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廚房裡絕不可缺少的料理寶典,輕鬆變身為烹飪達人
	★亞馬遜近千讀者破天荒五星好評;長年不敗的廚藝經典版本
	★整合上萬次實驗成果:每位料理人,此生都該明白的50項實用觀念。
	★世上最具求證精神的專家作者群,集結其20年烹調Know-How於一書。
	★400道經典食譜,不只跟你說怎麼做,還告訴你銀藏的美味關鍵,讓你一出手就是大師級的水準
	
	如果你總是遵照食譜做菜,卻怎麼也煎不出外酥內嫩的牛排?如果你反覆練習同一道料理,卻總是做不出餐廳一半的美味?那麼放下坊間一般的食譜吧!這本料理百科全書會讓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很多人認為,傑出的廚師們是靠直覺進行操作,他們似乎有某種內在第六感,並在做菜時由內而外展現出來。不可諱言的,世上的確很多偉大主廚心裡只是知道如何做飯,並深知廚房中一舉一動幕後的潛規則基本原理。但,這些原理後面究竟有什麼依據呢?答案是「科學」。
	
	實務派的你,放下坊間食譜書的時候到了,此刻起,翻開這本深入淺出的「料理白皮書」,用最科學的方法,揭露「全世界都在用」的烹調法則!
	
	◎好科學造就美味食物
	《廚藝畫刊》的實驗廚房團隊已投入20年探索料理的基本原理,並且首開風氣,讓隱藏在食物烹調背後的科學原理,廣泛為世人所重視。現在,他們將超過三百本內容翔實的雜誌內容、上千個小時的電視節目精髓,全部濃縮整合在《料理的科學》一書裡面。也就是說:這本劃時代的書把成千上萬次的實驗成果,有條理地整理成每位廚師都該知道的五十項實用觀念。舉例來說:
	
	♦即使只是放在料理檯上,食物還是可能會過熟
	將食物煮到理想的最終溫度並非最佳的解決辦法。你必須知道,經高溫烹煮後,食物會繼續加熱,即使只是放在料理檯也一樣!
	
	♦小蘇打讓烘烤料理更美味
	小蘇打不只協助烘烤食品膨脹,還能改變食材酸鹼值、促進褐變反應、製造更美味的口感!
	
	♦醃汁不加酸
	拋棄酸溜溜的醃汁食材,改用「加鹽」的醃汁,這才是讓醃過的肉又嫩又多汁的要素!
	
	♦肉要先「擦乾」再「香煎」
	表面水分蒸發後,褐變反應才會開始。除了將肉擦乾贏回香脆口感,將肉放進冷凍庫或烤箱的極端手段,有時也很值得!
	
	♦蛋不是一種食材,是「兩種」
	雖然蛋白和蛋黃都裝在蛋殼裡,但並不代表它們必須永遠在一起。多加幾顆蛋黃是炒蛋的美味秘訣,少加點蛋白可讓糕點味道更濃郁!
	
	♦可可讓巧克力味更濃郁
	可可粉的脂肪較少、氣味香濃,從奶油霜到慕斯,它可是秘密配方。想發揮極致的巧克力味,就從熱水或咖啡沖開的可可粉開始!
	
	♦在家也能做出品質穩定的派皮
	完美的派皮必須在「綿密度」和「緊密結構」間取得平衡,如果沒把握揉出最佳狀態的麵團,那就讓酒精濃度40%以上的伏特加幫忙,就能輕鬆製作出軟硬適中的派皮。
	
	♦不需浸泡,也能讓米飯變蓬鬆
	米中的澱粉質決定飯粒的口感,關鍵不在浸泡,而是米與水的「比例」以及選用入菜的稻米品種。
	
	◎史上最完整權威、深入精要、易上手、好操作的料理寶典!
	我們敢說:這本革命性的料理全經典,是短時間精通烹調藝術與科學的最根本方式。在看完本書之後,不論入門新手或廚房老鳥,隨時翻閱本書,都可以按圖索驥,煮出既紮實又美味的食物。讓人完全不憑運氣,就能煮得一手好料理!那些你以為必須在廚房工作多年才能擁有的信心與知識,憑著深入閱讀本書,很快就能擁有。而且你會在這個過程中,親眼見證自己廚藝如何獲得大躍進!
目錄
	序言──克里斯多福.金博爾/美國實驗廚房創辦人與發行人
	歡迎來到美國實驗廚房
	食譜索引
	-開胃菜
	-調味醬/醬汁/沙拉
	-湯品/燉菜/辣椒
	-義大利麵與醬汁
	-米飯/穀類/豆類
	-蔬菜
	-雞肉料理
	-牛肉/豬肉/羊肉料理
	-海鮮料理
	-蛋類料理
	-快速麵包/比司吉/鬆餅
	-酵母麵包/餐包/披薩
	-餅乾/布朗尼
	-蛋糕
	-派皮/水果塔
	-布丁/卡式達醬/舒芙蕾/甜點
	
	前言
	測量的科學
	時間與溫度的科學
	熱與冷的科學
	感官的科學
	工具與食材的科學
	
	觀念1:文火加熱,避免過熟
	觀念2:高溫烹煮,增添風味
	觀念3:靜置,讓肉更多汁
	觀念4:利用餘熱,繼續烹煮
	觀念5:有些蛋白質,最好分兩次烹煮
	觀念6:慢火加熱,使肉軟嫩
	觀念7:較硬的肉,必須熟上加熟
	觀念8:質地較硬的肉類,請蓋上鍋蓋烹煮
	觀念9:蓋上鍋蓋燜煮時,不一定非要加水
	觀念10:選用帶骨部位,增添濃郁、滑順、多汁的口感
	觀念11:浸泡鹽水,讓瘦肉變得多汁
	觀念12:抹鹽能使肉質多汁、外皮酥脆
	觀念13:帶有鹹味的醃汁醃肉,效果最好
	觀念14:用自製絞肉製作香嫩多汁的漢堡排
	觀念15:加入麵包糊使絞肉變得更軟嫩
	觀念16:打造永不脫落的麵衣
	觀念17:油溫,決定炸物的美味關鍵
	觀念18:油脂讓雞蛋變得滑嫩
	觀念19:小火加熱確保卡士達的質地滑順
	觀念20:澱粉可防止雞蛋凝結
	觀念21:打發蛋白時,適量加入穩定劑
	觀念22:澱粉,有助起士的融化更均勻漂亮
	觀念23:加鹽蔬菜可有效去除水分
	觀念24:處理綠色蔬菜應該先熱、後冷
	觀念25:全天下的馬鈴薯「不是」都一樣
	觀念26:馬鈴薯澱粉是可被控制的
	觀念27:「預煮」使得蔬菜維持脆度
	觀念28:豆類別只泡水,加點鹽會更好
	觀念29:小蘇打能讓豆類和穀物變軟
	觀念30:洗米「不」泡米,米飯反而更蓬鬆
	觀念31:將大蒜和洋蔥切片,會改變其原有味道
	觀念32:辣椒的辛辣風味,都藏在白髓和辣椒籽裡
	觀念33:爆香能有效提升香料風味
	觀念34:並非所有香草都適合烹煮入菜
	觀念35:麩胺酸和核甘酸可增添料理風味
	觀念36:乳化劑可讓醬汁變得柔滑
	觀念37:加酒烹調,加快蒸發速度
	觀念38:水分越多,麵包越有嚼勁
	觀念39:「靜置」麵團可減少其搓揉時間
	觀念40:時間讓麵包更有風味
	觀念41:輕柔翻摺,避免「快速麵包」變硬
	觀念42:並用兩種膨鬆劑,發酵效果更佳
	觀念43:層層交疊的奶油,造就「千層」結構的糕點內在
	觀念44:加入伏特加酒,讓派皮好處理
	觀念45:蛋白質減量,才能烤出綿軟的蛋糕和餅乾
	觀念46:打發奶油,有助蛋糕膨脹
	觀念47:使用「反向拌合」做出精緻蛋糕
	觀念48:糖會改變質地和甜度
	觀念49:糖加上時間醞釀,讓水果更多汁
	觀念50:由可可粉帶出更濃郁的滋味
	
	替廚房備齊裝備
	-廚用鍋具材質
	-不沾鍋的學問
	-刀具的基本知識
	臨時替代食材
	食品安全
	單位換算表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精選科學期刊文章
序/導讀
	前言
	懂得問「為什麼」,做菜才能不必靠運氣!
	作者/美國實驗廚房創辦人與發行人 克里斯多福‧金博爾 Christopher Kimball
	
	雖然俗話說「好奇心殺死一隻貓」,但讓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的正是「好奇心」。一百年前,多數主廚能使用的食譜與食材有限,但卻有充分的第一手經驗,能夠用現有的食譜做出佳餚。現在,我們站在新世紀的起點,許多人對烹飪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卻缺乏大廚應有的多年實務經驗。
	
	面對這種現代窘境,我們有什麼解決方法呢?這個答案讓我想起我最愛的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Krauss)。投入生命思考宇宙奧祕的克勞斯說,為了研究宇宙和我們在宇宙間的位置,我們必須問「如何」和「為什麼」。提出問題後,就能構思實驗來證明或推翻我們的理論。
	
	這番話對美國實驗廚房(America's Test Kitchen)的工作團隊來說,聽起來相當耳熟。我們每天都會提出各種疑問,像是骨頭會讓肉塊在烹煮時更有風味嗎?冰淇淋為什麼放在冷凍庫就會變冰?接著,我們在廚房中設計各種實驗,好用來解答問題,幫助身為業餘廚師的我們創造出更多不敗食譜、做出更多美食。
	
	為了測試在蛋裡加入小塊的冷凍奶油是否真能帶來好處,我們在歐姆蛋(omlet)上放了兩磅重的砝碼,因為歐姆蛋越軟嫩,越無法承受重量。為了評估肉塊在煮熟後靜置的好處,我們將肉烤好後,馬上切下一塊肉片,測量出其流失的肉汁有10大匙。第二塊肉塊則是先靜置10分鐘,此力流失的肉汁縮減至只有4大匙。為了研究製作布朗尼時攪拌的重要程度,在製作第一個布朗尼時,我們輕輕攪拌,使盆內還殘留一些麵粉;製作第二個時則攪拌到所有的麵粉都混合成團;當製作第三個布朗尼時,則是用直立式電動攪拌機充分混合均勻。結果證明,只輕攪的布朗尼口感完美,其他方式所烤出的蛋糕則是硬到難以稱作美味。
	
	這些實驗好玩又有趣, 可是,我們真正的目標是讓你們成為更棒的業餘廚師。只是瞭解直鏈澱粉(amylose)和支鏈澱粉(amylopectin)這兩種不同澱粉的差別,對廚藝沒有多大用處,除非我們可以利用這項知識做出更好吃的馬鈴薯泥,事實證明這是確實可行的。瞭解熱能是如何從肉塊的外部傳到內部是項實用的知識,因為我們可以瞭解,在烘烤一大塊肉的時候,為什麼用低溫烘烤是最好的選擇?當裡面都烤熟時,如何讓肉塊的外層不會過熟?
	
	當然,這也讓我想起美國佛蒙特州某家店舖的老闆,有人問他,會不會提早替特別熱賣的商品補貨。
	
	「不會」,這位老手回答道。
	「為什麼?」顧客想知道原因。
	「因為他媽的賣太快了!」
	
	這種無法解釋的邏輯常常就像料理的科學。一開始似乎沒有什麼道理,但經過思考,重點就出現了。如果在瞭解科學的語言後,烹飪的過程變得更清楚,那麼在廚房中自然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下次在製作派皮的麵團時,你自動就會把一半的水換成伏特加,利用酒精使麵團更柔軟,進而烤出更薄脆的派皮;或者,你會知道要把豆子泡進鹽巴水、或浸漬切片水果使其變軟。
	
	請盡情地享受這本書吧。有關料理的所有疑問,幾乎都能在本書裡找到解答,尤其是所有疑問中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