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人類最精華100年

世界的現在樣貌如此,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風景呢?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85 462
    54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0世紀前,騎兵就是高端武器;20世紀開始,軍備沒延伸到太空就算低端國家。

出國,本是有錢人的特權。20世紀中美國波音客機出現,勞工階級也能海外度假。

農業時代,狗看家、貓抓老鼠,20世紀的大規模都市化,牠們升級為寵物主子。

混沌理論、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經濟和環保誰重要?這是20世紀才開始的新思考。

 

20世紀才出現的,還包括民族主義、冷戰、西班牙流感、網路與蘋果電腦,

這些看似彼此無關的事件,在20世紀這100年間彼此串聯,

形塑了你我今天看待事物的潛意識。

 

著作超過百本,被譽為「這時代最多產的歷史學者」傑洛米.布萊克,

用超過200張驚奇、耐人尋味甚至驚嚇的照片,讓你了解,

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發生了哪些事造成的?

將來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你必須讀完這本20世紀的大事件。

 

兩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稱霸、各國出現女總統

20世紀前,人們打仗得靠騎馬,

但歷經工業革命,戰爭型態開始改變,連武器都能量產。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虎式坦克即使夠硬夠兇,仍打不贏美國小戰車。

因為美國有福特與通用這些能大量製造的快速兵工廠。

 

當時,大部分男人都去打仗了,經濟重擔只能落在女人身上,

女性就此獲得參政權,女權運動也開始發展。

連《007》電影裡的龐德上司M,都在1900年由女性主演,

可以想見,未來會有更多女總統、女CEO出現。

 

科技產品成為可以大量製造販售的民生用品

──收音機、廣播、電影、到電腦

第一臺收音機是什麼樣子?它讓資訊像水、電、瓦斯一樣打開就來,

在此之前,同樣消息可能得花5到30年才傳播開來,

廣播成了全國性對話媒介,開啟新廣告模式。

 

1920年代開始,電影提供大眾逃離現實的機會,

成為不同階級都能從事的娛樂活動,

史達林積極擴張共產主義的邊境,但自己先被好萊塢電影征服!

 

搖滾樂、毒品、青年文化……次文化綻放,茂盛到成為主流文化

BTS(防彈少年團)從韓國青少年次文化出發,勇奪葛萊美獎最佳流行團體,

影響力遍及全世界。其實,真正的「流行歌」從50年代末期才問世,

到了60年代,披頭四樂團紅遍全球,髮型、衣著、過日子的方式、對愛情的想法,

讓全球爭相仿效,成為次文化影響全世界的先驅。

 

當時的垮世代文學、迷幻藥、時尚也啟發無數創作者(賈伯斯、手塚治虫……)。

下一個最可能進入主流的次文化產物是什麼?是商機也可能是危機。

 

20世紀,為何是人類最精華的100年?

為什麼說戰爭、科技、搖滾樂,決定了人類如今的生存(生活)方式,

文學呢?宗教呢?面對這些即將來臨的變化,

你是唏噓還是興奮,先看過這本書。
 

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發生了哪些事造成的?

將來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你必須讀完這本20世紀的大事件。

作者

傑洛米.布萊克(Jeremy Black)

 

曾領受大英帝國勛章,是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政策交流資深研究員和歷史系榮譽教授。他也曾擔任西點軍校、德州基督教大學的客座教授,並任教於杜倫大學,在牛津大學完成博士學位。

 

2008年,布萊克榮獲軍事歷史學會的「賽莫爾.艾略特.莫里森獎」(Samuel Eliot Morison Award)。他的生涯寫作了超過一百本著作,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多產的歷史學者」。範圍含括18世紀英國政治、戰爭史,以及詹姆斯.龐德的文化影響等。他最新的著作則有《歐洲史》(A History of Europe)、《莎士比亞時期的英國》(England in the Age of Shakespeare),以及《葡萄牙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Portugal)。

 

譯者簡介

 

謝慈

 

臺大外文系畢業,臺大翻譯所在學,熱愛文學與翻譯。

 

譯有《暈船診療室》、《身體記憶,比大腦學習更可靠》、《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以上為大是文化出版)、《讀癮者的告解》(任性出版)等書。

 

歡迎來信指教:r03147001@ntu.edu.tw

 

目錄

前言 20世紀,人類最精華100年
 
第一章 舊秩序 1900-1914
西方世界觀/帝國主義/1904年日俄戰爭/1911年辛亥革命/同盟制度/美國的野心/民族主義/人口遷徙及種族/1900-1914年世界經濟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俄國革命/凡爾賽和約/西班牙流感/國際聯盟/戰時的世界經濟

第三章 保守主義與分裂 1920年代
咆哮的1920/孤立主義的美國/軍閥中國/真正的冷戰/土耳其改革/伊斯蘭世界/印度/墨索里尼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威瑪德國/傳播的工具/美國文化/1920-1929年世界經濟
 
第四章 衝突與革命 1930年代
經濟大蕭條/希特勒崛起/史達林主義/國共衝突升溫/日本帝國主義/承受壓力的西方帝國/拉丁美洲/西班牙內戰/文化象徵/科技進展/1930-1939年世界經濟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
二戰初期/德國主宰歐陸/英國的奮戰/東線戰事,1941-1943/美國參戰/戰爭的工具 /1943年:同盟國的反擊/種族之戰/大後方/1945年:盟軍取得勝利/1939-1945年世界經濟/規畫戰後的世界
 
第六章 戰後世界的誕生 1945-1956
全球化組織的成立/歐洲的冷戰/去殖民化/中國再次陷入戰火/代理人戰爭/同盟取代帝國制/核子時代/反共的美國/1945-1956年世界經濟/社會模型
 
第七章 主流文化的衰落 1956-1974
太空競賽/消費主義的興起/加速去殖民化/帝國的終結/冷戰/蘇聯/美國/中國 /1956-1974年世界經濟/新趨勢
 
第八章 冷戰的最後階段 1975-1989
1975-1979年國際關係/加速的失序年代/雷根政權下的美國/1975-1989年世界經濟 /柴契爾夫人/冷戰的終結/中國的新方向/印度情勢/伊朗伊斯蘭革命/以阿衝突 /非洲/拉丁美洲/奔放的文化,保守的政府
 
第九章 美國霸權 1990-1999
蘇聯解體/歷史的終結/非洲/美國優越主義/美國的反對者/亞洲/歐洲/社會趨勢 /1990-1999年世界經濟
 
結語 人類變化最大的100年

 

序/導讀

前言

 

20世紀,人類最精華100年

 

和先前的任何時代相比,20世紀人口達到史無前例的新高,而他們所經歷的時代更是前所未見,對如今世界的樣貌有著深遠影響。這些新事物所帶來的衝擊,在近代格外顯著。

 

現今大部分的物質文化,無論是飛行器或電腦,都可以追溯回20世紀;大部分的現代國家都在20世紀建立,大多數政治黨派亦然。20世紀在人類歷史中,是充滿最多改變的時代,而這些改變也會是這本書的主要焦點。然而,這不代表我們會忽略延續不變的事物。

 

舉例來說,宗教早在20世紀前就已出現,至今仍是影響社會的重大因素。宗教對20世紀的影響自然不會在本書中缺席。同樣的道理也套用在其他重要的持續性事物上,例如說環境。

 

對某些人來說,20世紀是人類進入嶄新歷史時代的時刻,又稱為「人類紀」(Anthropocene)。在這個世代中,許多無法逆轉的現象都漸漸浮上檯面,例如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然而對另一群人來說,這些擔憂只是過度誇大,甚至是某種陰謀論。無論如何,從1960年代開始,許多環境問題都已浮現,並且在本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另一項在此世紀出現變化的要素,則是人口爆炸性成長及都市化所帶來的影響。1900年的16億人口在1927年變成20億,1950年變成25.5億,1960年變成30億,1975年變成40億,1987年變成50億,到了1999年則變60億……。

 

這樣的人口成長,以及人口成長發生的地點,確實對環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並且持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伴隨人口成長的都市化程度,也在這時達到歷史新高,對於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層面都有著相當程度的重要性。

 

都市化發生在世界各地,許多「巨型都市」因而出現,例如伊斯坦堡、金夏沙(剛果首都)、拉哥斯、馬尼拉、孟買和東京。

 

除此之外,人口數超過百萬的城市數量也快速上升。某部分來說,都市化反映了農業機械化和鄉村的缺乏機會;也伴隨著政治和社會順從的式微。這背後的因素有許多,包含了義務教育擴展所帶來的識字率提升。

 

大規模人口成長也使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在以前的任何時期,我們都不曾看過國內生產毛額(GDP)在一個世紀內翻倍,然而在20世紀,這發生了超過4次。

 

雖然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在地理和社會層面都分布不均,但成長依舊是成長,它支持了各種人類活動,不論是個人層面、團體或政府皆然,例如可以食用更多肉類、建造教會和發動戰爭。

 

「時間」也是個重要的議題。有太多對20世紀的探討都只聚焦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戰間期,但這都結束於1945年。相對的,我們也應該重視二戰後的時期,畢竟其占了整個世紀超過一半的時間,並對現今國際情勢有顯著影響。

 

除此之外,世界大部分的國家也在這段期間獨立。因此,在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舞臺多了許多獨立「玩家」,而歷史的論述也不再只是帝國的興衰而已。

 

最後的問題是「地點」。20世紀可以說是整個世界互動的開始,使得「全球化」一詞越來越廣泛使用。誠然,此世紀的重大衝突被稱為「世界大戰」,其實也不意外了。其他政治發展,例如去殖民化和冷戰,同樣也造成了全球性的影響。

 

於此同時,移民、貿易和金錢流動也越來越國際化。其他如民主化等趨勢縱然未遍及全球,亦可說是影響廣泛。

 

20世紀的美國除了引領趨勢外,在文化、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都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模範,它也是最成功的帝國主義國家,雖然不像英國和法國那樣拓展領土,卻透過非正式的方法發揮了可觀的力量和影響力。

 

隨著時間進展,蘇聯在1990年代解體,美國的力量日益提升,成了全球的關鍵強權。因此,我們會特別關注美國本身,以及其對20世紀重大事件的影響。

 

關於20世紀許多不同的論述,興許在本書中遺漏。然而,種種事件和觀點的互動,才促成了令人振奮的發展,或許一度充滿爭議和變革,最終也編織成了影響人類歷史最大的100年。

 

推薦序一
 

沒有絕對答案的時代,點燃了21世紀

「Special教師獎」得主/吳宜蓉

 

如果要你挑選一個詞語來形容20世紀,你會挑什麼呢?

 

有人說:「惡夢。」

 

是啊,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到冷戰期間的區域性戰爭。我們經歷了一場又一場讓人絕望的戰事、瘋狂的殺戮,甚至還迎來了工業化的大屠殺。這過程中,人類不斷更新科技,發明更有效率的破壞殺伐。

 

20世紀,某個層面上是一個充滿恐懼,與拚命製造足以自我毀滅的武器的時代。

 

然而,也有人說是:「創造。」

 

20世紀同樣也是人類文明大爆發的時代,這100年來,人類的發明創造比前5個世紀的總和還要多。相對論、登陸月球、電腦與網際網路、廣播與電視、飛機、複製羊技術、器官移植、人工智慧……。

 

20世紀,在另一個層面上也是加速更新、大幅翻修人類生活樣貌的時代。

 

 

太多衝突災難帶來的遺憾與苦痛,摧毀了許多人的生存信念,讓20世紀始終有著揮之不去的末日感。見識過原子彈的輻射能閃光後,誰還敢再樂觀相信人類的理性之光能照亮下一個時代?即使躲過了戰爭與種族滅絕的浩劫,但我們對人性的自信,仍舊被毀滅了。

 

科技的飛速進步,雖然無法解決人類的自我懷疑與精神困惑,卻也明顯的改善人類的物質生活,高度發展的技術與豐厚的財富累積,讓我們走向了消費社會,成為另一種穩定社會發展的力量。

 

在絕望中找尋希望,在希望中又跌進絕望;在無助裡挖掘力量,在力量中又窺見自身的無能為力;在幽暗裡渴求光明,在光明下卻照見了荒謬的存在。20世紀是一個看不見絕對真理的世紀。

 

美國哲學家路德.賓克利(Luther J. Binkley)就曾說:「20世紀堪稱是一個相對主義的世紀,不同的文化信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20世紀特別的喧囂吵鬧。各種文化、各種觀念的共處交融,碰撞決裂。我們也在一片雜沓中,看見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目前在21世紀的我們,面對世紀疫情,也依然承襲著20世紀的本質,每一天世界都有著嶄新的發展,每過24小時都可能有著顛覆性的變化。在加速時代下生活,面對日復一日劇烈的演化,許多人可能感到無所適從。

 

這時候我們更需要認識20世紀史。如果能理解這「人類最精華100年」間的苦難與進步,人們如何在其中掙扎、思考、宣洩、批判的曲折歷程,我們更有機會讓自己在一個沒有絕對答案的時代,保持意志敏銳的清醒。

 

如果我們能更明白這世界的多面性,就更有能耐正視令人失望的真實,並足以帶著力量在一片不確定中,持續拓墾信念。

 

推薦序二

 

從一把遠古的手斧到人類世

人文歷史作者/胡芷嫣

 

這事想來很不可思議:遠古直立人曾經製作一種叫做阿舍利手斧的器具,孜孜不倦的做了超過150萬年。

 

那些可敬的人類祖先,手邊拿到一個石塊,或許就蹲坐在地上,極有耐心的將石塊敲打成雙面對稱鼓起的半橢圓形,然後再沿著周邊,慢慢打磨出銳利的邊緣。阿舍利手斧的外觀就像一滴鋒利的眼淚,出土範圍橫跨非洲、歐洲、亞洲,大小從一個手掌大到30公分都有。

 

是為了割開獸皮?抑或只是閒暇樂趣?祖先們到底拿這種手斧來做什麼,我們至今仍不是很確定;我們只知道,從法國亞眠到韓國全古里,他們日復一日,安靜堅持的,製作著這個具體用途為謎的東西。

 

換句話說,阿舍利手斧陪伴了直立人超過150萬年──這事想來仍然很不可思議。現在的人們,每年都能看見手機推出新機種;每隔3到5年就覺得自己該換新工作。

 

過去30年間的科技進步發展,已經超越人類有史以來的幅度,而且腳步仍持續加快。當代世界推陳出新之神速、之令人措手不及,在20世紀的歷史發展中,完全展露無遺──從帝國主義崩解到新地緣政治崛起,從廣播電視等傳播技術萌芽到假新聞戰爭攻防,從自動化生產線出現到消費主義拜物至上──短短的百年間,人造(man-made)技術取得歷史舞臺中心,推動世界瘋狂前進。

 

而現在我們終於知道,「前進是發展唯一方向」此等現代進步觀點,已經對周遭環境、對我們身心,造成無可逆轉的傷害。眼下(特別是在 Covid-19 疫情席捲的此刻),我們最需要的其實是停下來看看,看看因工業煙囪而黯淡蒙塵的天空、看看因過度製造消費而中毒的生態。

 

當這百年人類活動已影響深鉅到成為一個地質年代,學者用「人類世」(anthropocene)一詞提醒我們,海洋、土壤、動物、細菌……它們從來都不僅僅是人類活動的背景,它們和我們一樣,在直立人先祖製作手斧的百萬年前,甚至更早,就一直是這星球的共同居民。

 

唯有當一個時代、一種精神行將終結,我們才有立足點回望,做出暫時結論;而20世紀剛剛過去20年,我們就獲得一本總結這世紀的書,恰恰印證了該世紀為人類帶來的匆忙時間感。

 

本書以大事記體裁,將萬千變幻的100年歷史濃縮在三百多頁篇幅,難免會有材料選擇上的侷限(例如我個人希望納進更多性少數的視野),許多重要事件自然也只能點到為止;不過本書扼要易讀,很適合作為20世紀歷史大事的參考詞彙表(glossary)。或許活在21世紀的我們,用一個下午翻閱完本書,了解周遭世界在過去百年形成的脈絡梗概之後,能知道如何走出和上個世紀不一樣的路。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12318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8
    • 商品規格
    • 26*19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