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
做自己的設計師,高中新時代的學涯專屬攻略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如果一趟三天的旅行都要規劃,那此生僅此一趟、長達三年並影響一生的中學之旅,更是一定要好好設計!
你的生命並非為了成就學業或某個職業,是要讓學業與職業成為幫手,成就自己的人生!
當你把學習歷程當成IG帳號來看待,而不是交作業,你一定會發現自己開始轉變!
頂著「最高學府」台大的光環,陳坤平親身實踐生涯探索,
從課輔大哥哥成為裝潢公司的老闆,
奔波全台各大的工地同時,再跨足教育,成立WeTeach教育平台,當起學生們的「學涯探索」導師,
致力跨領域教育工作者的培力, 在台灣各地透過講座、論壇與工作坊,幫助了上萬名青春世代的孩子。
受到史丹佛大學Designing Your Life的啟發,陳坤平鼓勵孩子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
運用書中的14大學涯設計工具、上百題開放式的提問思考,
引導中學生探索自我、認識職業與產業,找到自己與世界趨勢的連結,
只有學生把自己放進未來之後,才能發現自己想在這個世界所解決的問題,
再回頭設計與規劃學習歷程檔案。
本書特色:
․一書+一練習本,幫助孩子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新課綱、新學習時代的學涯專屬攻略:
–淺白的IG比喻引導學生理解學習歷程檔案
–從天賦、現狀、價值觀找自己
–探索適合的議題、產業、科系
–規劃可加分的學習歷程檔案
三年高中自主學習課堂可使用的練習題本,
14大學涯設計單引導孩子循序思考、書寫,
完成練習題本也就完成了學習歷程檔案。
學涯設計單1:我的學涯黃金圈
學涯設計單2:我的天賦--能力
學涯設計單3:我的天賦--熱情
學涯設計單4:我的天賦--人格特質
學涯設計單5:現狀儀表板
學涯設計單6:我的價值觀
學涯設計單7:議題探索表
學涯設計單8:天賦-議題連連看
學涯設計單9:產業探索表
學涯設計單10:職業探索表
學涯設計單11:學習組合計畫表
學涯設計單12:科系探索表
學涯設計單13:我的OGSM企劃書
學涯設計單14:高中三年時程規劃表
․5位新世代學涯設計實踐者給孩子的生涯指引:
喜歡的事持續做,終究會擁有自己的專業∼山岳網紅「雪羊」黃鈺翔
從台大機械系休學,轉個彎重新踏上夢想道路∼爆學力資深講師李承翰
讓自己喜歡的事成為生活,就算與別人不同∼台灣氣候少女王宣茹
加拿大的「學習歷程檔案」!在生涯探索中找到自己的目的與身分∼天聲文創共同創辦人雷應璇
找到四件事的交界,讓你成長有方向∼Reebelo台灣區總經理陳科翰
誰適合讀這本書
․國、高中生--我的人生我決定、我負責
自己的未來不想被爸媽、老師、考試制度決定的青春世代,透過書中的指引,拿回屬於自己學涯與生涯的
主動權。
․國、高中教育工作者--讓「空堂」不空白。
還在為自主學習課堂及學習歷程檔案該教什麼、如何教而跌跌撞撞,不斷摸索嗎?趕快讓這本⋞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進入全校共讀,有觀念、有心法,更有具體練習的方法,終結課堂的混亂,讓「空堂」不空白。
․高中生家長-與孩子一起預見未來
想要了解你家青春期孩子所面對的未來,這是一本最佳入門書。
目錄
推薦序
-開放式思考題,引導學生系統化自我探索 葉士昇
-動機不一樣,高中生活就會不一樣 許匡毅
-找回「學習歷程」的本質 羊正鈺
-人生,可以設計嗎? 吳承穎
-透過一次次練習,更認識自己 王宣茹
-一本練習思辨的生涯規劃書 蘇詩涵
-一步步預見未來的樣貌 蕭典義
自序 我想聽見更多有夢想的學涯故事
前言 如何讀出這本書的最大價值
Chapter 1
你有多久沒說「我以後想做……」
--生涯規劃,從學涯規劃開始
-為什麼長大後,你答不出以後想做什麼了?
-「先考上學校,其他以後再說」,這樣對嗎?
-15到22歲的選擇難題,你也「中招」了嗎?
- 新課綱在「麻煩」什麼?
-檔案可能會遺失,但歷程不會
-把學習歷程當IG經營,就不覺得是找麻煩了
-學長姐這麼說 :天聲文創共同創辦人雷應璇
Chapter 2
「我的人生我決定!」但你得先認識自己
--從天賦、現狀、價值觀找自己
-做過性向測驗,還是「選錯系」?
-缺少學習動力?試試畫個「黃金圈」
-從黃金圈出發,開始設計學涯
-發現天賦:找出你的優勢能力
-發現天賦:找到你的熱情所在
-發現天賦:認識自己的人格特質
-評比現在的自己
-人生不斷在抉擇,而價值觀會決定你的方向
-學長姐這麼說:爆學力資深講師李承翰
-學長姐這麼說:台灣氣候少女王宣茹
Chapter 3
你對未來的想像越清楚,就越知道為何而學
--探索適合的議題、產業、科系
-試著把自己放進未來
-選定有興趣的議題,開始關注
-用5W2H探索議題,畫出學習計畫雛形!
-探索產業:人人稱羨的工作或許不如你所想
-探索產業:想像你的未來職涯
-探索職業:讓你對未來的想像更具體
-選系前,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
-選出科系,建立你的學習組合計畫
-想進____系,「我還缺什麼?」
-學長姐這麼說:山岳界網紅「雪羊」黃鈺翔
-學長姐這麼說:Reebelo台灣區總經理陳科翰
Chapter 4
現在通往未來
--規劃為你加分的「學習歷程檔案」
-旅行需要規劃,中學之旅當然更要規劃
-用OGSM思維,設計學習歷程
-把三年要選的課和活動,做成行動表
-透過自主學習與心得反思,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心得反思不會寫?30個問題帶你進行思考
-三把通往未來的鑰匙
序/導讀
自序
以下兩段故事,是我的親身經歷,在所走的教育路上,不斷推動我往前。
這跟我想的不一樣
大學時,我在台大開設了一門服務學習課,到一橋之隔的永和,為中學生進行課業輔導。我們的團隊大多數是台大學生,也有一些來自教會、已在工作的社青學長姐同行;在為期數年的每週六上午,我們幫助國中生在課業上進步,風雨無阻,這就是WeTeach的前身。因為一群充滿教育熱忱的志工(許多人後來成為老師),很多學生的成績進步;隨著一屆屆畢業、升學,我們幫助的學生超過了200位。
後來我自己大學畢業,課輔班也交棒給下一代;正當我覺得一切上軌道,卻開始有一些畢業生回來聯繫我,好多人說了同樣的話:
「坤平哥,我想休學、不想讀書了。」
「怎麼了?不是剛開學嗎?是有人欺負你,還是有什麼困難?」這是我能想到的全部理由。
「這跟我想的不一樣,不是我要的。」
有位學生英文特別弱,沒有興趣也沒有信心,但在調整學習方法後,他指考的英文成績相當突出,後來也選擇就讀某大學的外文系。誰知這竟是痛苦的開始!並非外文系不好,而是外文系充滿了文學讀本、小組討論、話劇演出......但他並非真的喜歡英文,要面對這些,很快耗盡了他的精力。
無論在高中職或大學,有許多人就像他一樣,因為單一科目成績好或壞,就認為這是(或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而選擇了學校或科系;這似乎無可奈何,畢竟在當時,成績幾乎是一個人能探索自己的全部指標。台大管中閔校長曾在演說中提到,超過55%大學生自認讀錯科系,而志趣不合是一大主因。
但轉系或轉學的門檻,無論在金錢、時間、成績層面,對多數人而言都太高了,大多人都只能照著所選的路,硬著頭皮走下去;直到工作時,才有更多人開始面對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雖然許多選擇本身就有很好的出路,但若能更早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能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學生會不會飛得更高更遠、也更快樂?
我需要一個改變,現在就需要
面對「如何解決這樣的狀況」,我們的討論很快就陷入了泥淖中;因為參與討論的人,包含我自己,從小以來讀書動機或成績都不差,讀的高中、大學縱然未必完全滿意,也都還能接受。團隊中無人真正感到「志趣不合」,也極少人想過休學(從台大休學是一個奢侈的想法);這是件幸運的事,但對教育者而言,若無法感同身受,如何做出「接地氣」的教學?
「我需要一個改變,現在就需要。」
「不如就找個,這輩子不會去做的工作吧!」
當時,這個想法跳進腦海中,如果可以,我想走進更多人的生命,體驗比教室更廣闊、沒看過的世界;若我能用更豐富的角度看世界,當我遇到跟自己完全不同的孩子,我就更能理解他,有切入點幫助他。
懷著這樣的思路,我想過搬去海邊當漁夫、去坪林種茶、去我家巷口早餐店......最後在士農工商這最簡單的分類中,我選擇了「工」;俗話說「工字不出頭」,但當我打電話回家報告這個決定時,爸媽卻沒有責備,只要我注意安全,以及錢不夠用要說。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謝爸媽給我空間,讓我去尋找自己的路,也學習為自己負責任。
其實我對「工」並非完全陌生。我是一位基督徒,在教會中的總務修繕部門服事,由一位綽號寶哥的師傅帶著台大畢業、卻什麼都不會的我,在教會中學習換燈、油漆、裝監視器......從怕被電死到能獨立作業。而真正在工地中的「職業體驗」就是上戰場了,從做粗工每天掃地、搬磚、清水溝,轉做油漆學徒,到現在當裝潢業的老闆,每年完成數十個工地,也供應了一些人的生活。
雖然從零開始學習很辛苦,以前身上最多只有粉筆灰,現在天天是沙土、汗水的混合;當然也沒少被罵:「台大畢業的為什麼做這個啦!」我分享我的教育夢,他們似懂非懂也沒關係。但跟這些身上有灰的師傅們相處,我卻常覺得他們比我更聰明:
一位進退料搬工,能挑著三包共150公斤的水泥上樓梯,知道怎樣省力,就這樣搬一整天;
一位工地主任,能跟政府人員、廠商、台外籍工班溝通無礙,協調能力超強;
一位水電師傅,看著配電盤,馬上就知道要加多少電流、電線要換多粗才足夠;
一位油漆師傅,對色彩敏銳到,能調出兩種幾乎相同的顏色,他噴的漆,質地比棉花糖更細緻......
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認為,智力是多元的,除了傳統的科目,肢體、人際......也都是智力的一種表現方式;這恰好展現在師傅們身上,他們大多只是「不會讀書考試」,而非「不聰明」。因為要完成工作,需要結合跨領域的知識、技術與態度(也就是108課綱中所說的素養);若在既有的「系統性知識學習」之上,也同時加入「解決實存問題」,是否能幫助更多不同的「聰明人」,找到學習與成長的切入點?
這個任務所牽涉的,不只是體制內外的老師,更需要政府、產業界通力合作。因此我們創辦了WeTeach,不只自己嘗試引導學生,更不斷連結跨領域教育者與各界有志之士,一起在幫助學生探索生涯的道路上,往前奔走。
讓所有學生找到方向
無論是生涯探索,或將跨領域議題融入學習,都將讓每一天的學習更有動力,而中學(無論國中或高中)就是開始的最好時機。108課綱的重點之一,就是鼓勵學生及早探索,並建立以終為始的學涯;有了清楚的方向與規劃,學習歷程、自主學習、升學選系、讀書動機等各種問題,也都將迎刃而解。
帶著「讓所有學生找到方向」的願景,我製作了「Design Your High School」課程,藉著實體工作坊與線上課程,帶著大家用系統性、低成本的方式,已經幫助數百位學生認識自己與世界,理清適合的路,並做出實際的執行計畫。
而跟著本書裡的章節走過歷程,你將會建立一種持續探索、跟上趨勢的素養;後疫情的世界改變太快,還會越來越快,探索的成果在2-3年後就需要更新。你一定會發現,比起直接給答案,內化的能力更能一生受用。
在本書中,更邀請到不同領域的青年行動家,來分享他們如何找到自己的領域與熱情,並藉著設計自己的學涯,把握每個學習機會、讓自己站穩腳步。期望這本書,能幫助所有在學海中尋找方向的同學;也期待之後聽見更多人,分享自己Design Your High School的故事!
【推薦序】
開放式思考題,引導學生系統化自我探索
葉士昇(高雄國教輔導團高中自主學習專案講師、民權國小資訊教師)
在帶領高中生做自主學習時,一直有個小缺憾。因為時間短暫,無法帶學生好好探究自己。偏偏「自我探索」是「自主學習」和「學習歷程」相當重要的元素,自我定位不清楚,這兩項學習活動的焦點也可能變得模糊。
所以當看到《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好熟悉也好喜歡,因為書本提供了大量「學涯設計單」,無論是學生自己試著透過設計單跟自己對話,或是老師試著透過設計單來引導學生,都是非常棒的設計。就像我在自主學習入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學生,有些學生需要較多的時間來引導,而在引導的過程裡,我也會習慣給予學生「可以跟著做的範例」,透過模仿,思考,最後再讓學生走出自己的風格。
當然,有時候我們不喜歡大量的學習單將學生的思考限制住,但是像這類開放式的學習單,有機會引導學生更深層的探討自己從未思考過的面向,讓學生的思考透過系統化的引導,更全面的呈現,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第一個原因。
而且我更喜歡作者實踐的精神,一個台大畢業生,透過身體力行去探索自己,把自己拉出舒適圈外,這樣的做法對我來說是有說服力的,也更能說服讀者,讓讀者相信「他是玩真的」。就像我一個小學老師進入高中現場教自主學習,一開始也難免有懷疑的眼光,但是當我打開教室,讓老師看看學生的改變時,也增加了許多願意試著教導自主學習的教師夥伴,我想作者也會如此。用身體實踐過的深刻體驗,讓作者後面的陳述都變得更生動有力,也跳脫出了這本書只是另外一種純然思考的氛圍,讓人願意跟著一起做做看,也相信自己可能做得到。
還有這本書裡面有大量新生代的語彙與情境,例如把學習歷程用IG的「個人檔案」、「簡介」、「追蹤中」、「精選動態」、「貼文區」來比擬,我真的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啊!比起我的語言來說,本書的語彙絕對更貼近高中生的生活日常。當語言、想法接近了,能夠被引用、學習的可能性也提高許多。
最後我還是誠摯推薦,如果你的學習歷程有點卡關、生涯探索也不是很順利,不妨看看本書,我相信一定有機會可以讓你「學習生涯,成就解鎖」喔!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