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感覺不被愛的時候,就畫一棵樹吧!

一棵樹讀懂內心世界!拿起你的紙筆,來一趟心靈探索之旅!
  • 2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一棵樹讀懂內心世界!

 

運用「樹木圖」這項心理學工具,深入解析實例,

引導讀者一起參與人格成長,一起完成自我開發,

一起成為生命的解讀人

 

‧我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這段感情該不該繼續下去?

‧如何面對與原生家庭的糾葛?

‧怎麼處理性格內向者的人際關係?

‧究竟怎麼樣才能活得「像自己」?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面對種種課題,你是否經常感到迷惘?

每當這種時候,不妨畫下屬於你的樹木圖,挖掘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

不能旅行的時候、心累或不幸福的時候、感覺世界很討厭的時候……

靜下來吧,拿起你的紙筆,來一趟心靈探索之旅!

 

「透過與樹的對話,你將有機會感受自己生命能量的流動:樹根在地下與大地母親緊密相依,吸收樹木成長所需要的養分;樹幹和樹枝源源不斷地將這些養分向各部分輸送;在枝頭,每一片樹葉都在進行光合作用;整棵大樹根深葉茂,生機盎然。借助這樣的意象,你就有機會整合自己的內在世界,讓自己的生命能量不再被禁錮,而是健康地流動起來。」

 

本書以樹木類比人類的生命發展,帶領讀者一步步運用樹木圖這項心理學工具,解讀個體的人格特點、面臨的困境、成長方向及主要的成長議題等。

書中分為四大模組,分別講解樹木圖的發展、步驟解讀、如何運用樹木圖實現個人成長,以及樹木圖在各個領域中的運用。讀者可以按部就班,一邊讀一邊畫出自己的樹木圖,一本書讀完,也就讀懂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什麼是樹木圖?

樹木圖是請當事人在A4紙上畫一棵樹,根據畫出的樹評估其心理狀況。這是目前發展得最成熟的圖畫心理工具,不僅被大量應用、有具體的實證基礎,且元素單一、操作簡單,心理學含義又非常豐富,適用於各種群體。

 

‧如何解讀樹木圖?

人們的內在世界本來是無形而深不可測的,但透過樹木圖,它便以有形、質樸、具體、真實的樣貌展現。我們可以從樹木的形狀和位置、圖畫的大小、繪畫的筆觸和線條,以及畫中的環境和附屬物等角度解讀自己畫的樹木圖,讀出圖畫的象徵性含義,從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本書特色

‧心理學博士傾囊相授,全台首見最有系統的畫樹心理學。
‧全彩圖示,由淺入深,帶領你藉由獨特的樹木圖透視人心。

作者

嚴文華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上海市社會心理學會監事、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精神分析工作委員會主任。

長期從事圖畫心理學的實踐和探索,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並在報刊雜誌上開設多個專欄。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最為自豪的是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熱愛心理學的學生。

著有《畫壺談心》、《心理魔法壺》、《畫的心理學》、《心理畫中話》、《看畫讀心》、《心理諮詢個案督導》、《做一個優秀的心理諮商師》等多部作品。

目錄

前言

 

1模組 認識樹木人格圖

1 圖畫心理技術大家族

樹木圖及圖畫家族/樹木圖的歷史/樹木圖的理論取向/成長‧操作

2 樹木圖的指導語和基本操作

畫樹木圖的準備工作/作畫過程的觀察與記錄/作畫之後的自我反思

3 圖畫是心靈的鏡子

圖畫治療與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關係/圖畫與潛意識的關聯/圖畫的作用/成長‧操作

4 畫樹的神奇之處

樹與人在象徵上的關聯性/樹與人在象徵上的差異性

5 如何透過樹木圖獲得成長

透過樹木圖成長的案例/成長‧操作

6 樹木圖的運用

測試取向的樹木圖應用/培訓和教育活動取向的樹木圖應用

7 解讀樹木圖時必須注意的原則

操作和溝通之前的基本原則/溝通過程中的基本原則

 

2模組 解讀樹木圖

8 樹的位置

從縱向的視角來理解畫紙空間/從橫向的視角來理解畫紙空間/成長‧操作

9 畫面大小

人格和自我評價/與環境和他人的互動/情緒和能量/其他方面/提醒/中國文化中留白的心理含義

10 筆觸線條:用筆輕重與線條曲直透露的訊息

筆觸/線條的心理學含義/陰影

11 樹的種類:不同品種的樹具有不同的含義

寫實的落葉樹/寫實的常綠樹/抽象樹的多重心理學含義

12 樹根和樹幹訴說的人生故事

對樹根的解讀/對樹幹的解讀/成長‧操作

13 樹枝、樹冠、樹葉體現與環境的關係

樹枝和樹冠/樹葉/成長‧操作

14 附屬物:果實和四季代表的含義

果實的含義/四季的含義/成長‧操作

15 附屬物:大自然類、動物類附屬物的含義

大自然類/動物類/其他/圖畫解讀實例/成長‧操作

16 樹與環境:生長環境展現了一個人的內心

土壤性質/生長地點/環境性質/人際交往/成長‧操作

17 動態解析:作畫過程本身所蘊藏的訊息

作畫的時間/作畫的順序/作畫過程中的其他狀況/成長‧操作

18 解讀樹木圖的四大基本原則

解讀圖畫的基本原則/如何解釋相互矛盾的資訊/解讀的過程是互動的過程/分清自我和他人的邊界/發展自我反思能力/從單幅圖畫中獲得的訊息是有限的/成長‧操作

 

3模組 透過樹木圖實現自我成長

19 利用樹木圖找到自己的成長議題

根據基本原則解讀圖畫/從觀察到的訊息中解讀圖畫/讀出最主要的成長議題/成長‧操作

20 從樹木圖中看到自己的資源

根據基本原則解讀圖畫/從樹木圖中看到作畫者的發展資源/性格內向和外向者各自的資源/成長‧操作

21 細觀心中的自卑,成為更自信的你

理解自卑/從樹木圖中看出自卑的線索/面對自卑/成長‧操作

22 體察完美主義傾向,真誠地擁抱自己

完美主義者的特徵/樹木圖中完美主義傾向的線索/面對完美主義/成長‧操作

23 識別生命能量的失衡,探索平衡發展之路

一邊枯死另一邊有生機的樹/雙面樹/結語/成長‧操作

24 獲得人際支持,建立與生命的聯結

被壓制的樹/汲取的樹/緊緊抓住大地的樹/成長‧操作

25 審視糾結和困惑,用手畫出內心的答案

開花的竹子/橫著長與豎著長的不同含義/成長‧操作

26 從控制走向疏通,讓情感自由表達

被壓抑的情緒/壓抑情緒的鬆動/情緒的通暢/成長‧操作

27 呈現多個自我,面對真實自我

多肉植物/分區的樹冠/能量通暢的大樹/整合中的樹/彩色柳樹和珍珠/真實自我/成長‧操作

28 從迷茫到魔法願望,用圖畫展現目標

迷茫的小草/魔法願望/藤蔓植物的象徵含義/魔法的象徵含義/初芽/血色玫瑰/成長‧操作

29 倫理守則和理解樹木圖的基本要點

幫助他人時的倫理守則/幫助他人時須注意的重要部分/整合原則/動態地理解圖畫/理解藝術的力量/成長‧操作

 

4模組 樹木圖的延伸和拓展

30 人際互動:樹木圖的N種多人用法

創意性地運用樹木圖/樹木圖用於人際互動的活動中/兩個人畫的樹/多人一起畫樹木圖/成長‧操作

31 家庭樹:折射家庭成員的心理關係

家庭樹木圖的操作和注意事項/家庭樹木圖的解讀/成長‧操作

32 透過不同的樹,看到多個人格側面

畫不同的樹/解讀不同的樹/成長‧操作

33 四季的樹: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節奏

活動的實施和指導語/四季樹的解讀/成長‧操作

34 植物圖:了解內心真實的自己

活動目標和實施/解讀植物圖/成長‧操作

35 單身沙龍樹木圖:我的戀人長什麼樣子

單身沙龍繪畫活動的實施和指導語/解讀單身男性的樹木圖/解讀單身女性的樹木圖/成長‧操作

36 樹木圖帶給你什麼

了解新的工具/個人成長

序/導讀

前言

親愛的讀者,歡迎來到心理學這個深邃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會走進一座迷人的植物園,請停留在屬於你自己的那棵樹前,這棵樹是你內在心理世界外化成樹的形象。透過圖畫心理這個「神奇」的工具,透過樹的形象,你將有機會看到它對你生命歷程的鏡映,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徵,了解自己的生命能量狀態,了解自己在當下生命發展階段所面臨的最重要的議題。

透過閱讀本書,你可以了解樹木人格圖這項技術,並且用在自己身上,幫助自己做自我分析、自我探索和自我整合。當你熟練地掌握這項工具後,就有機會透過他人的樹木人格圖,深入了解對方。

樹木圖有不同的名稱,包括樹木人格圖、畫樹測試、畫樹測驗等。在本書中,為了簡單起見,我們稱其為「樹木圖」。樹木圖是請人們在A4紙上用鉛筆畫一棵樹,然後由經過訓練的心理學工作者根據當事人畫出的這棵樹,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

圖畫技術有很多不同的主題,如自畫像、房—樹—人、家庭動態圖、心理魔法壺、雨中人等,我之所以選擇從樹木圖開始介紹圖畫技術,有以下五點考量:第一,樹木圖是目前發展得最為成熟的圖畫心理工具,它不僅被大量應用,更重要的是,有具體的實證研究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援;第二,樹木圖是元素單一的圖畫工具,像房—樹—人包含三種基本元素,解讀起來便更複雜;第三,樹木圖的操作比人物畫像更簡單,在多年的實踐經驗中,我發現,對任何年齡的群體來說,讓其畫人物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四,雖然樹木圖的操作簡單,但它的心理學含義非常豐富,樹的成長在各方面都可以用來比喻人的生命發展,從簡單的樹木圖中可以解讀出豐富的人生;第五,樹木圖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適用於各種群體。例如,可以用它作心理測試,或作為選拔人才的工具;在心理諮商中,樹木圖也是與來訪者溝通很好的媒介;此外還可以用作個人成長的工具等等。

樹木圖主要運用投射技術實現以上各種功能。在本書中,我會邀請你畫出自己的樹木圖,這棵樹就是你的內在世界外化成自然界中的樹的形象。你的內在世界本來是無形而深不可測的,真實面目無法被瞥見,但透過你的圖畫,它以有形、質樸、具體、真實的形象展現在你的面前。閱讀本書後,你可以從樹木的形狀和位置、圖畫的大小、繪畫的筆觸和線條,以及畫中的環境和附屬物等角度解讀自己畫的樹木圖,讀出圖畫的象徵性含義,從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本書的寫作遵循由淺入深、由部分到整體的邏輯思路,同時包含多幅圖畫,所以在閱讀文字的同時,你也可以結合這些圖畫來理解。全書分為四大模組。

在第一模組中,我會介紹樹木圖的操作、樹木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以及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在第二模組中,我會以從局部到整體的方式介紹樹木圖的解讀要點。先評估畫面的大小、樹在畫面上的位置、繪畫的筆觸和線條,以及樹的種類等,然後對一棵樹按從下往上的順序依次局部解讀,從樹根、樹幹、樹枝、樹冠到樹葉,最後再解讀附屬物和環境。當然,我也會對作畫過程進行解讀,同時還會提醒讀者注意在解讀過程中應遵守的倫理守則。也請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自我反思:你能從自己的圖畫中讀出什麼?

在第三模組中,我會介紹如何透過樹木圖實現自我成長。一方面,我會舉出一些透過樹木圖促進個人成長的案例,幫助讀者學習從整體解讀圖畫;另一方面,每解讀完一張圖畫,我希望讀者根據指導語創作一幅新的圖畫。如此一來,透過畫樹和反思,你便可以實現自我成長。透過與樹的對話,你將有機會感受自己生命能量的流動:樹根在地下與大地母親緊密相依,吸收樹木成長所需要的養分;樹幹和樹枝源源不斷地將這些養分輸送向各部分;在枝頭,每一片樹葉都在進行光合作用;整棵大樹根深葉茂,生機盎然。藉助這樣的意象,你就有機會整合自己的內在世界,讓自己的生命能量不再被禁錮,而是健康地流動起來。

在第四模組中,我會介紹樹木圖的其他操作方式。樹木圖只是圖畫心理技術中的一個分支,根據活動目標、對象特點、擁有的時間和空間及材料資源等,還有很多有創意的操作方式。例如畫彩色的樹、兩人一起畫樹、團隊合作畫樹、畫家庭樹、畫四季的樹,甚至拓展到畫不同的植物。所有這些有趣的部分,我都會在第四模組中加以介紹。

在寫作本書時,我同時考慮了三條技術路線。第一條是圖畫心理技術。圖畫心理是本書的立足點,所以書中內容會圍繞樹木圖展開,尤其著重於如何解讀樹木圖、如何利用樹木圖促進自我成長。

第二條是心理諮商技術。圖畫技術屬於表達性藝術治療的一個分支,而表達性藝術治療則屬於心理治療/心理諮商(以下簡稱「心理諮商」)大家族的分支,所以本書對圖畫的解讀也運用了心理諮商的相關理論,包括精神分析和其他一些心理諮商的理論與技術。我還會特別強調一點──心理諮商的專業規範和倫理,這一點可以幫助學習這門技術的你成為一個有心理學專業素養的人。

第三條是自我觀察和自我反思技術。反思能力可以使人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那麼我們該如何進行自我觀察、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呢?透過圖畫進行反思,是我在多年培訓心理諮商師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在本書中,我會邀請你就一些主題畫出自己的圖畫,透過體驗式的閱讀,讓你和自己的情感產生真正的聯結,這樣一來,你便不是機械式地記憶書中的知識,而是用整個身心在體驗。我會運用各種方式幫助你進行觀察和反思,如提出一些結構化的問題等。學習樹木圖,首先要將技術用在自己的身上,只有對自己有用的技術,才有可能用在他人身上。

所以,圖畫心理技術、心理諮商技術、自我觀察和自我反思技術構成了本書的三條主線。

期待在圖畫心理的迷人植物園中,你能放慢匆忙的腳步,找到自己那棵生命之樹,為它駐足停留,對它細細凝視,聆聽它要告訴你的生命密語,讓自己的生命從此有樹相依,增強生命的確定感和穩定感。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08077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