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我的這些歷史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
國共兩黨當前的百年慶,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史運動?
歷史真相又是如何?
少年時在蔣介石國民黨專政下,
我追求過自由,
後來得到的,
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
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
毛澤東去世時,
我雖已四十五歲,
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
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
—阮銘
中國、美國,到台灣,
他畢生追求自由;
在中國的大半生,經歷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統治,
年幼時遭遇父母親被國民黨殺害,
壯年時身陷文化大革命瘋狂般的鬥爭與下放勞改,
與胡耀邦共事時又目睹共產黨高層的權力惡鬥,
終於自由夢碎,
認清極權統治者只把人民當棋子的相同本質。
後半生他在美國與台灣呼吸自由的空氣,
驗證民主自由的價值,
但仍不免憂心奴役制度的無法根絕。
他的一生是個時代的縮影,
國民黨軍人子弟出身,
又曾經是國共內戰中「勝利者」的一方,
親歷中國近代巨大的轉變,
這部回憶錄將是他最真實的人生記錄,
告誡世人自由、人權的可貴。
本書特色
1. 一個身歷中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共產黨權力鬥爭的自由主義者,最真實、最深切的回憶錄。
2. 有別於國共兩黨觀點的國共鬥爭史。在國共兩黨即將合力迎接所謂百年慶的同時,這本回憶錄將帶給你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看見真相。
國共兩黨當前的百年慶,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史運動?
歷史真相又是如何?
少年時在蔣介石國民黨專政下,
我追求過自由,
後來得到的,
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
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
毛澤東去世時,
我雖已四十五歲,
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
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
—阮銘
中國、美國,到台灣,
他畢生追求自由;
在中國的大半生,經歷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統治,
年幼時遭遇父母親被國民黨殺害,
壯年時身陷文化大革命瘋狂般的鬥爭與下放勞改,
與胡耀邦共事時又目睹共產黨高層的權力惡鬥,
終於自由夢碎,
認清極權統治者只把人民當棋子的相同本質。
後半生他在美國與台灣呼吸自由的空氣,
驗證民主自由的價值,
但仍不免憂心奴役制度的無法根絕。
他的一生是個時代的縮影,
國民黨軍人子弟出身,
又曾經是國共內戰中「勝利者」的一方,
親歷中國近代巨大的轉變,
這部回憶錄將是他最真實的人生記錄,
告誡世人自由、人權的可貴。
本書特色
1. 一個身歷中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共產黨權力鬥爭的自由主義者,最真實、最深切的回憶錄。
2. 有別於國共兩黨觀點的國共鬥爭史。在國共兩黨即將合力迎接所謂百年慶的同時,這本回憶錄將帶給你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看見真相。
目錄
PART 3 毛帝國的終結(1966-1976)
文革之初(上)
文革之初(下)
三國演義(上)
三國演義(中)
三國演義(下)
新星殞落(上)
新星殞落(下)
全面奪權
砲打司令
軍事管制
賀蘭山下
旅途驛站
陶瓷菩薩
十月政變
PART 4 開放的新地獄(1976-1988)
富強胡同
理論漩渦
歷史轉折
分道揚鑣
訪美歸來
包圍戰略(上)
包圍戰略(下)
特區調查
黨校易幟
異化事件
自由之死
別了中國
文革之初(上)
文革之初(下)
三國演義(上)
三國演義(中)
三國演義(下)
新星殞落(上)
新星殞落(下)
全面奪權
砲打司令
軍事管制
賀蘭山下
旅途驛站
陶瓷菩薩
十月政變
PART 4 開放的新地獄(1976-1988)
富強胡同
理論漩渦
歷史轉折
分道揚鑣
訪美歸來
包圍戰略(上)
包圍戰略(下)
特區調查
黨校易幟
異化事件
自由之死
別了中國
序/導讀
前言
多年前,有人約我寫回憶錄。我說不,因為我這一生,只是俗話說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撞過了,再不去想它,我沒有過去的回憶。對未來,那不是我所能左右,也不去想,我沒有未來的夢。我好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把石塊推上去,滾下來,再推上去,日復一日,做著同樣「荒謬」的事,有什麼可寫的呢?
今年(二○○九年)十月,有人重提寫回憶錄的事了。這回的理由是:台灣和中國,開始了一場稱作「迎接百年慶(一九一一 ~ 二○一一),詮釋大時代」的「造史」運動。陸續登場的「兩岸一甲子」、「古寧頭一甲子」、「大江大海1949」,「新加坡連(戰)胡(錦濤)會」,可以看出他們不但在偽造兩岸百年史,還在顛覆從反法西斯勝利到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二十世紀世界史。 朋友問:你一生跨越國民黨和共產黨兩個黨國統治時代,跨越大洋兩岸和海峽兩岸兩種社會,又經歷反法西斯戰爭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進程,難道不想留下一點真實的記錄,來揭穿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想,國共兩黨偽造歷史,作為鞏固權力的手段,並不是新鮮事。但過去雙方,各造各的偽史,各騙各的大眾。這回的不同,是雙方合作「造史」,共同欺騙兩邊的大眾。 這一波聯合「造史」,從中共「建國一甲子」(一九四九 ~ 二○○九)開始。一部影片「建國大業」,明知是騙,多少名牌演員搶著去演,多少大牌政客爭著去看。蔣介石的孫子,國民黨副主席蔣(章)孝嚴,趕去看了兩遍,稱讚中共「客觀、進步」。可不是?過去扮演他爺爺的演員總是兇神惡煞,今天換上個面團團、慈眉笑眼的張國立,不就為騙你這句話嗎?
同時,龍應台出了本《大江大海1949》,封面題簽赫然是「一本書改變一個時代」。我不禁好奇,她要怎樣改變一個已經過去的時代呢?買來一看,原來她要「改變」的,是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主義瓦解那個「大時代」人們腦中的歷史觀與價值觀。書中描繪的,不只一九四九年的兩岸圖景,而是涵蓋二十世紀反法西斯戰爭到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畫卷。她的畫卷是巧妙地用一個個精選的個案剪接起來,為了傳達出一個訊號,就是那句誇張的質問: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地告訴我:戰爭,有「勝利者」嗎? 她剪接的戰爭,從亞洲到歐洲,從上海到南太平洋,從列寧格勒到長春;時間跨度涵蓋日本侵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她選擇一系列的故事:圍困列寧格勒的德軍的家書,圍困長春的共軍的回憶,南太平洋戰俘營中被俘的反法西斯戰士的漫畫,接受日本軍官命令刺殺反法西斯戰俘的台灣兵的訪談,國共內戰時逃到澎湖的流亡師生被槍殺……等等,都是為了表明她那似乎是坐在雲端裡的說教:
——戰爭沒有「勝利者」,沒有「原因」,也沒有「罪犯」,對「戰爭罪犯」的審判是荒謬的。(「勝利者就沒有戰犯嗎?」)生在這個「大時代」裡,你只能忍受被「大時代鐵輪輾碎」的命運。
而槍殺流亡師生的「失敗者」卻是有「原因」的。書中寫了五千個山東流亡學生,逃避國共內戰渡海來台就學,由七位老師帶領到了澎湖,被「失敗者」(國民黨)強迫當兵。一個學生站出來,只講了半句話:「報告司令官我們有話要說……」,司令官李振清一個眼色,衛兵舉起刺刀刺去,學生的鮮血噴湧而出,倒斃地上。承諾這五千個孩子的父母帶他們來上學的七個老師,到處奔波、陳情,結果全被當作「匪諜」槍殺。對這樣的恐怖殺戮,龍應台寫道:
——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共產黨的間諜系統深深滲透國軍最高、最機密的作戰決策,蔣介石痛定思痛之後,決定最後一個堡壘台灣的治理,防諜是第一優先。
有意思的是,這本「向失敗者致敬」、「以身為失敗者為榮」的書,卻獲得了「勝利者」的青睞。「兩岸一甲子」大會上,中國來的共產黨代表、「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原創者鄭必堅,在演說中特意引用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鄭必堅說:
——一九四九年台海分隔,給兩岸留下大江大海般深深歷史遺憾,如今在歷史新起點上,共同迎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
台灣的媚共媒體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立刻發表社論〈柏林(圍)牆倒塌與台灣海峽開通〉:
——不須讚嘆柏林(圍)牆倒塌,台灣海峽開通是更重大歷史事件。共產主義瓦解,不是始自戈巴契夫新思維,而是始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不是始自柏林(圍)牆倒塌,而是始自蔣經國開通台灣海峽。中共改革開放是共產專政修正轉型的指標樣版,海峽兩岸互動為人類文明和平發展寫下新頁。共產專政轉型與戰爭陰影消除,柏林(圍)牆未給世人答案,是由台海兩岸作答,經二十年來互動激盪,如今在和平發展主旋律下,愈來愈理智,愈來愈昇華,世人應可期待一個典範式答案,將在不日繳券時呈現。 (編按:台灣的慣用語法是「柏林圍牆」。)
為什麼毛澤東的「兩個凡是」理論家鄭必堅,欣賞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呢?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只有顛覆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歷史,才能開闢中國新奴役制度「崛起」的「歷史新起點」;只有顛覆天安門屠殺和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共產中國新奴役制度才能跨越台灣海峽,消滅台灣人民在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創建的自由民主制度。
這場「造史」運動,今天才開始。依胡錦濤、馬英九的規劃,至少要連續兩年,「造」到二○一一「百年慶」。在中國,叫「辛亥革命」百年慶;在台灣,卻叫「中華民國」百年慶!你不覺得滑稽嗎?百年前,台灣在日本統治下,「辛亥革命」既未革到台灣,「中華民國」也不在台灣,哪來的「百年慶」?可見「百年慶」是假,藉此偽造台灣百年史,為共產中國企圖跨海吞併民主台灣「繳」出「一個典範式答案」是真。
朋友說:難道台灣無法阻止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說很難。揭穿歷史的偽造不難,難在人們不願接受真相而願意受騙。巴特勒主教(Bishop Butler)說過:「事物和行為原來是什麼就是什麼,其後果將是什麼也就是什麼,我們為何竟想要受騙呢?」你知道想要受騙的人,是不願接受真相的。你若告訴他真相,他會視你為敵。在中國文革那個時候,說出真相,相信真相,都要死;要活的人,只有騙人或甘願受騙。
——但現在不是這樣的時候了,朋友說。
——所以更難。被迫騙人或受騙,形勢變了,還會說出真相或相信真相。自願騙人或受騙,視說出真相為敵的,你對他有什麼辦法?
——然而總還有不願騙人和受騙,願意了解歷史真相的人吧?即使現在沒有,下一代或者更遠的未來,會有人想探究這段已被重重謊言湮沒的歷史;他若能找到一點被謊言湮沒時代的真實記錄,該會帶給他如獲至寶的喜悅吧?
——對未來我不能確定,我不做未來的夢。
然而朋友很熱心,說要給我錄音,做口述歷史。我想大概是看我老了,不願讓我荒謬的一生,不留一點痕跡地化為煙塵吧?
回顧此生,一大半在中國(一九三一 ~ 一九八八),我曾在一篇短文裡概括為兩度「自由的追求與毀滅」:少年時在蔣介石法西斯奴役制度下,我追求過自由,後來得到的,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毛澤東去世時,我雖已四十五歲,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然後是一九八八年走出中國,見證了柏林圍牆倒塌和全球第三波自由民主化的高潮與退潮。在美國和台灣的這最後二十多年,又看到無論古老的自由國家,或是新生的自由國家,今天都還未能避免奴役制度國家的挑戰。我的經歷不過如此:
一九三七 ~ 一九八八 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中國)
一九八八 ~ 二○一○ 自由的見證與挑戰(美國、台灣)
但留下這點歷史的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我想起哈維爾(V. Havel)的話:「假如社會的支柱是在謊言中生活,那在真話中生活必然是對它最根本的威脅。」他相信真話終將戰勝謊言,且在捷克得到歷史的驗證。然而需要等到更多的人支持說出真話,相信真話,不想受騙的那一天。
二○○九年十二月於台北紅樹林
多年前,有人約我寫回憶錄。我說不,因為我這一生,只是俗話說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撞過了,再不去想它,我沒有過去的回憶。對未來,那不是我所能左右,也不去想,我沒有未來的夢。我好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把石塊推上去,滾下來,再推上去,日復一日,做著同樣「荒謬」的事,有什麼可寫的呢?
今年(二○○九年)十月,有人重提寫回憶錄的事了。這回的理由是:台灣和中國,開始了一場稱作「迎接百年慶(一九一一 ~ 二○一一),詮釋大時代」的「造史」運動。陸續登場的「兩岸一甲子」、「古寧頭一甲子」、「大江大海1949」,「新加坡連(戰)胡(錦濤)會」,可以看出他們不但在偽造兩岸百年史,還在顛覆從反法西斯勝利到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二十世紀世界史。 朋友問:你一生跨越國民黨和共產黨兩個黨國統治時代,跨越大洋兩岸和海峽兩岸兩種社會,又經歷反法西斯戰爭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進程,難道不想留下一點真實的記錄,來揭穿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想,國共兩黨偽造歷史,作為鞏固權力的手段,並不是新鮮事。但過去雙方,各造各的偽史,各騙各的大眾。這回的不同,是雙方合作「造史」,共同欺騙兩邊的大眾。 這一波聯合「造史」,從中共「建國一甲子」(一九四九 ~ 二○○九)開始。一部影片「建國大業」,明知是騙,多少名牌演員搶著去演,多少大牌政客爭著去看。蔣介石的孫子,國民黨副主席蔣(章)孝嚴,趕去看了兩遍,稱讚中共「客觀、進步」。可不是?過去扮演他爺爺的演員總是兇神惡煞,今天換上個面團團、慈眉笑眼的張國立,不就為騙你這句話嗎?
同時,龍應台出了本《大江大海1949》,封面題簽赫然是「一本書改變一個時代」。我不禁好奇,她要怎樣改變一個已經過去的時代呢?買來一看,原來她要「改變」的,是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主義瓦解那個「大時代」人們腦中的歷史觀與價值觀。書中描繪的,不只一九四九年的兩岸圖景,而是涵蓋二十世紀反法西斯戰爭到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畫卷。她的畫卷是巧妙地用一個個精選的個案剪接起來,為了傳達出一個訊號,就是那句誇張的質問: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地告訴我:戰爭,有「勝利者」嗎? 她剪接的戰爭,從亞洲到歐洲,從上海到南太平洋,從列寧格勒到長春;時間跨度涵蓋日本侵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她選擇一系列的故事:圍困列寧格勒的德軍的家書,圍困長春的共軍的回憶,南太平洋戰俘營中被俘的反法西斯戰士的漫畫,接受日本軍官命令刺殺反法西斯戰俘的台灣兵的訪談,國共內戰時逃到澎湖的流亡師生被槍殺……等等,都是為了表明她那似乎是坐在雲端裡的說教:
——戰爭沒有「勝利者」,沒有「原因」,也沒有「罪犯」,對「戰爭罪犯」的審判是荒謬的。(「勝利者就沒有戰犯嗎?」)生在這個「大時代」裡,你只能忍受被「大時代鐵輪輾碎」的命運。
而槍殺流亡師生的「失敗者」卻是有「原因」的。書中寫了五千個山東流亡學生,逃避國共內戰渡海來台就學,由七位老師帶領到了澎湖,被「失敗者」(國民黨)強迫當兵。一個學生站出來,只講了半句話:「報告司令官我們有話要說……」,司令官李振清一個眼色,衛兵舉起刺刀刺去,學生的鮮血噴湧而出,倒斃地上。承諾這五千個孩子的父母帶他們來上學的七個老師,到處奔波、陳情,結果全被當作「匪諜」槍殺。對這樣的恐怖殺戮,龍應台寫道:
——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共產黨的間諜系統深深滲透國軍最高、最機密的作戰決策,蔣介石痛定思痛之後,決定最後一個堡壘台灣的治理,防諜是第一優先。
有意思的是,這本「向失敗者致敬」、「以身為失敗者為榮」的書,卻獲得了「勝利者」的青睞。「兩岸一甲子」大會上,中國來的共產黨代表、「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原創者鄭必堅,在演說中特意引用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鄭必堅說:
——一九四九年台海分隔,給兩岸留下大江大海般深深歷史遺憾,如今在歷史新起點上,共同迎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
台灣的媚共媒體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立刻發表社論〈柏林(圍)牆倒塌與台灣海峽開通〉:
——不須讚嘆柏林(圍)牆倒塌,台灣海峽開通是更重大歷史事件。共產主義瓦解,不是始自戈巴契夫新思維,而是始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不是始自柏林(圍)牆倒塌,而是始自蔣經國開通台灣海峽。中共改革開放是共產專政修正轉型的指標樣版,海峽兩岸互動為人類文明和平發展寫下新頁。共產專政轉型與戰爭陰影消除,柏林(圍)牆未給世人答案,是由台海兩岸作答,經二十年來互動激盪,如今在和平發展主旋律下,愈來愈理智,愈來愈昇華,世人應可期待一個典範式答案,將在不日繳券時呈現。 (編按:台灣的慣用語法是「柏林圍牆」。)
為什麼毛澤東的「兩個凡是」理論家鄭必堅,欣賞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呢?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只有顛覆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歷史,才能開闢中國新奴役制度「崛起」的「歷史新起點」;只有顛覆天安門屠殺和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共產中國新奴役制度才能跨越台灣海峽,消滅台灣人民在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創建的自由民主制度。
這場「造史」運動,今天才開始。依胡錦濤、馬英九的規劃,至少要連續兩年,「造」到二○一一「百年慶」。在中國,叫「辛亥革命」百年慶;在台灣,卻叫「中華民國」百年慶!你不覺得滑稽嗎?百年前,台灣在日本統治下,「辛亥革命」既未革到台灣,「中華民國」也不在台灣,哪來的「百年慶」?可見「百年慶」是假,藉此偽造台灣百年史,為共產中國企圖跨海吞併民主台灣「繳」出「一個典範式答案」是真。
朋友說:難道台灣無法阻止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說很難。揭穿歷史的偽造不難,難在人們不願接受真相而願意受騙。巴特勒主教(Bishop Butler)說過:「事物和行為原來是什麼就是什麼,其後果將是什麼也就是什麼,我們為何竟想要受騙呢?」你知道想要受騙的人,是不願接受真相的。你若告訴他真相,他會視你為敵。在中國文革那個時候,說出真相,相信真相,都要死;要活的人,只有騙人或甘願受騙。
——但現在不是這樣的時候了,朋友說。
——所以更難。被迫騙人或受騙,形勢變了,還會說出真相或相信真相。自願騙人或受騙,視說出真相為敵的,你對他有什麼辦法?
——然而總還有不願騙人和受騙,願意了解歷史真相的人吧?即使現在沒有,下一代或者更遠的未來,會有人想探究這段已被重重謊言湮沒的歷史;他若能找到一點被謊言湮沒時代的真實記錄,該會帶給他如獲至寶的喜悅吧?
——對未來我不能確定,我不做未來的夢。
然而朋友很熱心,說要給我錄音,做口述歷史。我想大概是看我老了,不願讓我荒謬的一生,不留一點痕跡地化為煙塵吧?
回顧此生,一大半在中國(一九三一 ~ 一九八八),我曾在一篇短文裡概括為兩度「自由的追求與毀滅」:少年時在蔣介石法西斯奴役制度下,我追求過自由,後來得到的,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毛澤東去世時,我雖已四十五歲,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然後是一九八八年走出中國,見證了柏林圍牆倒塌和全球第三波自由民主化的高潮與退潮。在美國和台灣的這最後二十多年,又看到無論古老的自由國家,或是新生的自由國家,今天都還未能避免奴役制度國家的挑戰。我的經歷不過如此:
一九三七 ~ 一九八八 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中國)
一九八八 ~ 二○一○ 自由的見證與挑戰(美國、台灣)
但留下這點歷史的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我想起哈維爾(V. Havel)的話:「假如社會的支柱是在謊言中生活,那在真話中生活必然是對它最根本的威脅。」他相信真話終將戰勝謊言,且在捷克得到歷史的驗證。然而需要等到更多的人支持說出真話,相信真話,不想受騙的那一天。
二○○九年十二月於台北紅樹林
試閱
文革之初(上)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三日上午,在京郊門頭溝領導農村四清運動的中央宣傳部秘書長童大林,召集全體四清工作隊員開緊急會議,傳達中共中央委員會〈五一六通知〉。我這個」特殊隊員」也被通知參加聽傳達。我沒有想到,〈五一六通知〉的打擊目標,正是權傾一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常務書記彭真。〈通知〉宣佈撤銷彭真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彭真、陸定一、康生、周揚、吳冷西),另行設置隸屬於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
正當童大林在唸那份很長的文件時,突然有人從我身後過來,示意我走出會場。他是陳伯達的秘書王保春。他匆匆把我帶到停在村外路邊的一輛小轎車旁,要我坐上車,才遞給我一張信紙,上面是粗黑鉛筆寫的大字:
阮銘同志: 我受江青同志委託,請你立即回京,修改一篇文章。 陳伯達 五月二十三日
我對王保春說,那我得去向童大林說一聲,請個假啊。王保春說:「不要管他,我們馬上走,他找不到才好呢!」開車的是陳伯達的司機老于。王保春在車上不停地告訴我一些驚人消息:不但彭真不行了,陸定一的妻子嚴慰冰,因寫匿名信攻擊林彪一家被捕,陸定一也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受批判。毛澤東點了中央宣傳部的名,稱「中宣部是閻王殿」,要」打倒閻王,解放小鬼」!
車子開進釣魚台一棟樓前停下。後來我才知道,這棟釣魚台十五樓,是文化大革命的前線司令部,「中央文革小組」的辦公樓。陳伯達就住在這裡。住過這個樓的文革小組成員,尹達、關鋒、穆欣,連同陳伯達自己,都先後成為自己參與發動和指揮的這場「革命」的祭品。他們叱?風雲於一時,其實不過是文革這齣大戲之初,在前台跑龍套的。釣魚台的真正主角,文革的「靈魂」和「旗手」,是住在八樓的康生和住在十一樓的江青。
王保春引我進入樓內一間會議室,若瑛也和陳伯達一起來到。我們受到一群陌生人的歡迎,似乎是新設立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員:王力、關鋒、戚本禹、尹達、陳亞丁、穆欣(後面三人不久後就消失),還有他們的組長陳伯達。
陳伯達說:「阮銘、阮若瑛評《魯迅全集》一條註釋的文章,寫得很好。江青同志送給主席看了。她從上海來電話要我們一起把文章改好。」
接著,陳亞丁把《解放軍報》社印好的文章清樣交給我們;關鋒拿出一套照片,是有關《魯迅全集》那條註釋製作過程中,周揚、林默涵、邰荃麟、王士菁等人來往的信件和文字稿。陳伯達說:「看看這些照片,把需要的材料用進文章裡去,然後大家討論修改;阮銘不必回門頭溝了,中宣部那裡我們去通知。」
後來又商量到哪裡去改文章。我有點不解,既然不回門頭溝,自然回沙灘家裡了。陳伯達說:「你不明白,現在鬥爭很尖銳,回沙灘中宣部對你不安全。這樣吧,馬列研究院在西郊比較僻靜,你到那裡去住一個禮拜,把文章改好。」
若瑛和我原先寫文章時,並不知道註釋的製作過程,有哪些人參與?看了照片,才知道主導這條註釋的人,是林默涵和邵荃麟。邵荃麟先讓剛剛被劃成右派、受到批判的馮雪峰起草註釋,馮雪峰起草的文字稿清樣只是歷史背景的一般敘述,並沒有指責魯迅。邵荃麟拿去給林默涵看,兩人一起商量後,林默涵勾掉馮雪峰稿中的大段文字,自己親筆寫了一段話,給魯迅加上「他在這篇文章中,對於當時領導左聯工作的一些黨員作家採取了宗派主義的態度」這條罪狀。我們原來的文章,就是針對這條顛倒歷史的「罪狀」,但當時不知道是林默涵編織的。
林默涵加上的那段話,還說魯迅這篇文章是馮雪峰執筆,魯迅在病中不可能對事實進行調查對證等等,暗示魯迅只是被馮雪峰欺騙、利用來「反黨」的工具。為此,若瑛和我到魯迅博物館查對了魯迅的手稿,也拜訪了馮雪峰本人,弄清了事實真相,對文章進行了修改補充,一星期後交給了陳伯達。文章的標題仍是「把歷史的顛倒再顛倒過來」。
五月三十一日,我回到沙灘中宣部大院,陳伯達主管的《紅旗》雜誌社與中宣部在同一座大樓辦公。那晚,大樓裡格外緊張。中宣部收發室工人在《紅旗》雜誌社一些人策動下,貼出了「第一張大字報」。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的常務副部長張子意,在接獲秘書張鏡明報告收發室工人已貼出大字報後,立即緊急部署中宣部各處室連夜趕寫大字報,內容限於中央政治局五月擴大會議上點名的幾個人。接著三小時內,中宣部內貼滿了張子意統一規格下的大字報。
然而,這熱鬧的外表,並不能掩蓋人們心中不安的等待。中宣部等待著一個人,陶鑄;中央已任命他擔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和中央宣傳部長,取代彭真和陸定一兩人的角色。
我與陶鑄初次見面是一九六六年六月六日,即陶鑄到中央宣傳部上任的那一天。上午,張子意正在教育樓會議室主持中宣部處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三日上午,在京郊門頭溝領導農村四清運動的中央宣傳部秘書長童大林,召集全體四清工作隊員開緊急會議,傳達中共中央委員會〈五一六通知〉。我這個」特殊隊員」也被通知參加聽傳達。我沒有想到,〈五一六通知〉的打擊目標,正是權傾一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常務書記彭真。〈通知〉宣佈撤銷彭真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彭真、陸定一、康生、周揚、吳冷西),另行設置隸屬於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
正當童大林在唸那份很長的文件時,突然有人從我身後過來,示意我走出會場。他是陳伯達的秘書王保春。他匆匆把我帶到停在村外路邊的一輛小轎車旁,要我坐上車,才遞給我一張信紙,上面是粗黑鉛筆寫的大字:
阮銘同志: 我受江青同志委託,請你立即回京,修改一篇文章。 陳伯達 五月二十三日
我對王保春說,那我得去向童大林說一聲,請個假啊。王保春說:「不要管他,我們馬上走,他找不到才好呢!」開車的是陳伯達的司機老于。王保春在車上不停地告訴我一些驚人消息:不但彭真不行了,陸定一的妻子嚴慰冰,因寫匿名信攻擊林彪一家被捕,陸定一也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受批判。毛澤東點了中央宣傳部的名,稱「中宣部是閻王殿」,要」打倒閻王,解放小鬼」!
車子開進釣魚台一棟樓前停下。後來我才知道,這棟釣魚台十五樓,是文化大革命的前線司令部,「中央文革小組」的辦公樓。陳伯達就住在這裡。住過這個樓的文革小組成員,尹達、關鋒、穆欣,連同陳伯達自己,都先後成為自己參與發動和指揮的這場「革命」的祭品。他們叱?風雲於一時,其實不過是文革這齣大戲之初,在前台跑龍套的。釣魚台的真正主角,文革的「靈魂」和「旗手」,是住在八樓的康生和住在十一樓的江青。
王保春引我進入樓內一間會議室,若瑛也和陳伯達一起來到。我們受到一群陌生人的歡迎,似乎是新設立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員:王力、關鋒、戚本禹、尹達、陳亞丁、穆欣(後面三人不久後就消失),還有他們的組長陳伯達。
陳伯達說:「阮銘、阮若瑛評《魯迅全集》一條註釋的文章,寫得很好。江青同志送給主席看了。她從上海來電話要我們一起把文章改好。」
接著,陳亞丁把《解放軍報》社印好的文章清樣交給我們;關鋒拿出一套照片,是有關《魯迅全集》那條註釋製作過程中,周揚、林默涵、邰荃麟、王士菁等人來往的信件和文字稿。陳伯達說:「看看這些照片,把需要的材料用進文章裡去,然後大家討論修改;阮銘不必回門頭溝了,中宣部那裡我們去通知。」
後來又商量到哪裡去改文章。我有點不解,既然不回門頭溝,自然回沙灘家裡了。陳伯達說:「你不明白,現在鬥爭很尖銳,回沙灘中宣部對你不安全。這樣吧,馬列研究院在西郊比較僻靜,你到那裡去住一個禮拜,把文章改好。」
若瑛和我原先寫文章時,並不知道註釋的製作過程,有哪些人參與?看了照片,才知道主導這條註釋的人,是林默涵和邵荃麟。邵荃麟先讓剛剛被劃成右派、受到批判的馮雪峰起草註釋,馮雪峰起草的文字稿清樣只是歷史背景的一般敘述,並沒有指責魯迅。邵荃麟拿去給林默涵看,兩人一起商量後,林默涵勾掉馮雪峰稿中的大段文字,自己親筆寫了一段話,給魯迅加上「他在這篇文章中,對於當時領導左聯工作的一些黨員作家採取了宗派主義的態度」這條罪狀。我們原來的文章,就是針對這條顛倒歷史的「罪狀」,但當時不知道是林默涵編織的。
林默涵加上的那段話,還說魯迅這篇文章是馮雪峰執筆,魯迅在病中不可能對事實進行調查對證等等,暗示魯迅只是被馮雪峰欺騙、利用來「反黨」的工具。為此,若瑛和我到魯迅博物館查對了魯迅的手稿,也拜訪了馮雪峰本人,弄清了事實真相,對文章進行了修改補充,一星期後交給了陳伯達。文章的標題仍是「把歷史的顛倒再顛倒過來」。
五月三十一日,我回到沙灘中宣部大院,陳伯達主管的《紅旗》雜誌社與中宣部在同一座大樓辦公。那晚,大樓裡格外緊張。中宣部收發室工人在《紅旗》雜誌社一些人策動下,貼出了「第一張大字報」。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的常務副部長張子意,在接獲秘書張鏡明報告收發室工人已貼出大字報後,立即緊急部署中宣部各處室連夜趕寫大字報,內容限於中央政治局五月擴大會議上點名的幾個人。接著三小時內,中宣部內貼滿了張子意統一規格下的大字報。
然而,這熱鬧的外表,並不能掩蓋人們心中不安的等待。中宣部等待著一個人,陶鑄;中央已任命他擔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和中央宣傳部長,取代彭真和陸定一兩人的角色。
我與陶鑄初次見面是一九六六年六月六日,即陶鑄到中央宣傳部上任的那一天。上午,張子意正在教育樓會議室主持中宣部處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