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邪惡的幸福
我把他們都忘了,我把自己的家徹底忘掉,過著我自己的人生。內容簡介
如冰冷刀鋒劃開童話般的快樂假象,精準捕捉潛伏日常裡的人性暗湧。
——丹麥傳奇作家托芙繼哥本哈根三部曲後又一代表作——
橫跨十年向度,二十一篇精彩小說,直譯中文版首度問世
——被世界遺忘的珍寶,丹麥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聲音——
\\\《歐普拉日報》年度最期待書籍///
我把他們都忘了,我把自己的家徹底忘掉,
過著我自己的人生。——托芙.迪特萊弗森
☆托芙.迪特萊弗森的傳奇將在這本小說集得以延續……美麗精緻,無法逼視。——《時代雜誌》
☆她已經以回憶錄聞名世界,本書將讓她再度奪下短篇小說大師的美譽。——《出版者周刊》(星級評論)
☆現代丹麥文學的核心著作。——《柯克斯評論》
☆文學巨擘之作。托芙.迪特萊弗森直率精鍊、令人不安的故事,揭示了人際關係的脆弱及日常場景中的靈光片刻,更讓她筆下的角色栩栩如生。——《歐普拉日報》年度最受期待書籍
丹麥國寶作家托芙.迪特萊弗森一生著有數十部作品,代表作《哥本哈根三部曲》在她去世數十年後推向國際,隨即在國際間引發托芙潮。托芙以獨特的詩意、憂傷清冷的文字和直面人性的書寫備受讚譽,本書是繼三部曲後引進國際的最新作品,也是讀者引頸期盼的小說選集。這些作品如鋒利的手術刀切開童話生活似的表象,精確捕捉了人們表面下慾望、暴力和絕望的脈動。故事中的人物,無論男女,都在努力擺脫現實生活分配給他們的角色,夢想變得自由和幸福——而生活似乎始終無法給予甜美的回報。
《邪惡的幸福》收錄托芙一九五二年《傘》及一九六三年《邪惡的幸福》兩本著作共二十一篇小說,這些作品描述了現實生活的憂傷寂寥,在日常場景中呈現讓人驚心動魄的張力。例如《傘》的故事,妻子以擁有一把傘做為生活的逃逸,換來的是丈夫折斷的傘骨。《頑固的生命》直面切入愛情裡的三角關係,更直視女性處理墮胎的心境轉折。《夜晚》寫出了孩子面對破碎家庭時內心的徬徨無依,《焦慮》重現冷冰的婚姻狀態,《鳥兒》透過全家探望父親的過程突顯家庭成員間微妙的心境變化。同名小說《邪惡的幸福》則揭示了,有時,某些人的幸福,需要以他人的不幸為代價。
托芙的筆鋒冰冷尖銳,觀察穿透人心,對人性的剖析刻劃生動。《好交易》透過一回房屋交易的四人對話道盡各自盤算的心思。托芙也善用各種譬喻呈現人際關係的緊張和衝突,例如《貓咪》以讓女主角因流產轉移重心卻讓男主人吃味的貓譬喻暗潮洶湧的婚姻關係。《匕首》裡遺失的匕首則讓男主角在內心演滿了一段無聲的獨幕劇。《方法》堪稱書中最抽象的作品,以拆解的器官表達了一個人在兩人世界的撕裂及拉扯。
托芙一生歷經四次婚姻,家庭生活、婚姻關係、女性身分等議題成為她的書寫重心。讀過托芙自傳式作品哥本哈根三部曲的讀者,或許依稀可從作品認出她生命中幾個重要人物的面貌:她難以捉摸的母親、情人、父親、丈夫、哥哥、孩子、友人⋯⋯這是讀者在閱讀文本時的雙重趣味。她曾說過「一切都是虛構」,我們在她筆下讀到的,更是她穿透世情的眼睛。
目錄
各界推薦
輯一❖傘
傘
貓咪
我的太太不會跳舞
他的母親
夜之女皇
住宅區的某個早晨
乖孩子
頑固的生命
夜晚
憂鬱症
輯二❖邪惡的幸福
匕首
方法
焦慮
母親
好交易
鳥兒
小鞋子
最好的笑話
兩個女人
週而復始
邪惡的幸福
譯後記|小說和人生
序/導讀
譯後記
小說和人生——吳岫穎
二〇二一年下旬,我接下丹麥作家托芙.迪特弗萊森自傳《哥本哈根三部曲》的翻譯工作。當時心裡其實一直有個疑問——按照我自己的閱讀習慣,通常是在對一個作家的作品有所了解以後,才會有興趣閱讀其傳記。而中文世界的讀者第一次接觸托芙就是她的傳記,真的有人會想讀嗎?
當然,這個疑慮在翻譯完三部曲以後就得到了解答。這位作家的一生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說啊,三部曲之精彩,確實是把托芙.迪特弗萊森介紹給新讀者的一個好的開端。
這本書裡的兩本小說集,都寫於三部曲之前。熟悉三部曲的讀者朋友,應該可以清楚看見托芙.迪特弗萊森如何在她的生活裡攝取創作題材。比如〈傘〉的靈感,便來自於她童年時那一個美麗的鄰居凱蒂。凱蒂離開了托芙的童年,卻把身影留在她的記憶裡,並且在長大以後把撐傘的凱蒂的影像寫進小說。在那個年代,凱蒂象徵的是身為女人幾乎無法獲得的一種自由——可以隨心所欲、不被婚姻所捆綁的自由;她是少數不被(當初那個年代的)世俗所捆綁,來去自如的一個女人。托芙把這個形象寫成了小說,傘變成了小說女主赫爾嘉的慾望,她把生活裡一切的疙瘩都解釋為自己對一把傘的求之不得。對於丈夫可能的出軌,她的反應是:下定決心為自己買一把雨傘。並且在被摧毀以後認命地接受自己命運中的無法自主。這是女人的命運。赫爾嘉這樣以為,並這樣接受了。
除了〈傘〉,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的很多篇章,寫的都是身為女人的無奈、掙扎、妥協、犧牲等等壓抑的情緒。她也寫女人的反擊,比如赫爾嘉不顧一切為自己買了一把傘,心靈上有了片刻的自由——雖然短暫,卻是絕對屬於她的自由。
我後來發現她有一本散文集《托芙.迪特弗萊森:關於我自己》(Tove Ditlevsen: Om sig selv,暫譯),一九七五年出版,她在這本書裡提出了她一些主要作品的創作背景,讓讀者可以看到她的創作如何和人生緊密相連。重點是,托芙在書裡提到了小說名稱〈邪惡的幸福〉,正是源自於她兒時最喜歡的這首童謠。我將這首童謠的歌詞簡單試譯如下:
〈烏鴉〉
烏鴉在夜間飛行
在日間牠不被允許
牠只能擁有邪惡的幸福
因為牠無法獲得良善的幸福
—而烏鴉牠在夜間飛行
「聽我說呀烏鴉你這野蠻的掠奪者
往下飛到我身旁
白花花的銀子我將賜予你
如果你能幫助我
我的繼母她驅逐了我的愛人
到遙遠陌生的國度
紅通通的金子我將賜予你
如果你帶領我到他身邊」
「銀子金子或寶石
我都不需要
但是你們的長子
將成為賜予我的禮物」
伊爾梅琳將她白皙的手
及一切 放在烏鴉的腳丫子上
而直到三個晚上過去了
她才站在愛人面前
—而烏鴉牠在夜間飛行
那是一個明亮的夏日
他們躺在新娘床上
九個月過去以後
伊爾梅琳誕下一個男孩
烏鴉牠在夜間飛行
牠飛向伊爾梅琳
「記得你們擁有的是邪惡的幸福
記得這男孩他屬於我」
—而烏鴉牠在夜間飛行
〈邪惡的幸福〉的原文是den onde lykke,lykke一字在丹麥文裡有「運氣」和「幸福」兩種意思。onde 則有「邪惡」、「魔鬼的」、「不祥的」等負面意思。因此,den onde lykke,可以是「邪惡的幸福」,或者「噩運」的意思。我覺得覺得托芙在這裡利用了文字上的雙關語意。小說主人翁(其實如果讀過三部曲就知道是托芙把自己的一段回憶改寫成小說)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但是付出代價的卻是她的哥哥,因此這幸福其實是「邪惡的」,因為是靠哥哥的犧牲而贏得的幸福;對哥哥來說,den onde lykke指的是他的「壞運氣」、「厄運」,因為他又回到了當初努力逃走的原生家庭。
這裡收入的小說,都是六、七十年前寫下的作品,但是無論內容或寫作手法都不會讓人覺得跟不上今天的時代節奏。其中〈方法〉和〈母親〉這兩篇小說,並非單純地寫一個故事,而是使用很多象徵性的比喻來描寫一種狀態;這兩篇小說的語言充滿象徵性,也是最難翻譯的兩篇。〈方法〉寫在托芙在自己的婚姻關係中逐漸開始感覺失去自己的時期,她以各種象徵、比喻手法來描寫一段終身關係的不可能性。〈母親〉寫的是為人母這樣一個形象。
因為先讀了托芙的自傳,了解她的一生以後,再讀她的小說,真的讓我有一種感覺:她是用生命在寫作。除了小說素材取於她的人生經歷,托芙對於標點符號的運用,經常讓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跟著她的思緒前進,不到終點無法喘息的緊湊感。或許,托芙就是這樣一個用盡全力活著、淋漓盡致地寫作的作家吧。也正因為如此,她的作品才能如此撼動人心。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