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圖解伴侶的衝突小劇場

第一本圖解伴侶衝突,修復家庭關係的心智圖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1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另一半總是每件事都要管,毫無道理地指責對方……
另一半在家只是滑手機看電視,不願意協助洗碗、曬衣服等家事。
說好的家庭行程另一半完全忘記,還反問為什麼沒有早一點說?
我們在家中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孩子覺得不安,大叫逼我們停止……
另一半管教孩子時喜歡放話威脅,甚至會大聲吼叫,讓孩子不知所措……

想要斬斷伴侶關係中的軟爛、指責、對立,甚至隔閡、壓力點和憤怒源!
想要從爭執誰有道理,轉變為瞭解對方真正的想法和感受?

第一本圖解伴侶衝突,修復家庭關係的心智圖

47個相處難題實境Step by Step拆解,幫助你化解日常生活中的婚姻地雷
7種關係連結工具 X 10個覺察活動改變相處氣氛,彌補傷害、創造共識、找到動態平衡

從兩個人相遇,到選擇共度一生,我們成為生命中互相守護的伴侶。然而,為什麼我們的關係不再和諧,而是出現各種爭執?當「幻滅」和「怨恨」愈來愈多,我們該如何繼續經營自己的家庭?

本書是臨床心理師與插畫家合作,以心理學知識與正向溝通出發,具體地探討日常生活中伴侶最常上演的47種爭執場景。從日常溝通、財務、家務分工、性生活、子女教養、姻親相處等等,每一件事都是火藥庫。好消息則是,透過適當的努力,大多數的婚姻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全書以清晰的流程圖步驟,搭配幽默插圖,解析伴侶在生活中面臨衝突的原因,提供讀者。我們可因此瞭解伴侶與家人行爲背後的機制,在具體的溝通建議與對話技巧中,轉化與修復家庭關係。

書中提供簡明清楚的概念與方法,幫助大家去修補、解決、調整與伴侶互動遇到的問題,進而重新界定與另一半的互動,彼此找回平衡並建構未來。即使書中是以一對異性伴侶與他們的三個小孩為例,內容也同樣適用於再婚、同性雙親或者獨生子女的家庭。

本書特色

1. 捨棄長篇文字,以大量的圖解,包括心智圖和流程圖,迅速掌握伴侶內心世界的關鍵點,在溝通中轉化與修復親密關係。
2. 以情緒取向伴侶治療出發,結合情緒能量與正向溝通,帶領你重新啟動卡住的家庭關係,練習非暴力溝通、愛之語、正向教養3R、「鼓勵」的處方箋。
3. 改善相處氣氛的技巧與活動:呼吸法、放鬆技巧、冥想和自我催眠、EFT情緒釋放、Tippi療法、按摩等。

作者

安-克萊兒.克蘭迪恩(Anne-Claire Kleindienst

安—克萊兒是四個孩子的媽媽,也是臨床心理師。她的診所收治過許多遭遇困難的孩子(以
及他們的父母)。她還主持正向教養工作坊,幫助這些家庭好好過日子。

繪者簡介

琳達.柯瑞芝(Lynda Corazza

琳達是插畫家。她熱愛心理學,長久以來,她一直試圖跟兩個性格高度敏感的孩子維持比較平和的關係,後來終於在正向教養工作找到答案。

譯者簡介

彭小芬

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畢業,曾經在法國居住求學,擔任過《ELLE雜誌》、《首映電影雜誌》的編輯,翻譯過上百部法語電影的字幕。譯有《冥想:每天留三分鐘給自己》、《心理學當暗器,贏在每個人際賽局》等書。

目錄

前言

【Part 1:考驗篇】
我們到底怎麼了?
嫉妒對方有喘息的時間
家裡的大小事都我一個人扛
他/她對工作太投入
他/她不聽我說話
我們除了小孩沒有別的話題
我們為了錢的問題爭吵
我再也無法忍受他的缺點
我們毫無道理地指責對方
我們的性生活乏善可陳
他/她無法為我感到開心
他/她的心不在這裡

我們意見不合而且各行其是
我們無法共同採取堅定而溫和的立場
他/她在孩子面前批評我
他/她不太照顧孩子
他/她花太多心思在孩子身上而冷落了我
他/她和孩子聯手對付我
他/她不接受孩子的診斷結果
他/她只顧他自己,擅自做決定
我受不了他的父母
他/她再也不肯來我家
他/她的父母管太多
〔重組家庭的特殊狀況〕
我不喜歡他/她管教自己孩子的方式
我不喜歡他/她對待我的孩子的方式
他/她的前任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我和我的前任無法達成共識

我們失職,孩子不安
我們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們吼得太大聲
我們讓孩子接觸到令人焦慮的話題
我們放話威脅其實不打算付諸行動
我們憂心孩子的未來
我們的立場不堅定
我們對孩子威脅利誘
我們犧牲奉獻而且責怪別人
我們在餐桌上吵個不停
別的父母做得比我們好
我們跟孩子有隔閡

我們之後會怎樣?
有其他人在場我們反而自在
我們變成相安無事的室友
我們沒有設法改善情況
我們已經失去雙人旅行的念頭
我們無法心平氣和討論問題出在哪裡
他/她有婚外情
他/她突然很想留住青春
他/她看不起我
他/她主張人只為自己而活
他/她的新嗜好令人難以忍受
他/她動不動就說要分手

【Part 2:觀念篇】
如果未來的路,我們要攜手同行
跟自我建立連結:學會調整情緒與能量
跟他人建立連結:溝通和傾聽的方法
修補彼此的關係
解決衝突和尋求解方
安排日常行程的藝術
鼓勵是最好的關係處方箋
看見關係的全面,與階段性循環

【Part 3:工具篇】
改變親子、夫妻與家庭氣氛的實用技巧
錦囊遊戲
有意識的呼吸
給全家人的放鬆法
EFT情緒釋放技巧
能量醫療體操
溝通密技1:用傾聽讓對方能夠表達
溝通密技2:由「我」出發讓對方願意聆聽
正向教養的3R
在日常生活中修補關係
檢視依附關係:火柴人活動

序/導讀



本書是我們針對家庭中人際關係的品質,撰寫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三本。

第一本書中,我們關注的對象是孩子,試圖解析他們的每一個失控時刻;第二本書我們順理成章地把好奇心轉移到青少年,以及他們難對付的行為上,而且書中有相當多的篇幅是在解析父母的態度與反應。

在這個系列中,我們探討的主軸必然是同一個家庭中不同成員之間的關係,理由是家庭是學習共同生活最初始的地點。

我們採用的手法,是挑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境與挑戰,先以稍微誇張的方式去「咀嚼」它們,再提出幾個基本觀念來釐清這些困境與挑戰的形成原因。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找出一些方法來改變那些會破壞關係的行為,使家人之間的關係變成更激勵人心的一股力量。

這個系列的創意就在於善用視覺資源,使內容更容易理解。我們希望書中對於主題的分類,以及頁面的呈現方式,能使讀者更快速而容易地閱讀他們所感興趣的主題。

在這部最新的作品中,我們關注的對象是身為父母的伴侶。然而這對伴侶不僅僅是父母,也是夫妻。

這本書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家庭以父母這對伴侶為核心,而父母這對伴侶則是以夫妻為核心。的確,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關係,都是從這兩個人的關係衍生出來的。

身為父母,有許多基於父母職責所在必須做的事,也會收到許多如何當個好父母的建議和勸告。

對伴侶而言,生孩子跟負責任是同等重要之事,然而哪一個部份才是真正屬於伴侶之間的兩人關係,那無比珍貴、既強大卻又不堪一擊的關係?

從哪一個時刻開始,伴侶關係被視為資源供應中心,可以一起補救損害,解決困難,接納差異,發展互補性,同心協力互相支援以求取勝利,啟動同盟關係……

這本書依循與前兩部作品相同的形式,打算以四個章節的篇幅來探討一對父母和夫妻所面臨的種種考驗。

• 從〈我們到底怎麼了?〉這一章看到新手父母的處境,可以充分體會在這個階段,維持關係的平衡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這段期間,根據每一對伴侶各自的時程安排,將會面臨兩種困境:

• 經歷重大的改變,脫離理想美好、難分難捨的階段,花了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才克服幻想破滅,接受對方既不能滿足我們的欠缺,也無法治好我們的傷痛。

• 經歷重大的改變,在生活中必須承擔的工作或家務責任愈來愈多,使得伴侶雙方(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都感受到緊張與壓力。

在這個階段,伴侶各自為了尋求自己的定位,引發了對抗和爭奪主導權,必然使兩人的關係面臨考驗。

• 在〈我們意見不合而且各行其是〉這一章,探討的是父母意見不合所帶給孩子的不良影響,尤其是使他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這裡強調的是,要設法協調彼此的意見,就像樂器必須先調音才能合奏出和諧的樂曲,父母也要找出對雙方而言都行得通的約定協議。在這個階段,要容許對方有跟自己不一樣的權利,也要接受彼此的意見不同。

• 〈我們失職,孩子不安〉這一章檢視的是父母親的罪惡感,大人由於自己的失職造成孩子的不安,而且某些失職舉動確實造成了有害影響。這裡並沒有要責怪誰,但是父母應該打起精神,共同關注孩子的狀況,找回親子關係中的平靜與安全。

• 在〈我們之後會怎樣?〉這一章,隨著這對伴侶的生活改變,加上面臨其它的考驗,婚姻關係中某些以往被忽略的病症也開始浮現。如果伴侶彷彿還活在過去的習性裡,沒有提出新的想法,也沒有在擔任父母角色的同時為夫妻生活保留一些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指的病症,未必是在孩子長大離家後才會出現,有可能更早,甚至在伴侶關係一開始時就有跡可循。

如同所有的病症一樣,我們可以希望它們消失,例如以投藥的方式治療,也可以找出致病的原因,這樣才更有機會讓關係回復良好與完整的狀態,並且能長久維持下去。

•〈如果未來的路,我們要攜手同行〉延續前四章的路線,搭配一套涵蓋溝通、呼吸、放鬆、按摩等技巧的實用工具組,可提供父母作為參考,幫助他們,可以提供父母參考,幫助他們維繫長久的關係,真正掌握伴侶、親子與家人之間相處的藝術。

這些實用的技巧與活動,可以使家裡的每個成員調控自己的能量和情緒,多種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這本書的內容乍看有一點嘲諷和幽默,其實它比表面上讀到的更紮實深刻。因此我們希望你閱讀的時候要有耐性和恆心,給自己留一點餘裕,不要只看到字面上的意義。這對伴侶與父母的心路歷程是值得再三回味的。

事實上,婚姻與家庭關係根本沒有什麼魔法,因為一切都來自於真正下定決心去嘗試,願意相信這麼做是值得的,有恆心去維持一定的紀律,能夠接受事情不會一直進展得這麼順利。

然而,當我們感到氣餒、陷入低潮時,這一切我們都做不到。因此在人際關係上遇到的困難越大,對外尋求支援就愈有其必要性。不肯對外求助的理由,正好是本書第124頁的主要內容。

挑選婚姻與家庭諮商師、或者伴侶關係治療師,對你來說或許是一件麻煩的事,但是這麼做絕對值得,尤其是當我們發現,這本書中的建議有趣但是無法落實,或者看起來高明但是不夠用。這一切都跟情緒有關,其中大部分是在很久以前就深埋在我們的心中。

在這種時候,自己也需要努力;經營伴侶關係,其實就是兩個人聯手擺脫某些有害的依附關係。這必需仰賴雙方各自努力,也需要兩個人同心協力。為了讓關係能夠去蕪存菁,而特別付出心力是值得的,因為在愛情的神奇配方當中,本來就包含「怨恨」這項危險的成分。

清理後的伴侶關係若要能常保活力,我們就必須動用到手中所有的資源:同理心、善意、為他人著想、請求原諒的能力、想要補救的自然需求、耐心、緩和情緒的技巧,以及成為一個對自己和對方來說都派得上用場的人。

好消息是,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要再次啟動它們就行了!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95084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17*23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