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孔子面對禮壞樂崩的局勢,作為具體倫理規範的禮制淪為僵化的形式,這是孔子所憂心的。禮儀以參與者的真誠情感為基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鮮少能夠充分顯露內心情感,父母亡故最能觸發真情。一旦真誠,人們面對父母亡故的重大事件時,如果不為父母善理後事,心裡就會產生不安的強烈情感,要求人採取行動,這股源於自身的要求便是一切倫理規範的起點。
目錄
自序 1
導論 1
第一章 由《論語》中的喪禮分析喪禮對死者的安頓 1
第一節 《論語》中的「喪禮」界說 1
第二節 瀕死的「禱」 6
第三節 封藏形體的「棺」與「椁」 9
第四節 治喪之「臣」 13
第五節 「精」的安頓──「歸」 15
第六節 小結 17
第二章 喪禮對生者的安頓功能 21
第一節 「哭」 21
第二節 喪禮的情感基礎──「哀」、「戚」 23
第三節 真情顯露的契機──「自致」 27
第四節 三年之喪與生者安頓 30
第五節 小結 42
第三章 喪禮對生者的教化功能 45
第一節 倫理規範的普遍性建構 45
第二節 「三年之喪」與「啟仁」 50
第三節 「三年之喪」與「仁」 55
第四節 小結 66
第四章 《論語》中的祭禮──以祖先祭祀為中心 69
第一節 行祭禮對象的界定 70
第二節 祭禮的準備作業──「齊」 76
第三節 參與祭禮所應抱持的態度 84
第四節 小結 97
第五章 《論語》中的鬼神觀 101
第一節 《論語》中「鬼神」的意義 102
第二節 鬼神的構造 107
第三節 《論語》對「鬼神」的態度 116
第四節 小結 128
結論 131
參考文獻 135
導論 1
第一章 由《論語》中的喪禮分析喪禮對死者的安頓 1
第一節 《論語》中的「喪禮」界說 1
第二節 瀕死的「禱」 6
第三節 封藏形體的「棺」與「椁」 9
第四節 治喪之「臣」 13
第五節 「精」的安頓──「歸」 15
第六節 小結 17
第二章 喪禮對生者的安頓功能 21
第一節 「哭」 21
第二節 喪禮的情感基礎──「哀」、「戚」 23
第三節 真情顯露的契機──「自致」 27
第四節 三年之喪與生者安頓 30
第五節 小結 42
第三章 喪禮對生者的教化功能 45
第一節 倫理規範的普遍性建構 45
第二節 「三年之喪」與「啟仁」 50
第三節 「三年之喪」與「仁」 55
第四節 小結 66
第四章 《論語》中的祭禮──以祖先祭祀為中心 69
第一節 行祭禮對象的界定 70
第二節 祭禮的準備作業──「齊」 76
第三節 參與祭禮所應抱持的態度 84
第四節 小結 97
第五章 《論語》中的鬼神觀 101
第一節 《論語》中「鬼神」的意義 102
第二節 鬼神的構造 107
第三節 《論語》對「鬼神」的態度 116
第四節 小結 128
結論 131
參考文獻 135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