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家庭中藥地圖:食療吃補一次就上手
本草良藥養出好氣血
美食佳方吃出好筋骨
家庭通用的養生書,食療吃補一次齊全!
快速翻閱對症下藥,中藥養生立即上手。
中醫藥是東方傳統的智慧結晶,也是漢民族在天然植物上的最高智慧,是利用天然植物的成分、屬性,互相搭配,以保養自己的好方法,甚至能以此滋補自己與家人。
《神農本草經》記載,藥分上、中、下三品,上藥可常用,選作四季保健養身最宜,可常吃,故中藥藥膳最適合忙碌的現代人養生之用。
本書嚴選本草綱目等120種實用藥草,濃縮經典中的菁華,分述其性味、歸經、藥性、藥效、搭配和選用宜忌,補充現代營養素等實用知識,並推薦相應的對症食療方,為您繪製了一幅完善的中藥養生地圖,使讀者在使用藥材時得心應手,並有速查手冊可迅速對症下藥,增加翻查時的便利,乃是現代人必備之養生經典。
目錄
對症食療方速查 14
中藥功效速查 24
第一章
選對中藥好進補
中藥—養生保健好選擇 30
中藥養生歌 30
藥與食的完美結合 30
四季養生選對藥 31
性味歸經學問大 32
中藥之「四性」 32
中藥有「五味」 32
歸經起藥效 33
中藥配伍有講究 34
君臣佐使,搭配有道 34
中藥「十八反」 34
中藥「十九畏」 35
中藥養生因人而異 36
藥食同源,吃對最關鍵 38
藥食選用學問大 38
藥膳配伍有宜忌 39
第二章
補益最佳的38味中藥
補氣 42
人參─補氣之最 42
黨參─補中益氣養肝血 44
西洋參─補氣養陰清虛火 46
黃耆─補氣升陽健脾胃 48
山藥─益氣滋陰養肝腎 50
甘草─調和諸藥解百毒 52
紅棗─補氣養血安心神 54
蜂蜜─補氣潤燥通大腸 56
白朮─補氣燥濕健脾胃 58
太子參─補氣生津潤肺燥 59
補血 60
當歸─補血之最 60
白芍─補血養肝止瀉痢 62
熟地黃─補血養陰填精髓 64
何首烏─養血填精補肝腎 66
阿膠─滋陰養血潤肺燥 68
桂圓肉─養血開胃安心神 70
桑葚─補血養陰生津液 72
木耳─潤肺補血清腸胃 73
補陽 74
鹿茸─補陽之最 74
冬蟲夏草─益肺止血補腎陽 76
肉蓯蓉─潤腸通便益精血 78
杜仲─安胎強筋補肝腎 80
益智仁─溫脾暖腎止泄瀉 82
補骨脂─溫脾止瀉補腎陽 84
淫羊藿─補腎壯陽祛風濕 86
乾薑─溫中祛寒平咳嗽 88
蛤蚧─補肺滋腎定喘咳 90
海馬─補腎壯陽抗衰老 91
補陰 92
女貞子─補陰之最 92
銀耳─滋陰潤燥益腎陰 94
枸杞─明目潤肺補肝腎 96
百合─養陰潤肺安心神 98
麥冬─養陰潤肺生津液 100
石斛─滋陰養胃潤咽喉 102
黃精─滋腎益氣潤心肺 104
天冬─滋陰潤燥降肺火 106
玉竹─生津止渴潤肺燥 108
黑芝麻─潤腸益精補肝腎 109
第三章
特效排毒的38味中藥
活血化瘀 112
丹參─活血調經 112
三七─止血之最 114
川芎─活血行氣止疼痛 116
益母草─活血調經消水腫 118
紅花─活血通經散瘀痛 120
鬱金─行氣化瘀解鬱悶 122
月季花─活血調經消血腫 124
毛冬青─活血通脈解熱毒 126
蘇木─行血祛瘀消腫痛 127
清熱解毒 128
金銀花─清熱之最 &
序/導讀
前言
中藥學源遠流長,從神農氏嚐百草而著《神農本草經》,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再到清代醫學家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藥學歷經上千年的累積,最終成為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經得起推敲和實踐檢驗的學術瑰寶。
中藥的主要來源是植物,故中藥在古代被稱為「本草」,只要選用、搭配得當,其副作用遠小於西藥。中藥對人身體的調理講究一個「慢養」的過程,見效或許不如西藥快,但是只要對症,就能去除病根,治標又治本。作為未生病時的養生保健品,中藥更是上佳之選。「藥食同源」的各種藥膳食療方,在民間更是廣為流傳。
本書本著弘揚中醫中藥文化的宗旨,蒐集一百二十多味常見中藥,精心剖析每味中藥的藥性、藥效、搭配和選用宜忌,並推薦了相應的對症食療方,為您繪製了一幅較為完善的中藥養生使用地圖,方便您按圖索驥。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