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絲路史:遊牧、商業與宗教,前近代歐亞世界體系的形成
了解中央歐亞絲路的歷史,才能擺脫西方中心的窠臼!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世界權威顛覆史觀完整濃縮
中亞歷史學者森安孝夫 集數十年學術大成之作
不了解中央歐亞絲路的歷史,就無法擺脫西方中心的窠臼!
火藥革命以前,「馬」主宰了歷史發展的走向
策馬奔馳的遊牧民,建立縱橫歐亞大陸的絲路網絡
協調游牧與農耕世界的資源,打造商業、宗教、文化交流的盛世
拋棄西方中心史觀,才能勾勒最完整真實的全新世界史
過去,歐亞大陸的騎馬遊牧民掌握了歷史的關鍵,利用自身的機動力,建立星羅棋布的絲路交通網絡,搭起連繫中國、印度、西亞、歐洲等文明的橋梁,打造協調各地資源的遊牧國家,最終促成前近代世界的形成。不只政治、軍事力的通行,粟特和回鶻商人,以及佛教、摩尼教、瑣羅亞斯德教等諸多人群,也將商業、文化、宗教傳播到絲路的每一個角落。
本書作者森安孝夫教授憑藉著深厚的歷史學與語言學造詣,帶我們了解帶著我們深入了解這群騎馬民族,如何建立起橫跨大陸的「前近代世界體系」?古回鶻文的書信,如何揭開日常商隊貿易的真相?震驚國際的日本摩尼教畫像,如何解開絲路宗教文化交流的謎團?讓我們一起探索這段馬背上的世界史。
目錄
序章 學習世界史的理由
一 什麼人需要歷史?
二 歷史與權力、權威、宗教
三 現代歷史學的使命
第一章 歐亞世界史的基本結構
一 人類史的潮流
二 歷史時代的濫觴──農業革命到鐵器革命
三 戰爭、交流、全球化的時代──從騎馬遊牧民的出現到現代
第二章 騎馬遊牧民的機動力
一 馬的家畜化
二 歐亞的民族大遷徒
第三章 絲路的世界體系論
一 前近代的世界體系
二 遊牧國家與絲路
第四章 粟特到回鶻
一 宗教之路
二 粟特與回鶻的接觸點
三 從摩尼教到佛教
第五章 回鶻網絡的盛況
一 解讀古回鶻語文書
二 商隊的往來與社會生活
第六章 絲路與日本
一 絲路的終點
二 摩尼教繪畫傳來日本
後記
參考文獻
序/導讀
後記
本書雖然在書名冠以日本人耳熟能詳的「絲路」,但內容充斥著複雜陌生的人名、地名,以及未曾學習過的民族與宗教,所以首先向讀完這本書的各位讀者致上感謝。但是容我直言不諱地說,讀完一本書的﹁訣竅﹂,就是遇到艱澀難懂處毅然決然跳過。讀書高手肯定都會這麼做。
而本書嘗試的是,素描從中央歐亞看到的世界史。所有人類的祖先出現在非洲,擴散到全世界。從人類史的立場來看,中央歐亞史與西亞史、歐洲史、印度史和中國史直接相連。這也意味著中央歐亞位於連結前近代各地域世界的位置,同時與日本人及日本文化的起源問題都密切相關。
日本的漢字文化就是承襲中國的漢文化,至少到平成為止,決定年號時都從漢籍尋求出處。﹁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全是從中國傳來的,飛鳥時代到明治維新,漢文在長達一千四百年的期間,一直是日本的公用語。
但是,若想深入了解日本的歷史,光是專注於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史是不夠的,近代以後,歐美的歷史變得重要起來,但是,理解近代之前藉絲路連結世界的中央歐亞史,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撰寫本書的目的,正是希望成為一本了解中央歐亞史的指南書。
過去出版的絲路相關論述不計其數,其中也有不少古典名著。但是「歷史」這門學問,是靠著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研究者,互相討論、批評、累積各自的成果描繪出來的。而且即使一一揭開某個時代、某個地域的真實面貌,還有無數的史料和事實長眠地下,而我們描繪的歷史面貌也在不斷變化。因此,不論是概論或是中等教育的教科書,雖然不至於十年,但至少每一世代就需要大刀闊斧去修改。
歷史學的概論書都是讀過大量已發表的研究,加以消化後介紹撰寫而成。大多數時候,已發表研究幾乎都是來自於自己之外的國內外研究者論述,所以就像是穿著別人的兜襠布上場相撲一般。由於這種工作不符合我個人的理念,所以,過去發表過的非專業概論書,只有可稱為本書姊妹作的︽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一本。當然,該書也利用了許多已發表研究,但是基本上都是依據我自己的原創學術論文,而我更是把試圖打倒簡直應稱為日本人自虐史觀的「西方中心史觀」(有時甚至是「西歐中心史觀」)的敘述,放在最明顯的位置。
相對於前著,本書在第四章以下,都是以自己的學術論文為基礎,但是從序章到第三章,都是使用已發表研究,與我長年在大學通識課程教過的內容。依據新修定的學習指導要領,二〇二二年起,高中的必修科目刪除了「世界史」,只剩下以日本與世界近現代史為中心的「歷史綜合」,因此高中、大學的教育現場都表示,十分擔心學生會減少對古代、中世紀等前近代史的興趣。我聽到了這種聲音,因此本書寫作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大家重新認識前近代史的重要性與趣味。
我認為支撐日本歷史教育的基幹,在於高中世界史,基於這個強烈信念,前著是針對高中社會科教師(不限世界史,也包括日本史、地理、公民)與歷史系大學生而寫的,對一般知識人士而言可能有一定難度。但是,本書的對象廣泛擴大到一般讀書人,應該比前著好讀許多,當然,是否好讀還是由讀者來判定。
話雖如此,如果能平順讀完本書的讀者,閱讀前著也絕非難事,盼望有幸能等到各位展讀。雖為姊妹書,但是重複處少,應該能得到很多新知。尤其,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士,在高中世界史幾乎從來未接觸過的粟特人,前著第一次全面性來探究這個主題,描寫粟特人不但是國際商人,並且以軍人、政治家、外交官、神職者、藝人等身分,活躍於遊牧國家與中國王朝的樣貌。
年過古稀,終於將研究四十年以上的生涯事業《古回鶻書信文書集成》以英文出版後,我已再無遺憾。今後我有個小小願望,是釐清包含絲路地帶在內的這塊大陸上人、馬與文物對於古代日本人及日本文化的形成之貢獻痕跡,然而似乎路途遙遠,未知盡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