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榮獲2011年 普立茲小說獎、美國國家書評人獎
人生如同音樂,時間無情流過,為何他比我美好?
本書二度擊敗《自由》,暢銷突破40萬冊;
不僅是「年度之書」,更譽為21世紀小說的新希望
愛麗森.布萊克是個十二歲的女孩,他哥哥霖肯有輕微自閉症,喜歡聽搖滾樂曲。霖肯說偉大的搖滾樂曲,經常會出現很棒的停頓,有時幾秒,有時長達數十秒。「有時你以為樂曲結束了,其實沒有。」顯然所有的歌曲都會結束,但當他把每首歌的停頓做成無限循環的樂段重覆播放,愛麗森愛死了這些停頓片段。於是她用PowerPoint將霖肯的音樂研究,寫成『出現很棒停頓的搖滾歌曲』報告。「這些停頓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在這裡,她發現了時間的祕密。
既尖銳又不斷改變面貌的新書……展現伊根的高度品味。 ──Janet Maslin,《紐約時報》
將是你看過最聰穎的書。 ──Carolyn Kellogg,《洛杉磯時報》
美國文學的新經典。 ──《TIME》
《時間裡的癡人》一書中有十三個主角,分作十三個章節,作者從一個年華老去的「前」龐克搖滾歌手與唱片公司主管班尼‧薩拉查,還有他的助手莎夏開始,展開一段每篇變換主述角色,但彼此環環相扣的故事,讀者在各自獨立的故事中,走過紐約、舊金山、拿波里到非洲,角色和故事始終相互關聯,串成一個長篇,時間長達四十年。書中主角並不全然認識,或知道彼此的過去,但讀者清楚知道,他們的人生有過一連串的交集。回想各人過去的生活,傳達出人生的失落、宿命的無情。
《時間裡的癡人》藉由一個搖滾樂的世界,描述音樂與時間的交錯:高峰樂段的神奇停頓、人生的大起大落、沒有絕對的起點與終點。在作者筆下,宿命讓我們與某些人相遇,就算是短暫連結,也足以殘酷地掀起波濤、改變人生。作者使用的風格與語調多變到令讀者喘不過氣來,包括悲劇筆法、諷刺風格,甚至PowerPoint。她精準抓住凡人皆有的自我毀滅欲望,卻又深深渴望救贖;在時間的無情推進下,我們如何瘋狂地在音樂裡尋找這兩股湍流,無能為力地任其沖刷,卻也從中得到淨化。伊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膽氣十足的作者,而這是她最狡猾、最驚人、最令人振奮的作品。
本書榮獲《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地球報》、《芝加哥論壇報》、《邁阿密前鋒報》、《歐普拉雜誌》、《出版人週刊》、《舊金山紀事報》、《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村聲雜誌》、《時代雜誌》年度好書。
人生如同音樂,時間無情流過,為何他比我美好?
本書二度擊敗《自由》,暢銷突破40萬冊;
不僅是「年度之書」,更譽為21世紀小說的新希望
愛麗森.布萊克是個十二歲的女孩,他哥哥霖肯有輕微自閉症,喜歡聽搖滾樂曲。霖肯說偉大的搖滾樂曲,經常會出現很棒的停頓,有時幾秒,有時長達數十秒。「有時你以為樂曲結束了,其實沒有。」顯然所有的歌曲都會結束,但當他把每首歌的停頓做成無限循環的樂段重覆播放,愛麗森愛死了這些停頓片段。於是她用PowerPoint將霖肯的音樂研究,寫成『出現很棒停頓的搖滾歌曲』報告。「這些停頓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在這裡,她發現了時間的祕密。
既尖銳又不斷改變面貌的新書……展現伊根的高度品味。 ──Janet Maslin,《紐約時報》
將是你看過最聰穎的書。 ──Carolyn Kellogg,《洛杉磯時報》
美國文學的新經典。 ──《TIME》
《時間裡的癡人》一書中有十三個主角,分作十三個章節,作者從一個年華老去的「前」龐克搖滾歌手與唱片公司主管班尼‧薩拉查,還有他的助手莎夏開始,展開一段每篇變換主述角色,但彼此環環相扣的故事,讀者在各自獨立的故事中,走過紐約、舊金山、拿波里到非洲,角色和故事始終相互關聯,串成一個長篇,時間長達四十年。書中主角並不全然認識,或知道彼此的過去,但讀者清楚知道,他們的人生有過一連串的交集。回想各人過去的生活,傳達出人生的失落、宿命的無情。
《時間裡的癡人》藉由一個搖滾樂的世界,描述音樂與時間的交錯:高峰樂段的神奇停頓、人生的大起大落、沒有絕對的起點與終點。在作者筆下,宿命讓我們與某些人相遇,就算是短暫連結,也足以殘酷地掀起波濤、改變人生。作者使用的風格與語調多變到令讀者喘不過氣來,包括悲劇筆法、諷刺風格,甚至PowerPoint。她精準抓住凡人皆有的自我毀滅欲望,卻又深深渴望救贖;在時間的無情推進下,我們如何瘋狂地在音樂裡尋找這兩股湍流,無能為力地任其沖刷,卻也從中得到淨化。伊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膽氣十足的作者,而這是她最狡猾、最驚人、最令人振奮的作品。
本書榮獲《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地球報》、《芝加哥論壇報》、《邁阿密前鋒報》、《歐普拉雜誌》、《出版人週刊》、《舊金山紀事報》、《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村聲雜誌》、《時代雜誌》年度好書。
目錄
導讀序 楊照
A
第一章 失物
第二章 黃金療藥
第三章 妳以為我在乎啊
第四章 狩獵觀光行
第五章 你們
第六章 基本要素
B
第七章 從A到B
第八章 推銷將軍
第九章 四十分鐘的中餐:姬蒂.傑克森暢談愛情、名氣與尼克森!
第十章 靈魂出竅
第十一章 再見,我的愛
第十二章 出現很棒停頓的搖滾歌曲
第十三章 純淨語言
作者感謝語
推薦文
時間是暴徒的敲門聲◎吳明益
歲月殘響◎馬世芳
月光的採集者◎張惠菁
推薦語
陳綺貞
李明璁
A
第一章 失物
第二章 黃金療藥
第三章 妳以為我在乎啊
第四章 狩獵觀光行
第五章 你們
第六章 基本要素
B
第七章 從A到B
第八章 推銷將軍
第九章 四十分鐘的中餐:姬蒂.傑克森暢談愛情、名氣與尼克森!
第十章 靈魂出竅
第十一章 再見,我的愛
第十二章 出現很棒停頓的搖滾歌曲
第十三章 純淨語言
作者感謝語
推薦文
時間是暴徒的敲門聲◎吳明益
歲月殘響◎馬世芳
月光的採集者◎張惠菁
推薦語
陳綺貞
李明璁
序/導讀
本書”第一版”的裝禎設計說明:
讀者朋友,你注意到了嗎?
隱藏在《時間裡的癡人》書籍設計,將一部分書頁內裁 原來這一整章(約70頁),作者珍妮佛.伊根用微軟PowerPoint圖庫來寫小說 時報出版在呈現時,特別將本章做內裁0.2公分的設計,也取得國外授權同意 希望讓讀者注意到這個文學創作型式上的成功實驗,用意有二
1. 讓讀者很容易注意到它與一般小說的純文字敘述型態不同
2. 讓整章Powerpoint在頁面上保持平衡,故內裁0.2公分
這一章是作者珍妮佛.伊根以PowerPoint型式來呈現 中文版翻譯後,為了不讓讀者要把書放橫閱讀 所以我們維持每頁用正擺的視窗 但正擺視窗的最適閱讀大小,若能內裁,不會有太多留白,或向內縮的不平衡感 故內裁0.2公分。
推薦文
時間暴徒的敲門聲
我是聽卡帶長大的一代。黑膠唱片和卡帶的特色之一就是,聽完一面得翻轉另一面。在「翻面」的過程中,音樂與音樂間的空白出現了,這個空白甚且不是音樂本身的空白,而是音樂跟聆聽者生活空間所交織出的「新的空白、新的停頓」。
到柏林前我已讀完《時間裡的癡人》(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又在第一周調整時差的睡前時間,片段片段地再讀一遍,並試著在電腦上把所有的人物關係畫成簡圖。這部小說,或許可以簡單地說是一個稱為「燃燒的假陽具」的年輕樂團,和一個「骨頭輕如羽毛,碎了就難以癒合」的紅髮女孩莎夏為核心,發展出的情感故事。時間則從1970年直到2020年左右,從「後嬉皮」時代,到我們前頭的未來,裡頭至少包含了三代人情感的青春歲月,以及成年後人生的微妙改變。
這樣一部小說由庸手來寫,那就只能是庸俗的套路而已,可是在臺灣或許不具任何知名度的傑出小說家珍妮佛.伊根(Jennifer Egan)筆下,就變成一新我們小說閱讀經驗的作品。
在這十三章的小說裡面,再分為A、B兩面。作者用了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等敘事角度,有時心靈獨白、有時是報導體,第十二章甚至是以簡報(PowerPoint)的方式來呈現,第十三章則採用簡訊來推動故事……。最讓人訝異的是,以這麼多樣的手法來結構這部篇幅不算長的小說,卻不會讓讀者有炫奇或違和之感,反而在每個故事裡,讀者都能感受到一股無形卻摧折人心的力道。
我常想,一部能雅俗共讀的小說,難處在於一般讀者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思考小說本體故事外的線索和枝節。由於一開始就以短篇小說的形式發表,《時間裡的癡人》非常適合每章拆解閱讀,適合只願意給故事一小時時間的讀者。而其中埋藏線索之繁複,光是把第十二章提到的那些「出現很棒空白停頓的搖滾歌曲」找出來聽並且思考,就已經接近寫一篇搖滾樂論文的工程。而第九章那種註腳長於本文,拗口長句的文風,也讓評論者想起美國小說家大衛.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這都意味著,這部作品對重度的小說迷應該也有非凡的吸引力。
雖然珍妮佛.伊根的意圖可能超過讀者如我的想像,但最令我珍重的還是這部對「時光」致意的作品裡,彷彿逼視陽光以致目盲的文字光華。「他們緊緊相擁,模樣憔悴卻性感,你知道的,年輕人有段時間就是這模樣,直到他們只剩憔悴為止。」「人們會想改變你,但別讓他們得逞。」讀著這樣的字句,不禁感歎,時間確如惡棍、暴徒(英文書名直譯就應該是《暴徒臨門》),它總有一天會來到你的眼前,那敲門的節奏既平靜又讓你心驚。
我由衷希望讀者不要因為一時無法將繁複的人名、音樂與被打散的時空背景聯繫起來,而放棄閱讀,因為我深知最後一片碎玻璃拼上後,在你手上的小說將成一瓶醇酒。正如以往我們在翻轉黑膠唱片或卡帶時,總是有一段音樂消失的空白時光,你可能在喝完一杯咖啡、接完一通電話、或者做完愛之後才想起還沒翻面的唱片。我想,這就是讀這部小說的最佳節奏了。你總得有一段停頓的空白,才能突如其來地領悟那些已然流逝的音樂對你而言的深層意義。小說裡提到史帝夫.米勒(Steve Miller)樂團那首〈如鷹飛翔〉(Fly Like a Eagle)中,有一段接近無聲的段落,隱藏著一種秘密的咻呼聲,那可能是風,也可能是時光匆匆流逝的聲音。每個人聽到的或有不同,但只有你知道那空白裡,隱藏著與某物、某人、某事重逢的可能性與期待。
我也認為,你手上的這部書是我讀過描述「重逢」最好的小說之一。年紀漸長後,我發現人生裡如果排出最令人心震、心醉且心碎的十個詞彙,「重逢」很可能是其中之一。人生有各種形式的重逢,與物、與情人、與親人,無論兩段記憶間的空白有多久,「重逢」總是或顯或隱地打散人生的韻腳。「重逢」總是搭配著「秘密的咻呼風聲」,那風聲正是時間暴徒的敲門聲。
我想起我們那個時代完美專輯的典型,A面與B面不是獨立分開,一首歌與一首歌之間仍有故事,每首歌風格不同卻同時指向心靈深處。做為一個小說作者,我嫉妒珍妮佛.伊根辦到了,也感激她辦到了。她讓我們曉得,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個人真能如斯這般演奏小說這種樂器,並且演奏出不可捉摸的人生如鷹飛翔,咻呼而逝的時光樂曲。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讀者朋友,你注意到了嗎?
隱藏在《時間裡的癡人》書籍設計,將一部分書頁內裁 原來這一整章(約70頁),作者珍妮佛.伊根用微軟PowerPoint圖庫來寫小說 時報出版在呈現時,特別將本章做內裁0.2公分的設計,也取得國外授權同意 希望讓讀者注意到這個文學創作型式上的成功實驗,用意有二
1. 讓讀者很容易注意到它與一般小說的純文字敘述型態不同
2. 讓整章Powerpoint在頁面上保持平衡,故內裁0.2公分
這一章是作者珍妮佛.伊根以PowerPoint型式來呈現 中文版翻譯後,為了不讓讀者要把書放橫閱讀 所以我們維持每頁用正擺的視窗 但正擺視窗的最適閱讀大小,若能內裁,不會有太多留白,或向內縮的不平衡感 故內裁0.2公分。
推薦文
時間暴徒的敲門聲
我是聽卡帶長大的一代。黑膠唱片和卡帶的特色之一就是,聽完一面得翻轉另一面。在「翻面」的過程中,音樂與音樂間的空白出現了,這個空白甚且不是音樂本身的空白,而是音樂跟聆聽者生活空間所交織出的「新的空白、新的停頓」。
到柏林前我已讀完《時間裡的癡人》(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又在第一周調整時差的睡前時間,片段片段地再讀一遍,並試著在電腦上把所有的人物關係畫成簡圖。這部小說,或許可以簡單地說是一個稱為「燃燒的假陽具」的年輕樂團,和一個「骨頭輕如羽毛,碎了就難以癒合」的紅髮女孩莎夏為核心,發展出的情感故事。時間則從1970年直到2020年左右,從「後嬉皮」時代,到我們前頭的未來,裡頭至少包含了三代人情感的青春歲月,以及成年後人生的微妙改變。
這樣一部小說由庸手來寫,那就只能是庸俗的套路而已,可是在臺灣或許不具任何知名度的傑出小說家珍妮佛.伊根(Jennifer Egan)筆下,就變成一新我們小說閱讀經驗的作品。
在這十三章的小說裡面,再分為A、B兩面。作者用了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等敘事角度,有時心靈獨白、有時是報導體,第十二章甚至是以簡報(PowerPoint)的方式來呈現,第十三章則採用簡訊來推動故事……。最讓人訝異的是,以這麼多樣的手法來結構這部篇幅不算長的小說,卻不會讓讀者有炫奇或違和之感,反而在每個故事裡,讀者都能感受到一股無形卻摧折人心的力道。
我常想,一部能雅俗共讀的小說,難處在於一般讀者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思考小說本體故事外的線索和枝節。由於一開始就以短篇小說的形式發表,《時間裡的癡人》非常適合每章拆解閱讀,適合只願意給故事一小時時間的讀者。而其中埋藏線索之繁複,光是把第十二章提到的那些「出現很棒空白停頓的搖滾歌曲」找出來聽並且思考,就已經接近寫一篇搖滾樂論文的工程。而第九章那種註腳長於本文,拗口長句的文風,也讓評論者想起美國小說家大衛.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這都意味著,這部作品對重度的小說迷應該也有非凡的吸引力。
雖然珍妮佛.伊根的意圖可能超過讀者如我的想像,但最令我珍重的還是這部對「時光」致意的作品裡,彷彿逼視陽光以致目盲的文字光華。「他們緊緊相擁,模樣憔悴卻性感,你知道的,年輕人有段時間就是這模樣,直到他們只剩憔悴為止。」「人們會想改變你,但別讓他們得逞。」讀著這樣的字句,不禁感歎,時間確如惡棍、暴徒(英文書名直譯就應該是《暴徒臨門》),它總有一天會來到你的眼前,那敲門的節奏既平靜又讓你心驚。
我由衷希望讀者不要因為一時無法將繁複的人名、音樂與被打散的時空背景聯繫起來,而放棄閱讀,因為我深知最後一片碎玻璃拼上後,在你手上的小說將成一瓶醇酒。正如以往我們在翻轉黑膠唱片或卡帶時,總是有一段音樂消失的空白時光,你可能在喝完一杯咖啡、接完一通電話、或者做完愛之後才想起還沒翻面的唱片。我想,這就是讀這部小說的最佳節奏了。你總得有一段停頓的空白,才能突如其來地領悟那些已然流逝的音樂對你而言的深層意義。小說裡提到史帝夫.米勒(Steve Miller)樂團那首〈如鷹飛翔〉(Fly Like a Eagle)中,有一段接近無聲的段落,隱藏著一種秘密的咻呼聲,那可能是風,也可能是時光匆匆流逝的聲音。每個人聽到的或有不同,但只有你知道那空白裡,隱藏著與某物、某人、某事重逢的可能性與期待。
我也認為,你手上的這部書是我讀過描述「重逢」最好的小說之一。年紀漸長後,我發現人生裡如果排出最令人心震、心醉且心碎的十個詞彙,「重逢」很可能是其中之一。人生有各種形式的重逢,與物、與情人、與親人,無論兩段記憶間的空白有多久,「重逢」總是或顯或隱地打散人生的韻腳。「重逢」總是搭配著「秘密的咻呼風聲」,那風聲正是時間暴徒的敲門聲。
我想起我們那個時代完美專輯的典型,A面與B面不是獨立分開,一首歌與一首歌之間仍有故事,每首歌風格不同卻同時指向心靈深處。做為一個小說作者,我嫉妒珍妮佛.伊根辦到了,也感激她辦到了。她讓我們曉得,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個人真能如斯這般演奏小說這種樂器,並且演奏出不可捉摸的人生如鷹飛翔,咻呼而逝的時光樂曲。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