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為李圓淨居士(1894-1950),將智者大師《梵網經義疏》、蓮池大師《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及蕅益大師之《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註》,彙解編輯成一部,並以分段落、分科之方式製表,令學者能一目了然而學習受持。並附上相關戒本與儀軌,願行者持有所依,勤修三學,精進莫放逸!
目錄
凡例
序
網經菩薩戒本
梵網經菩薩戒本科判表
(上篇)
隨文釋義 釋經
結罪重輕
善識開遮
異熟果報(此上三門列居 諸戒釋經之後)
(下篇)
性遮七眾大小表記(由性遮二業七眾料簡 大小同異三門組成)
觀心理解
懺悔行法表記
修證差別性惡法門表記
(附錄)
持犯集證類編
序/導讀
序
李圓淨居士。近將智者大師《梵網經義疏》。及蓮池大師《戒疏發隱》。蕅益大師《梵網合註》。萃為一編。並採擇罪相之繁重者。配列為表。書成。題曰《彙解》。余方欣然而為之序。乃有客問於余曰。今人謂梵網非佛說而為什師所臆誦者有諸。余曰。金剛光明寶戒。為諸佛心地。縱為什師自說。又何傷於戒法之本體也哉。今之學者往往自師蠡見。漫言疑偽。謂某史不足信。某書不足憑。 有謂五帝三王無其事無其人者。而殷墟甲骨已為之反證矣。是則本為示其博。而適以見其陋也。治外學然。治內典者亦然。如謂楞嚴為房融所託。起信為賢首所撰。今之云梵網為什師所誦者。乃藏衛扶桑之如是唱。國人之如是隨而已。豈確有所據而言也。況學貴得本。理務得真。譬之修齊治平之學。但論其治國之本是否由於齊家。乃至致知之道是否在於格物。而不必沾沾論其言之是否出於孔子者也。昔有以楞嚴真偽求決於蓮池大師者。師云縱使他人能說此理。吾亦尊之為佛語也。梵網亦然。但論其金剛光明寶戒是否為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而不必問其言出於佛抑什師之口也。中土千百年來。其聲聞戒法南山一宗。發揮較為詳備。獨大乘菩薩之尸羅波羅蜜散在諸經。而乏纂輯成類之書。今諸方之賴以圓具三壇教授新學菩薩而延續甘露慧命者。唯此梵網一經而已。焉能以一二附和狂解之輩。遂怠其所學哉。問者釋然而退。余以圓淨居士所輯者。法遵古疏。表參新式。煩簡得中。結構清晰。即信手翻閱。亦無義不抉。無書不羅。俾學者不必考之他書質之師友。而於心地戒品。了然如示諸掌上。其翊贊法門之功。嘉惠來學之益非算數譬喻可及也。故樂為序之。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歲在著雍攝提格皐月望師奘沙門密林書於入我我入之齋
附白 凡例第五條謂諸戒子科更從發隱。故錄稿時。重輕諸戒句讀亦據戒疏發隱。嗣依梵網合註排仿宋版經文。詳勘兩本文字悉符。而句讀微異。時彙解紙版已成。因各仍其舊云。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