻是長達五個多小時,要是再加上事前訪談則遠遠超過八小時。
後來我嘗試將那些在影片中刪減掉的段落製作成獨立出版刊物,透過群眾募資平臺「tumblbug」少量販售,但其實內心一直很渴望這些故事可以被更多人看見,於是在某次因緣際會下,我認識了RH Korea出版社的編輯,據說編輯在地鐵上閱讀了訪談原稿以後還頻頻拭淚,並且表示自己彷彿感覺到一股使命──必須讓更多人看見這些故事。
我想,各位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定會讀到一些地方使你感觸良多,明明是別人的故事,卻會聯想到過去的自己,不論是難以承受班上同學目光而整日把臉埋在書桌上的十四歲,還是每當要和同班同學湊兩人一組時背脊就會發涼的十八歲。看著這些似曾相識的故事,你的淚腺隨時都有可能被觸動到。
這時我會建議你不妨暫時闔上書本,默默輕撫隱藏在內心深處年幼的自己,對自己說聲:「辛苦了,謝謝你好不容易熬了過來。」如今,是時候該好好疼愛自幼沒能得到充分關愛的自己了。
猶記籌備這本書時,書名苦惱了我許久,雖然很多人希望我沿用影片標題「曾經是邊緣人的大人們」,但是也有人認為光是「邊緣人」三個字就帶有問題是出在受害者而非加害者的意味,所以和受訪者經過幾番商討過後,決定改用《帶著校園霸凌記憶長大的我們:致 當年那些加害者們》。相信這本書能對有過同樣傷痛及正在經歷類似遭遇的人提供莫大安慰,與此同時,也會對那些霸凌人卻面不改色的加害者起到一些警示作用。
最後,我想要特別感謝願意一同分享這些傷心往事的受訪者,正因為你們相信彼此,才有辦法走到這裡,你們的勇氣實在令人欽佩。最後的最後,我要由衷感謝主的一切安排。
崔允齊(최윤제)
《曾經是邊緣人的大人們》製作人兼主持人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