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
愛‧是會傳遞的!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我們可以把心理諮商上照顧「人」、照顧「心」的好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有一種愛孩子的方式,是為孩子撐開一個空間,
讓他可以一次次地試煉自己,用自身的力氣讓自己長起來!
「不放棄,繼續給愛的心」加上「諮商心理學的好東西」,
讓愛孩子、陪孩子長大變得越來越享受,越來越滿足!
兩位充滿愛、願意陪伴孩子、拓展孩子內在空間的資深諮商心理師,
共同打造書市少見、從心理專業角度出發的親子教養書!
★朱台翔、李偉文、林祺堂、陳藹玲 鼓掌推薦!
★隨書贈大人小孩都適合聽的「睡前‧催眠故事CD」!
諮商心理師當爸爸,一定比一般人強嗎?
當然不見得!
哈克和黃錦敦這兩位專業諮商心理師做了父親,
反而發現自己也有很多限制!
面對拗到不行、哭鬧不已的孩子,理智線照樣瞬間斷裂;
碰到孩子只要媽媽、不肯找爸爸時,心裡還是會○○XX。
儘管如此,他們受過的專業訓練,
使他們能持續地、深刻地將自己心裡所重視的事情傳遞給了孩子。
哈克能給愛、很溫柔,於是他的兩個女兒也一天一天有了溫柔、有了給愛的能力;
黃錦敦愛自由、很勇敢,於是養出了兩個自由又勇敢做自己的小孩。
因此,他們決定結合為人父的心情和自己的專業,
告訴你如何把心理諮商上照顧「人」、照顧「心」的好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看了本書你會知道:
如何在自己也有情緒的狀況下面對孩子,
如何管教而不會成傷,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愛、學會情緒管理、學會自主,
如何養成孩子規律的生活作息,如何陪孩子找到天賦能力,成為他自己。
★隨書好禮「睡前‧催眠故事CD」,大人小孩都適合聽!
Track 1:三十六個刻度的尺(睡覺用)
Track 2:三十六個刻度的尺(休息一下時用)
Track 3:幫自己下美好的暗示
Track 4:毛毛蟲與水龍頭的故事
Track 5:毛毛小球與大老鷹的故事
Track 6:小老虎的山洞裡
目錄
〈推薦序〉傳遞愛與被愛的父親身影 林祺堂
〈推薦序〉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如何傾聽孩子,與孩子對話 李偉文
〈陪伴現場目擊〉短褲、馬尾、夾腳拖與咖啡 李泓(哈克夫人)
〈陪伴現場目擊〉一輩子的禮物 范夙慧(黃錦敦夫人)
〈作者序〉沒有奶,拿什麼來餵養? 哈克
〈作者序〉當孩子溫柔的陽光 黃錦敦
Part I 當心理治療師成了爸爸(文∕哈克、黃錦敦)
1 如此,我們就真的同在了
當我們「唉」在一起(文∕黃錦敦)
好好地「唉」,所以懂到了心裡頭去(文∕哈克)
2 深呼吸,不放棄給愛
(林北)就是不放棄——孩子只要媽媽,無計可施的爸爸(文∕哈克)
還好,(林北)有兩種愛(文∕黃錦敦)
3 你是一個很好的孩子——灌溉力量的泉源
一看,就看見整個人(文∕黃錦敦)
如果看見了整個孩子,就不那麼擔心了(文∕哈克)
4 擁抱孩子,也擁抱我們自己
愛女兒的同時,也愛著自己心裡的孩子(文∕哈克)
牽起孩子的手(文∕黃錦敦)
5 帶著祝福的視野,接上孩子的力量
她只是失望了(文∕黃錦敦)
這樣的孩子,其實是純真飽滿度高的孩子(文∕哈克)
6 善用語言暗示,帶來新可能
「讓妳的屁股黏在沙發下的灰色靠墊,非常好!」——暗示性語法的妙用(文∕哈克)
畫出美麗的畫面(文∕黃錦敦)
7 讓我們彼此呼喚
生命,本是相互影響(文∕黃錦敦)
如果呼喚有了一個名字(文∕哈克)
Part II 在有趣的暗示語法裡,找回溫柔繼續愛(文∕哈克)
1 以身體為溝通管道,讓「隱隱的聲音」被聽見——「那明天,肚臍想上學嗎?」
2 暗示詞的設計元素——「今天,妳可能會睡一個半小時喔!」
3 與潛意識溝通——跟小精靈說說話:「今天可以吃幾根薯條?」
4 不一樣的人生可能,可以這樣開始發生——「但是啊,洗嘴巴ㄚ,其實是很舒服的喔!」
5 讓孩子學會為希望發生的事找到途徑——「關大燈以後,把拔要穿橘色那件,跟馬麻聊天喔!」
6 透過隱喻故事,新習慣可以這樣發生——毛毛蟲與水龍頭
7 不氣死自己,也不因盛怒而把孩子嚇死的催眠語法
Part III 陪著孩子成為他自己(文∕黃錦敦)
1 讓孩子的獨特,有個可靠的家
2 成為自己的主人
3 真實接觸自己的情感——「我想媽媽有哭,我有做自己……」
4 讓善意,健康地長大
5 如何管教而不會成傷?
6 愛,永遠都要在家
7 愛,是會傳遞的
「睡前‧催眠故事CD」使用說明
序/導讀
作者序
當孩子溫柔的陽光
二○一四年三月的某天晚上九點多,我坐在書房電腦前, 嗒嗒嗒!敲打著鍵盤,努力趕著兩天後工作坊的講義。此時,女兒小蔓輕輕悄悄地走進書房,挨到我身 邊。我很喜歡孩子這樣對我撒嬌,表達親密。我先微笑,接著把視線從電腦短暫移開,用手輕撫孩子的頭對她說:「把拔在趕工作,妳們先睡喔。」確定小蔓知道我 的狀態後,我再次把注意力轉回電腦上,繼續在字裡行間耕耘。
約五分鐘後,我突然間聽見站在列表機旁的小蔓,發出唏唏嗖嗖的聲音。我轉頭一看,她已淚眼汪汪,手裡還拿著一張A4紙。
我充滿疑惑又憐惜地問小蔓說:「怎麼啦?」
小蔓說:「不知道,我看這個就哭了。」同時把手中的A4紙遞給我。
我 一看,這是我方才列印講義草稿的紙,因為是草稿用途,所以我使用另一面已經列印過文字的回收廢紙。我拿起紙張,翻到背面一看,內容恰好是此書裡的一 篇文稿〈真實接觸自己的情感——「我想媽媽有哭,我有做自己」〉(請見本書第207頁),是當初寫書修稿時列印出來的文章。就讀小一的女兒,已經可以閱讀 一些國字,看來是她讀到裡頭的一些內容,所以流淚了。
我離開電腦走到女兒跟前,蹲下,用手抹去她臉上的淚水,問說:「妳看到哪裡,所以 哭哭了?」女兒指著紙稿上的圖畫說:「我看到我想媽媽……還有我畫的 圖……還有我愛媽媽。」本來專注在講義世界裡頭腦快速運轉的我,瞬間被女兒的柔軟觸動。原來孩子是因為這些文字,又再次碰觸到愛。
若說我 撰寫此書有帶著某些期待,那麼我的期待之一,就是希望透過這些文字留下紀錄,然後,當有天我的孩子長大了,不論是順境或逆境,只要他們需要,就 可以回到這本書裡,重溫陽光的拂照,在這裡一次次找到愛,一次次記得他們是這樣被珍惜、被陪伴的。這是當父親的我,很大的盼望,因為我知道「確定自己是被 愛、被珍惜的」對一個人是非常珍貴的禮物。
當然,我寫此書的用意不止於此,我心裡還放著一個更大的期待:盼能透過此書的故事與觀點,傳 遞一些溫柔的訊息到許多父母、師長或助人工作者的心中,經 此途徑,讓許多孩子也有機會留下更多被愛、被陪伴的經驗。倘若真能如此,我將為自己能成就這樣的一份禮物給一些孩子而慶賀。
序末,再說兩 件事情。一是在您翻開書頁前我要特別提醒:別把我和哈克當成「親職專家」了。這不是謙虛,我們只是和一般父母一樣,平凡且深愛孩子,所以 我們在此書裡不會說著「完美父母」的故事。恰恰相反的是,我喜歡說我們如何受困、無助與生氣,卻又不放棄想辦法愛孩子的故事。我認為一個家有受困的難受和 努力的美好,這個家的故事才是真實又好聽的。
另一件事,則是我想在此特別跟兩位重要的夥伴說說話:
太太,能和妳一起生養孩子,是這輩子最美好的經驗之一了。
哈克,能和你一起寫書,榮幸萬分!
黃錦敦
推薦序
傳遞愛與被愛的父親身影
小時候最高興的事情之一,就是坐在父親摩托車光亮的汽油缸上,手握照後鏡的把手,聽著爸爸開心地吹著口哨,在鄉間小路上飆風前行。父親忙著田事,小小 的我在一旁專心地觀察,然後伴著泥土的氣息與汗水,快樂回家。曾在廣播聽過一場父子一起吹口哨的音樂表演,那明亮有節奏感,瞬而扶搖直上的樂符,共振著父 子相知的靈魂。對於不會吹口哨的我,有著替代性與想像性的滿足感。
小時候也曾因好奇追逐貓咪而掉入屋旁的大水溝,幾近滅頂的我,是父親奮不顧身跳入水中用他那有力的雙手將我抱起。那溫暖的大手拍著我的背,口中唸著客語「膽大大」「膽大大」,安慰著受驚恐的我,讓我只記得被用力抱著的疼愛。
朱自清用敏銳細緻的觀察,描繪身材肥胖的父親奮力跨越月台的觸動背影,那一袋得來不易的橘子,裝的不只是橘子,更是父親滿滿的慈愛。曾幾何時,父親與 「背影」,就這麼連結上了。在社會文化中,父親承擔著社會經濟的角色,「出外打拚」「沉默寡言」似乎變成了正常的狀態,於是在家中的父親形象似乎也只剩下 看不見身影的背影。
錦敦與哈克,是我近年來在專業與生活上重要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帶領心動120與四手聯彈工作坊,一起喝咖啡說自己的故事,彼此關懷與滋養,我們都好珍 惜。因著朋友的機緣,我見證著錦敦與哈克在公、私領域的交融樣子。治療師是怎麼當爸爸的?治療師在家裡如何傳遞愛呢?這些不陌生的經驗躍然紙上,加上深刻 的反思與引導,心中是滿滿的敬佩、讚歎,再配以哈哈大笑與鹹鹹淚水。
來說說我印象深刻的見證:
與錦敦有許多一起設計治療性牌卡與帶領工作坊的經驗,曾有幾次見他與電話的那頭,溫暖應對的模樣,那是極度專注的聆聽與超級有耐性的溫柔,熱戀中的情 人恐怕也沒這等神情。我自動地以為是跟嫂子通電話,當答案揭曉,我目瞪口呆……居然是跟兒子采奕在說話?!哇~這是個什麼樣的父親?怎麼願意這樣來當爸 爸?
哈克與女兒可以在學校的表演中,一起穿著睡衣當模特兒走台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與讚歎;可以拿著夾夾棒跳著非常有韻律、非常好笑的舞步,同時搭配著有點另類卻趣味十足的歌詞,讓每一個人都開心著。哇~是什麼讓哈克可以這麼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與能量呢?
這是一本兩個諮商心理師反思自己怎麼當爸爸的生命智慧故事,在真實的親子互動經驗中提供我們可以如何愛孩子的參考,同時反思並練習如何與孩子有更好互 動的可能性。哈克提供「濃情創意」策略,教導我們以高品質的隱喻陪伴故事、帶著濃厚愛意的催眠溝通技法去懂孩子,遇到挑戰時,在不放棄的堅持下,繼續想出 更好的辦法試試看。錦敦提供「溫柔體貼」的心法,學習認出孩子的獨特真名,面對自己的限制,用心反思與準備好自己,呼喚出美好的彼此,讓孩子成為自己生命 的主人。兩位爸爸同時在傳遞著用生命影響生命,用心傳遞著愛與被愛的歷程。
我特別愛前半部相互回應文的巧思,用一個個孩子的故事,回應著一個個共鳴的父親印記。在閱讀的當下,就能勾引出讀者生命中類似的故事,也與之迴盪,或 點頭稱是,或拍案叫絕。這就像是蘇東坡與佛印大師魚雁往返真心見證彼此的修為;而後半部的分別故事陳述,則像令狐沖與楊過在相知相惜中分享高乘的武功心 法,讓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掌握兩種不同傳遞愛的方法。錦敦與哈克的分享,讓父親的角色不再停留在不諳溝通的背影形象,透過帶著愛的繼續試試看,讓歡樂與感動 交織出爸爸深刻又靈活的身影。
建議你帶著下述問題思考,再與本書的智慧相互激盪,我相信會很有收穫的:
儘管沒有說出口,在孩子心中,是如何覺知你對他∕她的愛?
你最想傳承什麼給你的孩子?你想種在孩子心靈底層的心苗是什麼?
你擅長或喜歡用什麼方式,陪伴孩子的喜、怒、哀、懼?
你用什麼方式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挑戰?孩子跟你學會的是什麼?
你如何愛自己?如何去了解或懂你的孩子?
什麼時候或在什麼情境下,你覺得當父母是最欣慰或最值得的?
你最欣賞或敬佩孩子的地方在哪裡?
這是一本給想要當好爸爸的人、值得深思的好書,也是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反思親子議題的好書,更是想要學習如何愛自己、愛他人的好書。有愛就可以很勇敢,有愛就可以很有辦法,有愛就可以很有智慧地一直成長。
心靈魔法師 林祺堂
推薦序
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如何傾聽孩子,與孩子對話
為什麼這個時代不快樂的人這麼多?
為什麼有情緒障礙、焦慮憂鬱的人,比例又是這麼地高?
或許是現代人生活太忙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複雜之後,反而愈形膚淺,沒有人理解我們,我們也不再有時間、有心情理解孩子。
從古至今都一樣,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在挫折中探索世界,但不同的是,古代孩子周邊總是有許多有空的大人,也許是爺爺奶奶,也許是街坊鄰居的三姑六 婆,更有許多一起打打鬧鬧的表哥表弟堂兄堂姊,而且那個時代社會的誘惑少,環境也相對安全,所以父母親順著父母愛孩子的血脈親情,就可以當一個稱職的好父 母。
可是到了今天,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除了家庭的社會支持體系不見,父母親必須孤軍奮戰之外,往往大人在工作場合累積的負面情緒尚未處理掉,就得回來面對孩子,形成親子關係緊張,孩子也沒有辦法在被理解及有安全感的環境成長。
因此,在這個變化快速且充滿壓力的時代,父母親勢必也得重新學習如何傾聽孩子,如何與孩子對話,並且能夠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也照顧到大人自己。
相信在家庭生活中,不管大人或孩子,經常都有機會遇到自己無法理解或處理的情緒,因此總覺得每個有機會陪伴孩子的大人,都得了解基本的心理諮商常識與技巧,以便在第一時間協助孩子或自己。
但是心理諮商專業書籍對一般人,尤其是忙碌的父母親來說,恐怕很難消化,而這本《陪一顆心長大》,兩位作者以既是資深心理治療師又是爸爸的親身體會,將專業知識融入這些真實又感人的故事裡,而且這些精采的故事看過就很難忘掉,正好可以讓我們在往後遭遇類似情境時取法。
總覺得父母與孩子彼此是上天賦予的禮物,因為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因此父母與孩子的相遇,是最珍貴的緣分,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好好享受這段與孩子相處的時光。相信這本書是與孩子共同成長途中很好的參考。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陪伴現場目擊
短褲、馬尾、夾腳拖與咖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黃錦敦與黃士鈞,成了我生活中最常提及的兩個男人!無論是和家人、幼稚園的媽媽朋友們、心理諮商的個案或成員,甚至是和我的中 醫師或瑜伽老師說話,很奇妙地,這兩個「姓黃的」人的名字總是會一再地出現,曝光率之高、跨領域之廣已經有點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
這兩個人,都是我在心理諮商專業敬重又佩服的助人工作者。
黃士鈞(江湖上人稱哈克)絕頂聰明,搞笑又濃情,上起課來一下讓人噴飯,一下讓人噴淚。他對自己有完全的喜歡和接納,也很奇妙地會讓靠近他的人更喜歡 與接納自己。他的標準配備是夾腳拖、短褲配三分頭,溫暖的聲音配著感情濃厚的隱喻故事,同時三不五時會誇張地哈哈大笑或自己感動到淚流滿面。這些特質,讓 黃士鈞堪稱台灣諮商界不太典型的奇人一枚。
黃錦敦人如其名,敦厚又謙和。
錦敦總是紮著馬尾,手上一杯裝著咖啡的隨行杯,背上揹著像是隨時可以出發去旅行的登山背包。錦敦熱愛敘事治療,這些年也越來越活出敘事治療對人的寬厚 與尊重。他溫和的聲音和眼神,會讓人不知不覺地安靜與柔軟起來(我個人在有心事的時候,看到錦敦是要隨時有掉眼淚的心理準備的)。錦敦有些害羞靦腆,同時 又深刻寬廣的樣子,也讓他像是台灣諮商界一幅美麗的風景。
這兩個男人,很湊巧地,一個是我老公,一個是好朋友。
同時,這兩個身材、髮型、個性、風格都迥然不同的五十八年次男人,這幾年很奇妙地成了感情越來越深厚的麻吉,會一起約吃飯、約說話、約工作、約泡湯、約旅行、約去台東做木工,在困頓沮喪時陪伴彼此,也在心理諮商的專業場域共創許多深刻而美好的合作。
這兩個超級有特色的諮商心理師當爸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貌。在這裡,我就多說說短褲與三分頭的那一位吧!
黃士鈞當起爸爸,秉持他一貫的搞笑與濃情。
他和孩子說話,三句話裡有一句是唬爛與搞笑,一句是對孩子說她有多美、多好、多讓人喜歡。他對孩子有完全的欣賞、喜歡和接納,同時常因孩子的言行而高分貝地哈哈大笑或感動到熱淚盈眶。他愛孩子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