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猶太人二部曲

當國家不存在了,該怎麼辦?
  • 55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沒有國際地位的民族,注定無法安身立命?
「想生活得像個人」竟成了猶太人跨世紀的追尋。
當國家不存在,身分成為被孤立的包袱,
是要棄國轉身,抑或堅持存在的權利?


「那是他唯一真正的耶路撒冷頓悟。……他會打造成一個只屬於步行者的領域,只屬於每一個宗教的朝聖者、禮拜者。沒有人來統治,但每個人和他們的聖地都會獲得照料。那會是一個所有信仰者和無信仰者共享的耶路撒冷。」──〈第十六章 該是現在嗎?〉

正是當無國可去、無根可尋之時,猶太人長出了追求平等、自由與尊嚴的翅膀。

《猶太人》系列,是英國知名歷史學者西蒙・夏瑪醞釀了幾乎一輩子,出自靈魂的書寫。在第二部,他講述了晚近五百年間猶太人為保有文化、身分,如何在不同國家賣力爭取權益,範圍涵蓋了葡萄牙、義大利、法國、英國、俄羅斯,遠到南美洲、美國、印度、西非、阿拉伯半島,並鮮活描繪出各地的猶太人面貌,有穿梭於權貴間的商人世家,有威尼斯貧民窟的詩人、中國明朝的猶太教徒、英國的拳擊手、德國的歌劇作家等等,跨越數百年、數個階級。

猶太人的世界史之所以重要,在於以他們無國卻始終以猶太身分生活的漫長歷史,向這世界拋出了疑問:

當沒有了國家來定義人,人難道就毫無生存的空間與權利?

關於猶太人的傳說何其多,但很少人能如西蒙・夏瑪,直指猶太人是為了在這跨世紀歲月中維繫自身的文化、爭取最基本權利,才練就了一身功夫。而對異文化、異族的排擠與針對,正是現今我們仍頻繁面對的重要課題。自古以來族群、文化、國家架構下的弱勢與強勢問題,全在猶太人的歷史得以彰顯。

然而歷經數世紀煎熬的猶太人告訴我們:追求吧!堅持吧!外在的國籍、文化,無法阻擋我們胸中那座神廟的光指引方向,因為那是身而為人的根本,是眾人共享的基本權利。我們生來,就有資格自由、不受打壓地活著。

作者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1945年生,猶太裔英國人,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學術之星,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歷史、藝術史。主持多部收視與質量俱佳的BBC紀錄片,其著作被翻譯超過15國語言、多次獲獎,包括沃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全美書評人協會獎、艾美獎等重量級獎項。猶太人三部曲的第一部《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以及《猶太人 二部曲:無國、無家、非我族類,遊蕩世界的子民歸屬何處(西元1492-1900)》,皆入圍英國非小說圖書最高獎項──山謬強森獎(Samuel Johnson Prize,現已更名為貝利吉福德獎[The Baillie Gifford Prize])。

審訂者簡介

曾宗盛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神學博士,台灣神學院副教授,於台大開設猶太人、西伯來文化相關通識課程,帶領學生深入體會不同文化。主要研究領域為:聖經希伯來文、聖經釋義與詮釋、舊約神學、舊約融合主義、聖經與婦女神學、以色列宗教史。
 
譯者簡介

唐澄暐

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南藝術大學紀錄所畢業。曾任《台灣立報》國際版版主及編譯。喜愛怪獸及幻想作品,目前同時從事翻譯及怪獸小說寫作。譯有《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五十億年的孤寂》、《地球之後》、《怪獸大師圓谷英二》等書。著有短篇小說集《陸上怪獸警報》。

目錄

推薦序 相互理解、傳遞知識的寶貴橋梁/柯思畢
推薦序 悲傷民族寫就最堅韌的歷史/蘇育平
導讀  這是猶太人的故事,也是人類追求平等、自由與尊嚴的冒險旅程/曾宗盛
第1章 會是現在嗎?
第2章 在途中
第3章 娛樂家
第4章 夜鶯時代
第5章 音樂與哀悼
第6章 沒有痛苦的猶太人?
第7章 同居
第8章 王冠
第9章 心靈相會
第10章 沒有鬍子的猶太人
第11章 公民猶太人
第12章 在此定居
第13章 美國人
第14章 現代性以及其麻煩事
第15章 轉捩點
第16章 該是現在嗎?
致謝
重要希伯來與意第緒詞彙表
注釋
延伸閱讀:寫給一般讀者的簡(短)介

序/導讀

推薦序1(節錄)

柯思畢(Omer Caspi)(以色列駐臺代表)

非常榮幸能為西蒙.夏瑪的史詩鉅作《猶太人》第二部曲撰寫推薦短序。

《猶太人》第一部出版於三年前,現在讀者們可以藉由第二部曲的出版,飽覽地球上古文明之一─猶太人,將近三千年來的歷史全景。

身為一個生於自由、擁有主權的猶太國家──以色列的猶太人,有時很難全然理解我那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們,當時是如何以無國籍的身分,在無能自保的情況下遊蕩在這個世界上。今天於我而言相當自然的這一切,對生活在西元一四九二年至一九○○年間的人們來說,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而這個奇蹟的故事,一個文明能夠在面臨無數次意欲消滅與摧毀的情況下倖存;流亡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散落各處、碎裂成一塊塊;始終保持其宗教、信仰以及語言,而且最終得以返還家園──這個驚人的故事,是個值得講述的故事。

西蒙.夏瑪以令人著迷的方式,道盡了這一切。

推薦序2(節錄)

蘇育平(資深駐以色列外交官員)

《猶太人》二部曲這本書敘述了猶太人離散(Diaspora)在世界近兩千年期間,居住在不同地域國家、社會中的猶太小群體發生的不同故事,這看起來是一個一個小家族或個人身上發生的故事,但匯整起來,卻等於是猶太人這兩千年來生存掙扎的整體呈現。作者一定是爬梳了無數猶太家族記載千年的古老家譜歷史,以及口傳無數世代的家族祕史,才能累積出這麼多在各個世界小角落延續的猶太人生活史、工作情況,與當地文明及民族、國家之互動與歸屬關係,不管是好的、壞的,都一點一滴地累積下來,成為猶太人歷史字典的一部分。

再沒有比猶太人更能記錄歷史的人群了。猶太人因為要閱讀經典,因此沒有文盲,每一個人都能用紙筆記下他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一切,一切陰謀詭計與友善美德友誼,都在猶太人長達幾千年的歷史記載中無所遁形。

導讀(節錄)

這是猶太人故事,也是人類追求平等、自由與尊嚴的冒險旅程
曾宗盛 臺灣神學研究學院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的《猶太人》(The Story of the Jews)第二部,訴說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族群在不同時代追求平等、自由與尊嚴的冒險旅程。這支少數族群運用巧思爭取平等待遇,享有公民權、投票權與自由生活,也啟發世人學習尊重差異與接納多元。猶太人的際遇交織著歡樂、無助、辛酸、痛苦,還有盼望。他們的遭遇喚起讀者以同理心設想:假如自己生活在那個時代,會如何學習平等對待社會中的少數族群呢?

本書介紹十六到十九世紀末世界各地猶太人的故事,透過人物故事訴說猶太族群如何回應多變的時代挑戰,展現生機。這些猶太族群生活的空間,散布葡萄牙、義大利、法國、英國、荷蘭、德國,以及東歐的波蘭和俄羅斯,還有南美洲和美國,甚至遙遠的開封、印度西南海岸、西非海岸以及阿拉伯半島的葉門。

這部書不只訴說猶太人的生活經歷,也敘述她/他們透過生命禮儀和宗教信仰保存猶太傳統,探討的議題甚至還涉及普世人類關心的主題:人群間彼此的關懷、追求平等與自由、展現尊嚴與愛、接納差異以及欣賞多元。不論人類各種族抱持什麼樣不同的想法或生活習俗,希望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猶太人對世界的貢獻

作者西蒙.夏瑪在本書說明猶太人對世界人類文明提供不同的貢獻,這些貢獻表現在各行各業、不同層面。

例如巴魯赫.史賓諾沙(Baruch Spinoza, 1632-1677)成為人文主義思想的典範,而摩西.孟德爾頌(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強調以宗教自由建造多元和諧的社會,讓人和平共存,透過對話消弭戰爭。其次,猶太人多語言的能力,促成外交、貿易、學術界、翻譯以及慈善事業,為文化交流和文明發展做了貢獻。此外,許多猶太人也參與歌劇、戲劇、拳擊、娛樂事業和文學創作,甚至後來還有媒體事業,在在證明猶太人對人類社會付出重要貢獻。

不只如此,猶太人還結合各種傳統與新潮流,創造時代的新風潮、開拓新領域,例如音樂、文學、宗教(不同教派)、商業模式(百貨公司、旅館結盟餐飲和酒類消費)。雖然她/他們在有些領域裡並非創新者,卻將百業加以發揚光大,引領風騷(銀行、鐵路、百貨業、音樂、科學)。然而事業的成功,卻也引起部分有心人士的嫉妒與敵視,煽動社會大眾的不滿情緒,引發反猶和排猶的行動。

在敵意環伺的環境中爭取平權與自由

西蒙.夏瑪在多處段落指出,猶太族群在動盪的環境裡追求平等與自由,爭取公民權、教育機會和就業發展。

歐洲基督教社會對猶太人的誤解、偏見與歧視,長久以來在各時代不斷複製、重現,例如指控猶太人是「殺害基督者」(Christ Killer),或是以「血祭毀謗」(blood label)誣告猶太人在過逾越節時,將基督徒孩童的血滲入無酵餅裡面。事實上,這種誣告是毫無根據的謠言,卻一直流傳在歐洲各地,甚至外溢到其他地方,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在此背景下,各時代都出現有識之士勇敢向社會大眾澄清誤解,或是透過對話溝通,除去偏見和刻板印象,讓猶太人可以受到平等對待。這些人出現在十七世紀英國倫敦的猶太社群、荷蘭阿姆斯特丹,也見於十八世紀柏林的摩西.孟德爾頌及其普魯士友人,還有法國大革命之後,參與國民議會的猶太人。這些猶太人和社會人士都在敵意環伺的環境中,為少數族群爭取平權與自由。

在各地找尋安身立命之所

本書也廣泛探討猶太人在世界各地的歷史,描繪她/他們如何掙扎生存、尋找安身之所。

在西方社會漫長的歷史中,讓猶太人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並不多見,特別是十八世紀以後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東岸和西岸,還有少數幾個地方,對猶太人展現包容與接納的態度,相當難得。

歐洲猶太人被迫流亡,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然而她/他們總是想辦法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透過經營不同的職業,不論是手工業、珠寶業、旅館業、釀酒技術,甚至在都市角落做二手衣物買賣、或販賣水果,都展現旺盛的生命力,認真尋求生存之道。甚至後來新興的新聞報業、媒體、醫療、法律,在各行各業都可以看到猶太人的身影。在當時的尖端科技或新興行業裡,猶太人取得一席之地,做出貢獻……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86130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77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