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沒有你,旅行怎麼可能有趣?顛覆對導遊的想像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24
    3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加個導遊讓旅行更有趣;知識型導遊是未來的趨勢。


◎ 第一本以旅客視角述說導遊職業內容的非旅遊工具書
◎ 閱讀者可透過此書認識台灣與世界各地的導遊文化
◎ 跳脫傳統對導遊的既有印象,深入了解導遊的價值

 

作者

口述──翁晟譯(Jo Wong

MyProGuide共同創辦人。一個留著酷炫髮型、外表俊俏的優秀青年,打從識字開始就不愛讀書,是個頑皮卻又常考到好成績的問題學生。大學畢業於飛機工程系,卻進了汽車互聯網外商公司Audatex,打下一片江山後,再次決定更換跑道自行創業,轉到完全沒有經驗的旅遊產業,考取導遊證照,受到前輩們的愛戴,推舉為台北市觀光導遊協會理事長,成為名副其實的未來之星。

座右銘:要做就做到最好,不然就不要做。

口述──余怡臻(Erica Yu

MyProGuide共同創辦人。是個蔬食主義、熱愛時尚的人,縱然走入一個相對傳統的旅遊產業創業,力求能帶來新氣象。從找團隊到經營導遊,從不懂網路世界到深藏不露,從一位旅客到千位團體,每一天都在突破自己。最終目標是把身心靈美學概念不斷灌輸在生活與工作中,期待能帶給這個世界更多歡樂與美好。

最喜歡的一句話:只要百分百相信,你就能達成!

採訪撰文──秦雅如

自由文字工作者,採訪資歷20年,長期關注永續發展、地方創生、觀光產業、旅遊新創議題,作品散見《天下雜誌》、《微笑台灣》、《天下文化》、商周《alive》、《自由時報》、《行遍天下》等報章雜誌、網路媒體。曾任行遍天下旅遊月刊總編輯、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主任秘書、台北市文化局「文化臺北―走讀大稻埕」專案協同主持人、東吳大學「樂活文學營」講師。採訪協力著作《鄉下創業學:27個日本+台灣地方商業案例觀察》、《讓世界旅人看見台灣:地方創生X觀光創新的12堂課》等書。

 

目錄

推薦序/旅行中畫龍點睛的觀光大使
──林信任/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
推薦序/導遊不該是我們記憶中的導遊
──陳庭寬/FunNow創辦人
作者序/從平台、導遊、旅客三個角度來思考
──翁晟譯
作者序/創新得到肯定,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
──余怡臻

PART 1導遊這一行
導遊的起源
導遊一定要有證照嗎?
任何人都可以當導遊?
導遊就是一直到處玩?
為什麼旅客需要導遊?

PART 2走向知識型導遊
MyProGuide讓導遊的專業價値被看見
一個人一個景點也可以有導遊
導遊走向自媒體與科技運用
線上導遊,不出門也能環遊世界

PART 3導遊的經營與養成
大都會旅遊──林泰宇
治軍嚴明,親自培養導遊班底
吉光旅遊──林瑞昌
斜槓人生,搶先布局知識經濟時代
旅遊業策略顧問──王東陽
解析旅遊產業,談導遊轉型
MyProGuide
成為國際化的專業導遊平台

PART 4達人導遊說帶團
國寶導遊──張明石
從軍人到導遊,轉戰旅遊前線
導遊就是外交大使──黃幼筠
把世界帶回台灣,把台灣帶給世界
天生有著旅遊DNA──工頭堅
人生轉個彎,跨界網路和旅業的開拓者
成為會說故事的人──Craig Kao
解密英國藍牌導遊,從西方看台灣

PART 5導遊答客問
Q1 有證照的導遊比較好?
Q2 導遊品質的客觀標準?
Q3 導遊換證門檻太低?
Q4 導遊、領隊、Through Guide、導覽員有什麼不同?
Q5 導遊是一個很自由的行業?該如何增加收入?
Q6 什麼樣的自由行旅客需要導遊?
Q7 導遊遇到客訴怎麼辦?
Q8 線上旅遊的市場性?
Q9 實地旅遊和線上旅遊的差異性?
Q10 COVID-19結束後,線上旅遊的未來?
Q11 網路時代導遊要學習哪些新技能?
Q12 導遊一定要靠旅行社才有工作和同儕團體嗎?

序/導讀

推薦序

旅行中畫龍點睛的觀光大使
林信任 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

不論是打卡拍照走馬看花、精緻深度旅遊或是Travel Like a Local的定點慢旅行,學有專長的專業導遊絕對可以成為旅行中畫龍點睛的靈魂人物;對於國際旅客而言,提供在地知識、傳遞在地文化底藴的導遊,更是我國第一線的「觀光大使」。

台灣觀光長期以來在國際評比中,人民友善向來是全球旅客對台灣的共同評價,除了我國高素質人民的因素外,全台15種語言別、4萬餘名第一線導遊人員專業熱忱的服務更是功不可沒。駐美服務時曾邀請媒體業者赴台採訪及踩線,貴賓們均對我國導遊的專業讚不絕口,特別提到在導覽故宮文物時,將世界知名大博物館相近文物做主題式比較解說感到無比的讚嘆,對我國導遊的培訓及養成再三垂詢;駐新加坡期間身邊新國好朋友告訴我,來台家族旅遊天天大啖美食,遊程結束後導遊還贈送最愛的台灣水果伴手禮,讓他們感動不已,更延續了旅行中的美好!

《沒有你,旅行怎麼可能有趣?》一書,由台北市觀光導遊協會翁晟譯理事長領銜,在智慧觀光的時代暢談走向知識型導遊及疫中極為熱門的線上導覽,另有工頭堅、林泰宇、林瑞昌、王東陽、張明石、黃幼筠及倫敦藍牌導遊Craig Kao等7位名導及業界先進現身說法,分享導遊的養成及帶團經驗,絕對满足對導遊行業無窮的想像,讀者從本書中可以感受到為什麼「有導遊更有趣」的原因。値此全球疫情之中,國境封閉,觀光局針對導遊開辦轉型培訓課程以提升專業,期盼當國門重啟國際旅客造訪時,讓世界看到台灣之美,有了你,旅行更加有趣!

推薦序

導遊不該是我們記憶中的導遊
陳庭寬 FunNow創辦人

當科技逐漸取代我們的工作,我相信「未來導遊」是一個50年內不會被取代的職業,被取代的是建築在傳統旅行社體制下的「傳統導遊」。這兩年,因為COVID-19 肆虐,重創旅遊產業,我相信這會加速導遊的轉型。

未來導遊是什麼樣貌呢?首先,導遊是極需溫度與極度客製化的服務業,不同的團體、不同的行程、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狀況,各式各樣排列組合,都有不同的需求要被滿足。其次,帶團也是重個人特質的娛樂業,其實標準功力就和最近興起的YouTuber、帶貨直播主一樣,讓行程中增添不同的樂趣,讓遊客覺得不虛此行。最後,旅行業還將是肩負知識傳遞的知識產業,歷史、人文、地理、美食,導遊就是旅客的百科全書,依照旅客程度、興趣,深入淺出。

我喜愛旅遊,遊歷二十幾個國家,幾乎也都自由行,但我仍需要導遊。對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北京故宮、秘魯馬丘比丘等地請的導遊讓我感到記憶猶新,還好有導遊的講解,我才能了解得那麼深。到泰國參訪時,也利用最後一天沒有行程的空檔,前晚於MyProGuide上找到一位熱情導遊,帶我們從曼谷市區拉車前往曼谷近郊參訪大城,透過解說了解大城歷史與泰緬恩怨情仇,也前往在地人才知道的好餐廳品嚐美食。供給端的導遊市場與需求端的FIT市場,都屬於極為破碎的市場,越碎片化的市場越有資訊不對稱、尋找成本高等問題,因此非常適合網路平台的創業題目。如何打通供給與需求端、加速供給與需求端的匹配率,與透過互相評鑑提升兩端的素質,是平台最大的價値!

本身創辦的 FunNow 也是個平台經濟,深知平台是個適合透過科技,翻轉既有產業鏈的創業題目。但一開始也是充滿無知,天眞的認為平台架設好後,商家就會主動上線、使用者就會蜂擁而至,殊不知這是個燒錢又充滿各式挑戰的題目。因為這題目同時要和供給端與需求端打交道,要花人力與時間讓好的導遊願意上線接客、要花廣告預算或透過各式行銷方法讓消費者上來平台,初期要用各式花招,讓願意嘗試的消費者下單並留下好評,中期要妥善管理供給與需求的平衡,當供給大過於需求,許多導遊會因為沒有生意而離開平台,也會透過小圈子散播出上這平台沒有生意,增加未來招募供給方的困難度,反之,當需求大過於供給,許多消費者上來找不到導遊,辛苦導流過來的消費者因此流失。今天,我常和想要創業的創業者說,千萬不要輕易選擇平台的創業題目,其他題目只要面對 2B 或 2C,平台要同時面對天秤兩端。

敬佩 MyProGuide 的勇氣,撐過COVID-19的兩年非常不簡單。COVID-19將加速旅遊業的變革,在供給側,傳統旅行社將大量倒閉,釋出大量人才;在需求側,則加速了數位化的普及,線上預訂也逐漸取代電話預約,消費者將更習慣透過網路平台滿足需求,從美食外送、餐廳預訂到導遊預約都不例外。相信導遊平台將逐漸普及與市場擴大,也預言導遊將更服務導向、娛樂導向與教育導向。COVID-19 後出國頻次必將降低,消費者更在意每次出遊的品質,MyProGuide 五星導遊的價値也如同主廚獲選米其林一樣,水漲船高。

創業就是看海水退了,誰還穿褲子,利用每個逆境累積實力,看到曙光後破繭而出。期待每位讀者都因為導遊而讓旅行多添光彩,也期待 MyProGuide 讓我們出國找好導遊,變成一件簡單的事。

作者序

從平台、導遊、旅客三個角度來思考
翁晟譯

關於這本書,我希望可以讓對於「導遊」比較陌生的大眾,能夠認識與了解導遊這個角色到底在幹嘛!過去大家平常出去玩的時候,可能跟團,可能自由行,在跟團的過程當中,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今天遇到一個很好的導遊,很有趣的導遊,這一次的旅程就特別好玩;但如果今天遇到的導遊跟你的tone調沒那麼契合,沒有產生共鳴的話,這一趟旅程可能就相對平淡無趣。

自由行已經成為主流的旅遊方式,但還是存在著「到此一遊」、拍拍照和打打卡、上傳社群媒體看能得到幾個讚,在這以外,眞的有體會到當地文化、體驗在地特色、品嚐道地美食嗎?雖然請一位導遊需要額外的支出,但若是一位合適又專業的導遊,一定能讓這趟行程是更有價値的。

 


在這本書裡,除了傳遞前面所提到的導遊的核心價値以外,也想要分享為什麼我們會踏進這個產業?在這個產業裡面又看到了哪些問題?從我們是外行人的角度進來看這個產業的時候,發現還有太多不同的層面可以切入,讓整個旅遊市場,不管是旅客或者是業者,可以更重視導遊這個元素所帶來的價値。

除了看台灣的旅遊產業以外,也因為我們一直往海外拓展,接觸到不同國家的導遊們,了解到國外的旅遊產業是怎麼樣看待導遊,而導遊又是怎麼樣去重視或者尊重自己的工作。在這次的創業中,我發現導遊就是每一個國家的外交官,他所說出來的話跟傳遞出來的訊息都必須要是精準的,因為他代表的是這個國家、城市或者場域,必須要正確傳達資訊,才能讓大家更喜歡這個旅遊目的地。

我們分別從平台、導遊、旅客三個角度來思考及經營MyProGuide這個品牌。第一個是站在平台的角度,讓我們的導遊和旅客可以有更容易的方式接觸到彼此,讓一趟旅程順利展開。同時,我們也站在導遊的角度,怎麼樣可以讓導遊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又可以增加專業技能,甚至能夠自己接待客人,自我經營。從旅客的角度,在旅行當中,旅客最在意的是我這一趟行程好不好玩?導遊有沒有讓我覺得花的錢是値得的?所以我們會想盡各種方式讓旅客能信任這個平台、信任我們的導遊,進而預訂一位合適的導遊。當然,因為科技一直在發展,人們對於科技的運用跟習慣不斷在進化,所以我

們也竭盡所能把在這個商業模式裡面可以運用的新科技納進來。在未來,我們還會不斷地從這三個角度精進,讓旅人們選擇導遊就像選擇住宿一樣,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

和喜好,選擇最合適的「在地專家」,讓在有限的時間內,探索得最廣、認識得最深、品味得最道地。

一腳踏進旅遊產業,我們從導遊這個環節切入,希望讓整個旅遊生態圈可以運作得更好。

作者序

創新得到肯定,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
余怡臻

我和Jo原本都不是從事旅遊業,從不是這個產業的人、到經營MyProGuide,這本書要分享的是我們對旅遊業,尤其是對導遊這個職業的一些想法,我們在台灣、在海外所經歷的見聞;當然,還有做MyProGuide所遇到的挑戰。

作為一個專業導遊平台,對於導遊價値的認知與提升,是我們一直非常專注要探討的議題;另外,我們也希望在旅遊業裡面做創新,把看似不重要、但其實非常重要的導遊這個元素拿出來,然後如何透過數位化、科技化,在旅遊產業做一些新的、不一樣的事情。

過去都沒有一個地方收集、整理導遊的資料,現在有一個平台,一個數位化的方式,可以讓他們保存資訊;除了網站,我們也更進一步開發APP,讓找導遊這件事情變得非常簡單,去補足在團體旅遊跟自由行中間的這一塊。

接下來,書裡面還有產業專家的訪談,從最資深的導遊、中生代導遊、國外導遊,到旅遊業的經營者,從各種面向帶大家來看導遊是一個怎麼樣的職業、面臨了什麼問題、有什麼進步空間,這都是我們想帶大家去探討的一些事情。

當初創立MyProGuide,是因為看到坊間各種平台崛起,我在想有什麼產業其實還有很大的機會,那時候就看到了旅遊業,它還有很多東西是紙本的、需要人去操作的,然後我們發現大家出去玩都需要導遊,但好像又不能自己挑選導遊,有沒有機會是我們可以更認識導遊,甚至在旅行出發前就知道這個導遊的經歷背景?因為這樣的刺激點,我們進入了旅遊產業,做了一個這樣的媒合平台。

平台剛出來的時候,的確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連導遊也不太願意上線,覺得很麻煩,但其實這就是資料數位化的過程,一旦把資料建上來,未來可以把所有在外面帶團的東西累積在平台上,所以當中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跟導遊做溝通和教育。另外,也有一些旅遊業者覺得我們是一個破壞式的出現,怎麼會有人把導遊資料收集起來又公開在網路上?對一些旅行社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這是公司私下的資產。但隨著網路的普及,就像是我們選餐廳可以看到每個餐廳的評價一樣,大眾評價已經是一個大家在消費時一種價値的呈現跟選擇的方式,所以這也是我們想做的事情。

之後,隨著越來越多導遊註冊,不管是平台的成長或是人數的擴張,我們都面臨了新的挑戰。但我覺得很開心的是,有導遊說他們平常帶團都是孤單一個人,在這裡好像有了一個大家庭的感覺;也有一些導遊在這裡成為他主要的工作和賺錢的管道,可以提供導遊工作機會也是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另外也有導遊分享MyProGuide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創新想法,是在傳統旅遊業當中比較難得的,這些回饋都更加深了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

從創業以來,我們也得到不少政府機關及海內外企業的支持和肯定,像是我們在2020年3月做了線上旅遊,這在業界也是一個比較創新的做法,這件事情讓我們獲選為中華電信5G加速器、亞馬遜AWS在台加速器、500 Starups的新創團隊之一,這些都是過去累積到現在所看到的一些成就,我們也期許未來可以帶給不管是旅遊業或是導遊,更多新興的科技化功能,或是更新的旅遊方式,這些都讓我們有了持續前進的動力。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955660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