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
懂這些,才能撐過黃金48小時!第一本專門為台灣平民打造的戰爭生存手冊內容簡介
	戰爭中,人民的自救能力是國力的展現,也是戰後復原的實力。
	
	當戰爭爆發,平民如何自救?
	每個人都不希望用到,但絕對必備的生存手冊!
	懂這些,才能撐過黃金48小時
	附★緊急避難檢查卡➡可隨身攜帶
	
	空襲警報響起後48小時,是平民傷亡數字最高的時期之一,
	許多人因為不懂如何避難而喪命。
	但實際上,只要擁有基礎自救觀念和撤離技巧,就能提高存活率!
	
	▋第一本專門為台灣平民打造的戰爭生存手冊
	本書作者特別針對台灣可能爆發的戰爭場景,結合地理環境特性,為平民打造詳盡的避難和撤離知識。書中涵蓋完整的戰爭進程,從「戰前準備→第一波48小時攻擊→制空制海階段→登陸、城鎮作戰階段→終戰」,逐一說明平民面對不同型態的戰爭,應該如何應對?有何重要的自保觀念及技巧?讀完不只能讓自己活下來,還能守護身邊的重要家人和朋友!
	
	✧模擬實境插圖 ✧最詳盡的物資準備建議 ✧簡單易懂的求生技巧
	
	戰前的準備,比你預想得更重要
	▶隨身避難包:很重要但大家都會準備錯誤的東西是哪些?各種物品的理想材質、準備數量、重量要求一一詳盡說明!
	
	▶儲備長期物資:除了常見的飲食、照明、通訊用具,還要儲備哪些戰時可用於交易的珍稀物資?
	▶選擇長期、短期避難所:台灣有非常多「緊急避難所」可供短期避難,該如何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地方?「長期避難所」必須能滿足1~3週避難需求,應該具備哪6大要素?
	
	▶繪製撤離地圖:詳細解析繪製步驟,列出6類應該避免行經的高風險設施,並實地探查主要路線、備用路線,最後印出紙本保存地圖。
	
	開戰的最初兩天:求生黃金48小時
	▶當空襲警報響起:響起後只有3~5分鐘反應時間,在家躲藏時要選擇「無窗房間」或遵守「兩牆原則」,那在戶外、在開車應該躲哪裡最安全?
	
	▶飛彈擊中周遭建築:爆炸震波可能導致肺部受傷,身體要採取哪一種「防禦姿勢」才正確?台灣哪些地點是第一波飛彈攻擊的主要目標?
	▶通訊斷聯、與家人失散,怎麼辦?SMS手機簡訊通常還能使用。如果連簡訊都失效,就要前往事先約定的緊急集合點會合,而緊急集合點的「4個優先選擇」是哪裡?▶開始撤離計畫:從城市撤離到郊區時,該如何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辨識方向?如果還有時間補充物資,應該優先採購哪三項重要物資?
	
	爭奪制空、制海權階段
	.【戰鬥主場景】各型戰機在空中爭奪制空權,平民的生活將面臨哪些改變?
	.【蒐集物資、情報】當物資用盡時,可以去哪裡補充?外出衣著、舉止要注意什麼?
	.【食物採集】居住在山區和郊區的平民,如果物資不足,可以採集哪些常見野菜?
	.【自宅防衛】為了避免遭到搶劫,你的住處應該可以做哪些防護措施?
	
	登陸作戰階段
	.【戰鬥主場景】西部和東部沿海10公里內可能遭受大規模轟炸,哪些地方是可能的敵軍登陸點?.【撤離時機】為什麼登陸階段是平民從交戰區撤離的最後時機?你該往哪個方向撤離才安全?
	.【SOS求救信號】緊急求救時,可以用哪些工具發出哪種求救訊號模式?
	
	城鎮作戰階段
	.【戰鬥主場景】敵軍從沿海城鎮向內陸深入重要都會區,城市將出現哪些生存危機?
	.【遇到軍隊、無人機】如何回應和行動才不會被軍隊誤解為敵軍?
	.【交戰區中的掩蔽】不幸身陷槍戰時,如何預測戰鬥是否逼近自己?如何選擇掩蔽物?
	
	★其他必備的戰爭小知識
	1|衣著常識:在戰爭中應選擇天然纖維織成的衣物、避免合成纖維,原因是?
	2|簡易急救法:戰場燒燙傷、大量出血時的止血最基本救護知識。
	3|觀察開戰徵兆:從政治、經濟到軍事等共5大觀察面向,了解開戰的徵兆,提前做避戰準備。
	4|確保飲水供給:斷水斷電、瓶裝水喝完時,如何汲水、過濾、消毒獲得飲用水?
	5|環境風險評估:每到新的避難處所,並須評估的「7個環境風險因子」。
	
	本書特色
	
	◎附緊急避難檢查卡
	隨書提供8張避難所需的檢查卡,詳細列出隨身避難包、急救包、汽車上、撤離計畫……必備的物資。檢查卡比照空軍飛行員檢查表(Check List)的方式列表,讀者可以逐一檢查、打勾,更快速完成避戰準備工作,避免遺漏重要項目。
	
	◎搭配實境示意插圖
	透過照片、插圖以及台灣地圖,更清楚解說戰地求生的觀念及知識。
目錄
	作者的話
	前言
	
	【第一章】開戰的跡象
	▋1.1 五大開戰信號
	〔信號1〕政治面:官方聲明
	〔信號2〕經濟面:金流異常
	〔信號3〕交通面:大規模取消運輸
	.從交通運輸觀察開戰信號
	〔信號4〕軍事面:發動演習
	〔信號5〕外交面:駐外機構撤僑
	.撤僑準備 .溝通管道中斷
	▋1.2 如何判斷信號的真偽?
	▋1.3 黃金48小時求生準備
	
	【第二章】戰爭前的物資準備
	▋2.1 短期&長期物資準備
	▋2.2 準備隨身避難包
	.如何挑選、改造避難包? .分類裝袋/分層收納 .隨身避難包內容物
	〔第1類〕食物及飲水
	〔第2類〕重要文件
	〔第3類〕藥品
	〔第4類〕急救物品
	Q1. 應該準備幾個急救包?
	Q2. 準備急救包要注意什麼?
	Q3. 急救包要放哪些東西? 
	〔第5類〕求生工具
	〔第6類〕個人用品/衛生用品
	〔第7類〕穿著與隨身配件
	.正確的衣著及配件示意圖 .錯誤的衣著及配件示意圖
	▋2.3 開始儲備長期物資
	〔第1類〕飲水
	〔第2類〕主食及油脂
	〔第3類〕副食
	.可長期保存的各類防災食品
	〔第4類〕鹽、糖、酒、菸、打火機
	〔第5類〕能源、燃料
	.太陽能板挑選重點
	〔第6類〕爐具、鍋具與餐具
	.需要準備防彈衣嗎?
	.長期避難物資清單&準備分量
	.避難所物資準備表
	
	【第三章】制定撤離計畫
	.撤離計畫流程圖
	▋3.1 約定緊急集合點
	.緊急集合點怎麼選?
	▋3.2 挑選緊急避難所
	事先上網查找就近避難設施
	如何選擇適合的緊急避難所?
	.地下捷運站是最佳選擇,但不是24小時開放/選擇公共避難所/地下避難所要注意空氣品質/距離軍事設施1 ∼ 2公里以上/遠離中央政府部會、能源及通訊節點
	.如果緊急避難所出口被炸毀
	▋3.3 決定長期避難所
	.如果你居住在城市
	.如果你居住在鄉下
	▋3.4 繪製撤離地圖
	如何規畫「開車撤離」路線?
	〔Step1〕設定起點、緊急集合點及終點 〔Step2〕排除高架道路、高速公路、快速道路 〔Step3〕盡量排除隧道、橋梁 〔Step4〕避免路線通過危險軍事設施區 〔Step5〕預先規畫替代路線 〔Step6〕標示可求助機關 〔Step7〕車輛的數量與通訊方式
	.汽車上要準備的物資清單
	.開車撤離路線示範圖
	.如何規畫「徒步撤離」路線?
	〔Step1〕設定起點、緊急集合點及終點 〔Step2〕排除各種快速道路、隧道、橋梁 〔Step3〕避免路線通過危險軍事設施區域 〔Step4〕預先規畫替代路線 〔Step5〕標示休息或補給地點
	.狼群式移動隊伍
	▋3.5 撤離計畫確認清單
	
	【第四章】第一波攻擊階段
	.飛彈爆炸和衝擊波產生的可怕景象
	.如何確認住處是否位於危險位置? 
	▋4.1 度過第一個小時
	〔階段1〕警報響起➡3分鐘➡飛彈落地
	〔階段2〕就地避難
	.台灣的防空警報與聲響示意圖 .房屋中最佳避難位置 
	〔階段3〕防空警報解除➡確認身體是否受傷
	〔階段4〕建立通訊管道➡報平安
	▋4.2 第一個戰火下的黎明➡準備撤離
	〔STEP1〕檢查通訊
	〔STEP2〕清點物資、補貨
	〔STEP3〕著裝、行前檢查
	.出門前檢查要點
	〔STEP4〕交通安排
	.開車撤離的行前檢查
	萬一無法前往避難所就地避難
	.自宅避難的戰時準備
	▋4.3 如何安全抵達避難地點
	.避開轟炸過的區域
	.避免進入高速公路、快速道路
	.利用道路編號原則辨識方向
	.失去導航時,辨明方向4 訣竅
	.注意軍隊的移動方向
	▋4.4 第二個黑夜降臨
	.即使不飢餓,仍要進食
	.獲得安全的飲用水:過濾/煮沸/消毒
	.燈光帶來安全感
	.打開收音機,取得外界資訊
	.安撫與鼓勵家人
	▋4.5 第二天天亮➡冷靜行動
	.檢查周遭環境:檢查出入動線,包括室內、室外的通道/關閉窗簾/搭建遮蔽物
	.檢查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狀況
	.分配工作
	.評估外出風險
	▋4.6 評估避難所的環境風險
	〔評估1〕距離可能被轟炸的目標有多遠?
	〔評估2〕距離可撤離的第二避難所多遠?
	〔評估3〕與求援處的最近距離?
	〔評估4〕距離可採購或補充物資處有多遠?
	〔評估5〕與避難所出入口的距離?
	〔評估6〕避難所的水源以及火源
	〔評估7〕避難所是否有滅火工具?
	.避難所的滅火與失火撤離原則
	▋4.7 政府發布緊急動員令
	
	【第五章】制空與制海權爭奪階段
	.遠離不明的彈體碎片
	.平民面臨的挑戰
	▋5.1 蒐集物資與情報
	.野外食物採集
	▋5.2 治安惡化下的安全防衛
	.避難處所的防盜措施
	.遇到強盜怎麼辦?
	.遠離不明人群
	.行事與言論務必低調
	▋5.3 家中男性成員被徵召服役
	BOX戰爭中的危機處理──OODA決策模型的戰爭應用
	.OODA危機處理循環圖
	〔步驟1〕Observe 觀察
	〔步驟2〕Orient 定向
	〔步驟3〕Decide 決定
	〔步驟4〕Act 行動
	.OODA決策模型的戰場案例
	.生存是最重要的目標
	
	【第六章】登陸作戰階段
	.敵軍登陸地段選擇
	▋6.1 避免留在交戰區
	▋6.2 建物被炸毀,陷在瓦礫堆…
	▋6.3 保護家人
	.穩定家人情緒的方法
	▋6.4 如果戰爭期間嚴重失血
	▋6.5 緊急求助SOS信號
	
	【第七章】城市作戰階段
	▋7.1 延長物資保存期限
	▋7.2 白天不要外出移動
	.尋找掩蔽、不要移動
	▋7.3 避難所位在交戰區怎麼辦?
	.遠離窗戶/不要離開軍隊/聽從所在地區管理人員的指示/隨身攜帶身分證件/不要拿起武器/預備撤離方案
	.戰火中的生存守則
	▋7.4 遇到軍人、軍隊怎麼做?
	.會被誤認為敵人的危險舉動
	.如果遭到軍隊搶劫
	▋7.5 遇到無人機怎麼辦?
	▋7.6 身陷戰火之中怎麼辦?
	.槍戰中救援傷患的注意事項
	.協助傷患前,確認有無狙擊手的流程
	.Q&A 如果被俘虜了,怎麼辦?
	
	【第八章】終戰
	▋8.1 別放鬆,維持警戒狀態!
	▋8.2 用檢查卡核對證件&物資
	▋8.3 回到家,先檢查周遭環境
	.終戰後返家檢查事項
	▋8.4 面對心理創傷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日常緩解技巧
	
	尾聲
	後記
序/導讀
	作者的話
	
	「戰爭有自己的『語法』,但沒有自己的『邏輯』。」這是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戰爭論》(Vom Kriege)中寫的一段話。
	
	我不喜歡戰爭,更反對任何蓄意挑起戰爭的行為與宣傳。英國有一句諺語是:「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老子也在《道德經》中闡明:「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這個世界不存在好的戰爭,也沒有不好的和平。面對劇變的國際形勢,大國競爭博弈、衝突不斷,身處海島的我們也不免深陷其中。儘管不願意戰爭發生,但哪怕僅有萬分之一的機率,我們也應該要為此作好準備。生存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你摯愛的人。
	
	在研究全球多個區域、不同時期的衝突與戰爭紀錄後,我總結了一些對於平民如何在戰爭環境下生存的實用知識,結合台海萬一未來發生戰爭時可能的場景與台灣地理環境的特性,整理出這本《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
	我是帶著非常矛盾的心情完成此書的:既不希望讀者未來會用到這本書裡的知識,又希望萬一發生戰爭時,能多讓一些人生存下來。
	
	戰場狀況瞬息萬變,每一場戰爭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機體,會隨著雙方甚至多方參與者的推動而不斷演化。本書除了講述戰爭下的生存知識,也期望讀者能在閱讀過程中更理解戰爭。從根源上避免召喚戰爭,才是平民最佳的生存之道。
	
	現代科技進步與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不同武器有不同的特性,但都是朝著越來越高的殺傷力與有效率製造死亡的方向發展。然而不管武器的變化,如何在敵人來襲的第一時間讓自己和家人(稍微)冷靜下來,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才是戰時平民存活的關鍵;而事前有準備的人,絕對比事前漠視的人能更有效地遠離險境。
	
	書中除了針對台灣特有的環境和處境,提供平民各項避禍就福的細則和要領之外,我們在書籍最末以檢查卡的形式,整理出避難物品檢查清單,以及戰前應該完成的準備工作。檢查卡是比照空軍飛行員檢查表(Check List)的方式條列,你可以按照表列項目逐一檢查、打勾,就能快速地完成準備工作,避免遺漏重要項目。
	
	最後要提醒,戰爭初期的前48小時,一般平民多半會因為沒有準備而受到戰火波及,是傷亡最高的時期之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你能在前48小時活下來,那麼你活過一場戰爭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
	
	有所準備的人,存活機率絕對會更大;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你提早做好準備!從防空警報響起的那一刻開始算起,期盼此書能最大程度地幫你爭取到飛彈落地前的3 ∼ 4分鐘、平安度過第一個黑夜,迎接第一個黎明;盼能幫助你平安度過最初的黃金48小時,乃至撐過敵我雙方爭奪空優與制海權的階段、熬過短兵相接的登陸及城鎮交戰期間,一直到終戰來臨,重拾和平,與家人攜手重建家園為止。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