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
為什麼「宋人常常見鬼」?鬼怪其實也正反映著人性?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從閱讀宋代的筆記,可以得出一個觀念「宋人常常見鬼」,
而且有些宋代的民間信仰一直延續到現代的文化。
宋代人鬼之間的互動非常頻繁,鬼怪其實也正反映著人性。
【宋人旅行的人鬼情慾】
對宋人來說,旅行中的風貌圍繞著精魅鬼怪,特別是出遊的男性容易在路途中,遭遇到身體情慾的誘惑。
【考生與人鬼關係的互酬】
考試中小吏的協助、互相酬謝常見於宋人科舉的人鬼故事,「有鬼」成為宋人的日常生活。
【宋代女性情感的自由流動】
女鬼故事說的不只是求香火、報復等等,而是用很隱晦「鬼」的意象,將未婚男女性行為合理化。
鬼是過去先民認識世界、解釋死亡以及冥冥之中無法解釋的一種語境。從宗教學來說,宗教的體系創造出它的神聖感,並且透過經典、神話去創造制度與儀式。
要理解宋代的鬼,從材料下手的話就必須借重當時的士人(社會菁英)所留下的筆記,以及流傳的故事,從幽冥界的故事連結人到人世間,創造的需求。
鬼魂常出現在宋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少鬼故事反映出亡靈須小心對待,來自於冥間異性的勾引最令男性難以招架。在宋代卜算也是「全民運動」,士人愛算命,因為想要探究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皇帝愛問卦,除了想要探究眾臣內心的向背外,最大的原因就如人們害怕鬼怪一樣,都來自「不確定感」。
對民間來說,鬼神之物更是存在世道人心,俗話說人心反映世道,民間信仰、筆記小說的「鬼」,與其說是「鬼」,不如說這些有意識受菁英撰寫流傳下的人鬼故事,人即是鬼,鬼即是人,人與鬼的界線在故事中變成十分模糊,正因為模糊的界線,人鬼之間有機會發生關係、交往以及互動進而產生大量的社會史料,讓我們去思考跨越時代的意義。
目錄
推薦序 透過鬼,看見人 胡川安
自序人相信「鬼神」這些看不見的力量
第一章 宋代文化中的鬼神論
中國古代鬼文化的演變
歷史深處的反思——佛教與宋太祖建國
第二章 宋人筆記小說中的鬼
人性的情慾之戰,從《聊齋》鬼說起
宋人旅行的人鬼情慾
來路不明的女鬼——宋代女性情慾
慾火焚身人人無解,慾望的〈高氏影堂〉
宋代女性情感的自由流動
宋人的土地神形象
宋代的殺人祭鬼
第三章 宋代夢寐之間的科舉故事
宋人科舉的幻夢
考生祈求卜算
考生與人鬼關係的互酬
第四章 宋代的算命文化
卜算是國家的大事
有愛問卦的皇帝也會有愛問卦的士人
第五章 宋代如何看待精神的鬼神世界
魔羯座的蘇軾與鬼文化
宋人想像裡的冥界意象
一切都為了香火
宋人的腦袋有「地獄」
好好去死,宋代市場競爭下的死亡儀式
第六章 宋代到今日宗教社會的縮影
西方傳教士對中國風水的看法
人類學家對臺灣風水的認識
返回當代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