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傑夫.伊梅特
「如果你既不是天才也不幸運,那我的故事對你就有參考價值。」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美國百年企業前執行長首次公開完整自白,
闡述帶領奇異(GE)16年來的心路歷程
外界評判他把奇異從頂峰推落懸崖,
他一一駁斥,並供出當年那些不能說的第一手內幕!
甫上任三天就遇上911恐怖攻擊,隨後金融危機、311大地震更接二連三襲來。面對一個個重磅壞消息,傑夫.伊梅特如何力挽狂瀾,領軍奇異走過全球最動盪不安的歲月?
2001年9月11日,二架民航客機撞上世貿中心,改變了一切。在世界一瞬間陷入瘋狂、混亂之際,前一天才剛上任奇異執行長的傑夫.伊梅特冷靜分析現況、做出決策;儘管航空業備受衝擊,他仍下令在奇異航空投入更多資金,開發出後來裝進波音787夢幻客機(Dreamliner)的GEnx引擎,也讓奇異航空的市占率在他任內成長了25%。
2004年,奇異股價陷入掙扎,他決定收購奇值金融、阿莫夏姆和NBC環球等不同產業。當年的媒體和分析師都痛批他的擴張太過魯莽,但這些決定的背後是根據他所秉持的組織原則,找出下一個趨勢後投資技術,最終得以賣到全世界並贏下市場。
2005年,為了因應客戶需求與大環境改變(經濟、環保、科學、技術),他推出「綠色想像」(Ecomagination),不只遭到內部極大反彈,更衝擊奇異其他能源生意,但也因此改變外界對奇異汙染環境的形象,環保新產品更創造2700億美元的營收。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美國經濟有如自由落體、全球金融崩盤,他和團隊發行商業本票、找股神巴菲特增資,以挺過那段種種非比尋常事件襲來的日子。但有心人卻不時散播奇異情況不妙的謠言,試圖製造恐慌。
2010年,他成立「全球成長組織」(Global Growth Organization, GGO),期望奇異能成為具競爭力的公司,將業務拓展至全世界,卻也讓那些只想安坐在美國總公司的高層擔心權力被削弱,所以拚命地在背後扯他後腿。
2011年,他推動奇異數位(GE Digital)打造出工業分析平臺Predix。從現在的角度看來是一項極富市場價值和趨勢的產業,在當年卻被批評是一個沒有產出、燒錢速度卻極快的事業體,更無法快速複製奇異傳統的成功模式。
2015年,當全球趨勢走向綠能的時候,外界對於他大力支持收購法國阿爾斯通(Alstom)電力公司感到不諒解。但對他而言,是期望在收購這項傳統能源產業後,能幫助奇異電力在發展離岸風電等減少碳排放的再生能源上更加如虎添翼。
擔任奇異執行長的16個年頭,恐怖攻擊、金融危機、國際能源價格動盪和政治動亂等外部重大危機接踵而來,公司內部推動改革的腳步又太過緩慢,使他的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所以面對這些困境,他只能想辦法見招拆招,做出雖然不完美,但好過怕被指責而裹足不前的決定。
身處高位的人勢必飽受檢視和質疑,所以伊梅特用自身經驗說明他如何捱過最嚴厲尖銳批評:當下虛心接受但不予回應,只把心力放在團隊經營和營運目標上。待卸下職位後,才回頭一一還原當年批評聲浪中,他只能做不能說、檯面下的決策考量。
這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巨型企業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傑夫.伊梅特真如外界所言是重挫奇異士氣的罪魁禍首,還是他所做的一切才是體現一個變動時代下新領導者的格局?沒有人會在領導者上任第一天給他一本手冊,教他如何解決棘手問題。所以身為領導者,當不可預期的危機來臨時,要如何不後悔地度過每一個做出重大決策的關鍵時刻?
「如果你既不是天才也不幸運,那我的故事對你就有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1.由奇異前任執行長傑夫.伊梅特親自撰述,為最新、最完整且不假他人的第一手的資料。以第一人稱口吻敘述在奇異擔任執行長的16個年頭中,經歷美國911事件、金融危機等衝擊,如何一路挺過這些困境做最詳實且赤裸的闡述。
2.透過作者身處其位的記實,讓讀者能一窺奇異大公司的營運方式,更能滿足對傑夫.伊梅特領導奇異期間感興趣的讀者。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第一章:領導人站出來
第二章:領導人隨時在學習
第三章:領導人投資於成長
第四章:領導人做系統思考
第五章:領導人在危機中堅持到底
第六章:領導人把大公司變小
第七章:領導人征戰全世界
第八章:領導人駕馭複雜
第九章:領導人解決問題
第十章:領導人公開透明
第十一章:領導者不逃避責任
第十二章:領導人是樂觀者
謝辭
序/導讀
前言
二〇一七年十月卸下奇異(General Electric)三十五年的工作時,我並沒有把握能寫這本書。沒錯,十六年的執行長生涯讓我有幸坐在前排親炙歷史,也學到不少紮實的教訓,這些必定能嘉惠他人,但是我的任期結束得並不光彩。商業書大多有個不言自明的承諾:「我來教你如何像我一樣成功,貨真價實的成功!」我顯然沒資格這麼說。
我所遺留的財產頂多只能說毀譽參半。奇異在市場上是贏家,但在股票市場並不是。我做了成千上萬影響數百萬人的決策,常常是在盲目不確定之下所做,受到無數議論者的批評。我以整個團隊和整體的成就為榮,但是我這個執行長向來才氣跟運氣不相上下,我的意思是,大多時候兩者都付之闕如,或許不要有寫書的念頭比較好。
一直到二〇一八年六月,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
當時我答應到史丹佛商學研究所(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授課,課程名稱很拗口:「數位產業轉型的系統領導」(Systems Leadership for the Digit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其實就是如何堅持改革。我沒當過教授,不過有另一個共同講師從旁協助,他名叫羅伯・席格(Rob Siegel),既是創投人也是史丹佛大學資深講師。我們一起找來全球頂尖企業領袖,給班上六十七個學生帶來第一手經驗談,分享自身遭遇過的挑戰,找來的客座講師都非常出色:有愛齊科技(Align Technology)的執行長,他介紹如何用3D列印做出客製化的牙托來矯正牙齒;有強鹿農機(John Deere)的執行長,他解釋為什麼信任是銷售曳引機的關鍵;還有傳奇影業(Legendary Entertainment,《侏儸紀世界》等片的製作公司)前執行長,他說他打算利用人工智慧(AI)來「喚醒」那些不以創新見長的沈睡企業。
然後,學期過一半的時候,《財星》雜誌(Fortune)刊出一篇長文,標題是〈奇異到底怎麼了?〉,出自傑夫・柯文(Geoff Colvin)之筆,裡面提到的事實和影射在我看來有很多錯誤。這篇文章暗示我沒有接班計畫(其實有),還把奇異資本(GE Capital,奇異旗下的金融事業)造成的問題全部歸咎於我(其實很多問題是我繼承來的),不過最引人側目的是通篇文字充滿情緒性口吻,說奇異是「邪惡的混亂」,說我「無能」。我猜想這位作者的消息來源有包含被我開除的人,而且不止一個,他們的看法並不完全公允,但是讀者無從得知。
沒有任何人能免於批評,我當然也不例外。我離開奇異後,媒體對我的負面報導從來沒少過,我通常皺皺眉頭就過去了,但是這次我看到一個機會。我原本就苦於學生沒耐心,他們對事先準備的授課內容、簡化的方法清單似乎沒有什麼耐心,反倒最愛問「你是怎麼想出來的?」,他們渴望學習如何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中生存,而在這方面,我絕對有資格說上幾句。
於是我請共同講師發出電子郵件,邀請商學院所有學生來參加一個不在規劃中的講座,名稱是「傑夫・伊梅特不插電」,給學生的功課是:問我問題,葷素不忌。
隔週五下午五點,商學院最大的教室擠滿了人,有個學生自動帶來葡萄酒和杯子蛋糕,氣氛頓時莫名多了點歡樂感。「最近有很多關於我和奇異的報導」,我劈頭就說,「我想你們大概有很多問題想問。」
接下來一個鐘頭左右,他們問,我答。一開始的提問很有禮貌,譬如:「作為一個領導者,你處理過最困難的事是什麼?」,我提起奇異幾次艱難掙扎: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二〇〇八到二〇〇九的金融危機、福島核子反應爐熔毀(那些反應爐是出自奇異的設計)。還有一個學生問到我最喜歡的主題之一:全球化;我說明我的團隊如何讓奇異更加靈活,我們在全球各市場建立有能力的團隊,把決策權下放給他們。
不過接下來的學生就比較尖銳了。有個人問:「奇異電力(GE Power)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還有一個緊扣《華爾街日報》的說法,說我在奇異內部製造一種「粉飾」文化,鼓勵員工一味描繪好的一面,不論實情如何。
我還記得,太陽開始落到教室窗外樹梢時,一個學生舉起了手,我看到他桌上放了那期《財富》雜誌的影印,他開口問:「你怎麼會讓情況變成這樣?」我只能據實以告:我已經努力避免了。我說:「我對這家公司所遭遇的困難感到難過,我知道有人覺得我讓他們失望,這會成為我下半輩子一塊壓在心上的石頭,但是一味責怪過去對奇異沒有幫助,任由謊言積非成是也於事無補。奇異正在流失客戶和人才,並沒有對症下藥。」
我希望那天的學生瞭解,說我不完美我可以接受,但有必要時我也會挺身為自己辯解(而且不至於讓人覺得是我臉皮太薄小題大作),任何領導人都會這麼做。
事後我才意識到,這個講座產生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它讓我首度了解,我不僅能寫書,而且應該寫。
我把這本書當成一場拷問,質問我這個人,也質問我任內的作為。每個人所記得的「真相」都是自己最好的一面,我也不例外,這是人類的自我捍衛機制,話雖如此,我覺得寫這樣一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該只仰賴我自己的記憶。於是在共同作者的協助下,我向外尋找、訪談了七十多人,奇異內外的人都有,他們的深入見解和記憶使這本書更臻完整。其中有些人所講的事情我已經不復記憶,直到聽他們再次提起;另外也有一些人是扮演揪錯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很多人鼓勵我正面回應批評者的質疑:為什麼奇異退出保險業的時候沒有出脫長照業務?在全球趨勢走向綠能的時候,為什麼我還大力支持收購法國阿爾斯通(Alstom)電力公司?為什麼我的接班人任期如此短命(這代表接班過程有問題?)?還有就是我的史丹佛學生所提的疑問:奇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二〇〇一年我當上執行長,接下一家外在觀感與實際狀況大不相符的公司。我從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手中繼承了一個強大企業文化和一批優秀員工,但是我們已經點子用盡。一年前我還在掌管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時,試圖收購Acuson這家超音波公司,但是遭到傑克駁回,原因是:Acuson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那裡的人很瘋狂」。我並不認同他的看法,Acuson可以讓我們在以創新見長的矽谷取得立足點(後來Acuson被競爭對手西門子買走,也確實讓西門子在矽谷站穩腳跟)。奇異內部有人認為奇異不管怎樣都會有好結果,但是我擔心我們變得太過守舊、好奇心不足。
至少有十年之久,奇異是透過奇異資本這個金融大物來推動成長、扶持工業部門,但是我接手的時候,觀察家大多不知道奇異對工業部門的投資其實很少。我們是一個枝繁葉茂的大集團,從飛機引擎到電視台到貓狗保險,無所不包,但是卻被當成科技公司,股價遠高於我們所處的產業價值。
所以,身為執行長的我,一心一意要改善公司,重新把資金投入於旗下各產業,改進技術,拓展我們在全世界的據點,而且在這過程中,我對傑克・威爾許從未有任何一句負面言語。
這是個有風險的選擇,當你的團隊覺得一切已經很完美的時候,要推動變革是很困難的,但這個選擇在當時感覺是對的。我的前任被譽為史上最優秀執行長,我希望好好維護他的遺產,在還來得及之前把我看到的破洞修補起來。然而在我任內,每當有危機出現危及奇異的成功(甚至危及奇異的生存),我這股想透過成長來保護公司的願望往往淪為次要。
對我來說,奇異的故事再私人不過。我是奇異人之子,父親是任職奇異三十八年的採購人員。當上執行長之前,我一路從奇異內部晉升,歷練過三個事業單位。我是真正苦幹實幹的人——也是真正的奇異信徒,左臀有奇異的「肉丸」刺青為證(「肉丸」是奇異人對公司商標的戲稱,這部分容後再敘)——我是每個週末都在工作、沒花過一毛錢裝潢自己辦公室、自己帶郵票到公司貼在私人郵件的人。如果我有什麼口頭禪是常掛嘴邊的,那一定是:我個人不重要,奇異才是重點。
近距離體驗奇異這五十年(先是透過我父親的經歷,後來透過我自己的經驗),奇異的文化向來都是團隊合作和正視問題,不是指責。我有幸在關鍵時刻領導這家美國指標企業,我結識世界各國領袖——歐巴馬、普丁、梅克爾、習近平,當然還有川普——他們之所以願意花時間跟我打交道,是拜奇異在眾多產業的重要地位所賜。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我好想大喊:「這下好了,到底該怎麼辦?」但就像在史丹佛那個教室一樣,我每次一定會現身,沒有一次是皺著眉頭去上班,沒有一次把我能解決的事拿去責怪別人。
領導是一趟了解自己的緊湊旅程。如果你被打趴了晚上還睡得著,隔天早上醒來馬上就能繼續聆聽學習,那我相信你一定有辦法領導。我喜歡引述拳王麥克・泰森(Mike Tyson)的話:「臉上挨拳之前,誰不是說得一口好戰術?」重點是即使被打得眼冒金星也要廣納新想法。你不可能樣樣都對,我當然也不是,如果你凡事只想明哲保身,就不該接下執行長的工作。
爆發全球性的困難、混亂不休的時候,領導人往往無力控制,只剩下做決策和堅持下去的意願,目標是生存下去,我所謂的「生存」是求進步,不是求完美。重點是,領導人所做的重大決策必定會受到嚴格檢視,我也不能倖免,我只希望各位從我的視角去看看我在關鍵時刻所見(關鍵時刻大概有上萬個之多),我很好奇你們會怎麼做。
我最近演講時都會問聽眾兩個問題。「在座有多少人是天才?」沒有人舉手,「在座有多少人覺得自己很幸運?」有幾個人舉起手,「好,如果你既不是天才也不幸運,那我的故事對你就有參考價值。」
我知道有人打開這本書是想看我怎麼寫傑克・威爾許,我承認,做為他的接班人本身就是個挑戰,但我的決策是我自己做的,我跟他分別在不同時期主政,比較孰優孰劣並不是我關心的事,我留給別人論斷,但是書裡會描述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我對他的敬佩,即使我很清楚他也有缺點。
這本書記錄了我掌管美國一家最大、最有名望企業所學到的東西,記錄了坐在一個不好坐的位子、為全世界最有意義、最有挑戰性、最受嚴格檢視的工作負全責是什麼情形。我試圖描繪過去二十年商業世界的變化;我細數了我們大力提倡並在奇異取得成功的點子,當然也有一些不成功的點子;我說明了我們如何倖存下來。不會有人在執行長上任第一天給他或她一本手冊,教他或她如何做棘手決策,我希望,透過描述這份孤獨的領導工作,可以鼓勵讀者持續前進。我坦誠敘述我在尋找前進路徑所遭遇的阻礙,甚至也描述了我個人道路上的阻礙,我的故事赤裸裸但誠實,一切要從我當上執行長的第一個星期一開始說起:二〇〇一年九月十號。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