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尤利西斯(下)(增訂新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45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有趣的小說中,它是最難懂的。在最難懂的小說中,它是最有趣的。

在二十世紀初《尤利西斯》是一本禁書,如今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長篇小說。曾經連葉慈、蕭伯納、維吉尼亞‧吳爾夫都未能讀完讀懂通,如今透過學者、翻譯的研究,讓一般讀者再也不會望書興嘆,也能體會喬伊斯的幽默和破解隱藏在小說中的遊戲。

「尤利西斯」是希臘的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英雄奧德修斯的希臘人名,喬伊斯以此為書名,就是要讀者想到這位希臘英雄和以他命名的荷馬史詩。也讓本書帶著史詩的色彩,準確地反映現實,以極其精湛準確的語言,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在一九○四年六月十六日星期四從清晨八時到下半夜二時二十分之間,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二男一女和其它市民的行動、言語和思想。文句大量用典,語法多變,涉及政治、文化、宗教、道德、神話等多種層面,難讀難譯,百年來備受世界文壇爭議。也因為這本小說,讓愛爾蘭都柏林成為文學中要的地景之一,書中描述的那一日後來稱布魯姆日(Bloomsday)。

譯者金隄先生費時十六年,終於為中文讀者提供最完整的全譯本。除精確的審慎譯出全書之外,金隄並參考各種資料,與世界喬學專家研究,在重要處加以注譯,期望讀者在充分閱讀原文的樂趣之餘,對文學、藝術、人生有深一層的領悟。

本書特色

★《尤利西斯》是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並被譽為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
★因為《尤利西斯》,喬伊斯被公認為二十世紀小說家第一人。
★全書以意識流技巧寫一九○四年六月十六日早上八時到深夜二時,一對中年夫婦和青年知識分子的身心活動。

作者

詹姆斯喬伊斯 James Joyce

出身於愛爾蘭都柏林南郊,是早熟的天才,多情善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長篇小說《藝術家青年的寫照》、《尤利西斯》以及《芬尼根後事》,其中《尤利西斯》譽為是二十世紀偉大的小說之一。

譯者

金隄

昆明西南聯大畢業,曾先後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外語學院任教。現為中國大陸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國際喬伊斯學會會員。以訪問學者身分先後在英國牛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聖母大學、維吉尼亞大學、北卡全國人文中心等地講學及研究。

主要譯著有《尤利西斯(選譯)》、《赫胥黎小說集》、《沈從文小說集》(中譯英)等書,並有《等效翻譯探索》、《論翻譯》等中英文論著十餘部。

目錄

序金隄譯《尤利西斯》  魏爾登‧桑頓  李樹基  譯
Foreword to Jin Di’s Translation of Ulysses  Weldon Thornton
迎《尤利西斯》  莊信正
譯者序  金隄
一部二十一世紀的史詩(前言) 金隄
附錄:《尤利西斯》寫作章目與荷馬史詩
《奧德賽》主要典故
詹姆斯‧喬伊斯年譜
 
第一部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二部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附錄:
名家看《尤利西斯》金隄譯本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三部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冷、熱風及其他   金隄
──《尤利西斯》譯後記
 
附錄:
普洛透斯的饗宴   李奭學
──「中國首屆國際喬伊斯學術研討會」側記
《尤利西斯》第一部中文譯本誕生前後  蔡文甫

序/導讀

冷、熱風及其他
──《尤利西斯》譯後記
 
(一)冷風與熱風

《尤利西斯》從它在全書出版前一年的一九二一年二月在紐約專案法庭受到「誨淫」判決和禁令起,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在紐約的美國地區法院獲得伍爾西法官宣告此書並非誨淫可以進口的著名判決為止,以十二年又十個月的時間,經歷並且促成了西方社會文化思潮的一次重大變革。同樣值得深思的是,這部如今已確立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英語文學著作的小說,從它一九二二年二月在巴黎正式出版起,到一九八六年二月在北京第一次發表包括較多完整篇章的中文選譯為止,用了整整的六十四年,這過程反映了一個更複雜、更有重大意義的社會文化變革。

中國人並非不能欣賞這一名著。早在出書的一九二二年,詩人徐志摩在英國讀到此書,立即就讚它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不朽貢獻,並以詩人特有的熱情奔放的語言,歌頌《尤》書最後一整章無標點的文字「那真是純粹的‘prose’,像牛酪一樣潤滑,像教堂裡石壇一樣光澄……一大股清麗浩瀚的文章排傲而前,像一大匹白羅披瀉,一大卷瀑布倒掛,絲毫不露痕跡,真大手筆!」

然而,詩人枉自熱情,中西文化交流的氣候遠遠沒有成熟到引進這樣一部著作的程度。原文文字艱深是一個原因,但現在看來並非唯一的||甚至並非首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部書在中國似乎尚未出現已被打入冷宮,正如王家湘教授在歡迎《世界文學》一九八六年初發表拙譯時談及過去情況所說的:「不知何處吹來的『頹廢』、『虛無』、『色情』、『毒草』等冷風,使人望而卻步。」

我在〈《尤利西斯》來到中國〉一文中,列舉了周立波一九三五年全面否定(一九八四年重新發表)和一九六四年袁可嘉批判否定《尤》書的情況。其實這類反面意見本身不足為奇,在《尤》書發表之初的西方也曾經有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時期中,儘管喬伊斯這部小說已成舉世公認的名著,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語文使用者(以我們的絕大多數而言)始終不能親眼看一看這書,能看到的只有一條條將書禁斥在門外的「理由」,實質上和一九二一年西方的英語使用者聽到紐約專案法庭的判決一樣。其實就是發出這種禁斥聲的人自己,也絕非冷風之源,而是冷風的受害者,否則很難想像像周立波這樣一位很有才華的作家,何以會連《尤》書都沒有看到(因為他在提到主人公姓氏原文寫法時,不寫正確的Bloom,而把它寫作Blum,這是原書中沒有的寫法,大概是從俄文寫法轉來的,而我們知道當時此書並沒有俄文譯本,他的根據很可能是蘇聯的評論文章),就能如此深惡痛絕,將它說得一無是處,根本沒有任何文學價值可言呢?

所以,現在的中文譯本的出現,絕不是一本書的問題。這一從無到有過程中的許多事,從七十年代以前的打入冷宮狀態,其中包括五、六十年代中國有計畫地大規模翻譯世界各國名著而唯獨將它排除在外,到七十年代之後的逐漸改觀:多年不見的老同學袁可嘉來天津竭力勸我譯書、八十年代中期《世界文學》積極刊載譯文、八十年代後期天津百花出版社出單行本、同時中國大陸文學出版界首屈一指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出內容更多的選譯,凡此種種都說明中國的氣氛已經發生一個根本的變化,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任何法官的判決。這是一個大氣候的變化,正因為有了它,才能有海峽兩岸文化界共同關心這一名著的中文譯本的盛事,才能使廣大中文讀者親眼看一看這部包括「像一大匹白羅披瀉,一大卷瀑布倒掛」的「清麗浩瀚」文字在內的奇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從事這一譯事前後十六年,前十年以研究為主,具體發表三整章加兩個片段的譯文和若干論文,其中包括榮獲天津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的論文〈西方文學的一部奇書〉,後六年全力以赴,現在雖稱殺青,仍覺並未達到十分滿意的程度,恨不能再有一、兩年時間作一次全面而又細緻的整理工作,可惜出版業務強調時機,尤其在最近兩年來出現了競爭的情況下,不允許慢慢地精雕細琢。

不同譯文的出現,正是上述文化交流新氣象成熟的一個標誌,對於讀者和翻譯界是一件大好事。特別有意義的是,讀者將會發現,同一著作的兩種譯本,竟能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差異在上卷中雖由於出版時間關係(拙譯選譯各章陸續出於八十年代初、中期,全譯本上卷十二章九歌版出於一九九三年,人民文學版出於一九九四年,此後另一譯本方出上卷八章)而有所沖淡,仍在不少地方有充分的表現。到了下卷,後來者更快,去年年底已經出全,我看到與我的譯稿的差別更是顯著。不但面貌迥異,有的地方甚至連實質內容也大不相同。這就為讀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視界。

對於一個以翻譯藝術為畢生事業的人來說,這更是考驗、提高的難得機會。我在前言中提出,我的目標是「盡可能忠實、盡可能全面地在中文中重視原著,要使中文讀者獲得盡可能接近英文讀者所獲得的效果。」我願意再次強調,我認為這是文藝翻譯者應有的目標。

我的話實際上是我在翻譯理論研究中獲得的結論,在拙著《論翻譯》和《等效翻譯探索》中都作過詳細的論述。我承認這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甚至是一個永遠不能完全實現的目標,但是有這個目標和沒有這個目標是大不相同的。文藝翻譯本是一項既有趣而又艱苦的事業,投入其中是既需要有濃厚強烈的興趣而又必須有苦苦追求的決心的,我願和一切有這樣的興趣和決心的人一起,共同向這個方向努力。現在有幸在這樣春風化雨的大好氣氛中,讓體現我的主張的作品和體現另一種主張的作品擺在一起供人比較,我認為這是一個從理論到實踐都獲得提高的極好機會,熱烈歡迎讀者和各方面專家批評指導。

(二)版本問題種種

《尤利西斯》原著版本問題的錯綜複雜,是現代名著中少見的。我在拙文〈《尤利西斯》的真面目〉中介紹了一九二二年初版以來種種曲折,並重點介紹了一九八四年的加蘭版(the Garland Edition)如何受到喬學界普遍讚揚而轟動一時的情況,似乎曲折終於告一段落。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雖然提到新版出後不久又受到挑戰,未能預見喬學界在拙文寫作的一九八六年之後,還要深入展開一場《尤》書版本的大論戰。

某些爭論激烈的焦點,跟咱們基本上沒有牽扯。例如,焦點之一是小說中提到一次的一個姓氏,其中的字母究竟是Sh還是Th,人們為此爭得不亦樂乎,可是咱們的漢字語音中根本沒有th這個音,可以隔岸看火。然而有的問題就關係重大了。

最突出的是拙文中提到的一段文字。如果加蘭版是正確的,這段文字應在第九章,緊接在貝斯特引述法文書名片段L’artd’être grandp……(《作(外)祖父的藝術》)之後,原文共五行,其中主要內容是回答了斯蒂汾在第三章內自問之後又在第十五章內問母親亡靈的一個問題:「那個人人都認識的字」是什麼字?

在一九八四年以前,所有的版本都沒有這一段文字,因此斯蒂汾提的問題就成了一個謎,學者紛紛根據個人的分析提出答案,誰也不服誰。加蘭版根據一九七五年費城羅森巴赫基金會出版的《「尤利西斯」手稿影印集》補充了這五行,其中以斯蒂汾本人的意識流正面回答了他自己的問題:「那個人人都認識的字」是「愛」。這正是艾爾曼提出的分析,他當然很高興,在他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和為加蘭版寫的序中都重點提到這一校勘成果。

一九八六年以後的論戰中逐漸占上風的意見,認為喬伊斯手稿中的寫法,未必是他最後的定稿,需要根據他在各階段的修改材料判斷。艾爾曼也同意,喬伊斯很可能是自己決定刪除這一段的。試想:這裡涉及的三段文字都是斯蒂汾的意識流,他在第三章內作為內心深處的痛苦問題自問之後,在第九章內已經自己作出明確答覆,可是到了第十五章又去問母親的亡靈(實際仍在他的意識流中),好像仍是壓在胸中的鬱結,豈非有失喬伊斯伏筆的巧妙?

這一些深入開展的爭論使我認識到,在當前沒有一個一致公認的標準版本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幾種公認為比較好的版本都看,在有分歧的地方根據自己的研究,選擇其中之一作為依據。這也是我一九九二年在都柏林參加國際喬學大會的版本討論會所得的結論。

我相信,這樣綜合確定的文本,是目前情況下能獲得的最好文本。

(三)加注的原則

《尤》書儘管難懂,仍是小說而不是學術著作。艾爾曼在《利菲河上的尤利西斯》(一九七二)中說它是「所有有趣味的小說中最難懂的一部,同時也是難懂的小說中最有趣味的一部。」他所說的難懂,相當大的一部分和喬伊斯的寫作方法有關,如果加注很可能是我下面第二、三、五條提到的那幾種,加注不僅未必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大大損害小說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有些難處,主要是有關背景知識的,加注可以對讀者有幫助,但是也會使人產生學術著作的印象,有損讀者的期待。我在國外見到的數十種《尤》書譯本都沒有注釋,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但是對於中文讀者而言,由於中西文化背景迥異,這第二種難處必然要多得多,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50063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