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附《2017 ETF投資實戰與17檔賺錢標的大公開》別冊
連巴菲特都說,散戶就該這麼理財──他一共提了8次之多!
‧金融業者從不告訴你的機密是:90%以上的共同基金與選股專家無法打敗大盤。
→作者用事實來揭穿大多數業者的睜眼說瞎話!
‧其實追平大盤,你就可以賺飽飽了。→每年投報率18.5%!
‧你可以用一檔基金就分散所有的投資風險,卻還能保有自己選股操作的樂趣。
哪檔基金這麼神?就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ETF)。
ETF跟股票買賣一樣簡單,交易稅卻只有股票的1/3。
相較於股票數千檔,ETF只要買一檔,等於持股幾十檔、甚至數百檔,
可以有效分散風險,買了不理也能獲利!
本書作者比爾‧蘇西斯在美邦證券做了13年的營業員後,
實在受不了每天盯著大盤、殺進殺出的日子,
於是在38歲退休,開始他整天泡咖啡館、假日就登山的
不看盤散戶生活。他的選股投資原則是:
一、用最簡單的方式分散風險:買進「一檔」反映大盤的指數型基金。
(哪一檔?別以為ETF全都是大盤指數型基金,差很大!)
二、不放心的話,三檔。
(哪三種?這是賺與賠的關鍵!)
三、買了以後,放著不理。
(最難的就是「不理」。記住:頻繁買賣的人,九成以上會被大盤打敗。)
四、儲蓄+記帳。
五、你的投資金額只能有5%~15%用來自己選股。
他在1998年歸納個人的投資選股心得,自稱是「泡咖啡館的投資人」(The Coffeehouse Investor),發表他超簡單的不看盤投資原則,吸引了數十萬人追隨仿效。
十多年後,歷經2008年的金融海嘯,好事者翻查他的投資組合想踢館,
卻驚訝的發現:他買進的投資標的十年來幾乎沒什麼變動,
績效卻遠遠高過投資公司一堆所謂「專家」的表現。
2009年,蘇西斯49歲,資產約2.5億美元,更證明他簡單的投資哲學禁得起考驗。
蘇西斯說,投資賺大錢的最大挑戰,不是如何找出五星級共同基金,
也不是找到最高評等的股票,而是如何「對付自己」,讓自己知道:
別想靠轉換投資標的來迅速致富。頻繁買賣只會讓券商經紀迅速致富。
你只需要養成儲蓄習慣(他幫你算出該存多少),加上追平大盤,就可以賺很大。
早上九點,蘇西斯送孩子上學後,窩在咖啡廳裡,
談的是球賽,想的是要去哪裡爬山,
你打開螢幕準備看盤了嗎?
蘇西斯給你的建議是:「別讓『行情』占領你的生活。」
本書附贈《2017 ETF投資實戰 17檔賺錢標的大公開》別冊
由投資ETF十多年、十年報酬率高達148%的投資專家周錦材執筆,
推薦2017年最適合投資的17檔賺錢標的,並新增最新投資績效,
內容包括ETF國內外購買通路介紹,告訴你臺灣可以買得到哪幾檔,
還教你如何利用網路,透過國外券商開戶及下單,Step by Step全圖解,
每年只花30分鐘,就能輕鬆賺進上千萬!
目錄
推薦序 用最簡單的投資成就美好人生/施昇輝
譯者序 與眾不同的投資顧問/劉真如
作者序 現在分散投資還不太晚
居然有這麼多人把精力浪費在努力「打敗大盤」,這真是悲劇一場。
第1章 咖啡館投資哲學
當你忙到只剩應付今天的精力,要怎麼做好投資選擇呢?
第2章 用心理素質降低投資風險
我們來挑戰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禁止自己在股市裡殺進殺出。
第3章 追平大盤就賺飽飽了
我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考慮指數型以外的基金呢?
第4章 分散投資
要小心,太多的好事可能變成壞事。我明白,因為我酷愛冰淇淋。
第5章 複利的意思:擺著不動
財富以複利方式增加的效果十分強大,是世界第八大奇觀!
第6章 輕鬆儲蓄幾百萬的方法
儲蓄就是你知道很重要、卻不願意花點時間思考的一件事。
第7章 別讓銀行、政府搬走你的錢
費用與稅負,千萬別看百分比。
第8章 時間證明,追平大盤就夠了
如果未來十年你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你還是有第二次機會,做出今天本來就應該做的正確決定,但人生不會把這十年光陰還給你。
第9章 記錄錢的消耗速度
這是理財計畫中最容易、也最困難的因素,是你在計畫中可以完全控制的因素。
第10章 一千種指數型基金,怎麼選?
如果你希望累積財富、不理會大盤,繼續拓展自己的生活,現在是多了解指數型基金演變出多少種、各有什麼優缺點,以及差別在哪裡的時候了。
第11章 自己選股,你會賺到樂子
對於投資和賭博的關係,我越思考,越覺得有一種力量比賭博還強大,誘惑著這麼多投資人非自己挑選股票不可。
第12章 別讓「行情」占領生活
這個時代需要你放棄對波動的投資——因為波動總是令人煩惱,你要展現對這個世界的熱情。
【別冊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不想天天看盤?就該投資ETF
第一節 認識低成本的指數股票型基金
有股票帳戶,就可以買賣
臺灣ETF好?還是美國ETF較佳?
六大類ETF隨你挑、隨你買
第二節 ETF與股票的差異
短期市場真的可以預測嗎?
ETF持股數量上百檔,有效分散風險
第三節 ETF與共同基金的比較
ETF不是要打敗大盤,而是與大盤同步
共同基金:現在績效好,之後卻可能消失
第二章 第一次買ETF就上手:開戶、匯款、下單全圖解
第一節 哪些通路買得到?
到美國券商開戶,用中文也通
第二節 國外券商開戶全圖解
第三節 國外匯款與下單超容易
怎麼下單?
第三章 17檔賺錢標的大公開
第一節 長期投資的最佳標的
股票的真正價值怎麼看?
如何評估股票的長期利潤?
從歷史經驗看出長期投資的高報酬
第二節 你一定要認識的ETF發行公司
安碩:全球最大的ETF供應商
SPDR:成立世界第一支ETF
先鋒:低成本投資的好選擇
PowerShares:開發智能型的ETF
第三節 17檔優質ETF在這裡!
六個準則,讓你挑對ETF
建立指數化投資的資產組合
ETF懶人法:投資一檔分散全球的股票
不會買美股?乾脆投資美股ETF
不愛美股?就買美國以外的股票
瞄準已開發市場,你可以選⋯⋯
新興市場波動大,最好搭配其他標的
美股表現差時,靠全美債券ETF保護資產
找穩健標的?選國際債券ETF就對了
序/導讀
推薦序
用最簡單的投資成就美好人生
投資理財界的樂活大叔/施昇輝
比爾.蘇西斯當然沒有股神巴菲特有名,但是他對巴爺爺的理財建議卻執行得更徹底。巴菲特總共說了八次這句話:「大家如果有積蓄的話,可以買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根本不用聽我這種理財顧問的話。」不過,巴爺爺自己還是喜歡選股,但蘇西斯就真的只買ETF,然後平日泡咖啡館,假日去登山,完全不看盤的結果,即便他和大家都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但是在過去十年間,依然將自己的身家累積到2.5億美金。
絕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妄想打敗大盤,看了好多理財專家的書,學了好多投顧老師的技巧,以為「別人能,我為什麼不能?」,結果幾乎都事與願違。我常說,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唯獨投資理財卻不是這麼回事。奇怪,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個股的基本面和技術面,為什麼結果總是選錯標的、選錯時機?選股當然會讓自己很焦慮,焦慮就一定會影響生活品質,如果能賺錢,至少有代價;如果還賠錢,不就精力、財力兩頭空?
據統計,90%以上的共同基金是無法打敗大盤的。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基金經理人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嗎?如果連他們都做不到,平凡如你我,就不要癡人說夢了。
我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決定把所有股票統統認賠出場,全部換成「元大寶來臺灣50」(0050),只求和大盤績效相同,甚至卑微的只求能安穩睡覺,結果從此翻轉我的人生。只買一支股之後,不只輕鬆賺到比大盤更大的漲幅,也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生命的美好。買0050,要研究個別公司的財務報表嗎?要蒐集它們的各種資訊、判斷它們的未來發展潛力嗎?統統都不用。捨簡單的ETF不買,卻要辛苦選股,這不就是把美好的人生,浪費在最無聊的投資理財上嗎?
我透過進出0050,年年獲利超過18%,不必再怨嘆公教人員退休有18趴優惠存款利率。本書也提到,只要能夠追平大盤,每年投報率高達18.5%,居然跟我的績效非常類似!
2016年臺股指數漲幅超過10%,請問你全年的投資報酬率有超過它嗎?如果有的話,恭喜你,請繼續用你的方法進行股票投資;如果沒有,以後請改買ETF,因為0050在2016年的漲幅超過20%!
我不如蘇西斯的地方是,我做不到「買了以後,放著不理」。在臺股來到九千點以上,0050這樣做有點違反人性,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K(KD指標的K)小於20買,K大於80賣」。臺股中只有一支ETF可以「買了以後忘記它」,那就是「元大高股息」(0056)。它每年約可領1元現金股息,股價不脫21至25元的區間,殖利率大約4%至5%,最適合小資男女「努力工作,傻傻存股」。
除了臺股ETF之外,本書也推薦了17檔其他國家的ETF供讀者參考,因此不論你的主要資產是臺幣或美元,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ETF。
如果能夠用簡單的方法就能賺到10%至20%的報酬,何必還要用既複雜又令人焦慮的方法呢?
作者序
現在分散投資還不太晚
居然有這麼多人把精力浪費在努力「打敗大盤」,這真是悲劇一場。
2000年3月8日,那斯達克股價指數漲到5048點天價的兩天前,我出席一場研討會,探討本書1998年初版時介紹的三項簡單原則。我們都知道這三個原則千真萬確,可以奉行一輩子。這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睿智的老友跟我們分享的:
一、不要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三、努力儲蓄,有備無患。
研討會結束後,一位叫做鮑伯的中年男子朝我走來,向我表示他成功運用這三項原則,將投資組合略微調整。
鮑伯現在一帆風順。他說,他遇見夢寐以求的另一半,準備去環遊世界。最棒的是,他決定退休,靠著價值已經成長到16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組合,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我和鮑伯見面,評估過他的投資組合後,知道是由25檔大型股和5支性質相同的共同基金構成後,結論是:如果他的下半輩子,希望維持目前這種生活方式,根本沒必要繼續在股市中投資太多錢。在我跟鮑伯一起擬定今後的理財計畫後,我記得我說,「現在該是分散投資的時候了。」
在理智上,他知道生活必須稍微改變,例如買一點債券放著;但是在情感上,他做不到。
我怎麼知道?因為四個月後,他打電話給我,向我坦承他沒有按照我的建議採取任何行動,他的投資組合價值大幅減少約50萬美元。
我們再次一起檢視他的理財計畫,我又對他說了一次:「鮑伯,現在分散投資還不太晚。」
他點頭表示同意,但我知道,他腦袋裡想的是另一回事:
「我持有的是世界級上市公司的股票!」
「我的股票和共同基金會漲回來的!就像上次一樣!」
「我的營業員叫我堅持下去!」
「營業員的分析師要他堅持下去!」
「等我的投資組合漲回160萬美元,我就會分散投資!」
在理智上,他知道必須改變;但在情感上,他還是做不到。
我怎麼知道?因為五個月後,他又打電話給我,承認他還是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他的投資組合價值又大減了40萬美元。
於是我們再度評估他的財務狀況,我再度建議他:「鮑伯,現在分散投資還不算太晚。」
他又點點頭,但是我知道,他心裡想的是另一回事:
「我持有的是世界級上市公司的股票!」
「我的股票和共同基金會漲回來的!就像上次一樣!」
「我的營業員叫我堅持下去!」
「營業員的分析師要他堅持下去!」
「等我的投資組合漲回100萬美元時,我就會分散投資!」
這個故事的悲慘之處是:鮑伯沒有去環遊世界,而是決定回去上班。不是因為他想工作,而是現在的他非工作不可了。
追求績效的下場
在開始這段從「困難重重」到「充滿各種可能」的旅程之前,先來看看我們是怎麼陷入這種困境的。
我認為,困境是從1982年8月16日開始的。我對那天的印象非常深刻,就像昨天才剛發生一樣歷歷在目。那年暑假,我在我們家農場陡峭的山坡上,開著小麥收割機。
8月16日的天氣很熱,我剛吃完午餐,收音機裡廣播員宣布,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躍漲39點。
我的天哪,39點!
1982年時,道瓊指數只有895點,只要有10點的起伏就是大新聞了。但是那天道瓊指數暴漲39點,驚醒了沉睡中的多頭。接下來的18年,股市連年上漲,創造出每年18.5%的報酬率,相較以往的長期平均值大約高出80%。
我的天!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不過就在這一年,美國幾家公司也開始在市場上推出自我管理式的退休計畫,這種帳戶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401(K)帳戶(按:台灣也已實施類似的勞退方案)。今天,這種退休帳戶是千百萬投資人的主要退休計畫,但以前並不是這樣子的。
很久很久以前,如果你夠幸運,你上班的公司會提供一種名叫「確定給付制」的退休金計畫,公司會負起全部責任,每年儲蓄夠多的錢,拿去投資,善盡替員工預備退休金的義務。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公司會在你餘生中,每個月寄退休金支票給你。很難想像吧?但是當年的企業確實是這樣終身雇用、甚至負責到底的。
多麼美好的時光。
到了七○年代末、八○年代初,若干公司開始深入研究國家稅法特定章節,發現如果正確解釋,公司可以為員工建立自我管理式的401(K)帳戶,以減少公司提撥到確定給付制員工退休金計畫中的金額(按:台灣也差不多)。
你可以想見接下來情況會怎麼發展。一家又一家的公司開始採用401(K)計畫,使得為退休而儲蓄的責任歸屬出現驚人的轉變,公司卸下重擔,放在員工身上。
耶!太好了!企業齊聲歡呼,原因顯而易見。
耶!太好了!勞工也齊聲歡呼,發現自己退休時鐵定有筆錢可領,便開始在創造18.5%年度報酬率的股市中「進出」。
耶!太好了!券商和基金公司也齊聲歡呼,開始向不知情的投資人收取離譜的高額費用。投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