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
讓家長搞清楚小朋友在學校忙什麼、配合老師發揮最大的學習動能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資深國小教師林怡辰,畢其十多年教學功力於一書
以「時間軸」整理出孩子學習的關鍵點,看見孩子成長的軌跡
誠心獻給每位老師與家長,一本陪伴孩子重新看待「學習」的實用寶典
學校生活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循環,孩子在其中不斷成長、茁壯
身為最重要的陪伴者,老師和家長都是循環中不可或缺的助力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總有那些讓老師和家長感覺晴天霹靂的日子:開學、家長日、校外教學、期中期末考、寒暑假、畢業典禮,還有準備升國中的銜接期……在孩子的學習成長路上,每個時間點都充滿各式各樣的挑戰。身為師長的我們,究竟該怎麼花時間陪伴孩子,用什麼樣的方式教養心愛的孩子呢?
全書以孩子一學年的學習時間軸脈絡做為呈現,探討孩子在每個重要學習時機點,老師與家長可認真著眼的細節,整理出真正有幫助的建議和具體做法。
透過本書,期盼能為親師搭起合作的橋梁,讓彼此相互理解,看見孩子成長的脈絡,幫助孩子培養一生受用的學習習慣;也希望親師能以終為始,踏踏實實、不慌不忙的陪伴孩子前進,讓孩子得以自學、自立,也讓親師得以放心、放手。
十五年的教學隱性知識,怡辰老師一次傾囊相授!
以前這些資料都是分散在各處,這幾年面對為台灣而教(TFT)、初任教師,趁著檔案整理,才得以把這些隱性知識,用規格化的方式召喚出來。這本書雖然二十天就完成初稿,但其實是超過十五年有意識的累積。——林怡辰
本書特色
1.教師的萬用寶典:從這本書中,新進教師可以學習到前人累積的智慧,化繁為簡,從深陷各項龐雜的學校事務中破繭而出;資深教師則可以用來借鑒,堅持初心、實踐信念,重新檢視自身的帶班架構和規律,並將多出來的時間進行個人專業成長。
2.家長的共學錦囊:從這本書中,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認識學校的運作和教師的理念,看見孩子成長的脈絡及未來方向,與學校合奏,和教師攜手,共同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3.隨書附贈超實用表格:包含開學前電訪紀錄表、自主學習任務表、一週作業規畫表、班親會班級經營計畫書,獨家攻略不藏私完整收錄!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如何使用這本書
PART1 一學年的行事曆
開學前:收心
01 從假期模式轉換到上學模式
»家長看過來:四招「開學收心操」,克服開學症候群!
開學前:計畫
02 帶班計畫,心裡有底
»家長看過來:根據孩子的在校狀況,調整在家的生活規劃
開學前:營造環境
03 環境對孩子的習慣和性格影響深遠
»家長看過來:如何為孩子營造家中理想的閱讀和學習環境?
開學前:備課
04 師長準備心情及備課
開學後一週到一個月:調整
05 打開感官蒐集大量資訊
»家長看過來:調整作息時間,建立學習習慣
段考前:筆記策略
06 學習做筆記,建立自己的思考系統
»家長看過來:陪孩子寫作業,我該扮演牧羊人、化妝師還是馴獸師?
段考前:擬定計畫
07 複習計畫幫忙綜觀全局
»家長看過來:注意話語與文字為孩子帶來的力量
段考後:反思
08 反省,讓孩子超越過去的自己
»家長看過來:該不該幫孩子報名安親班或課後輔導班?
學期三分之二:彈性調整
09 當倦怠來襲時,時時覺知和調整
»家長看過來:為什麼孩子愈來愈沒有學習的熱情?
學期末:回首來時路
10 看見一學期的距離
寒暑假:自學
11 長假是自學的絕佳機會
»家長看過來:比安排營隊更重要的事
返校日及開學當天:初相見
12 好的開始寫下故事美好扉頁
PART2 學校活動的教育目的
家長日:親師溝通
13 讓家長感動又安心的家長日
»家長看過來:家長如何和老師有效溝通?
校外教學:規劃學習專案
14 隱藏在校外教學中的素養學習
»家長看過來:去旅行吧!最好的學習就在生活中
運動會:合作學習
15 學習與他人合作
»家長看過來:你認識孩子在學校的好朋友嗎?
學校宣導活動:學習思考
16 善用宣導和活動,讓學習無死角
»家長看過來:快速帶來的迷思和名師
校內外各項比賽:打造抗壓性
17 別讓比賽成為孩子一生的障礙
»家長看過來:比賽讓孩子面對壓力成長
畢業活動:留下意義
18 用創意點子,和孩子一起畫下回憶的句點
»家長看過來:孩子畢業,家長的心態也要隨著升級
緊急錦囊:發生衝突時
19 學習愛自己和人生中的不完美
»家長看過來:儲存愛的能量、緊急救援
PART3 影響一生的學習習慣
20 運動與恆毅力
»家長看過來:不管孩子多麼優秀,運動還是最重要
21 閱讀與寫作力
»家長看過來:與學校同調的「在家讀寫計畫」
22 自學與行動學習力
23 品格與成長型思維
Part4 跨越時間的限制
25 運用手帳,找出優雅教養的祕密
»家長看過來:帶著孩子善用工具,學會時間分配
26 建立教學檔案:有紀錄才有成長進化的可能
»家長看過來:善用資訊,自動記錄
27 用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看見來時路
»家長看過來:自製「照片書」,學習製作另類的學習歷程檔案
後記
序/導讀
【自序】
讓教養穿越時空,看見現下真正的價值
時間,是人生最珍貴且公平的資產。上天在每個人的時間帳戶裡存入每天八萬六千四百秒、每週一百六十八個小時,不管你如何使用,最終還是會歸零,又重新來過。人生何其短暫,時間不停流逝,我們既然無法操控時間,只能管理自己,認真思考並做出選擇,究竟該把時間花在哪些珍視的價值上。
凡世上珍貴事物,不管是意義、健康、關係、事業、金錢等,想要追求就得花上時間成本,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而相信對於拿起這本書的你來說,想必贊同「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伸,更是我們一生的至寶。身為師長的我們,究竟該怎麼樣花時間陪伴孩子、教養孩子呢?身為師長的我們,是否可以看穿時間的謊言,知道人們常寄望一年有大收穫,卻低估一日的時間?我們除了做對選擇外,如何能夠長久堅持,最後獲得長時間的真價值?
教養,就像一場不跟別人比較的馬拉松。首先必須選擇正確目標,將目光投注於遙遠的彼端,以遠見洞悉未來樣貌,進而產生堅定信念。過程中要耐得住寂寞與內心交戰,不為外界干擾迷惑。在這場馬拉松中,無須急著起跑時便開始衝刺,無須因落後他人而感到心慌,盲從別人的方向與速度,只會讓自己在事後感到後悔。嚴守配速、時時調整思考,在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中成長,讓汗水在時間中凝聚成真價值。最終,抵達自己想要的彼岸,用愛和智慧,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然後安心地目送孩子遠去。
我常想:教育是如此緩慢,又如此長遠,身為師長的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出現下的選擇?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穿越時空,看到現下微小差距將在未來帶來多麼巨大的影響,再穿越回來當下,是否會讓我們重新思考教養上的所作所為?若能將眼光放遠,我們就更能勇敢堅持初心、實踐信念,帶來想要的價值。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先成為更好的人,同時讓孩子活出他自己的意義,雙雙無悔一生,那該多好?
用時間軸,看見孩子成長的脈絡
我在《從讀到寫:林怡辰的閱讀教育》一書中,透過中巨觀視角,呈現多年在我在教育現場、在孩子身上的觀察與省思。這本書自出版以來,收到許多教師、家長,甚至醫師、律師、企業家等來自社會各界的熱情回饋。然而無論是如何高遠的教育信念,仍需要回到每天的方格中踏實地實行。因此在本書中,我將透過微觀的角度,從孩子一學年的時間軸脈絡中,整理出對教師與家長真正有幫助的細節,陪伴讀者重新看待「學習」這件事,並呈現在孩子的每個重要學習時間點上,親師可以採行的具體作法。
藉由本書的時間軸架構,我們將一同鳥瞰孩子在一個個學年中,周而復始的學習歷程,希望能夠:
1.帶領教師建立帶班架構和規律,讓新手教師可以有跡可循,讓中生代教師可以參考激盪、不斷發展新的教學模式。從學其中各時間點的定位出發,透過各篇內容間的發展連結,看見讓點和點連成無形的班級經營之線,最終構成堅實完整的教育實踐之面。
2.協助家長看見孩子成長的脈絡及挑戰,看見孩子未來的方向,給予協助和支持。更希望協助親師互相理解、合作,藉此不斷的反思、倒帶、快轉,然後思考最重要的初心及方向,教師和家長當下可以做的有哪些?
3.最後,讓我們一同以終為始、踏踏實實、不慌不忙的陪伴孩子前進,讓孩子得以逐漸自立、自學,最終可以安心放手讓孩子盡情揮灑自己的生命光彩。
本書架構
本書共分為四部。
第一部「一學年的行事曆」,首先協助師長度過一年最兵荒馬亂的開學季。從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建立長期的親師關係、為孩子規劃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一週到一個月需慎始等。而透過考試前後培養孩子計劃思考的能力,讓孩子逐漸脫離每日功課的制限,在時間中自由。也會談到師長如何善用寒暑假,讓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及習慣,建立自學能力等。
第二部「學校活動的教育目的」則回歸教育初衷,看見學校例行活動背後原本的教育意義,不被速成、速效、表面成果等表象誤導而走偏了方向,更能在各式活動中看見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第三部「影響一生的學習習慣」,是我最想獻給世界的禮物。長期且重要的價值來自靜水流深,或許一時一刻看不出來,但最後可以逆轉和長效,都是從微小地方堅持的翻轉。這部最不好寫、不好讀、不好實施、不好堅持,是最重要卻不緊急,甚至常常被忽略,但卻是教育最重要的價值所在。從開始、一點點再加上持續性堅持,你會驚訝地發現,當方向正確,時間竟然會愈來愈多。
最後,在「跨越時間的限制」這一部,說明如何善用各種記錄,例如手帳、照片、影音、臉書、部落格等,來跨越時間的障眼法。就像一般投資理財類書籍告訴你要記帳,教導時間規劃類書籍會鼓勵你記錄下時間分配及事情緩急的優先順序,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記錄會帶來真實、帶來信心、帶來成就感,帶你穿越時空,看見來時路。剛開始,記錄會花上你許多的時間,但堅持執行過後,在時間的醞釀下,將會為你帶來複利的力量。
只是,教育往往沒有標準答案,教育的內涵更涉及各種複雜的人、事、時、地、物,在不同地區、年齡、屬性與心理狀態,都有不一樣的思考。因此,我絕對不希望這本書是一個標準答案,需要讀者全盤接收,事實上,就連我在面對不同孩子時,也都有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和做法。這本書像是一顆石頭,希望激起漣漪,讓更多思考和想像進駐。
寫下這些,希望拋出更多的激盪,透過「小小時光機」的概念,提供師長搭乘時光機快轉到未來,看看孩子可能會遭遇到哪些挑戰?再搭乘時光機慢速回到過去,思考孩子過去經歷了哪些?回到當下,讀者可以從中選擇或是拾取符合自己教育觀的段落,修改或激盪出新的想法、創作成自己的教育觀;只要方向一樣,做法可以有千萬百萬種。
對於總是用文字不斷記錄過去、思考當下、穿越時空的我,這是一本一直以來我很想寫下的書。整本書循著許多教育前輩的心血前進,特別選在二○二○年這時出版,在這個不安、沉澱、靜止的時間點,對於看待孩子和未來格外具有意義。希望以這本書,讓師長放眼未來,但安心當下,有所獲。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