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記憶

精神病學家以真實案例故事和文學哲學電影作品,向我們揭示大腦的奧祕!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9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會記得這些、忘了那些?」

一趟對記憶、感受、大腦的深邃漫遊和精采探索,

理解大腦記憶是如何創造認知並決定我們的行為。

 

精神病學家以真實案例故事和文學哲學電影作品,向我們揭示大腦的奧祕,

用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重新定義我們對大腦記憶的認知。

 

◆都柏林三一學院精神病學教授薇若妮卡.歐金的神經醫學權威之作。

◆《衛報》、《紐約時報》、《觀察家》、《星期日泰晤士報》一致好評力推!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作者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讚揚力薦:「讀來精采。作者用豐富的案例研究讓困難概念變得容易理解。心理輔導員、心理治療師、心靈導師和精神科醫生都該好好閱讀這本書。」

◆從精神醫學到神經科學的闡釋應用,旁及思覺失調症、產期憂鬱症、失智症、失憶症、腦瘤、厭食症、童年受虐等精神疾病的認識診治,深入探討記憶這個主題,以全新視角揭示複雜的人腦和記憶的運作。

◆作者筆法兼融科學性和文學性,引用真實的病患案例故事,充滿人性與諒解,文字優美,啟發人心;並援引文學、哲學、電影作品及童話故事,如:普魯斯特的《追憶逝去時光》、貝克特的《等待果陀》和《無名之人》、吳爾芙的《戴洛維夫人》、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觀看的方式》、夏綠蒂・勃朗特的《簡愛》、路易斯・卡羅的《愛麗絲鏡中奇遇》、沙特的《嘔吐》、尼采的《善惡的彼岸》、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的《物質與記憶》,以及華卓斯基姊妹的《駭客任務》、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記憶拼圖》和《全面啟動》、雷利・史考特的《銀翼殺手》等,看她在精神病學領域所處理的問題;最後更擴及文化如何成為共同記憶載體並為我們所有人提供基本編碼的討論,重新定義我們對大腦的認知。

 

「『為什麼我會忘記事情?』如果這個問題對你來說很熟悉,首先,你大可放心,因為記得自己會忘記就是一種記憶。接下來你需要想清楚,自己有沒有把事情登錄進記憶系統。如果你注意到引人關注的活動,就可以增加一直低下的皮質醇水平,改善登錄資訊。與其他研究小組一樣,我們發現練習會刺激喚醒,改善記憶功能,甚至可能使海馬迴生長。或者,你的海馬迴神經元因為有毒的壓力而被鎖在超速狀態。若是這種情況,放個陽光假期舒緩一下,可能是唯一的治療方法。」

──本書作者 薇洛妮卡‧歐金

 

為什麼記憶感覺如此真實?視覺如何觸發過往記憶?

感覺與知覺又是如何與記憶產生關聯?為什麼地點對記憶很重要?

我們如何藉著回憶再次體驗和感受?你記得的事是「真」還是「假」的?

而當受到精神疾病干擾時,記憶的運作又是如何?

不管你從哪裡開始尋找感受——也就是感覺、認知、情緒——的神經學解釋,終究會導向記憶。

記憶把我們所知與所感結合在一起,並成為我們過濾當前意識與非意識感受的媒介。

 

記憶擁有驅動我們的力量,是造就自我的過程

是一絲酸楚,一陣湧上心頭的愛,一團糾結的失落感,一聲懊悔的長嘆,記憶擁有驅動我們的力量,通常在最出乎意料的時候出現。它是複雜神經運作發出的信號,是造就自我的過程:記憶過濾外在世界,提醒我們的行為並餵養我們的想像力。

 

精神病學家以全新視角,揭示複雜的人腦和記憶的運作

精神病學家暨精神科醫師薇洛妮卡・歐金,多年來觀察記憶和經驗如何交織在一起。在這趟豐富迷人的探索,她提問,為什麼記憶感覺如此真實?感覺與知覺又是如何與記憶產生關聯?為什麼地點對記憶很重要?你記得的事是「真」還是「假」?而當受到精神疾病干擾時,記憶的運作又是如何?歐金以精神疾病的混亂記憶揭示複雜的人腦,提供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來理解個人經驗。

 

援引病案例、文學、哲學、電影作品及最新神經科學研究,重新定義大腦認知

作者引用病患案例的真實故事,以及文學、哲學、電影作品及童話故事對記憶的描摩。人類大腦是個極度難解的謎團,從出生、青春期、到老年各有面向,作者用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重新定義我們對大腦的認知。這本書證明了嚴重精神病患的勇氣與煎熬,揭示他們的感覺經驗如何與我們的所知所感脫節。

作者

薇洛妮卡‧歐金(Veronica O’Keane)

都柏林三一學院精神病學教授,也是執業精神科醫生,在該領域擁有超過30年經驗。核心興趣是人類的經驗,以及大腦從此刻到下一刻在發生的事;為了了解自己,就需要了解在大腦發生的事以及記憶如何塑造你的大腦。發表過許多研究論文,主要探討情緒障礙和孕期憂鬱症,認為精神疾病是人類醫學最後一個需要科學啟蒙的主要領域。

譯者簡介


潘昱均


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訊傳播系畢,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譯有《看!情緒幹的好事:哈佛精神科醫師執業40年的良心告白──接受「人生就是不公平」,自豪「不完美的我也是最好的自己」》、《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等。

目錄

Contents

 

前言

 

Part 1 我們如何形成記憶

1 曙光初現

2 感覺:記憶的原料

3 理解感覺

4 海馬迴的故事

5 第六感:隱藏的皮質

6 地方感

7 時間和持續感

8 壓力:回憶與「遺忘」

 

Part 2 記憶如何塑造我們

9 自覺:自傳式記憶的開始

10 生命之樹:分支和修剪

11 自我意識

12 性激素和會唱歌的鳥

13 生活中不斷變化的敘事

14 假或真

15 最古老的記憶

 

後記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068781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