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盲點
善用行為倫理學,洞察個人、組織、社會三個層次的思考盲點,避免因錯估人性而付出慘痛代價!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挖掘人性本質,提升決策品質!
善用行為倫理學,洞察不由自主的心理反應,
意識到個人、組織、社會三個層次的思考盲點,
就能避免因錯估人性而付出慘痛代價!
‧哈佛商學院、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
‧《富比世》書評盛讚:商界人士必讀之作
‧榮獲商業書籍大獎Axiom Business Book Awards銀獎
如果看了這本書,1990年的金融海嘯和龐氏騙局是否就不會發生?
福特瑕疵車和挑戰者號太空梭是否就能免於爆炸和死傷?
為什麼台灣的隔離政策已經很成功,但還是會發生機師不甩居家檢疫的例子?
為什麼企業明明花大錢為員工開課程、制定各式各樣的護城河,卻還是不斷出現內賊和詐騙?
這些案例中藏著什麼盲點,導致決策注定失敗?
我們在不自覺中說一套做一套,自以為無害的雙重標準,最後付出了什麼致命代價?
這本哈佛商學院、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書籍,是由曾出席美國聽證會作證討論審計獨立性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斯‧貝澤曼和商業倫理專家安‧E‧坦柏倫塞所撰寫。兩位作者指出,許多傳統的決策方式,是出於對人性的錯誤理解或不夠理解,導致流於形式或顧此失彼。而提升決策品質的第一步,就是察覺人在理想目標與實際行為之間的落差,是出於不由自主的心理反應。唯有意識到我們必然會有的盲點,才能跳脫有限卻往往不自知的思考框架,看清重要資訊,做出精準判斷。
閱讀本書能讓你戴上行為倫理學的濾鏡,有效看見個人、組織、社會三個層次的思考盲點,並提出具體可行的做法。所有讀者都能從書中學到如何避免為錯誤決策付出慘痛代價,並遵循更對得起自己的行為準則;任職於組織企業的讀者,將懂得打造符合人性基礎與公司目標的有效遊戲規則,防止系統性的失敗;團體的領導者,也能運用書中的智慧,創造出更為具體可行的政策,成就更好的社會。
目錄
推薦序以覺知克服盲點李瑞華
推薦序本書是你在快速決策壓力下的最佳保護機制吳億盼
好評迴響
第一章 說一套做一套,到底差多少?
行為倫理學:用新的角度來理解不道德的行為
那你呢?道德感差距對個人的意涵
那你所屬的組織呢?道德感差距對組織的意義
那社會呢?道德感差距對社會的意義
有限道德感:對個人、組織、社會的影響
以後會如何?
第二章 為什麼傳統的道德決策方式救不了你?
倫理學家可以提升我們的道德觀嗎?
傳統倫理觀的限制
當我們缺乏道德覺知/當我們在講道理之前,就先下判斷/當我們誤判了道德意圖
兩種認知系統、兩種決策模式
道德自我覺知的重要
第三章 當我們的行動違背了自己的道德價值
尋常的偏見
自我中心讓人更會邀功
過度輕忽未來
第四章 為什麼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有道德?
在你做出決定之前:錯誤的預測
決策時刻:代表欲望的自我出頭了
在你做出決定之前:回憶不可靠
第五章 當我們忽視不道德的行為
動機型閉一隻眼
對間接行為閉一隻眼
斜坡上的不道德行為
重視結果更勝於過程
第六章 「道德組織」的虛幻希望
獎勵機制歪了
懲戒的意外惡果
表現得好就有免死金牌
潛文化制霸
第七章 為什麼貪腐的機構怎麼都治不好?
菸草帝國
審計業
能源產業
不一樣的問題、差不多的策略
鼓勵合理的懷疑、混淆視聽/尋找確切的證據/改變事實的觀點
我們能怎麼做?
第八章 縮小差距:提升道德行為的方式
改變自己
準備做決定時:預測那個「代表欲望的自我」/做決定:讓「代表理想的自己」發聲/
評估你的不道德選擇─而且要準確
改變組織
找出隱藏起來卻影響深遠的非正式價值觀/找出組織裡的道德「污水坑」
改變社會
改變預設值/建構資訊來呈現價值取捨/更在乎未來要付出的代價
結語
謝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