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三國管理智慧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196
    2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它的故事精彩絕倫、家喻戶曉,且為人津津樂道。它的影響極其廣泛,各個領域都在借取與研究飽藏其中的處世智慧,而「管理學」家們亦試圖從中找到成功的管理之道。

中外管理理論與模式五花八門,企業管理方面的書籍汗牛充棟,各種案例分析浩如煙海。古代先賢故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但現代企業管理者工作繁忙,「讀萬卷書」已屬不易,更何況不可能親身行萬里路(將理論實踐於職場中)去驗證這些管理理論。藉由一本經典名著來解析管理問題,藉古人經驗來學習管理理論是很有必要的。

本書將管理理念與《三國演義》巧妙結合,使您得以浸濡在三國故事扣人心弦的情節中,並從每篇故事後的現例分析與對照,輕鬆攫取高明又實用的管理智慧。藉由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來解析現代人的管理問題,將使得管理理論與模式變得簡單易行。

目錄

序言---------------------------------------------002
01節 桃園結義------------------------------------006
02節 煮酒論英雄----------------------------------019
03節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030
04節 三顧茅廬------------------------------------042
05節 死諸葛亮嚇退活司馬--------------------------052
06節 三英戰呂布----------------------------------066
07節 過五關斬六將--------------------------------076
08節 舌戰群儒------------------------------------087
09節 空城計--------------------------------------107
10節 揮淚斬馬謖----------------------------------122
11節 單刀赴會------------------------------------140
12節 草船借箭------------------------------------156
13節 望梅止渴------------------------------------170
14節 苦肉計--------------------------------------179
15節 身在曹營心在漢------------------------------193
16節 樂不思蜀------------------------------------203
17節 賠了夫人又折兵------------------------------221
18節 鞠躬盡瘁------------------------------------245
19節 煮豆燃萁------------------------------------257
20節 司馬昭之心----------------------------------265
21節 有勇無謀的呂布------------------------------276
22節 敗走麥城------------------------------------293

序/導讀

序言

《三國演義》雖不算是部史書,但是它的故事家喻戶曉,津津樂道,除了歷史學家,很少有人深究其故事的真實性。正如眾多紅學家研究《紅樓夢》一樣,很多人也在研究《三國演義》和現代企業管理的關係,尋找一些並行不悖的規律。《三國演義》涵蓋了幾乎所有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包括企業管理最重要的部分:企業領導人的素質、企業中層幹部隊伍的建立、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不同發展時期的管理。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管理上可以借鑒的東西,如三國不同的立國思想代表不同的企業文化;各國領導人的素質和組織結構決定了不同的決策過程、人才戰略、執行力等等。《三國演義》中也有許多失敗的例子,其中的道理和企業管理是相通的,我們分析這些例子,可以避免企業管理中的一些大忌,減少管理上致命錯誤的發生。

企業管理的靈活性千變萬化、紛繁複雜,但宗旨上管理方式以企業文化為依託。企業文化離不開社會文化大背景,企業領導人以既定的文化(無論是儒家、道家、法家或是別的什麼思想)灌輸給企業全體員工。企業文化是企業領導人文化思想在企業中的體現,管理制度是企業文化在保障業務流程上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都離不開人的參與,現代企業管理既然以人為中心,在其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對人傳統思想文化的分析。企業領導人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因而企業領導人的文化思想會給該企業文化打上自己深深的烙印,貫穿於企業的各個管理環節。

本人認識的一些企業家中,其文化思想形形色色,管理風格也因此大相徑庭。崇尚儒家的儒商強調禮治,以兩手並用,先德後刑為管理準則,注重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質的提高,在制度執行上表現出適當的彈性。崇尚法家的企業家則力推法治,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切均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強化管理制度,在執行上顯示剛性。崇尚道家的企業家主張無為而治,讓下屬面對所有的問題,給他們充分的行動自由去實現某些構想,並對所產生的結果負全責。還有一些自海外歸國的企業家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負面影響較大,是中國出不了世界級企業家的根源,完全採取西方現代管理思想和理論。

現代企業管理思想雖發源於西方,然而,其中很多基本哲理都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有著至深的淵源和高度的融合。西方現代企業管理從上世紀90年代又進行了第四次變革,由社會人管理階段上升到文化人管理階段。 文化人管理的核心是創新,它要求企業每一位員工必須是知識型的,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在這裡,每一位員工都是全才,具有創新能力,既是程式化的執行者,又是程式化過程中的創新者。文化人管理時代的顯著特點就是給企業員工一定的獨立自主的決定權,使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在一定的職位,都有適應市場條件變化的選擇權、調整權和創新權。文化人管理模式正是用這種變化的管理機制適應於變化的市場和知識經濟時代而產生的新型管理形式。這種管理思想是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高度吻合的。

企業管理方面的書籍汗牛充棟,中外管理理論與模式五花八門,各種案例分析浩如煙海。向來推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我國古代先賢故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現代企業管理者工作繁忙,「讀萬卷書」已屬不易,更何況不可能經歷所有的實踐(行萬里路)去驗證這些管理理論。我認為透過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來解析大部分的管理問題,使得學習、體會、理解和記憶管理理論與模式變得簡單易行是很有必要的。而《三國演義》正是這樣一本名著的首選。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615365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